◎ 甘剑伟,通讯员 黄庆秋,张国彬
2022年,广西共获批建设用地5.22万公顷,涉及投资金额6 000 亿元以上,其中基础设施投资5 000 亿元。
2022 年1 月至11 月,广西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了8.6%,全区1 000 多个项目的开工建设,成为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
广西自然资源厅创新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机制,推动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助力全区稳住经济大盘。
2022 年,广西项目建设用地比2021 年增长322.90%,创历史新高。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是用地的主力军。大藤峡水利枢纽(库区)等92 个重大项目获国务院批复,涉及投资金额6 000 亿元,总用地面积达4.27 万公顷,获批项目数、总面积均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南宁至崇左铁路和天峨至北海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获批91 个,总用地面积达2.52 万公顷,是“十三五”期间的总和。
70 万吨锂电新能源材料一体化产业基地、比亚迪智能新能源汽车综合测试场、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天际新能源汽车年产10 万辆新能源乘用车、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等1 449 个项目获得用地保障。平陆运河、兴安县上桂峡水库扩容工程等6 个项目控制性工程先行用地获自然资源部批复。
广西项目用地呈“井喷”态势,得益于政策叠加效应的持续释放。
2022 年,广西先是聚焦全区产业振兴,出台《关于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支持产业振兴的若干措施》,集成自然资源全要素,从强化规划引领、加大要素保障力度、提高审批服务效能三大方面提出了24 条“松绑+创新”举措,不断提高产业项目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水平。
随后,广西又对标国务院稳住经济大盘33 条政策措施,及时印发《关于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措施》,从强化土地要素供给、降低市场主体用地成本、优化重大项目用地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8 条创新性强、突破性大的超常规措施,千方百计助力全区稳住经济大盘。
<<<大力垦造水田,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图为恭城瑶族自治县大营“旱改水”项目区 图片由恭城瑶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提供
针对全区上下规划空间保障不足的“老大难”问题,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尚未批复前,广西创新实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过渡期规划政策“双轨并行”方式,分类保障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场馆等1 052 个城乡建设项目用地6 669 公顷,通过指标直接核销有效保障单独选址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规划指标2.72 万公顷。
为及时用足用好政策红利,广西集成提出“重大项目用地用矿指标应保尽保”“探索实行‘带产业项目’出让”“降低用地报批成本”“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控制性单体工程‘应开尽开’”等关键政策举措,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项目落地建设。
此外,广西自然资源厅还专门制作发放2 万份“广西壮族自治区支持重大项目用地政策措施明白卡”,大力宣传最新支持政策措施,确保建设单位、基层干部及时、准确把握重要政策“窗口期”。
2022 年8 月28 日,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正式开工建设。这条位于广西境内的运河连通西江干流与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建成后将在我国西南地区开辟一条由西江干流向南入海的江海联运大通道。
与广西人民期盼了百年的时间相比,平陆运河项目建设用地从预审到组卷上报,创造了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的奇迹。据了解,平陆运河项目用地保障由区直各相关单位、市县人民政府、平陆运河集团实施单位“三方联动”统筹推进,采取联合开展选址选线,联动疏通项目踏勘论证、勘测定界、社保审核、用地用林审查等用地报批全流程、各环节难点堵点问题,有效扭转了过去“信息不对称”“单打独斗”的不利局面,项目建设用地预审获自然资源部批复用时仅2 个多月,批复用地预审总面积达2 689.27 公顷,项目先导工程获批更是耗时不到1 周时间。
实际上,平陆运河项目建设用地保障只是广西创新实行重大项目用地审批新机制的一个缩影。2022 年,广西专门建立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用地“三方联动”保障机制,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实行区直单位、市县人民政府、建设单位“三方联动”用地报批机制,其精髓就是把企业上门变为“政府上门,主动靠前服务”。具体做法是,实施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攻坚突破“四个一”行动,把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双百双新”等项目纳入用地服务保障库,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各级责任主体,开展“分级分类”服务,有效解决企业在用地过程中遇到的项目选址合规性、用地计划指标配置、耕地占补平衡、征地前期工作等难题。2022 年,广西自然资源厅通过线上线下、分级服务方式上门服务重大项目770 多个。
<<< 加快构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广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基本绘就。图为位于南宁市邕宁区的八尺江 玉朝洪/摄
<<<桂林市临桂区四塘镇岩口村委田心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 苏远志/摄
通过创新用地审批机制,优化营商环境跑出了“加速度”。用地报件材料的一次性通过率由原来不足20%提高到90%以上,会审时间提速50%;用地预审从法定的20 个工作日缩减至10 个工作日以下,重大项目审批时限由法定的30 个工作日缩减至14 个工作日。特别是2022 年7 月份以来,广西自然资源厅实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报批实现“即报即审”,审批时限在承诺时限基础上再压减10%,有效加快了建设项目工作进度和建设步伐。
与“三方联动”保障机制的改革措施相比,自然资源行政审批“四合一”改革也毫不逊色。2022 年,广西自然资源厅构建了行政审批“一库、一云、一平台”,将建设用地、矿业权登记、测绘等许可审批系统整合为一个平台,对审批职能、审批流程、信息数据等集成创新,实现审批流程更简、时限更短、服务更优。
广西自然资源厅按照“能容缺即容缺,能取消则取消,能压缩就压缩”的原则,调整容缺受理行政许可事项,创新实施“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等模式,共取消18 项申报材料,允许容缺材料占比达78%,推动用地和规划许可审批时间缩短50%以上。特别是“多测合一”精简测绘业务环节最高达75%,建设单位和测绘单位在单件测绘业务中的人员投入分别减少约20%和15%,压缩50%的时间成本,为建设单位节约近30%的测绘成本支出。
实施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是广西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措施之一。2022 年,广西统筹全区118 个重点产业园区工业用地、标准厂房,推出100 多个“签约供地即开工”产业招商项目,实现项目签约即拿地即开工,把项目等地变为地等项目。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大幅减少工业用地报建申请材料,推动审批报件材料精简60%以上,工程建设审批时长从120个工作日压缩至30 个工作日,审批时长压缩75%。截至2022 年,广西已累计出让“标准地”216 宗,实现土地出让收入27.12 亿元,为每个用地企业节省了约4 个月的拿地时间,共节省用地成本4.31 亿元。
近年来,广西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做优增量土地,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的用地需求。
深入实施盘活存量土地三年行动。广西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将全区14 个设区市盘活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等指标任务纳入绩效考核,倒逼各地向存量土地要效益、扩空间。2022 年,广西盘活存量土地2.82 万公顷,同比增长17.39%,占同期供应国有建设用地的95.19%,其中3 个典型案例获自然资源部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编制重大项目清单做优增量土地。广西推动平陆运河等30 个项目纳入国家重点保障用地项目清单,涉及计划指标6 582 公顷;将983个项目纳入自治区重点保障用地项目清单,纳入项目数量是2021 年的2.12 倍,涉及计划指标3.76 万公顷。
深入实施耕地占补平衡三年攻坚,不断提高耕地占补平衡保障能力。广西加大补充耕地工作统筹协调力度,加快补充耕地项目实施和验收,提高各类建设项目用地保障能力。截至2022 年,广西备案通过补充耕地项目1 060个,涉及耕地数量3 907.74 公顷、水田规模15 603.38 公顷、粮食产能94 881 吨,为各类建设项目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提供支持。
探索建立重大项目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广西研发并启用重大项目用地服务监测“一张图”信息系统、重大项目用地管理APP,实现项目用地各审批环节数据自动关联提取,并实时更新全区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动态。将2 849 个重大项目纳入自然资源综合监测体系,对用地实行全生命周期监管服务。强化跨部门协同管理,与“广西发改云”系统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开展联合选线选址、协同审查、监测数据共享,将自然资源管理要求运用到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的“申报—遴选—实施—退出”全过程。
持续深化自然资源重点领域改革。广西以开展“改革攻坚落实年”活动为契机,聚焦难点堵点问题,统筹协调推进“不动产登记+税务”、工业项目“标准地”“互联网+政务服务”、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快速反应机制、矿产资源联合监管新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形成一批改革成果,越来越多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指尖办”“马上办”,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其中,文旅产业用地“桂林模式”获评文化和旅游部2021 年度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十佳案例,一些改革创新做法多次在全区重大会议上作典型经验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