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也日趋完善,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要想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经济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很多企业都进行了内部改革,其中业财融合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业财融合是指企业与财务部门进行紧密联系,将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工作。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财务人员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和决策。而这种做法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同时也能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会计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既有宏观方面的,也有微观方面的。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由于管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且缺少统一的工作流程规范等问题,导致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会计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同时,一些企业缺乏统一的工作流程规范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大力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推进管理会计向业务融合方面转型,为管理会计在工作中发挥作用提供基础保障。
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会计的转型离不开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完善的业财融合标准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阻碍业财融合工作顺利开展。例如,业财融合标准体系不健全,数据采集工作不完善,成本控制工作不科学。因此,为了有效推进管理会计转型工作顺利开展,应大力健全业财融合标准体系。
当前在业财融合背景下,由于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信息化水平难以跟上时代要求。虽然近年来信息技术在不断创新发展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国外先进的信息化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开展管理会计工作时难以保证信息质量。虽然目前大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也会出现数据丢失或失真等问题发生。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管理会计工作效果。因此在开展管理会计工作时应大力推动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保证管理会计工作顺利开展。
为了更好地推动业财融合的发展,就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绩效考核机制等内容,保证业财融合工作顺利进行。
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以保证预算目标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吻合。此外,还需要根据预算结果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调整,从而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例如,某汽车生产企业可以将财务管理融入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将内部审计、监督以及绩效考核等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避免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另外,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还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数据统计,通过计算机对各个部门的业务活动以及日常财务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同时将收入、成本等数据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提高整体效率。
为了确保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在绩效考核机制中,可以将财务部门所提供的数据作为考核标准,也可以将非财务指标作为考核标准。例如:可以在销售部门中引入客户满意度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销售人员的业绩进行考核。同时还需要结合企业内部情况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对于那些业绩优异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向其他员工推广经验,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可以将管理会计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从而推动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会计的价值创造主要体现在成本效益分析方面,而成本效益分析系统则是管理会计对成本效益进行分析的重要工具。在建立成本效益分析系统时,首先要确定成本效益分析的内容,了解企业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其次利用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估。通过对经营绩效进行评估可以使管理会计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最后,还可以通过构建成本效益分析系统为决策提供依据。例如,在构建成本效益分析系统时可以建立内部价值链模型、战略地图等工具和方法。
人才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力量,企业想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就必须对人才培养进行重视。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从多方面入手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使员工能够更好地适应业财融合背景下的管理会计转型工作。
首先,企业需要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以高素质人才为基础,加强对业务水平较高、综合能力较强的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引进力度。其次,企业需要加大对现有财务人员的培养力度。通过聘请专业人士来给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更多关于业财融合方面的知识。最后,企业还需要通过加强员工之间交流互动来促进员工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企业的管理会计转型需要大量的专业型人才,因此企业必须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培训机会,通过与高校的合作或者在企业内部建立培训机构等方式,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以此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具体来说,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加强业财融合型人才培养教育力度。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计划,通过不断地强化业财融合型人才的教育工作,使他们能够从业财融合工作中了解到管理会计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企业还需要对管理会计转型工作进行系统安排,通过各种方式来对员工进行业务和财务方面的知识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管理会计方面的相关内容,以此为基础来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
第二,加大内部监督力度。企业需要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工作氛围。同时,企业还需要对员工进行定期考核工作。通过考核,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到员工是否具备完成业财融合转型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水平及其综合素质。
第三,加大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力度。目前,我国高校都拥有非常丰富的专业人才资源。因此在管理会计转型过程中还需要加大与高校之间合作力度以及相关研究工作。高校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相关方面人才,而且还能从这些人才资源中挖掘出更多有用信息以及相关知识,以此来为企业提供更多优质人才资源支持,提高业财融合型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
企业要想有效推进业财融合工作,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业财融合基础设施,为管理会计转型提供良好的环境。
企业在推进业财融合工作时,还需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因此企业需进一步明确业财融合的基本原则,并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业财融合制度体系。企业还应不断完善业财融合预算管理制度,将预算管理内容进一步细化。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编制业财融合预算,进一步明确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的职责和权限。另外,企业还应建立业财融合风险管理制度,通过该制度有效保障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避免业财融合工作受到不良影响。同时企业还应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为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保障。
首先,企业应积极推广信息化建设,并使其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机融合。其次,企业应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决策分析中,借助该手段来进一步优化管理会计的分析工作能力。再次,企业还应强化业财融合系统建设力度,并通过该系统实现财务和业务活动的有效对接。最后,企业应加大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力度,利用该技术来进一步拓宽信息来源。此外,企业还应不断完善业财融合信息系统功能,进一步推动业财融合工作顺利开展。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也必须与时俱进,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以便于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但是就当前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企业想要提升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就必须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来开展建设工作,以便于业财融合能够顺利开展。
首先,企业应该重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在明确业财融合目标之后再开展相关工作。其次,企业还应设立专门负责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部门。最后,企业应该与当地教育部门进行联系,了解当地大学开设管理会计课程的情况。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推动管理会计转型时还应注意提升企业内部信息化水平,加强内部相关信息技术的开发力度。对不同部门之间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和整合,便于业财融合能够顺利开展。同时在数据存储和应用等方面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对大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在内部建立完善的信息分析机制和共享机制。
审计部门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会计工作制度。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制定还较为片面,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内部审计工作应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制度,为管理会计转型奠定良好的基础。
业财融合是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当下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只有不断推进企业管理会计转型,才能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但目前许多企业在业财融合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业财融合对管理会计的推进作用,使业财融合的发展受到阻碍。因此企业要想推动自身管理会计转型,就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业财融合的推动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管理会计相关制度,通过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提升信息化水平等措施来不断提高业财融合下企业管理会计转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