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池
颜思齐他们进入台湾的愿景是施展抱负,干一番事业。但处于开发时期的台湾处处充满艰难和危险,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困难得多。比如“番害”问题,这是每支垦荒队伍都会遇到的危险,当时居住于山中的一些少数民族同胞认为汉人“侵占”了他们的土地,威胁到他们的生存,于是经常在秋收之后出山“出草”猎人头,就是杀取汉人头颅以之祭神,以求得神明保佑明年好年成。这种习俗从一直伴随着垦荒者的脚步存在。清康熙六十年(1721),跟随南澳总兵蓝廷珍入台平息台湾朱一贵事件的蓝鼎元,对台湾进行全面考察,了解到还有许多“番社”不服官府管理,其“出草猎人头”的“番害”阻碍着农业垦殖事业的推进。官府对他们是无奈的“抚之不易,剿之不忍”。这一习俗沿袭到嘉庆年间,同安人王世杰在开发新竹中也是在巡察水圳时死于这种“番害”,以致族人安葬他时都要铸一个铜脑袋安放上去。
颜思齐是深深了解“番社”习俗,所以他一到笨港登陆就马上妥善处理与“番社”的关系,双方结成了好朋友。一遇“番社”节日,都要邀请颜思齐他们上山欢聚畅饮。这样,使得这支垦殖大军避免了垦荒中駭人的“番害”。但垦殖过程中还有其他种种危险,比如夏秋两季的台风、暴雨、山洪、泥石流等灾害,以及频繁的地震等,这些自然灾害直至今天仍在严重影响台湾同胞生产生活。
此外,古时台湾还是一个瘴疠肆虐之地。湿热多雨的气候,数百里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蚊虫如雨,使台湾成为热带传染病的温床,只要被毒蚊叮上一口,就有可能会要了你的小命。陈培桂《淡水厅志》称:“瘟疫时作,移民入垦,罹难而死者,不知凡几。”甚至连仕台官员也不能幸免,陈文达编纂的《凤山县志》就说出了这一情况,该志《秩官志·巡检》云:“淡水巡检司署:原在下淡水东港,水土毒恶,历任皆卒于官,甚至合家无一生还。”1864年清廷在东港设置下淡水巡检司署以后,最早的十任巡检,除了第五任沈翔升、第十任冯吉能告老还乡、“以忧去”外,其余八任巡检均死于瘟疫。生活优裕的官员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底层平民百姓!明末郑成功幕僚阮旻锡(1627—1712)所著《海上见闻录》卷二记载:初至,水土不服,疫疠大作,病者十之八九,死者甚多。
不管怎样,入台拓垦的颜思齐他们克服了许许多多困难,促使垦殖工作和海上贸易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的好收成和海上贸易的丰富回报使他们颇有成就感,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乡亲渡过海峡投奔他们。日子就这样在忙忙碌碌中一眨眼过去了四年,厄运也最后一次悄悄降临这位垦荒队伍的领头人。明天启五年(1625)秋,诸罗山“番社”那年又迎来丰收年,秋收结束后的农历九月,酋长特邀请颜思齐率其兄弟赴诸罗山上参加丰年祭大典,颜思齐率部众携礼品一起赴宴。因为一连几天的暴饮暴食,特别是豪爽的颜思齐,总是被热情的“番民”敬最多的酒,他虽海量,也支持不住,加上住在高山,晚上气候寒冷,毒蚊又多,回到主寨之后,很多人感到不适,颜思齐的病况最为严重,而且很快恶化,药石罔效,数日后英年早逝,年仅36岁。临终,他召集众兄弟说:“不佞与公等共事未几,本期建立功业,扬中国声名,今壮志未遂,中道夭折,公等其继起。”
言罢而逝。颜思齐临终前的话,清楚地流露出这位缝纫师出身的开台领袖“扬中国声名”之宏伟抱负。
关于颜思齐去世的具体时间,明天启四年至五年荷据期间荷兰东印度公司台湾长官宋克向巴达维亚总督的书信报告中多次提到有关颜思齐的事迹,证实颜思齐逝世时间是在“明天启五年(1625)10月23日”。荷兰人记载的时间是公元纪年,10月是农历九月,与《台湾通史》记载的年月份吻合。
出师未捷身先殒,长使英雄泪满襟。颜思齐去世后,遗体就安葬在嘉义市水上乡与中埔乡交界处的诸罗山三界埔尖山顶。墓碑上没有刻文字,只有一道剑痕,民间传说,当年郑成功曾到这里祭拜其父之故交,并在墓碑上画一道剑痕为记,有意重修墓地,无奈其不久病逝,修墓之事不了了之。后来,人们在其陵墓前竖起一座石碑,碑记记载了这位开台先贤的简单生平:
颜公字振泉,海澄人,赋性任侠,雄伟过人,因避仇远渡日本,天启元年窥德川幕府,密谋倒幕,事泄渡海来台,郑芝龙附之入笨港,筑寨、练兵、抚番、垦荒、横行闽海,归附者三千余人,歃血同盟者廿八士,在伺机再举,奈天不假年,于天启五年赉志,葬于三界埔尖。
墓右侧是1948年4月嘉义市市长宓汝卓题写的《颜思齐墓亭记》,全文如下:
众推芝龙为首,而葬思齐于诸罗山三界埔之尖山,即立石处也。芝龙即领思齐众,违思齐遗志,假思齐名纵横海上为盗,旋又受明抚,率众返国,于是荷人乃得并有全岛矣。及延平(指郑成功)莅台向荷人索回先人故土,此故土因思齐所手拓也。季麒光蓉州文稿称思齐据北港(笨港)始称台湾,是台湾之今名,因思齐有经略台湾与日本之理想,初步筹划,惜天不假年,而延平则完成其经略台湾之遗志者也。然则思齐非海盗,实一热心慷慨冒险进取之士。数百年来史籍所载均指思齐为海盗,诬思齐实甚,用立石于其墓,略志思齐之生平,以正今后之视听。
墓亭记内容反映了台湾同胞对颜思齐开发台湾事功的高度肯定。该墓1980年被列为台湾三级文物古迹。
颜思齐以及他的继承者郑芝龙开发台湾的绩效是明显的。首先,大片荒原被开发出来。垦殖集团短短五六年间在漳泉一带开展的两次赴台垦殖大招募,使得赴台垦民急剧增多,移民安置点笨港溪两岸的荒地大量被开垦出来。颜思齐及后继者郑芝龙组织开垦荒地的数量,由于史籍未载,我们难以详知,只能根据一些史料做一些粗略的推算。第一次招募了3000人,按照台湾有关开发史料统计数字,以每人开垦10亩计算,所开发的地域3万亩左右;而由郑芝龙建议、福建巡抚熊文灿采纳的第二次招募人数有“数万人”之多,这次所开垦的荒地就更多了,最少1万人也可以开垦出10万亩之多。从这一数字可见,颜、郑开发台湾的成绩是可观的。今天台湾的重要米粮仓嘉南平原的开发就是始于这个时期。
其二,促进了汉族乡村聚落的发展。由于闽南籍垦民的大量到来,颜思齐安置的10个小寮寨和在寮寨外围拓垦出的9个村庄很快变成两个港口市镇(今北港镇和新港乡)和9个人口密集的“外九庄”。这外九庄位于今天的嘉义沿海至台南北门一带,包括水牛厝庄(即今天嘉义县太保市水虞厝)、鹿仔草庄(今嘉义县鹿草乡)、大小康榔(位于今天嘉义县朴仔市东)、土狮仔庄(今嘉义县六脚乡土狮)、龟佛山庄、龟仔港庄、南势竹庄、井水港庄、大丘田庄。这里生产的农作物(主要是大米)以笨港为门户,输出大陆,而大陆也以笨港为口岸运来百货以应民生之需,外九庄经努力经营,到了康熙年间,已出现了“土狮仔街”、“猿树港街”(今东石)、“井水港街”三个繁华街市。
其三,颜思齐开发出来的笨港在当时就自然成为大陆汉民族继续开发台湾的“第一站”。因为颜思齐的开发台湾,带来大量大陆垦民进入台湾,认识台湾。因台湾土地肥沃,种植后不用施肥就能有好收成,这种情况影响到更多的大陆人士赴台“淘金”。比如康熙六十年(1721)随族兄蓝廷珍入台平定朱一贵之乱的漳浦人蓝鼎元在台湾进行了一番考察后,就认为在台湾发展农业能获大利,他在一首诗里就说:“台地一年耕,可余七年食。”从台湾回到家乡的乡亲那里,人们不难听到关于“台湾钱淹脚目”的说法,这无形中起了宣传广告的作用,因此在明清时期,闽南地区赴台垦荒者趋之若鹜。
这样,短短几十年时间,台湾从南到北就被以闽籍为主力军的垦民渐次开发出来。所以台湾人说:“笨港是汉民族最早在台的屯垦地。古时渡海来台的我们祖上,都由笨港起山登陆,在这里居住一段时期,才进发宝岛各地,去开发他们的新天地,因此笨港是汉人移居台湾、开拓台湾的发祥地”。(连震东题的《新港奉天宫开台妈祖简介》,第18—19页)
其四,使台湾有了港口集市。颜思齐在笨港溪沿岸辟置10个寮寨安置人员,后来又回闽南招募垦民,发展成为繁华的笨港和人烟稠密的外九庄(到现在已是9个乡镇)。他还在主寨笨港的平野进行市政建设,在中区建高大的台楼公署,成为台湾最早初具行政建制性质的汉民族社会管理机构和组织、指挥垦荒的中枢。此时,笨港已成为诸罗县里面最繁华的临港街市。《康熙诸罗县志》称:“笨港街舟车辐辏,百货併集,台湾近海市镇此為最大”。
其五,中华文化传播入台。颜思齐的开台活动第一次在台湾大规模传播中华文化的子文化闽南文化,而今成为今天台湾主流文化(闽南文化)的最早源头。一是传播了闽南文化的载体——闽南话,由于入台垦民队伍中漳泉厦籍人士占有80%以上,于是带来了闽南话在台湾的大面积传播,如今闽南话已成为台湾的主要方言,而它的源头正是始于颜思齐大规模招募闽南籍垦民入台的垦殖活动。此外,开台大军还带来家乡的信俗文化,如妈祖、保生大帝、开漳圣王、关帝等信俗崇拜,以及闽南岁时习俗等,成为今天台湾诸多信俗崇拜和各种节俗的源头。
最后,颜思齐开发活动促使宝岛的称呼由“东番”而称“台湾”,还为日后郑成功收复台湾、开发经营台湾奠定了基础。1662年,郑成功攻占赤嵌城之后,大军包围了荷兰人最后的据点热兰遮城堡(即今之安平古堡),给龟缩于城堡中的荷兰总督揆一写了封正气凛然的《敦促荷兰人投降书》,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郑成功《敦促荷兰人投降书》,藏荷兰历史档案馆,载连惠心《历史的台湾》)。
这句话的底气当然来自其父辈对台湾的开发与经营。
随着岁月的流淌,颜思齐率先开发台湾的事迹,逐渐引起台湾史学界的重视。20世纪20年代,台湾爱国史学家连横通过田野调查发现,民间流传着颜思齐开发台湾的许多动人故事,尤其是在台湾最早开发的嘉义云林一带,这里的老百姓都知道颜思齐当年率领垦民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开发笨港的事迹,这引发了他对这位开台先贤的敬重,于是他在所撰写的《台湾通史·列传》,就把颜思齐摆在首位,他写道:“余尝过诸罗之野,游三界之埔,田夫故老,往往道思齐之事。故余叙列传,以思齐为首。”
《台湾通史》对颜思齐的褒扬,引起了台湾各界的重视。1959年,台湾民众在他原来登陆之处云林县北港镇区街心兴建了“颜思齐先生开拓台湾登陆纪念碑”。1966年,民众又在嘉义县新港奉天宫(妈祖庙)两旁各建一座五层钟楼和鼓楼,钟楼就叫“思齐阁”,鼓楼称为“怀笨楼”,怀笨楼和思齐阁的楹联清楚地肯定了颜思齐是“开发台湾第一人”的这一历史功绩。怀笨楼的楹联为:怀古开台崇第一,笨今圣母显无双;怀古史犹存,开基先从此地;笨津迹已废,登楼遥溯前踪。
思齐阁的楹联云:思效孤忠,万里扬帆登笨港;齐存大义,千秋著绩在罗山。
颜思齐的故里海沧青礁村2017年开始筹建“开台文化公园”,经过两年的施工,于2019年6月正式竣工,并对外开放。
2021年初,适逢“开台王”颜思齐开台400周年之际,大陆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增录了颜思齐率众开发台湾的史实内容,《中国历史》七年级课本下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之“郑成功收复台湾”一目中,增加“相关史事”一个附栏,介绍颜思齐率众开发台湾的史实内容。
“相关史事”表述的具体内容如下:
大陆居民在宋元时期开始移居台湾垦殖。明朝末年,在荷兰人入侵台湾之前,颜思齐等人招募福建沿海地区数千人到台湾岛,筑寨定居,开垦荒地。随后,福建官府、郑芝龙等大量招募福建、广东等地的居民到台湾,发展台湾的农业生产和海上贸易。由于迁居台湾的闽南人居多,闽南方言所称“大员”“台员”“大湾”等,逐渐演化为“台湾”。明末公文开始正式使用“台湾”的称谓。
该教材从2021年春季开学后正式启用。将颜思齐写入国家历史教科书意义重大,它体现了国家意志,并进一步揭示中国人最早开发经营台湾的历史事实,再一次彰显台湾自古隶属于中国的法理依据。(节选自《开台王颜思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