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远克 赵峰进 黄小英 莫爱珍 韦佳毅
几种常用杀菌剂对果桑白果病的防治效果对比试验
韦远克赵峰进黄小英莫爱珍韦佳毅
(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河池546306)
果桑白果病是制约果桑产业发展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桑果的产量和品质。为验证常用杀菌剂对广西河池市宜州区果桑园白果病的防治效果,开展了4种杀菌剂对果桑白果病的田间防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40%嘧霉·啶酰菌悬浮剂1 2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粉剂1 200倍液均能达到95%以上的防治效果;使用50%多菌灵粉剂800倍液可以达到95%以上的防治效果。对于河池宜州地区防治白果病,推荐使用40%嘧霉·啶酰菌悬浮剂1 2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粉剂1 200倍液或50%多菌灵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
杀菌剂;白果病;防治;对比
桑葚为桑科植物桑树(L. Sp.)的果实,为聚合果,成熟后一般为紫黑色、棕红色或乳白色等。桑葚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等。果桑品种的桑葚一般产量较高,肉嫩多汁,酸甜可口,部分果桑品种还适宜果叶兼用。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果桑品种以大十为主,也有长果桑、四季果桑等其他品种。桑葚成熟时间一般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此时几乎没有其他上市的水果,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宜州区果桑桑葚主要以鲜果、果干、果酒三种途径进行消化。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乡村旅游已经成为近年兴起的休闲娱乐方式。果桑桑葚作为口感不错的小众水果,对外地游客有着较强的吸引力,除了可以现场采摘品尝鲜果外,还可以采购桑葚果干、果酒作为地方特色产品带回家乡。对于河池本地游客,很多人会选择周末带着家人到果桑园中体验采摘乐趣,既可鲜食又可拿回家自泡桑果酒。
桑葚白果病,又名桑葚菌核病,是一种由桑实杯盘菌()、肉阜状杯盘菌()和桑葚核地杖菌()3种病原菌引发的真菌性病害,病果在成熟转色过程中逐渐失去光泽,变为灰白色或白色,病果还会膨大或缩小,水分散失,变硬[1]。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桑花开放时)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释放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到雌花上,侵入子房内最后形成菌核[2]。果桑白果病是影响果桑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3],白果病暴发会导致桑果减产、品质下降,严重时甚至绝收。果桑园一旦出现该病害,将长期存在,难以消灭。浙江永康市2018年在10年以上树龄的老果桑园中喷施托布津、多菌灵防治果桑菌核病,却基本无效[3]。鉴于宜州果桑种植已有十几年历史,果桑白果病发病史也已达10年以上,本次白果病防治试验意在验证市面上几种常用杀菌剂对果桑白果病的防治效果,为本地白果病防治提供参考。
于2022年春季开展果桑白果病的防治试验,试验地点为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城西工业园区桑茂路河池市蚕种场果桑园,供试果桑品种为大十,种植面积10亩,树龄14年,种植密度296株/亩,地势平坦,土质为黏性土。该果桑园于2014年春季用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对白果病进行防治,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2022年防治试验前未对果桑园试验区域土地进行翻耕,也未对土地进行盖膜。
供试药剂为4种杀菌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允发化工﹝上海﹞有限公司),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四川润尔科技有限公司),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0%嘧霉·啶酰菌悬浮剂(河南勇冠乔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台州市路桥稼友喷雾器厂生产的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容量16 L,电压12 V,锥形喷雾头,工作压力0.2 MPa~0.6 MPa)施药。
因2014年以来一直使用甲基托布津防治白果病,为防止病原菌对其产生抗药性,因此开展4种不同药剂的防效对比试验。如表1所示,4种药剂各设3种浓度,加上空白对照组,试验共设13种处理,每种处理设3次重复,共计39个小区,每个小区为单行大十果桑,长度为20 m。39个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间设置隔离行。理论上设置初花期第一次施药,后每间隔7 d施药1次,直至末花期。
表1 药剂浓度配比
按照试验设计在无雨天施药,施药间隔7 d左右,视天气情况提前或推迟,使用电动喷雾器均匀喷细雾,确保果桑每张叶片及花期桑果接触药液均匀,以药液湿润不滴落为宜。
于2022年1月29日(大十果桑初花期)进行第一次施药,之后由于倒春寒导致连续阴雨天气,后期施药时间分别为2月4日、2月14日、2月24日、3月2日(盛花期)、3月9日、3月16日(末花期),共进行了7次施药。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如表2所示。因倒春寒持续影响,1月29日初花期至2月24日第四次施药的26 d中,只有2月4日、2月5日、2月14日、2月15日的中午最高温度超过桑树生长所需的12 ℃。2月24日以后雨水减少,温度回暖至最高温度在12 ℃以上,利于开展试验工作。
表2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注:第三次、第四次施药本应分别在2月11日、2月21日,因连续阴雨天气推迟至2月14日、2月24日。
于2022年4月7日果桑成熟时调查果桑白果病发生情况。调查时,以整株果桑为单位,每个小区调查3株果桑(两头往里第三株及最中间一株),记录总果数及病果数,并计算病果率及防效。计算公式:病果率=(病果数÷总果数)×100%,防效=[(空白对照区病果率-施药区病果率)÷空白对照区病果率]×100%。
从表3可以看出,使用40%嘧霉·啶酰菌悬浮剂1 200倍液及以上浓度药液,或70%甲基硫菌灵粉剂1 200倍液及以上浓度药液防治果桑白果病,均能达到95%以上的防治效果;50%多菌灵粉剂800倍液才可达到95%以上的防治效果;50%腐霉利粉剂相比于其他药剂,防治效果优势不明显。经方差分析,所有药剂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50%腐霉利粉剂1 200倍液防治效果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其他处理之间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为不过度使用药剂,以避免病原菌产生更强的抗药性,同时减少桑葚的药剂残留,河池宜州地区防治白果病,推荐使用40%嘧霉·啶酰菌悬浮剂1 2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粉剂1 200倍液或50%多菌灵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同时,不建议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避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致使防治效果下降。
表3 不同药剂及处理对果桑白果病的防效
注:病果率为每种处理3次重复的平均值。
另外,在前期白果病防治过程中,使用40%嘧霉·啶酰菌悬浮剂防治的果桑,药剂浓度1 200倍、1 000倍、800倍3个处理均使桑叶出现了药害现象(其他处理未发现异常),表现为果桑叶片表面出现密密麻麻的黑褐色斑点,叶片也比其他处理的桑树叶片更黄一些或黄中带赤锈色。2月24日温度回升后新发枝叶则恢复正常,再施药也不再出现药害。桑葚成熟时未发现异常,与其他处理的桑葚比较,未发现明显区别。因而未能断定该药剂是否仅在低温下对果桑生长有影响,还需进一步验证。
此次白果病防治试验因前期遭遇长期倒春寒和阴雨天气,防治效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横向对比可以看出,使用40%嘧霉·啶酰菌悬浮剂、70%甲基硫菌灵粉剂或50%多菌灵粉剂均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至于40%嘧霉·啶酰菌悬浮剂在前期低温时对果桑叶子产生药害,目前并不清楚其药害机理,广大果农可根据自身情况谨慎使用。
同年,笔者在宜州其他几个果桑园调查发现,刘三姐镇望村2个果桑园、刘三姐镇小村果桑园、城西地辽村果桑园、庆远镇东屏村果桑园共5个果桑园中,除东屏村果桑园种植四季果桑和长果桑外,其余4个果桑园均种植大十。大十作为易感病品种,2022年在这4个果桑园中病果率均在50%以上;东屏村果桑园四季果桑病果率为20%左右,长果桑几乎不感病。笔者选取的试验果桑园,可能因为连年防治,不施药的对照组病果率为29.64%,比其他果桑园更低,说明科学使用药剂防治果桑白果病可降低桑园中菌核数量,更有利于来年白果病防治。另外,在桑树开春发芽前对果桑园进行土地翻耕或盖膜,也可降低感染率,有利于白果病防治。
2022年宜州各果桑园暴发白果病,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当年果桑开花季节遇长期倒春寒和阴雨天气,不利于防治工作,各果桑园管理人员难以把握最佳防治时间,致使白果病暴发。二是桑葚鲜果难以保存和长途运输,一旦未能及时销售出去,只能坏在地里。目前宜州没有成形的桑葚品牌的系列产品,桑葚果干与果酒只以在河池小范围内销售为主,本地客户消化能力有限,且销售渠道有限,无法很好地实现效益,自然打击果桑园管理人员管理的积极性。
为使宜州果桑产业能长足稳定发展,提高各果桑园管理人员的白果病防治水平及重视程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桑葚精深加工能力及拓宽销售渠道。只有产品不积压在手,才能实现效益,刺激果桑产业向前发展。
[1]陈永波,张开,何晓平,等.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J].四川蚕业,2021,49(3):60-62.
[2]吴彩玲,朱松涛,黄蔚兰,等.5种杀菌剂对桑椹菌核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J].基层农技推广,2020,8(12):31-33.
[3]黄世荣,张鹏博.桑椹菌核病防控技术的探索与实践[J].蚕桑通报,2019,50(4):37-41.
10.3969/j.issn.2095-1205.2023.01.02
S436.639
A
2095-1205(2023)01-05-03
科技先锋队“强农富民”“六个一”专项行动项目“蚕桑产业科技先锋队”(桂农科盟202007- 3)
韦远克(1977— ),男,壮族,广西东兰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科研技术及推广工作。
赵峰进(1988— ),男,汉族,广西浦北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科研技术及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