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朝辉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中心小学,台州 318023)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兴的学科,越来越具备学科专业化的特征。然而,非心理学专业的教师接受专门培训,并能达到专业水准的目前尚属少数,而且学校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也很模糊,与班队、《人·自然·社会》(地方课程)、综合实践等众多课程混合在一起,何时上,怎么上,大多数教师都是模糊不清的。让心理健康课上得更专业,是专业心理教师的理想和追求;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教育的常识,并在诸多的教育场景中应用合适的教学素材,也成为普通教师的教育新理念。这既有助于提升学科教学效率,避免机械灌输造成心理拥堵与失调,更体现了“治未病”——预防为先的健康理念。基于这样的思考,身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我进行了心理健康与语文学科深度整合的教学探索,并积累了不少的实践经验。
在实践中,我们将心理健康课和五、六年级语文的“写人习作”“怎么表演课本剧”“写读后感”“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等板块有机结合,运用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指向的整合式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自我对话”中,敞开心扉,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乐于自我表达,在反观自省、文字呈现中疏导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为例,“童年生活”这一单元,让学生阅读课文,去感受童年时光的无忧无虑和自由自在。这让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共鸣,同时,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极好素材,经梳理,不难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课程无论在学科主题、学科专项技能、自我反思、学科探究或学科拓展上,两者均存在不少交集,这就为学科间的深度整合奠定了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其实质是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对话,在认知外部世界的同时学会认知自我的世界。这与语文习作中的写人叙事有一个共同的学习基点,那就是学会观察。五六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课程编排上恰好存在主题对应。(见表1)
表1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的学科主题对应
进一步思考,语文习作是语文学科的技能要求,但如果脱离相关的现实经验,习作训练就会流于纯文字想象的胡编乱造;心理游戏则是心理调适的重要手段,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理获得感。只需稍加利用,将心理游戏作为习作材料,学生就能进行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练习。表2是一些两相结合的例子。
表2 心理游戏与语文写人习作的顺接
语文读后感的写作要求除了简述文本大意,更要联系自身表达阅读感受。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所限,难有深刻真实的阅读感受。可以选择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有意识地选择阅读心理导引的绘本故事。由于读故事本身“走心”,再辅以适当的心理指导,学生自然会有感而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与书本对话;写读后感则是与自我对话,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所在。例如,可以根据心理绘本故事《我不知道我是谁》,撰写“自我对话”式读后感。或者是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达利,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见表3)
表3 心理绘本与语文读后感的整合
在五年级出现的撰写研究报告,难点在于学生往往找不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研究活动难以展开,所谓的撰写研究报告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也是草草带过,难有实效。如果将心理探究活动与撰写研究报告结合起来,则能事半功倍。(见表4)
表4 心理探究与研究报告的结合点
课本剧是语文学科拓展的一种形式,可以看作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逆向还原。但由于课文语境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疏离,往往学生的课本剧表演流于背对话,难有“浸沉感”。因此,很有必要进行日常场景再现式的小品演练,在此基础上再来揣摩课文文本,入情入境演绎课本剧,才符合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心理健康教育中“尝试拒绝、与人相处、喜怒哀乐的情绪表现”的情境表演,完全是学生日常场景的再现,如果再辅以小品表演的动作、神态、语气方面的适当指导,完全可以为课本剧的拓展教学做铺垫热身。(见表5)
表5 心理情景体验与课本剧衔接点
语文专项训练一般是纯技能的学科练习,如果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则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模仿式。比如,《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有大量的文字是对祥子的外貌进行描写,在课堂练笔时可以结合心理健康课“自画像”的要求,让学生模仿描写自己的外貌。
2.图文结合式。在写话训练或习作时允许学生自主涂鸦(心理绘画),并把涂鸦时的想法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3.主题漂流式。比如对同一心理主题的场景描写,例如焦急不安、喜出望外等,小组同学模仿漂流瓶的形式,在同一个本子上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彼此共享。
4.自由表达式。在日记写作时以意识流的手法记录自己的情感流动,引导学习展开自我观察。并在讲评分享中适时进行渗透式的心理疏导。
以“抢凳子”游戏为例的心理健康教育习作流程。
1.出示习作要求。在游戏结束后,要求每一位学生按照游戏步骤,把游戏的过程描写具体、详细、生动。
2.习作方法指导。游戏时要注意观察,重点观察同学们在游戏中的动作、语言、神态。
3.组织心理游戏。讲解游戏步骤和规则。全班分成6 组,一组7 人,围着6 把椅子站一圈,一人敲鼓。鼓响人转,鼓停看谁抢到座位。每次淘汰一人,之后再减少一个椅子。如此循环,直到最后一人胜出。
4.记录活动过程。每位同学及时记录活动的过程,写下自己当下的心理活动。
5.开始习作。力求开头有新意,过程写具体,结尾有回味。
6.习作交流总评。习作完成后,全班交流评价。引导进行自省式的心理调适。
将读后感习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关联,在学科教学中特别要注意教学顺序,前后顺序不能随意置换。
1.专项心理辅导。针对本班学生的心理问题,安排专门的心理健康课从“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四个方面进行专项心理辅导,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储备。
2.读绘本故事。以下绘本故事可以备选:《你很特别》《大熊有个小秘密》《一片叶子落下来》《搬过来,搬过去》等。
3.读后感的习作辅导。读后感的写法一般先简单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可以重点介绍印象最深的部分,再选择一两处感触最深的内容,结合自身或身边的事例写出自己的想法,感想要真实、具体。
4.自主习作。每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习作。
5.习作的点评交流。可以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习作,也可以全班交流,小组代表点评。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式的自我心理调适。
心理探究与研究报告的整合,在教学时可以先讲研究报告的撰写,梳理撰写要点,再进行心理健康教学,提出心理探究主题,顺势与学习过的撰写心理报告要求结合起来,将探究的过程最终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完整呈现。
1.研究报告写作指导:研究报告由“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报告”四个部分组成,指导各部分的撰写要点。
2.专题心理教育。专题可分为“自我认识”“情绪调节”“人际交往”“面对困境”四个方面,分主题进行心理健康指导教学。
3.组织实施。学生分组选择“自我认识”“情绪调节”“人际交往”“面对困境”中的一个专题进行心理探究活动。
4.过程指导。教师在探究过程中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5.成果汇报。每组派代表展示研究报告及交流活动体会。提出各组的研究结论和心理调适的建议,进行互动式心理调适。
1.片段式课本剧。如“与人相处”为主题的情景表演活动,有四种结果可以选择,各组选择其中一种以改写成课本剧的形式,加以演绎。
2.专场心理剧。确定从课文场景中选取一个包含心理冲突的主题,小组合作编写课本剧,每一组以个性化的表演来诠释自己对该主题的理解。比如教学《穷人》一课中,可以让学生选择安娜或渔夫面对邻居西蒙留下的孤儿,如何作出抉择的心路历程改编成心理课本剧进行演绎。
3.自编自导微型剧。选择任何一篇包含心理冲突的绘本故事,将绘本内容改成课本剧形式进行表演。进行体验式心理调适。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针对学习活动的评价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本身就是一种正向的心理激励。对于学习活动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在撰写研究报告,排练课本剧等时间跨度较大的活动中,教师及时记录或收集活动过程的图片、视频,在指导、点评过程中适时进行展示。
教师提醒学生把每次完成的习作、研究报告等作品都完整保存下来,每学期在教室分批次展览优秀的作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件作品能入选。
1.优秀作品展:在每一个主题整合课程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价本次的作业情况,共同推选出本次优秀的作品。对这些优秀作品在教室进行“一月一展览”。
2.创意精品展:教师从“一月一展览”的优秀作品中选择“精品”,请小作者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方法。这也是让其他同学可以从创作源头学到一件好作品如何诞生的方法,并在期末举办“创意精品回顾展”。
3.局部细节展:细节决定成败,粗中有细,细中有精。我们会发现学生一件好的作品都会有耐人寻味的细节和亮点,这就是好作品打动人心的地方。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发现作品中的精彩之处。
可以将学生的作品汇编成册;或者把优秀的学生作品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展示宣传。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学科的活动整合环节,可设不同的奖项,见表6。
表6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与评奖
老子云:“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兴未艾,或许正印证了同样推断的逻辑,教育环境(社会、家庭及学校施加的广泛影响)带来的心理失衡,凸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迫切性。心理活动与变化无时无刻不与人相伴,就此意义而言,仅仅依靠专业的心理健康课是远远不够的。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常识,学科教学契合心理健康的教学理念也应成为教学中的常态。语文学科的学习对象——语言文字天然具有信息容器的功能,同时也可以成为心理活动外显的容器。专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方便地成为语文学习的素材,其他学科要更多地从学科教学心理学的角度展开深度的整合,营造和谐有序,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随着教学行为的展开,逐步抵达“活泼紧张”又“温暖成长”——身心合道的生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