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未来“取决于中印互动”

2023-03-03 17:18:56因德帕尔•辛格
环球时报 2023-03-03
关键词:印中殖民主义两国

美国“地缘政治”网站3月1日文章,原题:以史为鉴——中国与印度的交往穿越古今人们常以“中印(Chindia)”这样的宏大词汇,描述印中之间的潜在协同关系。但是,我们也常看到两国的两种世界观不断发生摩擦。后殖民时期对印中关系并不太有利。从慕种程度上讲,殖民主义以及对殖民主义的抵抗打破了两国长期互相隔绝的'魔咒,但也把两国推向了更困难的境地。

回顾古代印度和中国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深刻了解情况。实际上,在古代,印度是外部世界唯一一个有中国学者前往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国家。古代时期,中国通过物质对印度作出贡献,而印度通过精神对中国作出贡献。可以肯定的是,两国的这些交流早在“双边”一词出现之前就已存在。

通过历史的长廊,我们看到两国都有贫弱的时候,或其中一个国家贫弱的时候,也看到双方都有文化繁荣的时候,但很长一段时间里,两国都没有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同样强大。而现在;我们正快速接近两国都强大的情况,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

历史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首先,国家间良好的贸易关系推动文化交流。文化的健康发展由贸易发起和催化。2008年,中国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过去十年里,两国贸易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告诉我们,贸易是邻国和平相处的先决条件。

其次,必须摒弃“文明思维”。事实证明,以文明为基础的思考总是诱使我们做出草率的结论和简单化的判断。微观的视角总是值得赞赏,这意味着除了把印度和中国视作两种不同的文化之外,还有更有意义的观点。

第三个启示值得从现实主义的角度进行讨论和采取行动。中国在世界政治中越来越活跃。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大国,印度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印度要达到中国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我们必须承认,历史虽然将两国分割开来,但地理条件将两国连在了一起。这两个亚洲伙伴必须学会和谐相处。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直接对抗。上个十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而今后几年将是决定两国未来发展轨迹的关键。南亚的未来,说是亚洲的未来也不为过,取决于这两个亚洲邻居的互动。(作者因德帕尔•辛格,乔恒译)

猜你喜欢
印中殖民主义两国
帝国视阈与殖民主义电影中的地方和江南风景
莫迪:印中边界40年没开过一枪
环球时报(2018-08-13)2018-08-13 04:13:27
中美两国学生高考和求职之路的比较研究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春秋时期公族与士夫之族的互补性——以鲁、晋两国为例
人间(2015年18期)2015-12-30 03:42:08
民族主义、现代性、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
——晚近西方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
古代文明(2014年4期)2014-10-13 00:02:44
“合文”在甲骨文印创作中的应用
大观(2014年12期)2014-04-29 20:09:19
史蒂文森小说《金银岛》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短篇小说(2014年12期)2014-02-27 08:33:03
本 期 导 读
环球时报(2009-06-01)2009-06-01 20:43:22
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