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维度*

2023-03-02 17:01代玉启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代玉启,刘 妍

(1.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2.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从本质上讲,中国式现代化既蕴含着经济、科技、军事等刚性力量,也需要文化的柔性支持。人类社会越是走向现代文明,文化的牵引作用越大;中国式现代化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充分发挥文化这一深沉持久的支撑力量。因此,有必要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和演进逻辑,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定位、文化底蕴、文化动力和文化旨归,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逻辑,更有定力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扎实地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定位

现代化必然包含着文化的现代化,缺少文化维度的现代化是空洞的,更不可能实现逻辑自洽。但文化与政治、经济不同,它是人类一切活动领域中内在的、机理性的内容,制约着个体和社会的存在方式。换言之,文化既构成人的存在方式,影响个体行为,又贯穿于社会运行之中,塑造社会活动,影响社会发展。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而言,文化提供了基本精神支撑、价值选择源泉与显著衡量标尺。

(一)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精神支撑

马克思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作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一旦被广泛认同,便会形成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对社会生活产生能动作用。首先,文化具有知识传承功能。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延续性,每一代人都是在前一代人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文化起着把每一代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不断传承下去的作用,即文化的知识传承功能。文化发挥此项功能的关键就在于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的辩证关系,“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不但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革命的阻力,尤其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作为革新的助力。”[3]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重民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存智慧等。其次,文化具有教化引导功能。于个人而言,这主要体现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影响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特定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类型。于民族而言,这主要体现在构建民族心理、造就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塑造民族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中,都贯穿着中国文化的自强不息、实事求是、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基本精神,都能找到最适合的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都有最适合世情、国情、民情的道路和保障人民各种基本权利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4]最后,文化具有推动社会转型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文化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涵养高素质的主体——人;另一方面,文化能为克服转型时期的社会危机提供引领。现代化转型本质上是文化转型,中国式现代化面对的危机本质上是文化危机,表现为民族自信心的丧失及对未来道路的迷茫。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二者的结合在消解这一文化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引领着中国式现代化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前发展。

(二)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选择源泉

现代化问题蕴含着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的价值选择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不应抱残守缺,也不应盲目移植,而应当基于各国发展的基础和特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充分肯定了东方民族可以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走上现代化。与此同时,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西欧殖民主义者在印度等亚非国家,以西方式现代化的道路改造当地传统的社会制度,不仅没有促进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反而带来了社会倒退。这是因为,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有其特定的文化土壤,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盲目地嫁接容易导致“水土不服”。这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提供了警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有其特殊的历史方位。我们所处的阶段已经不是西方模式被奉为神话的时代,西方现代化的种种弊病已经开始显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行一种新的变革和调整,实现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道路选择要遵循价值逻辑的指引,中国式现代化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汲取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里继承了自强不息、正道直行、贵和尚中、民为邦本的东方文化,继承了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的价值思想,力求构建起代表着中国特质、中国方式、中国主体性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彰显中华文明气质的豪迈精神,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的独特价值选择。

(三)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衡量标尺

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代表着人对自然的不断超越,表征着物质生产的发展状况,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作为现代化的重要维度,文化以价值观和发展观为形式,既反映历时态中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程度,又反映共时态下人类的生活发展状况。西方国家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在殖民扩张和圈地运动的号角中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其现代化之路导致了“故乡的文明”和“他乡的灾难”,导致了富有的资本家与异化的工人两套截然不同的文明体系。这一悖论充分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的现代化只是人类历史的一个过渡时期,并不具有“普世价值”,也不代表“历史的终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历经波折终于成功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系统地体现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走出了一条令人信服的现代化新路。在科学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南和制度保障。概而言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表征,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骨,孕育出人类文明新形态,为证明和拓展现代化的多元模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

对中国而言,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道路,必然要从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中汲取文化的滋养。中国式现代化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因子,彰显了党百年不懈求索的精神气质,汇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文明成果,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史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脉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孕育提供了丰厚沃土,以独特的精神特质塑造了个体、群体和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构筑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魂魄。具有广博视野的中国古代先哲,善于跳出地域限制,从天地贯通的大格局中思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融入血液的文化基因。首先,敬德保民、民为邦本、政在养民的民本传统涵养了中国共产党深厚的人民情怀,开创了一条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其次,以和为贵、贵和持中、和而不同的“和合”智慧和中道精神内含和谐发展观,奠定了寻求公约数、绘就同心圆的精神底色。“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大雅·民劳》)、“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周易》)、“不患寡而患不均”(《论语·季氏》)、“明德慎罚”“德主刑辅”“隆礼重法”“以德化民”等传统思想所蕴含的富国强民的美好愿景、天下为公的价值指向、德法共治的治理理念,孕育了一条圆融共生、合作共荣、和谐发展、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之路。再次,“制民之产”富民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教民相统一,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一脉相承。“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自然观、“赞天地之化育”和“民胞物与”的生命关怀,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相一致。中国自古就追求“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墨子·兼爱》中“天下一家”“华夷无间”“万国咸宁”的世界观、天下观,塑造了“天下主义”的价值旨归和共同体的文脉基因,为走出一条以包容性取代零和博弈的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基础。最后,自强不息、“欲胜人者,必先自胜”的精神形成了独立自主的文化基因,启迪中国人民自立、自主、自强,走不同于甚至是超越以往各种发展模式的现代化之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绘就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起强大的合力,打造了一条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共谋复兴的现代化之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风雨洗礼沉淀出的精神品格和生存智慧,以超越时空的历史穿透力,孕育了中华民族血脉相通的精神信仰和共同追求,成为滋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根基与文化魂魄。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求索把握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命脉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主动探索文化发展规律,不断积累文化发展经验,为中国式现代化刻画了科学的精神图像和丰厚的历史底蕴。中国近代史上,很多仁人志士都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过努力。但无论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导的自强求富运动、维新派的改良运动,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文化革新等,仅停留在对西方现代化形式的模仿,未能切中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而最终失败。直至中国共产党诞生,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武器,中国人民从精神被动转为主动,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马克思主义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揭示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变的机理和规律,为落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办法,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长久困惑,使得曾遭遇整体性危机的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换羽新生。共产主义信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科学性和包容性,使二者产生了强烈的价值共鸣和理念互补。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真理力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思想土壤,共同孕育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逻辑。中国共产党不断把握文化建设的规律,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双百”(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方针和“二为”方向(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两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和“两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前景和守正创新之途。

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找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指路明灯,而且彰显出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革命年代教条主义造成的严重后果,使共产党人意识到从国情出发、走好中国道路的重要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5]的思想,体现了党对中国革命的独特性及解决方式的新认识和新论断。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邓小平也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6]既不迷信西方的道路,也不照搬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模式,而是基于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始终不渝地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抉择和道路自觉。

(三)新时代十年的守正创新汇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伟力

新时代以来,在承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和百年来不懈求索形成的文化气象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守正创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向新高度,也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坚定了我们安身立命的文化根基,汇聚起了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磅礴伟力,也成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定海神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一系列战略战术,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和战略性地位越来越突出。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国梦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都彰显了党中央在文化建设方略上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新时代的十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文化建设的繁荣兴盛,为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凝聚起更多共识和力量,汇聚起更加有力的信心和决心。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汇聚成的时代精华,在新时代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坚定意志、坚实基础和强大能力,促使“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1]15。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保持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和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奋斗姿态,这充分展现大国大党的磅礴文化气象。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以赓续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具有充沛的底气;镌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质和印记,具有独特的韵味。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有赖于文化转型、文化交融、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作为内生动力予以推动和保障。

(一)文化转型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驱动力

社会转型总是伴随着文化转型,而文化转型总是社会转型的先导。中国式现代化伴随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尤其需要文化的坚实支撑和强劲驱动力。从历史上看,社会转型期也是容易产生新文化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和加速发展期。近代以来,古老的中国遭遇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剧烈冲击,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促进了社会历史的演变。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一直存在一个重要的“他者”即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深刻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之路,但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资本扩张的影响,需要应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利益诱惑、文化裹挟等问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想走得通、走得好,需要针对西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进行思考,解决我们在改革开放以来遭遇的贫富差距扩大化、利己主义价值观念至上化、道德滑坡加剧、信仰迷失等现代性问题,塑造出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内生动力。依此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以文化转型为先导,在汲取资本主义精神中符合现代文明形态积极成果的同时,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落后思想,将中华文化基因和中国特质自觉注入时代变革的历史潮流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内生驱动力量。

(二)文化交融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革新力

纵观世界历史,没有哪一种文化能够在真空中泰然处之。文化交流互鉴、融合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向,也是各国开启现代化道路、产生历史性变革的内生动力。客观来讲,在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先于东方发展壮大,既开创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也创立了与其相适应的西方文化传统。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东方文化不可避免地要与西方文化交流碰撞。文化交融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对文化的理性认知,强化对民族文化的理性认同,但另一方面也会带来文明冲突。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异质性”的社会。现代化之路的行稳致远,需要处理好与异质性文化的关系,在文化交融中增强批判反思意识和主体意识。现代化本身代表着世界历史潮流,真正的现代化发展要包容全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显然,中国式现代化不是闭关自守的现代化,无法也不能与全球治理脱钩,必须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追求自身的现代化,在与资本主义的合作交流中发展。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树立世界眼光,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国外学来的科学真理。”[7]在文化层面,中国式现代化要进行文化选择,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继承发扬人类共同的思想精华,从现代化文明中汲取人类共同智慧,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借鉴思路、缩短时间、加速转型。同时,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内容和西方文化的不适宜之处,通过文化整合、文明重塑做到契合自身、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我所用,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革新动力。

(三)文化自信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凝聚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厚的自信;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文化自信也是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如果缺乏文化自信,否定本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基,就会使民族发展丧失凝聚力,容易使民族发展偏离正确航道。实践中,文化自信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文化自信激活了民族发展雄心,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不断开辟道路。历经五千年洗礼的中华文明,饱经沧桑巨变后,如同历史遗珠规导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在文化自信基础上走好每一步,才能确立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不断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换言之,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只有保留和坚定民族性,才能彰显特色性,“才能有效地将外部压力转换为内在发展动力,才能有效地应对来自别的国家的多种不确定性因素,从而避免一些后发国家所出现的‘依附性发展’的有害情形”[8]。另一方面,文化自信内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稳定性和连续性。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所确立的文化自信,营造了心理认同、情感联结、行动相连的文化共同体归属空间,创造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文化共识。国家和社会最重要的凝聚力就是基于文化和价值观的凝聚。文化自信意味着现代化发展有其稳定的历史文化根基,发展的路径也具有文化意义上的延续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成发展于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不懈探索的文明成果的集大成者和鲜活表达。坚定文化自信,需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向着中国式现代化之路阔步前行。

(四)文化自觉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持久力

文化自觉是在深刻反思基础上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特质、规律、发展趋势等因素的理性把握。开展文化反思、文化批判与文化发展,形成文化自觉,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持久力量的根本保证。现代化的文明发展道路必然面对多重矛盾冲突、多重道路选择、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挑战。现代化之路要在不断调适过程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诸多资源和条件,这其中最重要的资源和条件就是文化的持久力。历史上古老悠久的人类文明能够历经百年沧桑巨变而绵延不绝,重要原因在于其文化具有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基因。历史发展已给了我们反面教训:苏联现代化发展没有适应国情特点和时代要求,前期高度集权化、单一式的发展失去了民心;后期过度民主化和自由化的探索失去了初心。归根结底是由于苏联共产党缺乏文化自觉的意识,丧失了持续发展的长久能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定文化自觉,将传统文化置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重新反思,对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的内容进行自觉批判,促进传统文化返本开新、重获新生。同时,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自身文化发展必要的交流融通,确立文化自觉,有助于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坚持本心和初心,坚守本来和开辟未来,使现代化发展道路拥有不被消解和异化的稳固支撑力和坚强意志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体性自觉、马克思主义指引的理论自觉、服务民族复兴伟业的文化自觉,这种合力唤醒了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自觉传承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握文化转型的尺度与张力,整合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新,从而保证着现代化经受时间检验和沧桑巨变而持续推进。

(五)文化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竞争力

文化自强是文化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文化转型交融的客观需要,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必然结果,也是衡量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竞争力。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积极乐观的态度,文化自觉是对民族文化自觉主动的洞察力,二者代表着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状态。文化自信与自觉共同形成促进文化发展的强大势能,导向文化自强。文化自强指向文化发展的未来,是文化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表征着文化的守正创新。自强意味着立足自身,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自立;意味着不卑不亢、自信顽强面对文化前途道路中的困难挫折,在长期探索的历史过程中勇毅前行,磨炼文化韧性,增强文化发展的创造力、影响力、软实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在资本主义现代化充分发展、弊端危机逐步暴露,后发国家依附式发展道路被实践证明行不通后,在社会主义国家开创的发展道路。这种特殊的历史方位和地域特点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唯有自强自立,才能闯出一条新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自强是推动现代化发展的直接动力,必将带动中国式现代化竞争力的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文化自强的核心在于文化创新。文化转型和交融必然产生文明冲突,这种文化危机客观上产生了文化创新的重要契机,带来文化自强的现实诉求。中国步入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亟待具有强大创造力的文化予以滋养。文化自强意味着敢于面对文化发展中的问题,突破文化创新的瓶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接续发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不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竞争力。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旨归

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实践和文化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持续发展动能和广阔想象空间。在历史演进和实践发展的滋养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逐渐发展壮大,并不断为人的现代化、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以及人类历史的永续发展提供智慧支撑。

(一)在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重塑个体精神秩序

全部历史活动都是围绕人展开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也是民族文化的继承创新,更是人的心灵秩序的重构新生,其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既需要物的全面丰富,也要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始终伴随着文化的迭代更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也以文化革新为先导并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进步。整体而言,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变革通常以政治制度的完善、社会组织的调整为主,而涉及人的价值观念、生存发展等根本性内容的变化却是缓慢渐进的,具有长期性和根本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兴起的对“人权”和“自由”的思考,建构和支撑起西方自工业文明以降经济崛起、政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整个精神根基,成为近现代西方文明生发的起点。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历程中,人们对生存与发展等问题的思考基本源于传统的价值观。这种深层的观念认同由于其建构的复杂性和形成后的稳定性固然难以撼动,但随着现代化转型的持续推进,现代人必然要获得能够支撑起其长久发展的新观念和新文化。文化现代化要形成能够支撑起现代人精神家园的价值性内容,就需要进行以传统价值观为基础的现代性精神秩序的重建。与西方现代化个人主义的膨胀、社会原子化的现实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以人为中心,追求劳动者是社会的主人,劳动从异化状态重新回归人的第一需要,使人的自由发展获得更大历史空间。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是对人的本质的积极确认,使人从“内卷”走向合作共赢,使人从精神被动走向精神主动,焕发彻底的历史主动精神,使每个人共享现代化成果,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立足新时代的实践,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加强对“人”的关怀,实现社会现代化发展与人的现代化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人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加强对人的生存发展、自由自觉活动等精神生活的关照,满足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二)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民族复兴的落脚点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最终体现为以价值观念为代表的文化现代化。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人的现代化追求要依托国家和社会的保障支撑,文化现代化要从国家和社会的广度和高度来理解和把握。在中国,文化始终与中华民族事业发展紧密相连。中华民族是从文化共同体诞生的,各民族的文化融合铸就了中华文明独特的价值视域、宏伟的文明高度、宽广的历史视野。中华民族过去的辉煌成就造就了辉煌的文化,中华民族未来的伟大复兴也必将在文化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空场域为文化发展和文明复兴提供了广阔空间。在新时代的历史征程和时代场域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汲取各种文明成果,推进各方面的文化创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了强大精神力量,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视域。“如果没有文化的复兴,也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复兴就会因缺乏精神和文化的支撑而后劲乏力;文化复兴则离不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定民族的文化自尊、文化自强。”[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在的超越性有助于进一步解除束缚社会发展的机制障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各民族的认同包容、对不同文化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对社会正义的不懈追求等,都将进一步重塑民族自豪感、提振民族自信心、凝聚民族向心力,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巩固发展、为扩大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筑牢根基。

(三)在推进世界历史进程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现代化就其本质来看,不应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文化,而是标志着各种文化在交融互动中生成的人类整体文明形态,代表着人类共同创造的共享性文明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意义不局限于民族国家的地理范围,也为世界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西方文明最早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但西方文明只能代表现代文明最初的形式且仅是形式之一,其他文明可以寻求不同的途径开启现代文明的大门。全球化发展在文化形态上必然带来对工业文明和理性主义精神的修正和完善,向着更发达的世界性文明形态拓展。世界文化发展的未来是各民族文化超越地域性、本土性的限制,向着开放包容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方向凝聚。这是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整合,各民族文化在世界包容性文化中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丰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和后发国家依附式发展模式的超越,为后发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并发展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条新道路,为解决全球化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境界。这种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孕育的产物,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融合,汇聚起了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的合力,也充分包容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中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文明形态。展望未来,中国式现代化之路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不断彰显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特质,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文明成果,不断焕发新的蓬勃生机和活力,推动人类文明展现新气象。

五、结语

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之维和思想之魂,集中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定位、文化底蕴、文化动力和文化旨归四个维度。首先,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本的精神支撑、价值选择源泉与显著衡量标尺,确定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定位;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因子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明滋养,汇聚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文明成果;再者,文化转型、文化交融、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是推动和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壮大为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坚实支撑。可以说,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而言,文化定位是前提,文化底蕴是基础,文化动力是支撑,文化旨归是目标,四者共同助力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