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艳,李 隽
(烟台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5)
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和创新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促进胶东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对于开展好学生思政教育、教师思想引领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胶东地区,指胶莱谷地及其以东具有相同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的半岛地区,分为烟台、威海的丘陵地区以及青岛、潍坊、高密等胶莱河两岸平原地区[1]。因此,研究胶东红色文化,主要是研究烟台市、威海市、青岛市和潍坊市等四个城市所承载的红色文化。
1911 年,辛亥革命山东首义发生在烟台。1921年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邓中夏、王荷波受党中央指派,到胶东地区开展党团活动。战斗在昆嵛山的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及山东省内仅存的红军队伍。胶东地区发生过著名的“地雷战”“雷神庙战斗”“牙山战役”“天福山起义”等,涌现出战斗英雄任常伦、上将许世友、胡兰式的英雄解文卿、智擒顽匪“座山雕”的杨子荣、“爆炸大王”史校民等一批红色英雄人物。胶东地区先后有50 万人参军入伍,280 万人次踊跃支援前线,7.6 万人为国捐躯。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中,胶东地区的人、物、事、魂共同构成了胶东红色文化。
发展过程中,业界和学界也对胶东红色文化或胶东革命精神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和相关论证,陆文、孙猛将胶东红色文化精神内涵提炼为五四运动前后的爱国觉醒精神、抗日战争时期的献身及创新精神、解放战争时期以大局为重的支前精神[2]。孟军认为胶东革命精神的内涵为忠诚坚定、敢为人先、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并将其进一步简略为“忠诚担当”四字[3]。2014 年9 月4 日,中央党史研究室提出以“担当、奉献、开明、坚韧、拓新”作为胶东精神的基本内涵[4]。
综合相关研究和新闻报道,目前关于胶东红色文化内涵的归纳和提炼主要以两方面为依据,一是将各类红色精神如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精神内涵表述方式与胶东地区实际相结合,归纳和提炼出胶东红色文化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二是根据各个时期胶东地区发展特点、涌现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尤其是胶东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斗争实践中展现出的精神进行概括提炼,主要表述为“胶东革命精神”。结合已有研究,笔者对胶东地区多个红色文化基地进行了实地走访,并对原胶东红色文化办公室刘晓波等人进行了访谈,将胶东红色文化承载的精神内涵归纳为“坚守信仰、甘于奉献、敢为人先、开拓创新”。
坚守信仰: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胶东半岛涌现出王懿荣等一批奋勇抵抗、为国捐躯的觉醒先驱,一代代信念坚定、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践行党的宗旨,以坚定的信仰勇立潮头、为国英勇牺牲。
甘于奉献: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子弟兵英勇参战、不怕牺牲;解放战争时期胶东地区是华东战场的后方,胶东人民组建强大的“支前大军”,或直接投入战争,或捐钱捐物,或在后方运粮弹、搞生产、看护伤员,顾大局、甘奉献。
敢为人先:胶东位于沿海地区,水陆交通发达,人民思想较为开放。革命时期,胶东地区党组织成立早、发展快,人民武装创建早、实力强,成立了山东省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掖县抗日民主政府,还创办了山东省内成立较早的党报《大众报》,在军队建设、政权建设、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都走在山东省前列。
开拓创新:步入新时代,胶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山东省前列,发展势头迅猛。山东省提出要将胶东经济圈打造成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山东对外开放的桥头堡,胶东地区诠释出在改革开放时期走在发展前列的担当。
一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当下,部分大学生对主流文化不够认同,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缺失,文化自信不足。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提升广大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胶东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将其纳入青年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有利于提升广大青年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和崇敬之心。二是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教师思想引领。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备一支政治强、情怀深、人格正的教师队伍十分关键。立足胶东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能够进一步发挥胶东红色文化对教师群体的政治导向、思想教育和精神激励功能。三是有利于凝聚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精神动力。高校立足胶东地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师生员工学习、感受胶东红色文化,有利于使其进一步认清发展形势、牢记责任担当,将对党的忠诚、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对胶东地区的热爱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投身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行动自觉。
胶东红色文化蕴涵着丰富的育人元素,但是胶东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融合的过程中仍存在意识不强、手段单一、受众有限等现实问题。
随着红色资源的陆续挖掘和传播,胶东红色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尤其是杨子荣等英雄人物和地雷战等抗战故事被多方传颂,胶东地区红色文化遗址和基地建设也日趋完善,为胶东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发展契机。但高校和教育者对于在两者的融合发展方面意识不强。目前胶东地区的部分高校已经开展了胶东红色文化的相关活动,如组建“热血胶东·红色育人”大学生宣讲团、开展“胶东百年红色革命历史回望”图片展、创作排演舞剧《地雷战》、举办胶东红色音乐传唱会、将胶东红色文化研究纳入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等,具有将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意识,但是顶层设计不够完善,整体性规划不足,后期效果反馈不佳。教育者层面,思政课教师未充分重视和挖掘富含当地特色的丰富红色资源并将其充分应用到思政课教学当中;专业课教师偏重于传授课程知识,课程思政意识不强,未能有效将专业知识讲授与胶东红色文化传授相结合;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利用胶东红色文化开展学生思政教育时缺乏整体性设计和系统性谋划。
目前,高校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工作,通常采用前往红色基地参观、举办红歌会、开展红色展览、朗诵等传统形式,将其融入课堂主渠道、第二课堂、网络阵地的意识不足。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和专业教师所讲授的红色文化与学生需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老师讲的学生不喜欢,学生喜欢的老师认为不需要讲。而且有些学生认为老师讲授的知识与现实生活隔得远、用不上,导致学生无法提起学习红色文化的兴趣,更无法认识到红色文化对当下社会发展和自我成长所蕴含的有意义的经验和启示,不会利用历史的智慧来解决当下的问题,无法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实效。另一方面,机关干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辅导员、班级导师等思政骨干将胶东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等阵地较少。再者,如今广大师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和新媒体,在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和教师思想引领工作时,占领网络阵地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高校将胶东红色文化与思政工作结合时,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新技术、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尤其是将5G、VR 等技术用于其中的更是少之又少。
高校师生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素养,在搜集、整理、讲述、传播红色故事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和讲述人。但是,高校与红色基地的联系较弱,即使有些学校与红色基地签署了共建协议,也较少开展实质性活动,在高校师生讲述传播红色故事、实际参与红色基地建设、校地共同开展红色文化活动方面存在不足。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高校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多为走出校园,前往各个红色展馆或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或社会实践等活动,而胶东红色文化“走入”校园的并不多,较少将胶东红色文化作品、人物、事迹搬进校园,因而只有较少部分的人可以直观地接触到红色文化,受众群体相对受限。
目前,高校在将红色文化应用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将其纳入学生思政教育的探索相对较多,在教师思想引领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应用不够。高校在对教师开展培训中,侧重于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对老教师、教学科研骨干尤其是海外归国人才的培训相对较少,且对教师的培训内容更多侧重于教学能力提升和科研技巧传授,师德师风培训的相关内容占比相对较小,包含红色文化元素的思想引领内容更是少之又少。同时,高校将地方红色文化“引入”校园和师生之间的主要方式就是举办校园文化活动,但是多数学校未深刻挖掘地方红色文化与校史的契合点,且设置红色景观时需要考虑其与学校总体景观的一致性、成本以及与同地区其他高校的区分度等因素,导致校园内红色景观少、育人效果不佳。
目前,关于胶东红色文化内涵的探究主体多为学者,未形成关于官方统一认定的或者较为广泛认可的胶东红色文化内涵表述语,且缺乏具有代表性的、耳熟能详的、广泛传播的优质胶东红色文化文艺作品,不少师生并未直观接触过胶东红色文化,导致高校师生对胶东红色文化的熟识度、接受程度不高。同时,大学生接受各种文化的渠道越来越多,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一些学生表现出分析问题片面、看待问题偏激等倾向,这一现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红色文化的育人效果,以往一些“抗战神剧”“大而全的英雄人物形象”也会导致学生对红色文化有所抗拒,降低传播效果。高校教师群体文化水平较高,也有很大比例的教师前往国外深造,所接触到的价值观相对复杂,一些教师关注教学和科研,对红色文化兴趣不够高、对文化发展信心不够足、对红色传承态度不够积极,这些都导致在将红色文化融入新入职教师培训和骨干教师思想引领的过程中实际效果会打折扣。此外,高校较少在校园内设置红色文化景观,师生们参观完红色展馆或教育基地以后,逐渐会从参观的体验中剥离开来,后续慢慢淡忘从红色参观活动中接受到的灵魂洗礼和价值熏陶,导致红色文化育人时间不持久,育人效果也打折扣。
将胶东红色文化融入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师德培训新模式、营造情景体验新氛围和建立红色文化传播新格局等手段,使胶东红色文化深入融入高校思政工作,成为推动学校思政工作更好开展的新动力,同时更好地弘扬和传承胶东红色文化。
促进胶东红色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合,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构建起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同向而行的育人机制,把胶东红色文化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掌握所教授课程的特点和知识框架,深入理解胶东红色文化的独有内核和价值表征,主动探索胶东红色文化与现有思政课教材的匹配度和关联性,将胶东红色文化的不同侧面“嫁接”到思政课程中,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使学生感悟中国革命道德的内涵和力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使学生了解胶东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积极探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让学生感受胶东军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同时,要增强课程思政意识,将胶东红色文化与专业知识教授进行有机结合,充分激活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形成全部课程有思政、全部讲师讲育人的良好局面,让学生感悟本专业领域内的胶东地区典型成就、典型人物和代表性精神,不断促使学生在思想、价值、理论和情感多方面提升对胶东红色文化的熟识度和认同度,发挥胶东红色文化“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形成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同向同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将胶东红色文化融入教师思想引领和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以学促思、以践达悟。一是将胶东红色文化与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立足胶东特色开发教师教育培训课程。引导广大教师尤其是教工党员、领导干部明晰胶东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史中的独特地位,增强对胶东地区百年峥嵘岁月史的深入了解,学习革命先烈艰苦奋斗、英勇斗争和不畏牺牲的爱国精神,使其融入到教师岗位职责和育人使命当中。二是立足胶东红色文化资源搭建师德涵养平台,校地共建师德涵养基地,在新教师入职、教师节表彰、干部培训、科研骨干学习等时间节点,围绕重点队伍、抓住关键节点、上好关键一课,分群体、分层次、分重点开展,定期组织开展师德涵养和教师实践教育活动,构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让胶东红色文化成为师德涵养的新动力,引导广大教师以胶东红色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加强道德修养,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文化建设,探索打造“有形化符号”“项目化活动”“无形化氛围”三位一体的校园红色文化生态。一是设置红色景观、打造有形化红色符号。高校与地方可以联合在校园内开展胶东红色文化展览、设置胶东文化墙、胶东红色文化长廊等,以固定景观或场所来打造胶东红色文化传播的“有形符号”,打造校园胶东文化“新地标”,使师生在参观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胶东红色文化融入自身的认知结构中。二是成立红色社团,开展项目化红色活动。成立大学生胶东红色文化研究会、宣讲团、舞剧团、话剧团、理论学习小组等,策划开展胶东红色故事宣讲报告会、红色歌曲传唱会、胶东红色经典诵读会、红色影片展播、胶东红色文化“微视频”大赛等主题活动。三是打造红色精品,营造无形化红色氛围。组织师生创作出一批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红色艺术作品,在艺术设置、实物制作、剧目演出、展品布置设计、灯光配备等环节给予观众更加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感观,通过无声的文字和有声的作品给人们以情感上的滋养、思想上的启迪、道德上的教化、价值上的引领,增强胶东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通过“有形化符号”“项目化活动”“无形化氛围”,逐渐将胶东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互相协调、相互渗透,使胶东红色文化的育人氛围更加浓厚、育人时间更加持久、育人效果更加显现。
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传媒技术不断迭代更新,传播过程中的体验性、临场感、互动性都大大提升,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传播过程中更好地收集用户偏好、满意度等反馈信息。新时代,要借助全媒体传播手段,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让胶东红色文化在师生心中“活起来”,以“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让胶东红色文化在师生中间“火起来”。一是发挥全程媒体和全息媒体作用。全程媒体技术可以通过移动直播系统实时发起直播,并利用智能录音笔、AR 眼镜等智能设备采集各种形态的胶东红色文化素材,为广大师生提供一手的胶东红色文化信息。全息媒体可以营造一个“拟态环境”,为师生提供“沉浸式”感官体验,AR 技术可以实现线上纪念馆参观、VR 技术可以让师生体验身临其境般的战争情景,让胶东文化“活”起来,让广大师生可以在时空界限之外,深入体验和感受胶东红色文化。二是要发挥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作用。高校可以借助全员媒体优势,激发广大师生对胶东红色文化的信息生产、深挖和研究热情,让师生成为胶东红色文化的“播种者”,组织创作更多鲜活、有温度、有品质的胶东红色文化优质作品和更能引发师生分享、评论的信息,同时培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校园“关键性意见领袖”(KOL),引导校园胶东红色文化传播新趋势、新潮流。借助全校媒体优势,可以进一步实现胶东红色文化传播的多元化,扩大价值引领的覆盖面。发挥全效媒体的优势,通过智能数据库和各种互动反馈平台,可以实现从信息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的改变,追踪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掌握、归纳、分析不同师生受众对胶东红色文化的需求与评价,实现信息的及时反馈和传播方式、内容的及时调整,实现胶东红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供”“需”平衡,提升传播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