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立,黄显中
(湘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2018 年10 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首次提出“新文科”概念。2019 年4 月,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启动大会明确提出“新文科建设”这一主张。2021 年4 月,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明确指出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1]。“新文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场革命,对文科领域各学科、专业、课程都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肩负着引领和促进新文科立德树人的新任务。本文拟面向新文科建设分析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学情基础、使命任务、改革创新,既助力新文科建设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又促进新征程上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立足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启动的新文科建设,旨在克服传统文科的建制和育人弊端,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文科新形态。新文科建设既为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提供新的基础和条件,又带来新挑战。这是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必须敏锐把握和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应超前预防和提前应对。
第一,把握和建设超越传统文科的新文科。新文科是文科建设的新观念,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国家战略,为的是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要求高校开展教学科研的创新性探索,这些构成了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现实基础。可以从四个层面立体把握:一是观念层,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的文科观念。新文科是关于文科的新观念,在此意义上与传统文科相区分,即“‘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2]。新文科是对传统文科的扬弃和超越,不能脱离传统文科孤立来谈新文科。二是战略层,即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国文科发展的国家战略。这既是应对人类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前瞻性战略,又是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性部署,因而被称为一种“自上而下型”的国家主张,属于“政府主导型”的国家工程[3],是新发展阶段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目标层,即建设新文科的学科、学术、话语体系。新文科不仅是对传统文科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要成为中国自主创造的知识体系,坚持弘扬“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思想追求,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四是实践层,即新文科建设与新文科人才培养。新文科建设既需要自上而下整体推动,又需要自下而上具体推进,关键在于打造新文科专业、课程、教材,目的在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是高校新文科建设的落脚点,又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出发点,要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新文科专业的建设趋势和风险防范。当前一些高校积极探索新文科建设,在现有专业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隐藏着一些风险。一是专业设置数智化。新文科建设是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催生的时代产物,调整设置一批适应时代的文科新专业是其主要特征。但在专业设置上,过分依赖数字信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成果,新增专业很多以“智能+”“数字+”冠名,形成以技术和应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这势必存在科技实用主义隐忧。二是专业知识碎片化。新文科建设强调交叉融合,专业知识交叉融合是其检验人才培养的根本标准。新文科专业表现为“文+文”“文+理”“文+工”“文+医”“文+农”等多种形态,课程多、难度大,若不能形成以研究对象为核心的连接职业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融合性知识体系,就必然影响整全世界观的塑造,从而不能达成知识有机组合和聚变创新的目的。三是专业取向职业化。新文科的产生根源于传统文科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世界各国应对“人文学科危机”采取的共同策略。传统文科受知识“科学化”范式宰制,与“知识‘产品化’的市场要求相背离”[4]。市场经济强调需求、突出效率,仍是强化人才培养的职业化取向。四是专业价值多元化。新文科建设强调“现代化的跨时空、跨地域、跨文化”[5],期许以更开放的方式汲取不同国度、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在思想、文化、理论上的精华。而在科学文化的交流交融中,存在专业价值多元的现实问题。新文科建设的专业化趋向,不仅极大地影响新文科人才立德树人,而且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
第三,新文科建设的立德树人任务和目标。新文科建设包括新文科建设理念及其实现两个方面。以德育化解新文科建设理念与实践的张力,是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人与事相协调。新文科以“事”为中心的职业发展,本质上并未摆脱以“物”为本的现代性后果。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协调中国文科人才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系,构成新文科建设立德树人面临的根本问题。其二,才与德相统一。新文科建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新文科建设突出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强调为育“才”提供更宽厚的专业基础。强国复兴使命下如何提升“德”的培育有效性,使新文科人才的“德”与“才”相匹配,成为新文科建设立德树人面临的关键问题。其三,文与化相结合。新文科推行大人文,旨在通过典籍、艺术品、民俗等文化载体实现以文育人。然而以新文科专业为中心的学科融合,仍然是“以文化人”和“以人化文”两者相对独立的职业世界。新文科如何实现文化育人与价值创新相结合,构成新文科建设立德树人面临的直接问题。其四,知信行相一致。新文科建设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评价在于培养“目光远大、学识渊博、圆融贯通、情感优美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6]。然而新文科人才因其知识广博而难以规划实践体系,仍然不能摆脱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传统困境。高校思政课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引领人才培养、加强实践育人实效,构成新文科建设立德树人面临的突出问题。
新文科建设强调时代性、融合性、创造性,目的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更加突出了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育人地位。高校思政课与其他文科课程相互补充、相互合作,共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在新文科教育中发挥引领作用。
第一,强化政治铸魂,增强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自主性”构建的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7]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指导思想就是高校思政课育人的核心内容,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毛泽东很早就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8]超越阶级的文学艺术是不存在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是“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重大成就,但“传统文科的划分越分越细,彼此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10];大量译介西方理论又导致一些学科过度西化和量化,缺乏“理论上的中国”。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批评指出:“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7]这表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文科建设的意识形态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7]。新文科不仅是对“旧文科”的超越,而且要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上的中国”,构建中国特色的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因此,高校思政课必须发挥主阵地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要支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7],确保新文科人才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推动所在领域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增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自主性。
第二,强化价值引领,增强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人文性”关照的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7]。思政课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鲜明的价值属性。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高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以系统知识、正确观念、科学思维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在院系调整和课程设置上按照苏联模式实行文理工分家、片面强调德育的政治性,从而形成了斯诺在1959 年演讲时所断言的“两种文化”[11]分野,即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几十年来,理工科紧跟新科技革命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文科却更多是在自身圈子中“内循环”;新技术应用对人们生产、生存、生活、交往、学习方式的改变,进一步加剧了科学进步与文化传承的脱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2],新文科建设正是国家借新科技之力消除学科发展滞后困境的有力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在新科技革命中夺取发展先机提供文化教育支撑。新文科不仅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供创新元素、政策方案,还应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帮助新文科人才筑牢科技伦理、道德底线、法治观念,增强新科技创新的拟人性和属人性,避免遭受资本逻辑控制。习近平提出,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和“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7]。新文科人才应当在生活中是“全面发展的人”,在事业发展上是“时代新人”。因此,高校思政课要引导新文科人才树立融会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的整全世界观、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世界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
第三,强化文化滋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牢固性”树立的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以特定文化成果的传递、传播、践行等为基本载体,以个体由‘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政治人’、‘文化人’的发展为基本取向,是‘文化化人’现象的特殊表现形式”[13],具有突出的文化属性。中华传统文明优越而悠久,从孔子“删诗正乐”到儒家的“诗教”“乐教”,都是“文以载道”的育人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的德育功能是隐性的,但却更能增进思想深处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更能增强国家民族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作用尤其重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14],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宝库,使我们打开理论思维空间、掌握思想文化主动,为文科领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理论创新提供了典范,增强了新文科建设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的信心和底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5]这是强国复兴赋予新文科建设的时代重任,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文化引领提供了有利契机。新征程上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入脑入心入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引导新文科人才立足学科专业,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增强文化自信心,在多元文化交流交锋中提升文化软实力,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以人化文。
第四,强化实践导向,增强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示范性”建设的引领。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7]。思想政治教育源于人的实践需要,伴随着实践的丰富而发展,又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检验成效,可以说,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6]。这意味着,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必须拥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一流人才。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17]。但中国高等教育“千校一面”情况突出,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综合型、融合型创新人才供给不足,人才培养方案有待优化。表现在高校思政课上,存在着课程内容未能很好体现知识性系统性、课程教学未能很好聚焦时政热点难点进行多学科解读、课堂活动未能很好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课程实践未能很好体现高校办学定位和地方文化特色等问题。新文科建设提倡开拓新领域、开设新专业、创造新模式、培养新人才,目的是在“‘卓越’和‘拔尖’中做得更好”[18],推进中国高等教育从大国到强国的跃升。这要求高校必须办好与专业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协同共进的“大思政课”。因此,高校思政课要引进并贯通新文科教育理念,更应以自身典型示范作用推动新文科人才培养。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更要积极参与新文科专业设置和改革,将多学科知识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用“四新”技术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有效性,引导新文科人才立足自身实际、彰显中国特色、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近年来,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到“大思政课”,高校思政课改革紧跟其后,但也产生了“重形式轻内容、重形态轻质量、重宣传轻评价、重成果轻反思”[19]等现象。高校思政课不在新文科之外,而是处于新文科建设的中心,必须根据新文科建设的融合性、创新性等显著特点,有的放矢进行改革创新。
第一,构建“系统+全面+自主”的知识体系,提升高校思政课履行立德树人使命的引领力。这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内容整合,也是其对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引领力所在。2022 年习近平强调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20]面向新文科的高校思政课,要把思想政治的道理、学理、哲理讲清楚,必须构建起系统、全面、自主的知识体系。一是系统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目标。新文科建设下的高校思政课绝不仅是灌输政治意识形态,更是解决专业难题的科学有效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坚定信念。要以“知识-方法-信仰”为逻辑,引导新文科人才通过领会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有用性而坚定信仰,并为获得有用性而主动求知。二是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形成历程,统一为一个整体,构成“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21]的知识体系。专业融合有助于新文科人才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能够为其知识创新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图景。三是重点关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自主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相统一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集中展现。高校思政课通过揭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华古老文明、西方现代化文明、世界社会主义文明三者的内在联系,阐释并探讨其新内涵、新特征,有助于新文科人才从不同视角树立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新文科人才制作整体把握五门核心思政课的思维导图,聚焦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强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及其运用。
第二,推动“专业+行业+产业”的队伍协同,提升高校思政课履行立德树人使命的胜任力。这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队伍结合,也是其对新文科人才培养的胜任力所在。2019 年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7],可以从师资建设、育人意识、育人优势等方面推进队伍协同。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应当包括专业师资、行业师资和产业师资。专业师资指高校参与和从事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专兼职教师,应逐步由校内合作发展为跨校合作;行业师资指相联系的政府部门、企业、行会、协会和人民团体的主要工作人员,应逐步由本地区拓展到省内外、国内外;产业师资指对口的产业活动单位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应具备典型性和示范性。二是加强育人意识协同。思政课教师和专业教师之间、专业教师和行业产业教师之间都要就思政课育人合作达成互进课堂的共识,针对思政课教师开展专业素养、产业技能培训,针对专业教师、兼职教师、行业人员、产业人员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训,共同确定融入思政专题教学的专业内容、活动环节和案例素材。三是加强育人优势协同。专业队伍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教学,在思想政治领域、文化艺术领域和社会治理领域具有独特的引领作用;行业队伍便于搭建学校与产业对话与交流的沟通平台,在产学研创新机构的对接、创建、活动设计方面具有重大作用;产业队伍优于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为新文科人才体验技术技能创新创造条件。三支队伍可以根据育人需要和教学条件共同备课、同台授课,围绕每一门核心思政课协同打造专题“金课”、构建教学体系,形成共建共享的育人共同体。
第三,促进“思政+科技+人文”的交互融通,提升思政课履行立德树人使命的吸引力。这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技术融合,也是其对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吸引力所在。2016 年习近平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2]。高校思政课要适应新文科发展,必须积极融入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一要实施数字精准思政。数字技术运用已释放出巨大“数字红利”,使思政课育人“私人订制”成为可能。高校思政课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可以精准区分教育对象,精准分析新文科人才思想动态、行为轨迹、精神需求,精准获取教学反馈,因而可以针对性提供思政教育资源、调整育人主题,实现精准育人目标。二要构建智慧智能思政。人工智能、云计算、元宇宙等新技术不仅为课程革新助力,事实上已成为新的教育形态。高校制作“VR+思政”的分类课程资源包,打造以VR、AR、MR 等行业尖端技术与设备为依托的思政教学平台,结合地域和思政专业特色个性化定制场景,既能为新文科人才沉浸式、泛在式学习提供技术条件保障,又能促进新文科人才将知识转化为实验探索,增强思政课育人的立体性、趣味性、科学性。三要突出数字文化优势。高校应建设包括图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思政课文化资源库,制作红色文化数字产品,开展数字化文化文明传承活动,从而提高数字人文育人实效。四是强化科技人文属性。思政课育人的数字智能技术可能导致茧房效应、侵犯隐私等现象,与新文科的人文性、价值性、意义性等本质属性相冲突。因此,要有计划地推进高校思政课师资人文素养、数字素养、人工智能素养培训,确保师生在思政课中的主导性和创造性。
第四,强化“制度+平台+项目”的联动机制,提升思政课履行立德树人使命的践行力。这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渠道联合,也是其对新文科人才培养的驱动力所在。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政课“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7]。新文科人才培养既需要制度的顶层设计,又需要平台建设和项目实践共同助力。一是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完善“支撑性+探索性+评价性”相补充的制度供给,以制度促改革。整合支撑性制度,将高校内部、高校与地方政府及行业企业建立的各类思政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进行整合,破除制度羁绊、提升运行效率;开发探索性制度,根据新文科建设的跨学科、超学科特征设置高校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开发配套的分类分级教材、课程、教学制度;优化评价性制度,围绕新文科建设的国际化、中国化目标调整高校思政教学质量评价、奖项荣誉、职称评审等系列激励制度。二是打造特色教学平台,实行“实体+虚体”相结合的运行模式,以平台促融合。如依托实体“红色文旅学院”或虚体“数字思政中心”“红色文创中心”,建设“学校课堂+网络课堂+虚拟空间课堂”全链条示范课程、特色工作坊,开展国内外文化教育交流。三是推动实践项目转化,孵化“文化+科技+思政”“科研+教学+创业”等融合示范项目,以项目促成效。高校思政教研中心可联合学校相关部门主办与地方历史文化相契合的德育文化节、艺术节,高校思政课教师有效引导并组织培训新文科人才联合政府企业申报“思政+”创新项目,指导新文科人才通过科技创新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文化艺术大赛、非遗创意设计大赛等促进项目整合、孵化优势项目,推动新文科“思政+”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