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勋,孙晓娜,杨玲玲,梁志涛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 450053)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种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诱发的不适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胃胀、反酸、发热、失眠等,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1]。有研究[2]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与胃肠激素异常、精神疾病及食管动力下降等因素有关。奥美拉唑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莫沙必利能够通过刺激胃肠道运动而发挥促动力的作用,常被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长时间使用会产生耐药性[3-4]。胃食管反流病在中医上归属于“胃脘痛”“吐酸”“吞酸”等范畴,其发病与肝气不舒、胃脏羸弱、脾失运化等因素有关,故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以和胃降逆、疏肝理气为主要原则[5]。本研究选取80 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随机研究,观察中药降逆益中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
1.1 一般资料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 例于2021 年1月-12 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A、B 组,各40 例。A 组男23 例,女17 例;病程1~10 个月,平均(5.89±2.01)个月;年龄42~73 岁,平均(57.43±7.34)岁。B 组男22 例,女18 例;病程1~11 个月,平均(6.02±2.04)个月;年龄43~73 岁,平均(58.02±7.38)岁。2 组上述基线资料比较没有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试验设计已经过河南省中医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审核,并已获得批准。
1.2 纳入标准 胃食管反流病的西医诊断参照《2020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6]中的相关内容;中医诊断符合《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7]中“胃脘痛”“吐酸”的相关诊断标准,主症:烧心、咽干口苦。次症:反酸、胸背痛、胁肋胀痛、反食、心烦失眠;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禁忌者;对研究知情同意者等。
1.3 排除标准 合并心、肝、肾等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伴有肝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疾病者;依从性较差,不能积极配合治疗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等。
1.4 方法 2 组均给予高式卧位、体质量控制、咳嗽及便秘治疗等基础治疗,禁食刺激性食品,饮食结构以低脂、高蛋白为主,便于减轻患者腹腔内的压力,并叮嘱患者在餐后20 min 内,要采取站立或坐立的姿势等。A 组患者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国药准字H20203264,厂家:福建海西新药创制有限公司)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国药准字H20023779,厂家: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其中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日3 次,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日2 次。B 组在A 组基础上给予降逆益中汤,组方:苏梗、桂枝、佛手、焦槟榔、炙甘草、苏子、枳壳、陈皮各10 g,鸡内金12 g,白芍18 g,炙黄芪30 g。畏寒伴有吐涎沫及头痛者加荆芥及吴茱萸各6 g;兼有喜温恶寒及肢冷畏寒症状者加附子6 g,肉桂10 g;失眠、口苦者加龙胆草及竹茹各10 g;便秘者加肉苁蓉10 g,火麻仁12 g;反酸重者加吴茱萸6 g,海螵蛸及黄连各10 g;舌胖大有齿痕、脾虚较重者加炒白术10 g,茯苓18 g。加水煎煮约480 mL,分早、晚温热后服用。2 组治疗时间均为4 周。
1.5 观察指标
1.5.1 中医证候疗效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8]根据临床症状积分评估2 组治疗4 周后的临床疗效,评估2 组症状积分,包括腹痛、烧心、反酸、嘈杂、腹胀、失眠、嗳气等,分值范围1~3 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其中以各项症状总分降低幅度未达30%,甚至病情更加严重为无效;各项症状总分降低幅度30%~70%为有效;各项症状总分降低幅度未达71%~95%为显效;>95%为治愈。
1.5.2 24 h 食管阻抗-酸碱度(pH 值)监测 于治疗前、治疗4 周后,采用上消化道pH 值动态监测仪(合肥凯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PDY-L)测定pH 值,统计2 组弱碱反流(食管pH 值>7)、弱酸反流(食管pH 值为4~7)及酸反流(食管pH 值<4)的情况,同时记录食管pH 值<4 的时间占检测时间的百分比。
1.5.3 血清学指标 采取2 组空腹静脉血3 mL 制备血清(于3 500 r/min 的速率下离心10 min),取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江苏英诺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DF-403)检测2 组治疗前、治疗4 周后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I)、胃泌素-17(G-17)、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1.5.4 安全性 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2 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观察患者发生口干、头晕、腹泻、疲乏的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分别采用例(%)、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予以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量资料经K-S 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分别予以独立样本t检验及配对t检验进行组间和组内的比较。
2.1 2 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n =40)
2.2 2 组24 h 食管阻抗-pH 值监测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24 h 食管阻抗-pH 监测比较(± s,n =40)
表2 2 组24 h 食管阻抗-pH 监测比较(± s,n =40)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A 组比较,△P <0.05
2.3 2 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s,n =40)
表3 2 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s,n =40)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A 组比较,△P <0.05
2.4 2 组安全性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安全性比较(n =40)
目前,关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虽仍尚未明确,但已知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不良饮食习惯、抗反流屏障缺失等因素相关[9]。西医多使用促进胃动力类药物、拉唑类抑酸药物等对胃食管反流病进行治疗,如莫沙必利、奥美拉唑等,但无法完全治愈,停药后复发率仍较高[10-11]。因此,需选取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以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通过对中药汤剂降逆益中汤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进行探讨,取得一定效果。
中医根据胃食管反流病胸痛、烧心及泛酸等症状,将其归为“嘈杂”“胸痹”“吐酸”等范畴,中医学对其致病因素有较详细的认知,考虑其发病病因主要有感受外邪、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因素,故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通常以疏肝理气、强胃健脾为主[12]。降逆益中汤中的苏梗为行中宽气的良药,与陈皮同用可发挥理气和胃的功效;桂枝能够通阳解表;炙甘草具有补脾和胃的功效;陈皮配伍苏子共奏和胃降逆之功效;枳壳可发挥行滞消胀、理气宽中之效,与陈皮同用可消食化积;而佛手可止呕吐,消胃寒痰;焦槟榔具有下气行水的功效;鸡内金具有健胃消食的功效;炙黄芪可补中益气。并对症进行加减治疗,其中荆芥及吴茱萸配伍可除去身体湿寒;附子及肉桂兼温阳之物,可发挥温经散寒之功效;龙胆草可治肝胆湿热所致的失眠,竹茹可用于口苦、口渴;肉苁蓉与火麻仁同用可润肠通便;吴茱萸、黄连配伍及海螵蛸可制酸止痛;而炒白术及茯苓配伍是治疗脾虚湿停的常用药,全方共奏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之效[13-14]。本研究对80 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研究发现,B 组治疗4 周后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A 组;弱碱反流次数少于A组;pH值<4时间百分比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而2 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降逆益中汤能够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pH 值,进而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进而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有研究[15-16]发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肠蠕动较弱,其中PG I 水平降低,可反映患者胃黏膜功能及状态变差,而G-17 是一种临床常见胃肠激素,其水平升高,能够促进患者胃肠道分泌功能恢复。此外,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常伴有炎症反应,hs-CRP、IL-6 为临床常见的炎症反应指标,二者水平升高,患者炎症反应越强烈[17-18]。本研究发现,B 组治疗4 周后的血清hs-CRP、IL-6 水平比A 组低,血清PGI、G-17 水平比A组高,说明降逆益中汤能够减轻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患者胃肠分泌功能的改善[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