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腰痛为首发症状的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一例

2023-02-27 05:51徐海卢启林赵为璘陈新河
临床内科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原位杂交脾脏免疫组化

徐海 卢启林 赵为璘 陈新河

患者,女,54岁,因“反复腰痛2年,加重半年”于2016年7月4日入院。患者2年前出现双侧腰部隐痛,可忍受,持续1~3天可自行缓解,但反复发生,无肉眼血尿、尿频、尿急及腹痛、恶心、呕吐等,在当地医院行腹部CT检查发现脾脏占位(9.6 cm×8.6 cm×6.4 cm),患者拒绝进一步诊治,在当地医院定期复查。半年前腰痛加重,伴纳差、乏力、消瘦、头晕,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家族成员均无肿瘤病史。入院体格检查:T 36.2 ℃,P 76 次/分,R 18 次/分,Bp 85/55 mmHg,贫血貌,腹部膨隆,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脏右肋下缘3横指、有叩击痛,脾脏左肋下缘5横指、无叩击痛,腰3~5锥体棘突压痛及叩击痛,双侧髋部轻度压痛。入院后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79.3%(40.0%~75.0%,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以下相同),Hb 77 g/L(110~150 g/L),PLT计数335×109/L(100~300×109/L),WBC计数及RBC计数均正常;红细胞沉降率(ESR)135 mm/h(0~15 mm/h);肝肾功能、电解质:AST 67 IU/L(8~40 IU/L),白蛋白(Alb)32.7 g/L(40.0~55.0 g/L),白球比(A/G)0.76(1.50~2.50),碱性磷酸酶(ALP)164 U/L(50~135 U/L),总胆红素(TBil) 46.3 μmol/L(3.4~17.1 μmol/L),K+3.42 mmol/L(3.50~5.50 mmol/L)。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99、CA125均正常。腹部增强CT检查示:脾脏上极14.3 cm×13.6 cm×10.1 cm肿块,周围似有包膜,内见团状钙化,周围结构受压,部分肿块突入临近肝脏表面;增强扫描肿瘤呈向心性强化,中间坏死区未见强化,与脾脏界限欠清,与肝脏界限清晰(见图1)。胸部CT、头颅MRI、骨核素扫描检查均未见异常。因临床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患者知情同意后于2016年7月22日行全麻下脾脏全切除术。术中见肿瘤来源于脾脏上极,大小约17.1 cm×15.0 cm×10.3 cm、质韧,侵犯部分肝脏左叶及左侧膈肌,予以切除整个脾脏及部分肝脏左叶。病理检查结果:大体标本呈灰黄色,切面灰白;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显微镜下见脾脏结节区红、白髓结构消失,代之以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其内可见大量多核巨细胞散在分布,纤维组织增生;免疫组化:CD21、CD23、CD35(滤泡树突细胞+),SMA(平滑肌细胞+)、Desmin(肌纤维母细胞+),CD68、CD163(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细胞+),CD3、CD8(少量T细胞+),CD20(少量B细胞+),CD138、CD38(浆细胞+),Ki-67(约30%+);原位杂交结果:EBER(+,>50/高倍视野) 。见图2。请武汉某肿瘤专科医院会诊后病理诊断为:(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IPT-like FDCS)。术后予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顺利恢复出院。术后两次复查PLT计数分别为669×109/L、706×109/L。2017年2月23日患者因咳嗽、出虚汗在当地医院行彩超检查示肝脏多发占位再次收入我院,胸部CT检查示肺部感染,腹部增强CT检查示肝脏多发类圆形病灶。2017年2月27日行局麻下超声引导肝脏组织穿刺活检术,病理结果与脾脏原发肿瘤成分一致(见图3),诊断为“脾脏肿瘤术后肝脏复发”,建议放化疗,患者未同意,应其要求于2017年3月10日转武汉某三甲医院行肝脏介入栓塞术,后我院随访获知患者已于2017年6月死亡。

图1 患者术前腹部增强CT检查结果(A:动脉期;B:静脉期;C:延迟期)

图2 患者脾脏免疫组化病理结果(A:HE染色,×400;B:CD21阳性,灶性表达,免疫组化染色,×400;C:CD23阳性,灶性表达,免疫组化染色,×400;D:CD35阳性,灶性表达,免疫组化染色,×400;E:原位杂交EBER阳性,免疫组化染色,×400)

图3 患者脾脏肿瘤术后肝脏复发病理检查结果(A:HE染色,×400;B:原位杂交EBER阳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400)

讨 论

滤泡树突状细胞是免疫系统抗原递呈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由这些细胞引起的恶性肿瘤较为罕见。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是一类罕见的低-中度恶性肿瘤,常发生在淋巴结内,淋巴结外较少见[1],结外可发生于鼻咽部、肾脏、肺脏、直肠、肝脏、脾脏、纵隔及宫颈等。腹腔内结外分为经典型和炎性假瘤样两种亚型,炎性假瘤样亚型几乎全部原发于肝脏和脾脏[2]。2001年,IPT-like FDCS首次被描述为FDCS的一个独立类型,症状可为腹痛、腹胀、乏力和厌食等[4],常因体检或肝脏CT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FDCS临床鉴别诊断包括脾功能亢进、血管瘤、错构瘤、淋巴瘤、Castleman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病理上应与朗格汉斯细胞肉瘤、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黑色素瘤、梭形细胞癌等相鉴别。影像学上常难以鉴别,确诊需依据免疫组化检查和原位杂交结果,CD21、CD23、CD35是诊断FDCS应用最广泛的免疫组化标记。几乎所有病例的肿瘤细胞内EBV编码的小RNA(EBV-EBER)原位杂交呈阳性[5],EBV-EBER对IPT-FDCS具有诊断意义。EBV被认为在IPT-FDCS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6],确切致病机制尚不清楚。有文献报道FDCS与Castleman病有一定相关性,FDCS可由Castleman病进展而来,Castleman病又称为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或巨大淋巴结增生症[7],两者病理上常有相同的免疫组化标记,即CD21、CD23、CD35均呈阳性。IPT-FDCS临床过程缓慢,完全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复发率10%左右[8],术后长期定期复查很有必要,复发时多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转移,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Ge等[9]报道34例IPT-FDCS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1个月,4例(11.8%)复发,1例(2.9%)死亡。FDCS的最佳联合治疗方案尚待确定[10]。

本例IPT-like FDCS患者首发症状为反复腰痛,可能与巨大肿瘤产生的压迫症状有关,术前其血液分析示PLT计数不低,术后PLT计数显著升高,可与脾功能亢进鉴别,手术时肿瘤已侵犯肝脏,导致手术治疗远期效果不佳。回顾此例患者,脾脏巨大占位但临床症状不严重,病程长达2年后才出现消耗症状,与一般恶性肿瘤的病情演变有所不同,巨大肿瘤、症状轻微、进展缓慢是IPT-like FDCS重要的临床特点,改善预后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手术、勤随访,由于IPT-like FDCS的确诊依赖免疫组化检查和原位杂交病理检查,早期诊断难度较大。因此,改善IPT-like FDCS预后的最佳策略为:脾脏巨大占位疑似IPT-like FDCS者,尽快手术完全切除同时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对明确诊断前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充分告知知情同意后行超声引导下脾脏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后应尽早手术。

猜你喜欢
原位杂交脾脏免疫组化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荧光原位杂交衍生技术及其在药用植物遗传学中的应用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EBER显色原位杂交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淋巴上皮癌中的应用体会
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产前诊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