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作品的“公共性”与“艺术性”
——基于康德“鉴赏判断四个契机”展开的一项探究

2023-02-26 09:25张方迟
名家名作 2023年33期
关键词:公共性表象康德

张方迟

艺术作品“公共性”与“艺术性”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的可持续性发展。众多学者就这类命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如董晨曦[1]主张艺术应当走上公众化、亲民化的道路,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需求;张苏卉[2]认为公共艺术应当被赋予高度艺术性,保证其永恒的公共感染力;沈烈毅[3]、李晓峰[4]等学者也提出不同观点。总体来看,这些观点的共同点是将艺术的“公共性”与“艺术性”置于对立关系,导致艺术创作瞻前顾后、方向不明。笔者发现,基于康德“鉴赏判断四个契机”及其局限性分析艺术作品“公共性”与“艺术性”的关系,可以找到二者冲突与共生共存的平衡点,为把握艺术创作的方向提供借鉴。

一、康德“鉴赏判断四个契机”

(一)质的角度——没有利害的愉悦

康德认为,人的快感有三种:感官的快感、道德的快感和审美的快感。感官的快感是对象的实存对于主体感官的刺激而形成的愉悦,符合生理的欲望,如美食带给人的愉悦;道德的快感是基于对象的实存而联系到一个理性的概念,符合理性的标准,如人们对于美德的赞扬;而审美的快感是主体通过想象力关联于对象的形式。他指出:“在所有这三种愉悦方式中,唯有对美的鉴赏的愉悦才是一种无利害的和自由的愉悦;因为没有任何利害,既没有感官的利害也没有理性的利害来对赞许加以强迫。”[5]

(二)量的角度——鉴赏判断没有概念的普遍性

“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5],这是康德对于鉴赏判断的基本观点。受普遍人性论的影响,康德认为,人类都有一种普遍相似的心意状态,且这种内心状态具有可传达性,因此鉴赏主体会从客体中获得一种普遍性的理解,这种理解并非由概念引起的,而是一种主观上的“普遍赞同”。

(三)关系的角度——鉴赏判断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判断

“构成鉴赏判断的规定依据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而只有对象表象的不带任何目的的主观合目的性。”[5]从主观上讲,欣赏并不能直接性地通过外界刺激带来感官的快适感;从客观上讲,欣赏这一行为不会带来任何外在的实用与内在的完善。审美判断是无目的的,其合目的性在于审美对象以其形式和表象满足主体的审美目的,即愉悦感。

(四)情状的角度——无概念的必然性

康德提出,鉴赏判断是没有概念的必然性,必然会被人们认同。人类具有共通感,共通感属于主观性因素,即情感范畴而非概念。正是这种情感认同决定了审美判断具有必然性,不是理论的客观的必然性,也不是实践的道德的必然性,而是示范性的必然性。

二、四个契机在二者关系中的调研分析

“公共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开放和平等的基础上公有、共享,大多数人都能参与,能表达意愿和利益的程度,强调的是共性、普遍性,体现的是群体的一致性和同质化特点;“艺术性”是创作者通过特定的专业手法表现生活和情感所达到的鲜活程度[3],强调的是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或哲学价值,但不一定具有大众层面的接受度,属个性范畴。应用康德“鉴赏判断四个契机”,可从概念、目的、对象、情感四个方面讨论二者的关系。

(一)概念的出现导致二者对框架与细节的追求差异

概念是一种概括,即把对象中所有类似的共同本质抽象出来。一种事物的概念能够被定义的前提是曾经接触或了解过足够多的同类事物,并且已存在较多的单称审美判断,产生基于审美的逻辑判断,形成一种知识性判断。反映在艺术作品的认知层面,艺术工作者的专业学习使其对所从事的艺术领域具有了知识性判断,因此,在他们看来,艺术作品是有概念的,概念的出现使其鉴赏判断处于理性层面,导致艺术性更加注重特色的凸显与保留,强调基本功的扎实度和细节处理;而普通观众对艺术作品的判断属于无概念的判断,处于感性层面,强调整体框架作品则更加符合普遍的大众审美。专业舞蹈作品《蓝天绿草间》和业余舞蹈作品《草原情怀》的比较调研表明,普通观众对艺术作品的细节处理并不敏感,对相同的框架结构给出大致相同的评价(见表1)。

表1 专业舞蹈作品《蓝天绿草间》和业余舞蹈作品《草原情怀》的评估比较

(二)合目的性导致二者对全面性与专业性的追求差异

目的是一个概念的对象,有概念即有目的,无概念即无目的。“合目的”是一个概念从其客体来看的原因性。鉴赏判断对艺术工作者来说是有概念的,其目的在于美学价值和哲学价值,属于有目的的合目的性;普通观众则是无概念的,其认知在于直观感受,属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2023 年贺岁片《满江红》比较调查表明,普通观众对影片的认可度远低于电影业内人士,主要原因是业内人士熟知张艺谋导演的优势和短板,在欣赏影片前建立了心理预期,观看后发现影片在运镜、色彩以及场面安排等专业诉求上均达到了预期,即“有目的的合目的”;普通观众则提出了诸如“娱乐化岳飞形象”“不尊重历史”“洗白秦桧”等一系列不满,反映出追求全面性的心态(见表2)。

表2 电影《满江红》的评估比较

(三)对象的形式导致二者对表象与内涵的追求差异

在康德的观念中,鉴赏判断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基于对艺术作品表象的判断。艺术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决定了其看待艺术作品更加关注技巧与内涵之美,即依存的美;而普通观众一般仅对作品表象直接反映的美予以评判。中国古典舞《春闺梦》和《爱莲说》的比较调研表明,《爱莲说》根据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同名散文创作,舞者以高超的身韵技巧,通过“气”和“韵”,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荷莲“出淤泥而不染”的清白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崇高,获得专业人士青睐;而《春闺梦》是根据同名戏曲改编,舞者通过丰富的情绪表达和肢体语言,刻画了一段极为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发了普通观众的共鸣(见表3)。

表3 中国古典舞《春闺梦》和《爱莲说》的评估比较

(四)情感捕获导致二者对共情与规范的追求差异

专业艺术的规范化发展促进其在一定程度上接近道德上的必然性,自发遵循特定准则。艺术工作者往往遵循专业艺术的规范,把共情建立在准则之上,鉴赏判断以标准为基础;而普通观众主要通过情感上的共通感达成一种示范性的必然性,鉴赏判断以情感为基础。《鬼刀》部分画作的比较调研表明,普通观众对作品的认可度远高于美术专业者(见表4)。主要原因是,当代网络画手WLOP 的画作在美术专业者眼中,人体塑造存在缺陷,细节喧宾夺主,内容与情感不到位,在多个方面与艺术规范性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其画面内容丰富、色彩明艳,第一眼给人以极其灵动的感觉,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

表4 当代网络画手WLOP 作品集《鬼刀》部分画作的评估比较

总体来看,在康德“鉴赏判断四个契机”理论下,“公共性”强的艺术更加符合美的特征。

三、四个契机在二者关系分析中的局限性

黑格尔评价康德“由于把自然和艺术中美的对象……生命的概念,不过他考虑这些对象和产品,却纯粹从判断它们的主观方面的思考着眼”,“但是用这种判断仍不能使人认识到对象的客观性质,它只表现一种主观的反思方式”[6]。可见,康德只注重人的主观情感,而缺乏对于影响人们对事物判断的客观因素的思考。

(一)康德的“完全没有概念”说忽视了历史与社会此类现实因素影响

事物概念的获取来自前人经验、社会积累、自我总结等。人们在接触一事物时,会根据经验在脑海中形成轮廓性认知。因此,在现实中,对于有意识的人来说,“无概念”这一情况本身极难实现。声乐作品《忐忑》的比较调研表明,声乐专业者通过系统学习构建了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这一概念的建立导致评价结论相似度极高;普通观众之所以评价等级分布广、角度多样、好坏不一,正是因为他们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事物的看法、审美趣味也必将不同[7],其底层逻辑是他们也在自己心中建立了艺术概念,只是这种概念不是在统一标准规范下建立的,从而呈现了多样性(见表5)。

表5 龚琳娜声乐作品《忐忑》的比较调研

在情状角度分析时,康德提出“共通感”,这是一种建立在抽象的人性论基础上的宏观状态,抽象人性论本身存在忽视诸多历史性与现实性因素的缺陷,导致其“没有概念的必然性”这一判定标准的合理性存疑。

(二)康德的“直觉的知解力”停留在主观与客观的对立

黑格尔说:“康德在他所谓‘直觉的知解力’中重新找到了所要求的统一,就这一点来说,他确实是推进了一步……但是在这一点上他还是停留在主观与客观的对立。”[6]可见,直觉与知解力并非对立的,而是可以互相依存的。正如康德从关系角度分析时,鉴赏判断的客体要求为艺术作品的“表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翼城琴书的比较调研证明,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不只有美丽的表象,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内涵(见表6)。

表6 对翼城琴书喜爱程度的比较调研

翼城琴书是发祥于山西省翼城县的说唱艺术,其音乐婉转缠绵、悦耳动听,唱腔高昂风趣,叙事性强,伴奏气氛热烈,有一定的技艺,深受当地百姓喜爱。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翼城琴书面临失传。2010 年被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得到及时抢救,并迅速崛起流行于周边市县,近两年甚至流传到了山东、河南、内蒙古等省区。这一传统曲艺艺术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集中体现了当地群众的人生态度、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富有历史与文化含量,实现了翼城琴书公共性与艺术性的统一[8]。

又如,2022 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至今依旧好评如潮,取得这一成就的根本在于这一汉唐舞背后凸显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9]。这些实例证明,艺术的美并非完全由表象决定,其精神内核,即人们对于此艺术形式的知解力也非常重要。

四、二者关系的平衡把握

分析表明,康德“鉴赏判断四个契机”能够精准研判“艺术性”与“公共性”的趋向差异,黑格尔对康德美学理论的评析从概念与现实、知解力与感觉两个方面弥补了其在部分艺术现象解释方面的局限性。这让我们认识到,在艺术作品中,“艺术性”与“公共性”既存在冲突,又共存共生。在应用康德的理论基础上找到二者关系的平衡点,应当把握两个方面。

(一)去掉“表象”限制

运用康德“鉴赏判断四个契机”的过程中,强化系统观念,去掉“表象”这一限制因素,可将“纯粹美”与“依存美”均纳入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判断范畴,为“公共性”与“艺术性”的融合提供理论可能性。如在宣传类似《爱莲说》《点绛唇》等相对抽象的经典舞蹈时,加入专家对于舞蹈的解读,即从内涵的角度让观众对其进行了解。湖南卫视的一档综艺《舞蹈风暴》就是成功运用此方法的案例:这一节目邀请了国内甚至国外的顶尖舞者呈现多种舞蹈,配上专业评委的讲解与“风暴时刻”的定格,使观众对于各种类舞蹈的欣赏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更多地关注其内涵;同时播出幕后花絮,讲述舞者与编导在进行舞蹈创作编排的时候所表达的思想与做出的努力。这种不再关注于“表象”的审美意识,更符合艺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未来艺术也更具有指导意义。

(二)弱化“无概念”意识

运用康德“鉴赏判断四个契机”的过程中,渗透历史思维,弱化“无概念”这一观点,可从人类社会现实的多元化出发,将“无概念”与“有概念”平等对待,融合人的天性与社会性,将“艺术性”与“公共性”纳入同一体系,得出更为普遍的结论。这就要求艺术工作者更多地深入群众,体会普通群众的生活,了解普通群众的想法;在创作过程中考虑大众的思维模式、当下的社会问题等,同时兼顾作品的艺术性特征与专业性要求。即将艺术与生活相融合,将艺术家的思维与普通观众的想法平等对待,弱化对“概念”一词的强调,这样就更容易寻找二者的交汇点,从而达到“艺术性”与“公共性”的平衡。

总之,把握康德艺术“鉴赏判断四个契机”,同时注重其局限性的突破,能够构成一套新的对于当代艺术领域“公共性”与“艺术性”关系讨论的理论指导,进而在实践中推动艺术作品“公共性”与“艺术性”的共同发展,在世界文化艺术之林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欢
公共性表象康德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纯接受性的被给予?——康德论自我刺激、内感觉和注意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艺术百家
透过表象看公式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
对康德空间观的误解及诘难的澄清与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