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兼与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2023-02-26 04:39朱惠兰阎亚军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内涵式高质量职业

朱惠兰,阎亚军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

时下,高质量发展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很多领域,包括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热门关键词。2021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要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并给出了具体措施。2022 年10 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驱动因素,而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建立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对于构建产业发展、创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影响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乃至国家发展战略落实的关键指标。因此,对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必要。目前,已有相关研究开展了丰富的讨论,包括探讨高质量发展的各个维度,如过程高质量和结果高质量等纵向维度,[1]以及学术内容和职业教育内容有机整合等横向维度;[2]对高质量发展定位的探讨,如有学者基于经济发展大变局的背景,提出职业教育应注重提高劳动者技能,以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促进社会更加充分就业,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3]也有研究者认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相对于规模发展而言的,高质量发展能够优化高等教育结构;[4]关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探讨,学者们认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体现在现代职业人才培养上,具体表现为内化职业精神、培育职业胜任力和深化个体意义感。[5]现有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仍需深入探讨。例如,高质量发展、外延式发展、内涵式发展三者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此外,高质量发展为何必须坚持特色发展、发挥类型特色,其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又是如何?从更为具体的角度来看,高质量发展的利益相关者有哪些,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模式?面向未来,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应该培育受教育者哪些能力?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于我们更深入、全面地理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质量、教育质量与职业教育质量

质量一词源自物理学,用来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随着它在工商业和管理领域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渐扩展,其含义也愈加丰富。1991 年,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开始探讨经济发展中“质”的问题。到2015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其发布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对质量进行了更为深刻和明确的定义,认为它是用来衡量产品的固有特性满足需求的程度的。在这个过程中,质量依次经历了从“符合性质量”“适用性质量”到“全面质量管理”的演变过程。对质量的理解逐渐超越了“规格”和“标准”等高控制思维,开始更多地关注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效果和价值,从而更全面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教育质量的内涵如何理解?若把教育看作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服务,教育质量便是该服务的质量,即对于“人才培养”服务的度量表达。这里的“度量”,既是一个名词,表示事物的现实状态或行为活动的结果状态,也是一个动词,表示事物的状态变化和差距。作为动词的“度量”,包括了比较、测量、评价、权衡、价值分析等多重含义。我们关注教育的质量问题,意味着需要对教育进行测量、评价、权衡和价值分析,以确定其是否达到了相关要求、标准、期望或目标。“达到谁的要求、标准、期望或目标?”这是教育质量问题的关键所在。各利益相关方,如政府、学校、企业、学生以及家长,对教育都有各自的需求,这些需求在许多时候是一致的,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他们在评价教育质量时,可能会有不一致甚至相互对立的观点。这便引发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才能在这些多元的、有时甚至相互矛盾的期望和要求中,找到一个全面而公正的评价标准,以真正衡量教育质量?对此问题的探索和解答,是理解教育质量内涵的重要部分。

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种特殊类型,职业教育主要提供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服务。因此,职业教育质量是这种社会服务达到人们要求、标准、期望或目标的结果状态。同样,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也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和家长等,他们对教育质量有各自的期待。然而,评价教育质量的过程并非零和博弈,而应寻求最大程度地实现各方的共享价值。每个利益相关方对职业教育的需求都是合法且重要的,因此不应该简单地排除某个群体的需求。在评估和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时,需要综合考虑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和家长的观点,通过交流、对话、合作,形成一个全面的、平衡的评价体系。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合格的职业技能人才,因此其最终的评价应基于学生的就业率、工作满意度、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等。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社会公正和包容性。因此,教育质量评价应该建立在一种动态的平衡中,既要考虑教育的经济效益,又要顾及教育的社会效益。在理想情况下,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应该能够满足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核心需求。例如,它应该能提供学生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帮助他们实现个人职业目标;应该能帮助企业培养合格的员工,推动其业务发展;应该符合政府的政策目标,比如提高就业率、促进经济发展等;而对于家长,他们希望子女能在就业市场中具备竞争力,实现个人发展。这种对共享价值的寻求是教育质量评价的核心目标。

二、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发展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发展被广泛认为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基本特征体现为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演进过程。该过程反映了教育从一个相对低效的状态提升到高效且稳定的状态的历程。在此过程中,教育的发展水平能通过一系列指标来体现,包括学校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结构的转变、条件的改善、质量的提升以及效益的增长等。此外,这些指标还反映了教育在推动民主化、开放性、公平性等方面的作用。基于这个视角,可以将教育发展过程分为两种类型: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那么,高质量的发展应该属于外延式发展还是内涵式发展?或者两种都包含?或者,两者都不属于?

外延式的教育发展包含两个基本要素:其一,学校规模与机构数量等在已有基础上的扩大和增长;其二,教育设施的优化、场地空间的增设以及教师队伍的扩大。在职业教育领域,外延式的发展体现为学生数量的增长、教育组织及场地的扩展,以及教育设备从落后到先进的转变。相较于外延式发展,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主要源于教育质量提升的需求。这种需求来自于我们对于单纯扩大规模并不能确保提高教育质量或效能的认识。因此,内涵式发展应运而生。内涵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内在属性,内涵式发展旨在通过提升课程的相关性、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增强学习者的参与度以及推动行业与院校之间的深度整合等方式,以提升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换言之,内涵式发展的目标是提升职业教育内部的有效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质量发展基于对外延式和内涵式发展的深入理解,对职业教育在更广阔的社会需求、经济需求以及教育政策等环境中的角色和地位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因此,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强调过程的质量(正如内涵式发展所强调的),而且进一步关注教育投入资源的合理分配(输入)以及教育成果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力(输出)。在高质量发展视域中,“输入”涵盖了为职业教育配置的多元化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政策支持、财政资金、师资队伍和基础设施等。投入资源的质量及其充足程度被认定为是决定职业教育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还关注“输出”,即职业教育产生的显性和隐性成果。显性成果可以直接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率、收入水平、工作满意度等可量化的指标上;隐性成果则通过社会影响力这一更为广阔的视角得以体现,例如降低失业率、加强产学研一体化,以及推动整体经济发展等。

具体而言,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差异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首先,就范围而言,内涵式发展主要聚焦于系统化方法中的“过程”部分,重点在于优化课程设计、改良教学方法,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经验等。而高质量发展则拓宽了这个视野,涵盖了教育系统的输入、过程和结果等各个环节。因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视角。其次,就侧重点而言,内涵式发展着重于提升教育的“内在价值”,主要关注教育过程的质量提升。而高质量发展虽然也对过程质量有着高度的重视,但同时更强调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需求的结合,即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和“相关性”。最后,就产生的影响而言,内涵式发展的影响主要在教育机构内部,而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为深远,不仅对教育机构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政策制订、产学合作甚至整个社会。因此,尽管内涵式发展与高质量发展都以提升职业教育为目标,但在范围、侧重点以及产生的影响等方面,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内涵式发展通过确保教育过程的质量为改进提供了基础,而高质量发展则在其社会经济背景下全方位地考虑整个教育系统,从而提供了一个更广泛、更综合的改进框架。因此,高质量发展可以被视为一个相比内涵式发展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的概念。

三、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的内涵体现在多个维度。第一,这种特色发展源于职业教育本身的多样性。职业教育涵盖的领域广泛,如技术、工艺、商业、农业,甚至艺术和卫生。如此丰富的专业类别不仅赋予了职业教育深厚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也使其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第二,特色发展的内涵体现在职业教育的目标群体及其需求的多样性上。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具备实际技能和现场操作能力的人才,因此,需要根据特定的职业领域为不同的人才(包括中高职学生、企业在职员工、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等)制定教育目标,并采用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与传统的普通教育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职业教育特色发展还反映在其教学方法和内容上。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其典型的教学模式。通过与产业和企业的紧密联系、创造模拟实际工作环境的学习场所、为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和培养职位相关的技能,使得教学过程更为丰富,确保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企业需求。同时,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不仅传递理论知识,也包含了特定工作领域的专业操作技能,与普通教育有显著的区别。第四,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也是一种发展策略。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学习者提供胜任特定职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由于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教育的质量和相关性会直接反映在就业率中,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应对双重竞争环境。一方面,它必须与其他职业教育机构和普通教育机构进行竞争,另一方面,也必须应对劳动力市场内部的竞争。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使其能够确定独特的定位,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特色”指的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特质。从上述论述可知,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是指其教育模式的独特发展。高质量发展可以被理解为职业教育质量谱系中的高级阶段,它的重点在于提高教育质量。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与特色发展互为基础、相辅相成。特色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是推动职业教育自我进步的核心驱动力,是区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以及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关键。只有当职业教育确立明晰的类型定位,并培育出特色,才能为社会和企业创造独特的价值,进而实现质的飞跃;反过来,高质量发展也推动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当职业教育持续追求高质量的教育结果,比如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升教育服务的水平等,这些都会反映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展示其在教育体系中的独特位置。因此,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相互塑造、相互促进的。特色发展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方向,而高质量发展反过来也巩固和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为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实际上也是职业教育自我塑造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机制。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并非是被动应对社会、行业和企业需求的结果,而是职业教育根据自身定位和目标,主动寻找并塑造的独特发展路径。这是一种“内生的”发展机制,它反映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形式,拥有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目标,也是驱动力,是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职业教育质量发展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职业教育质量的发展过程中,初始阶段主要致力于满足“明确的”和“必须履行的”质量要求,[6]如工作岗位的硬性技能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行业和企业对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以前的质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因此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不同于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的是“超越一般”并“引领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本文从职业素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三个维度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这些维度都来自于当今产业界对人才质量的迫切需求,也反映出现代劳动力需要具备前所未有的适应性和敏捷性。同时,广泛的研究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三个维度在塑造现代技术技能人才中的重要性。[7-8]

一是职业素养。在过去的职业教育中,我们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尽管在实训车间有明确的操作管理要求,但在教学、考核等环节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仍显不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涌入中国市场,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产品品牌日益增多,产品(服务)质量也日渐透明。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提升职业素养成为从业者实现行业突围的重要前提。职业规范是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涵盖了一定的行为标准和模式,这些是社会期待从业者达到的工作水平和行为要求。职业规范对职业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需要从业者自觉遵守,对规范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有深入的理解和认同,并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职业素养。因此,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应当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实际应用这些规范,而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和指导。只有在一个能够塑造并弘扬这些价值观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才能真正持久地遵守职业规范,展示出更高的职业素养。

二是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任何工作场景中,从业人员必须完成特定的工作要求。以电梯维修为例,其工作要求包括“及时处理电梯故障,确保电梯安全平稳运行”。虽然这些要求很明确,但它暗含了“从业人员能够处理不同情境下的电梯故障”的期望。这些不同的情境可能涉及不同的电梯使用环境,或同一环境下电梯不同的故障部位。尽管具体的工作情境往往难以预测,但大多数情况下均需要经历问题识别、决策制定、控制实施,以及最终的情境恢复、反馈与评估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在这些流程中,大量的知识和技术规则是至关重要的判断依据。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中,从业人员需要迅速运用思维进行判断,推断出情境中的事件链条,找出问题的源头,进而作出决策。随着技术的进步,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正面临深刻的变革,朝向高质量、高端先进制造、高知识技术和专业服务增值的方向发展。学生必须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体系和技术规则。因此,学生的应用能力并不仅仅表现在“他们能够制造出什么”,更关键的是他们能否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自主运用知识和技术规则来解决问题。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旨在培养能够适应不同操作情境的学生,他们能够自主更新知识和技能体系,根据工作逻辑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

三是创新能力。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资源环境的约束加强、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新兴经济体的成本优势冲击等。如果制造业无法实现高端化,那么企业的供应链、供货、供流将面临巨大风险,甚至可能直接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同时,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然而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尚待提高。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且这个差距正在逐年扩大。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都在于创新。这需要我们的教育体系能够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斯坦福大学管理学教授罗伯特·萨顿提出了“创新规则”,即任何企业和国家要想在新世纪的竞争中争创优势,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创新人才支撑体系。在此体系中,职业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教育是将学术知识转化为实用的、与行业相关的创新成果的重要途径,这些可能是新产品、流程优化或创新服务。因此,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应该培养能够批判性思考、设计出解决行业面临挑战的方案的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维度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职业素养是个体胜任特定工作领域的基础,比如尊重和信任,会对独立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产生积极影响;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面对那些需求提升或需要寻求新颖解决方案的领域中,无疑是激发和驱动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创新能力是职业素养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归宿,也是具体的体现。因此,这三个维度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本文深入分析了职业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等关键概念,并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以内涵式发展与特色发展为基础,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利益相关方的积极参与,并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发展成就上。然而,本文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构成职业教育系统的微观要素有哪些,其相互关系是什么,以及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与普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等。

猜你喜欢
内涵式高质量职业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内涵式发展:“育新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预设与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