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政治生态治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
范逢春撰文《新时代基层政治生态治理的政策叙事:愿景、内容与行动》指出,实现基层政治生态的“净化”“优化”和“重构”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基层政治生态治理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元素的政治学话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内革命性锻造与对外革命性实践的辩证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基层政治生态既有的各种问题,基于愿景、内容、行动一体化的整合型政策叙事战略,采用意识形态叙事、传统文化叙事、舆论宣传叙事、信仰教育叙事等多种叙事策略,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共识,激发了全社会的系统支持,实现了基层政治生态的“明显好转”。然而,推动基层政治生态从“明显好转”到“根本好转”,从“起势优势”发展为“定势胜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继续利用恰当的政策叙事,持续推动基层场域的“关系再造”,继续强化权力运行的“制度约束”,不断推动基层治理的“技术赋能”,推动党风、政风与社会风气的持续优化,仍然是需要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只有站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上推进政策叙事,推动社会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建设和情感共鸣,建构一种以团结奋斗为前提的社会行动,基层政治生态治理才能始终成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精彩篇章。
摘自《治理研究》2023年第5期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彰显了马克思
现代性批判思想的当代价值
郗戈、舒雅婷撰文《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指出,从世界历史高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与现代文明成果是否能、如何能进行结合这一时代总问题。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开创了优越于西方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由此确证了社会主义这一现代性的特定发展形式与现代文明成果这一现代性的普遍物质内容能够在“社会主义新现代性”中达到更高水平的统一。今天,“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比“不发展时问题”更加凸显。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的发展中,民族国家、市场经济、资本要素等现代文明因素所发挥的功能和意义将发生何种历史性、结构性的变迁?社会主义在其发展中究竟为现代化、现代性带来何种质的飞跃,为人类文明进步和存在方式变革开启了何种未来远景?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讨的重大问题。立足新时代,我们应当自觉认识到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深层契合关系,继续运用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审视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和现代性问题;同时,也要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实践进一步拓展深化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理论视域和未来向度,不断建构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与现代化理论。
摘自《江海学刊》2023年第5期
霍布斯元素是建构生命政治学理论的重要环节
林青撰文《生命政治学中的霍布斯元素》指出,福柯摆脱利维坦模式目的在于开辟生命政治学的论域,并且聚焦于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独特运行规则;阿甘本转换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目的在于为例外状态奠定原初的地位,并为理解现代社会尤其是一些极端的历史事件,提供一种根植于现代政治发端处的内在原因和机制;埃斯波西托通过对霍布斯主权理论的讨论,将免疫机制塞进现代政治发端处。就此而言,福柯的生命政治学是在霍布斯的传统之外,新开出生命政治学的谱系,并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语境。而阿甘本和埃斯波西托的生命政治学,则试图在霍布斯的框架中植入生命政治学的意蕴,强调思想史意义上的理论内在关联和转化机制。从以上两种对待霍布斯的不同方式可见,生命政治学在理论的演化过程中,越来越在源头上倾向于与近代政治哲学同流,只是理论运筹的机制发生了变化。但就生命政治学的理论效应而言,无论是福柯、阿甘本还是埃斯波西托,都是力图在近代政治哲学已有的权力分析图景中增添新的阐释空间,从而为更完整地理解现代社会的权力关系注入新的理论资源。因此,分析生命政治学中的霍布斯元素,既可以在思想史的背景中呈现生命政治学在其发端处的理论渊源关系,同时又能在生命政治学自身理论推进的意义上呈现其独特的问题域和解释力。
摘自《学术月刊》2023年第9期
科学家的立场决定科学的境界
戴圣鹏、代琼花撰文《论科学的立场与境界——基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视角》指出,科学的立场问题,事实上讲的是从事科学活动与应用科学的人的立场问题。因此,对于科学境界而言,其说到底也是人的境界,主要是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的境界以及应用科学的人的境界。归根结底是人的立场决定着科学的立场,也是人的境界决定着科学的境界。现有的任何科学都具有属人的属性。对于人来讲,不同的人,其境界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其境界是心中无我的境界,有的人,其心中只有自己而无别人。人的不同境界会通过人的行为与活动表现出来。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时,心中装着人民和心中没有人民,为人民着想和只为自己着想,其社会属性与精神境界是不一样的。对于一个科学家而言,在其科学家的称呼前面能不能加上人民二字,其意蕴与境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为人民做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才能称之为人民科学家。在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上,成为科学家的人很多,但能够称之为人民科学家的则很少。人民科学家,不仅体现了科学家的人民立场,也体现了科学家的人生境界。科学是造福人类的事业,但如果其异化为只是为少数人谋福利的事业,那么科学就在现实生活中迷失了其本性与发生了异化。可以说,科学的人民立场与全人类立场越坚定,科学的境界就越高,科学也就越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
摘自《学术研究》2023年第10期
安全建设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吴晓林、谭晓琴撰文《新时代城市安全风险治理体系建设:风险研判与治理转型》指出,在新的形势下,全面把握城市面临的安全形势,是统筹城市安全与发展的基础。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中央“统筹发展和安全”原则的指引下,各地围绕以人为本的治理宗旨、公共安全的治理目标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形成了党委主责、跨域多元协同的风险治理机制,并开展了“韧性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等创建工作。但是,多要素复合、多系统耦合、超辖区化的风险仍然冲击着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城市承载力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城市安全治理仍存在安全风险底数不清、协同治理机制不完善、多元主体参与不足等短板。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得到重视:一是强化城市风险分类处置能力。基于风险的可治理程度,可将风险分为“可应对的风险”和“要面对的风险”。对于“可应对的风险”,要实施全闭环、全周期的风险预警和处置;对于“要面对的风险”,要破除“人定胜天”的意识,从积极避险、提升抗逆力的角度,做好生命线的维护。二是推动形成责任共担的风险治理机制。这要求超越以往“单灾种导向”“分门别类、各负其责”的框架,将部门间协调原则纳入综合风险治理体系,明确政府部门的风险责任主体地位,细化跨部门治理的多部门联动责任。三是推动多主体参与风险治理。其关键是探索、引入“全民沟通”模式,在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参与风险防控职责的同时,积极动员社会组织和居民参与风险防控,形成政商社一体的风险治理体系。
摘自《天津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
在共同性的视域中建设经济文明
陈飞撰文《共同性与经济文明的建构》指出,资本文明瓦解了传统社会的伦理共同性,生活世界的统一性必然随之消退。超越资本文明,建构新型经济文明,需要重建共同性。这种新型共同性超越了理性经济人的思维方式和原子化的社会关系,在互依性的社会关系和共享共在的价值观念中理解人的存在。新型共同性具有如下双重旨趣:一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共在共享关系中理解每一个生命存在,它要求一种既实现共同利益又充分尊重个人差异的社会合作模式,在其中每一个人都不再仅仅是手段,而是通过提高另一个人的自由而实现自己的自由。二是每一个人的幸福和自我实现都是以他人的幸福和自我实现为条件的,惟此才能够确立个人对他人的道德义务和责任。超越资本文明,建设新型经济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在此问题上,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共同彰显的共同性视域,现代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中的共同性因素,将为我们建构新型经济文明提供思想启示和现实关怀。这种新型经济文明不是以资本为根据和原则的,它从导向自我毁灭的进步强制、生产强制和消费强制中解放出来。它不是以原子式或占有式个人为人的基本存在形态,而是充分地把社会主义的共享、共在等共同性因素融合到自身的全部建制之中,因而克服了由工具理性和利己主义精神所导致的社会生活的分裂。
摘自《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
引导数字舆情理性发展要平衡算法
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龙钰撰文《数字舆情的传播趋势、演化机理、治理进路》指出,在数字传播新生态中,数字技术加速数字舆情刺激源的发酵,并推动数字舆情背景的深度挖掘和数字舆论场向现实社会场的转向,信息庞杂的数字媒介在填补公众信息“需求缺口”时容易引发舆情次生灾害。数字传播平台的开放性、数字传播渠道的多样性、数字传播能力的均等化使来自于不同利益群体的意志交锋交融。个体所持有的观点通过数字平台聚合后更具偏向性,容易形成极端的群体表达。虽然人们能够在数字信息的海洋中畅游,但信息过载反而导致了人的迷茫,真假难辨的各类信息使人难以探寻事物的本质,人们对世间万物的认知也变得支离破碎,由此产生的数字舆情非理性化趋向不容忽视。数字舆情传播具有去中心化特质,加剧了数字舆情疏导的复杂性,而强制性的舆情控制措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数字舆情疏导应当以解决现实问题、增强社会信心、凝聚社会力量为价值旨归,将治理绩效作为权力主体政策调整的参照系。权力主体尤其要抓准回应的最佳时间节点,把握舆情疏导的向度、控制社会情绪干预的力度、掌控沟通协调的维度,以技术规制、制度优化、价值引领为突破口,不断完善数字舆情疏导机制。
摘自《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政治文明的新形态
张明军、李天云撰文《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政治的中国方案》指出,人类在民主起源上是“生而平等的”,从自然生长的原始民主到奴隶社会的城邦民主再到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民主在接续不断的形态演替中得以实现自身普遍性的历史建构,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随着现代民主进一步分流与演进,社会主义民主成为资产阶级民主之外的新类型,并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护持先发优势,西方发达国家将民主批判矛头由封建专制转向社会主义,理论话语由批判性向护卫性转变,政治性压倒了学术性。然而,西方近现代塑造的资产阶级民主存在着名实分离的吊诡和“伪普遍性”的霸权,对中国等后发国家民主发展进行压制、误导、抹黑的企图并未如愿,也不会得逞。近年来,西方民主日趋走衰、转型国家民主崩溃以及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现实,进一步揭示出西方民主理论“普世面具”下的“伪普遍性”实质。随着民主话语从西方到中国的转换以及人民民主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进阶跃迁,中国开创和生成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在民主价值、道路、制度、模式等维度彰显出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创新超越优势,有利于打破民主原教旨主义和西方民主中心论,为人类政治发展提供民主政治的中国方案。
摘自《中州学刊》2023年第10期
环境侵权行为违法性的研究应回归规范主义
刘志坚撰文《再论环境侵权行为的违法性要件》指出,明确违法性的涵义,明确违法性作为环境侵权的独立构成要件,厘清环境侵权违法性认定标准,有助于认识侵权行为的本质属性,有利于我国环境侵权无过错归责原则的统一,避免在理论和实践中混淆过错与违法性,避免在对排除违法性与排除违法性要件的认知上发生误解。损害或者过错均不能统一侵权责任,违法性才是侵权行为的本质属性,也是环境侵权的独立构成要件。从立法实践看,环境侵权中的违法性认定标准经历了从形式违法到实质违法再到一般性实质违法的过程。实证法规定适用形式违法认定标准的,依形式违法进行认定;实证法未规定适用形式违法认定标准的,依实质违法进行认定。生态环境修复责任与生态环境赔偿责任是公法责任,自然不存在违法性问题。侵害权利的环境行为的违法性依据结果违法进行认定,侵害权利外法律保护利益的环境行为的违法性依据行为违法进行认定。环境侵权行为违法性兼具理论与实践双重特征,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澄清理论争议、指导环境侵权立法和司法裁判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理论和实务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其根源在于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此问题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的情况下,环境侵权立法、环境政策制定与环境司法都采取了功能主义的主张,破坏了法律制度的融贯性与法律逻辑的内在一致性,给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带来了认识上的困惑与混乱。
摘自《山东社会科学》2023年第8期
司法谦抑应限定适用于公法性质的规制性争端裁决
于飞、柯月婷撰文《论国际投资仲裁“正当性危机”的应对》指出,国际投资仲裁庭能动司法是导致投资仲裁“正当性危机”的重要因素,关于应对策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已进行多年。以仲裁庭的裁判思维为出发点,探讨引入司法谦抑理念这一系统性内部方法可能发挥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方向。随着中国被诉案件数量逐步增加,我国作为东道国维护本国合理规制权的紧迫性逐渐显现,倡导司法谦抑理念的重要性也随之日益凸显。司法谦抑理念限制仲裁庭司法裁量权、调整仲裁庭与国家间权力关系的功能,使其可有效缓解因仲裁庭能动司法过度干涉东道国规制权所导致的投资仲裁“正当性危机”。投资仲裁裁决的公法属性和准司法属性使司法谦抑理念的适用成为可行之策,而国际投资法体系权力秩序运行的差异化结构特征,则强调了仲裁庭司法谦抑的必要性。由于投资仲裁制度的首要目标在于保护投资者,因此仲裁庭的司法谦抑理念应限定适用于公共利益理论所划定的公法性规制争端裁决中,并由各仲裁庭根据个案具体情况调整谦抑的程度。投资仲裁庭的司法谦抑理念可在管辖权认定、条约解释、审查标准的选用、赔偿金额的确定等事项中得到体现,这些司法谦抑的具体运作方式也为各国的缔约实践提供了有效指引。
摘自《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
“断联”应承载人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设想
常江撰文《当“断联”成为奢侈品:数字戒断的媒介文化想象》指出,从数字戒断的观念入手,剖析数字媒体生态与人在行为、心理和精神等维度深度交缠的症候,反思数字信息生活被科技资本主义逻辑支配的现状,并从人本主义和公共性价值理念出发探索在数字时代重建人的文化自主性的实践路径。在数字时代,人对媒介环境的依赖和成瘾既是个体性的问题,也是结构性的问题,折射出技术演进逻辑、平台生态、媒介专业意识形态,以及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之间错综复杂的交缠关系。数字戒断作为一种兼具实践指向和理论阐释空间的文化建构物,可以帮助我们勾连不同的解释话语,在数字媒介的历史性与当下性之间建立联系,并启示我们在“人本的”和“公共的”价值框架内去理解人的自主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对数字戒断进行经验的和辩证的检视至关重要,它提醒我们关注结构性力量将有意义的媒介抵抗行为塑造成符号化“生活方式”的危险,而在任何情况下,人对加诸自身的精神束缚的挣脱都不应当成为一种奢侈品。因此,“断联”既不是逃避主义,也不是某些阶层的特权,它应当成为数字时代的一种普适性的文化惯习,并始终承载着人对自身存在的意义的设想。
摘自《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23年第9期
实现农民组织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
李冉、刘达培撰文《从“散”到“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农民组织化》指出,长期以来,一些人对农民组织化的印象依然停留在过去的认知,未充分认识农民组织起来的实际需要和社会基础。中国乡村社会不同于欧美国家乡村社会的原子化、绝对化分散状态,是一种兼具分散性和聚合力的有限分散,这是实现农民组织化的社会基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既不是回到重集体主体性而轻个体主体性的高度整合状态,也不是维持重个体主体性而轻集体主体性的高度分散状态,而是立足有限分散的乡村社会秩序,对乡村社会实行兼顾个体主体性和集体主体性的有限整合。这需要在一定范围内通过特定的公共事务平台把农民组织起来,促进乡村人口、土地、资本等要素相对集中,以农民组织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有限分散”是对当前我国乡村社会秩序进行的理论概括,进而在有限分散的基础上对乡村社会进行有限整合。需要说明的是,有限整合和有限分散只是一种可能的解释框架。这种限度如何把握,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和总结。搭建有限整合的平台需要哪些基础和条件以及既有的基础和条件如何,则需要在不同地区的农村开展试点和进行广泛社会调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限整合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有待在理论与实践互动中继续深化研究。
摘自《求索》2023年第5期
“韧性”是分析乡村建设发展的关键理论视角
陈智撰文《城乡融合下的韧性乡村建设:逻辑意蕴、行动过程与战略进路》指出,基于从“乡土中国”过渡到“城乡中国”的新发展格局,以及城乡融合从城乡二分到城乡连续体的范式转型,以韧性为核心的现代化城乡治理不仅是理论前沿,更是值得深入探索的实践课题。通过对城乡融合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进行系统建构,分别探析了韧性乡村建设的前置性逻辑意蕴、过程性行动实践以及前瞻性战略进路等关键议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提升了韧性乡村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水平,有助于理论界和实践领域更好拓展城乡韧性治理的价值空间。韧性为新时代乡村建设发展提供了一个系统思路,未来也可拓展构建围绕韧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梳理并整合体现韧性特质的典型案例集、参照韧性城市制定相关的实践指南和工作手册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该范式本身也存在内涵外延、结构框架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的认知分歧。例如,韧性常被用作某种概括式呈现或启发式策略,并非一个随时随地应用且立竿见影的“万能”模版。总之,在乡村振兴、乡村建设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等接续研究中,还需要结合“中国之治”的现实情境,深挖韧性乡村建设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助力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并行稳致远。
摘自《人文杂志》2023年第9期
应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吴林海撰文《食品安全风险:引发因素、传导机制、演化特征及治理》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赋予食品安全政治与经济属性,作出了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重大决策,完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风险治理体系顶层设计,并以“四个最严”为基本遵循,以巨大的实践勇气卓有成效地推进了“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治理,开辟了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新境界。既发挥中国特色的制度优势,坚持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党政同责与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又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与释放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的特殊作用,体现治理主体间的有机统一;既科学把握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全球普遍性规律,具有“全球视野”,又从中国国情出发,突出“本土特质”,体现国际经验与中国特色的高度融合;既坚持技术创新,加强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创新,引导食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重点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提升治理能力,又坚持治理制度与治理体系的创新,形成有效的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体系,体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统一。逐渐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为在21世纪中叶实现中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保障。
摘自《江西社会科学》2023年第9期
中国古典美学具有独特的精神与品格
沈沫撰文《论中国古典美学之系统》指出,美总是具有非功利性和超越性的,中西皆如此。但与西方艺术试图把握感性的形式规律相比,自宋代以来的中国艺术更多的是在感触兴发中记录生命体验。与现当代追求自由表达与个性解放的解构百端、狂放不羁相比,中国古典美学更多地呈现出简淡朴拙、孤峭冷静甚至是萧索寂寞的形态。与运用理性探讨感性的规律相比,中国古典美学更重视悟性的灵明、真性的归复。中国古典美学具有内在的流动性和系统性。第一,观物取象,感而遂通,中国古典美学以物象为基元,以感兴为开端,以情景交融、妙合无垠为典范。第二,情之所愿,意之所思也;景之所即,心之所证也。中国古典美学以感思、取思、生思为过程,以体证见悟为把握真谛的不二法门。第三,思、体与证是生命活动,也是美的认知活动,一切艺术品都是创造者思的凝结、悟的表征、心的印记,故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诗为心志、文为心声、书为心迹、画为心印,万千气象,莫不由心。第四,融景之情为境,会心之景为境,相未泯而情已契,即入悟境。第五,显示真性、呈露出真意的境构成了超越历史的绝对时空,也链接起思接千载的心灵对谈。总之,对形而上的不断追寻与对形而下创作的不断探寻相互交织,感性的想象、理性的思辨、悟性的觉解、真性的归复在不停地渗透交融,这就是中国古典美学散发永恒魅力、焕发巨大创造力的原因。
摘自《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
“互文阅读法”是解读《周礼》文本的钥匙
吴柱撰文《〈周礼〉互文释例发微》指出,解读《周礼》须掌握两把钥匙,一是名物制度,一是行文体例。“互文”正是贯穿《周礼》全书的、运用于书中各个文本层次之间的、兼有修辞手法和结构体例意义的文本建构方式。这决定了《周礼》中的大量文句和大量篇章需要以互文的视角对照阅读,其根源则是为了应对“官异事同”和“事异礼同"现象将导致的重复书写。“互文阅读法”即以中国传统互文的视角来重审《周礼》的行文体例和文本内涵,将其作为解读《周礼》的特殊方法和路径。《周礼》互文的普遍性和贯通性特征,决定了书中的大量文句和大量篇章需要以互文的视角对照阅读,由同义互文辨正训诂,由补义互文发掘隐义。这种阅读方式将会展开一片全新的文本世界,极大地丰富《周礼》的文本内涵,从而为经学和史学角度的元典解读提供更广的文本空间。本文选取《天官·大宰》作为范例,对其章内互文以及《大宰》与《小宰》《宰夫》之间的章际互文作了详细分析,同时对历代学者的误解和疏失一并作了辨正和纠补。通过《大宰》互文疏证所勾稽的互文和所揭示的经义,足以拓宽我们对于《周礼》文本内涵的认识。可见《周礼》的“互文阅读法”合理而且可行,或将为研究和阐释《周礼》这部经典开辟一个新方向。
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
边墙内外生产方式的交流促进了多民族的文化认同
任昳霏、张小军撰文《“主权意识”下的河西走廊》指出,《陕西舆图》是探讨“主权意识”视角下的河西走廊在康熙年间治理“边墙模式”的重要材料。根据对《陕西舆图》的研究,提出主权意识萌芽下的“边墙模式”,康熙年间开始形成的“主权意识”是传统王朝国家和西方意义上的主权国家两者的结合,始于边疆危机下的领土收复与拓疆扩土、定疆守土。《陕西舆图》一方面是传统王朝的地图,同时也反映出主权国家一统治理的观念。尤其在边疆治理上,体现出从长城内外有别的边塞模式转向长城内外一统的边墙模式。《陕西舆图》反映了康熙三十六年至六十年之间,清廷对河西走廊治理的过渡状态。这一时期对河西走廊的治理,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均围绕“边墙”展开。边墙不仅仅作为地图上的地理分界,更多情况下是作为治理政策实施的地标参照而存在。边墙之外的游牧变为驻牧,其军事制度以及后来转变为行政体制,奠定了清朝后来在北方草原地区的国家管理制度。边墙之外,随着农耕生产方式的北扩,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流愈加频繁,农耕文化的认同范围也在逐渐北扩。同时,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和文化也在交流中影响到边墙之内人们的生产生活。明代作为防御重点的河西走廊,逐渐变成多民族交融的大通道。边墙内外生产方式的互动对“主权意识”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最终使生活在河西走廊的人们逐渐稳定下来,促进了“主权意识”下的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