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饮食方式对于贝西来说,犹如一次绝处逢生。在从事金融和会计相关工作期间,高压的工作环境、不规律的作息、毫无章法的饮食……她被这些低气压环绕得喘不过气,一味地向外追求答案,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处于一个临界点。在接受药物治疗没有太多起效后,她开始利用空余时间专注于研究健康和饮食的关系,但当時的她还没意识到,一场关于“纯净生活”的初尝试早已悄然展开。
透过贝西的社交媒体账号,很难想象她曾是个无辣不欢、无肉不欢、很爱吃零食的人。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率先让自己从垃圾食品中脱离出来,再把日常食用的食材尽可能替换为新鲜、天然的。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自己的耐心,“这是每个人都需长期去学习的一个课题。”贝西坦言。而作用力是相互的,食物的治愈力也在发酵。睡眠的逐渐改善对贝西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她开始发现有能力去控制自己的饮食和身体,也在无形之中迎来了一场关乎自我疗愈的修炼。
后来贝西继续在纽约大学攻读食品学专业,同时还拿到了营养师资格证。在经营社交媒体账号的过程中,贝西也慢慢摸索出来一套属于自己的饮食模式——纯净饮食(Clean Eating)。她习惯性把自己比作“纯净生活方式的发起人”。色彩明亮的食材是她的首选,因为它们拥有一种“保护性”的营养——植化素(全称为植物生化素,Phytochemicals),“就拿红色洋葱和白色洋葱来说,红色洋葱带来抗氧化剂的含量就比白色的更高。”而抗疾病能力和提高免疫力的菌菇和富含天然益生菌的酸奶也是她的心头好。
贝西把抗炎养生也融入日常食愈之中,而黑胡椒、姜黄粉、肉桂粉等香料,是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具有抗炎力和抗氧化力功效很强的天然食材。而枸杞、大枣、桂花等古老的中式药膳类食材,与红薯、蓝莓、绿菜花等被西方称为超级食品的食物,有异曲同工之妙,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香料香菜,都能帮助我们提高养生抗炎力。如果在工作忙碌的情况下,适当食用一些综合性营养补充剂也是十分必要的,“尽量选择维生素C、维生素B族和钙含量高的。”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最近贝西在尝试坚持两种新搭配,每次准备4种不同的蔬菜,先放入水中煮成汤,再加一份蒸好的鱼虾,再搭配杂粮饭,就是一顿完美的午晚餐了;或是在一个烤盘里放入西兰花、洋葱、胡萝卜、红薯等各种食蔬,旁边搭配用盐和黑胡椒调味的牛排或三文鱼,20分钟烤好后,再搭配一块杂粮面包。“如果我们愿意前期给自己一点点时间去适应它,熬过第一周,后面就会变得轻松许多。”
现代人在追求健康时,无形中陷入了一种“健康焦虑”之中,而焦虑会让身体免疫力下降。丹·布特尼(Dan Buettner)在《蓝色地带》一书中,描述了五个已知的人类长寿的蓝色区域:希腊的伊卡里亚岛、意大利撒丁岛的奥格里亚特、日本冲绳、哥斯达黎加的尼科亚半岛、美国加州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当地人都与食物保持在一种自然的相处模式中,用平和的心态去寻找适合滋养身体的饮食方式。在贝西看来,健身中常用的“80/20定律”也适用于饮食中,80%的时间吃得健康,其余20%可以吃得更自由一些,“不管是披萨还是蛋糕都没关系,相信身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对我们的保护作用。”
在搬到皖南山村生活之前,“都市人”毛春瑜是分不清成熟前的蔬果长什么样儿的。站在一块农田面前,她会顿时失去辨别能力,更别提下田摘菜了,寻找幼苗状态蔬菜的过程可能要耗费半小时之久。幼苗、根须、枝干、花蕊等烹饪植物几个重要的成长阶段,更是无奈地“敬而远之”,可村民们对此早已如数家珍。在生命的长河之中,时不时会掀起涟漪,而5年前最强的波动则来自毛毛家人,“ 我父亲于2018年查出肺癌早期,但他完全没有任何不良嗜好,所以在我的认知范围里,应该是饮食这一块‘出了问题’。”当平静休眠的火山来了一次猝不及防的大爆发,毛毛决定转变饮食方式,亲自尝试种植有机蔬菜,初衷很简单——让家人吃上更健康、安心的蔬食。
“新鲜的口感是会让人感动和愉悦的。”对此毛毛深信不疑,回想起第一次吃到自家菜时的场景,毛毛兴奋地说道,“仿佛自己是小时候动画片《中华小当家》主人公背后出来的那条龙。”毛毛和丈夫老姜就这样踏实扎根安徽宣城泾县的小山村,打理着这间名叫“Stayinmind 驻念”的民宿,也实现了他们“顺时而食”的田园梦。
民宿的农场里种植着最朴实家常的蔬菜,平时这些农田就由乡亲在打理“应季的(蔬菜)才是顺应身体体能循环的”,春夏种马铃薯、茄子、辣椒、长豇豆、黄瓜、玉米、丝瓜和香芋等,秋冬则种植卷叶菜、萝卜、茼蒿、菠菜、香菜和大蒜等。而日常村里的烹饪方式极为简单,从采摘到洗净(小河)再到土灶烹饪,只需要20分钟,通常会用菜籽油或猪油清炒,口感软糯清脆,不管是鲜香还是酸辣,都是蔬菜本身的味道。
在坚持吃有机蔬菜一年后,毛毛个人体能和气色的变化显而易见,同时免疫力和消化系统得到了改善,“我的肠胃可以敏锐分辨菜品的优质程度,而我的嘴和鼻子也变得很挑剔,可以辨别食材新鲜与否。”这份健康之道早已延续到了民宿的餐桌之上,都市人在这里寻觅到久违的“土地的清香”,也让胃多了一份安全感。
客人离店后,毛毛和老姜常常收到对餐食念念不忘的留言,还有很多客人在离店前向毛毛询问当地购置房屋农田的信息,想像他们一样生活。在晨光熹微时就从地里采摘蔬菜、村里豆腐坊刚出锅的豆浆、提前半小时现炒……一顿简约的早餐唤醒儿时的记忆,看似稀松平常的食材变成鲜味生命体,也对来客完成了一场无形的“食育”。在毛毛看来,若下定决心想要改变饮食方式,时令绿色食材首当其冲,需要挑选可靠的有机品牌。而当我们开始有这种意识和需求时,借此也能鼓励农民摈弃用化肥促长植物,让更多年轻人回归土地,形成一场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常年往返于上海和安徽之间,毛毛和老姜结识了黄山及宣城当地的有机种植专家,也常和村里的农人交流“自然之法”,深谙其道的过程中,也真正爱上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今年是他们靠山吃山的第六年,素食和养生功效的料理都是大势所趋,也是他们想在“一亩三分田地”里继续尝试的,以此帮助到更多有健康需求的人。“现代人在生活中透支了太多健康,想弥补和改善我们这具拖累内心的躯壳,也不算亡羊补牢,毕竟疼痛的体感真不太好。”坚持是保持健康饮食方式的必要条件,犹如老农在田间日复一日地耕作,方能在深秋时节收获最饱满的果实。
“轻食”这位彻头彻尾的外来客,与典型“中国胃”的作战一直未曾停息过。
自2012年,“轻食”概念漂洋过海,就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创业者和品牌在这片土地上做着各种品类和形态的尝试。2015年,高松走出校园的第一件事就是创业,而且要做快餐,和人大同学唐俊荣、范广泽一起创立了FOODBOWL超级碗。作为后起之秀,高松带领着FOODBOWL超级碗一直在好吃和健康之间寻找平衡点。如今,伴随着“快速慢食”(FastCasual)全球餐饮新浪潮席卷而来,在FOODBOWL超级碗的餐厅里便可窥见这个理念的实际演绎:新鲜的当季食材被盛放在开放式选餐区,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植物纤维、配料和饮品,每种菜品旁都标注着卡路里和营养列表,让一餐中的摄入热量可视化,FOODBOWL超级碗俨然已经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部分人的饮食画像和生活方式。
但这一切并非一蹴而就。高松的合伙人范广泽是一个多年健身爱好者,在创业初期每天带着高松一起健身。但健身后吃什么呢?“有蛋白、有碳水,还能控制卡路里”这三个信条是范广泽的选餐标准。但在连续吃了一个月鸡肉三明治后,高松开始对用面包搭配的食物产生了本能的抗拒心理,“我实在是受不了了。健康食物必须是好吃的,一味地追求食物的健康却忽视味觉的体验,这样的‘健康’并不会给我带来快乐。”于是在他们创造FOODBOWL超级碗时,首先要做满足“中国胃”的健康食物,“让健康聚焦在两个层面——更健康的食材和饮食结构。”“好吃的健康餐”应运而生。在中国人传统的饮食结构中,米和面是典型的“治愈食物”, 碳水的摄入量则明显偏高,而蛋白质的摄入量严重偏低。那么,符合中国人饮食结构的一顿合格的健康餐,需要具备哪些呢?在高松看來,“除了适当比例的碳水化合物外,还要有充足的蛋白质、植物纤维,以及一些适当的维生素等,更均衡、更符合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才叫健康。”
FOODBOWL超级碗的健康DNA与高松的饮食习惯密不可分,作为FOODBOWL超级碗的标配食材,羽衣甘蓝和黑豆也是高松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富含抗氧化维生素的羽衣甘蓝还兼具Omega-3脂肪酸,能提高人体抗击炎症的免疫力;而黑豆酱除了富含豆类必备的植物蛋白,还能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甚至可以帮助抗氧化和抗衰老。
高松在顺应潮流的同时对轻食进行结构重组,更希望这一份“轻”的体验是由内而外的,“更舒适的食物能让肠道菌群保持在健康的状态,因而人也能更加精力充沛。”当饮食成为生活方式的一种表达,高松也让健康饮食随之延展到了飞盘、瑜伽、健身、电音节、露营和环保行山等其他生活方式领域,更多维度地让身体处于一个健康状态,同时心理的健康也同等重要。“不必强迫自己,如果好吃和健康能兼顾,那何乐而不为。”在高松看来,在改变饮食方式时,不要因为追求生理的极致健康而压抑了心理健康。“做人嘛,开心最重要。”
王婧家的一日三餐特别规律。早上被面包和咖啡唤醒,中午和几十号员工共食地里种的时令蔬果,晚上则掌勺国际料理换换口味。在环保组织做了8年食品安全项目经理的王婧,有次跟同事兼好友李一方闲聊,当被问及“10年之后想做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蹦进王婧脑中的第一个词是“食物”:亲手制作美好的食物,让更多人看到从土地到餐桌这种生态农业能产出多么美好的食物。但正是这次随口之问,让王婧反问自己:既然这是我这么热爱的事情,那为什么要等10年,为什么不是现在来做?于是就有了“飞鸟与鸣虫”农场——一座位于北京密云区,“面包和樱桃是副产品,田野中度过的时光才是主产品”的诗意农场。
如果说过去王婧和食物的关系是“购买”,那么拥有了“飞鸟与鸣虫”之后,王婧与食物的关系就变成了“生产”,或者说是以“食物”为核心的生活方式。住在农场,生活和工作融合成日常,饮食也跟随着“春劳作,夏生长,秋收获,冬储藏”的自然规律,踏着四季的节奏缓步向前,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今天吃什么,下地转一转就知道了”:四五月的菜花,六七月的番茄、黄瓜,秋天的豆角、红薯,冬天的萝卜、白菜都是王婧厨房里的当季主角,而正值冬天的餐桌上,一道萝卜丸子汤和各式腌制发酵的小菜是王婧家对“冬储藏”的直接诠释。
王婧口中的“美好的食物”,一定有面包的一席之位,不是连锁超市里的工业化产品,而是拥有“古老灵魂”的面包:先从续养酵种开始,用低温发酵十几至二十个小时的面团,第二天再送进已生火五六个小时的窖炉烘烤。每每问起王婧怎样才能做出好吃的面包,王婧总会回答“赋予面包灵魂的是时间”,正是你耐心的等待,让面团有了松弛的时间、休息的时间、发酵的时间来发展风味,你在吃它的时候,身心都会感受到所谓“求慢”带来的回报。
从养酵种到种麦子,从建造窑炉到劈柴烧窑,王婧很信奉饮食作家迈尔克·波伦说的一句话,“为什么我们要经常追根溯源,就是因为自己动手,总会让人觉得朝着自力更生、无所不能的境界迈进一小步,即便只是小小的一步。”但一边是“无所不能”的成就感,一边还是谦卑,尽管王婧已经研制出了40多种天然酵母面包,但她自认为还有太多事情不了解,需要慢慢学习。跟食物打了十几年交道,王婧的饮食之道显得朴素却有着大爱,那就是:吃让“身体和心灵都感到愉悦”的食物,而不是牺牲什么来达到健康,因为真正的饮食习惯不是一时的目的,而是长久的平衡状态;并且当我们吃的对自己健康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对环境健康,因为真正的健康意味着对自己的身体伤害少一些,让环境的负担少一点。
连续7天吃垃圾食品你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是健身博主帅soserious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的一次充满反差感的生活实验。因食用了过多含盐量高的垃圾食品,导致他身体储水很严重,皮肤状态也每况愈下,而攻击力最强的是“睁不开的双眼”——一整天都处于犯困的状态,无法保持清醒的大脑进行工作。而这一次7天挑战也让他用另一种方式和身体对话,在受益之余多了一面了解自己健康状况的明镜。
作为一个健身博主,自从8年前,帅soserious從226斤减到180斤之后,他便格外珍惜体脂和腹肌,始终让自己保持在控制饮食的状态。90%天然食物搭配10%加工食品,这种饮食结构是让帅soserious身体最舒服的一种状态。
多年的健身经验,让他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健康算法:体重保持在80公斤左右,正常体脂在12%~ 14%之间浮动,每天卡路里摄入量约2300卡,蛋白质的摄入量约135克。而在选择食材时,帅soserious会先看体积来判断蛋白质含量,在训练前后摄入碳水化合物,每天保证8 ~ 10小时进食,这样才能维系他身体的‘基础数据库’。西葫芦、黄瓜、菠菜等卡路里低的蔬菜是帅soserious餐桌上的常客,还需要补充牛肉、鸡肉、鱼肉等富含的微量元素,“我近期常去市场找当地农户购买高质量的牛肝,其中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很高。”帅soserious分享道。
这些年来,帅soserious欣然接受着饮食方式的改变。起先,饮食是配合运动不断在调整,以此达到改变身材的目标。再次迎来转折点是日益繁重的工作量增加了久坐的时间,让他更关注食材来源和所附带的营养元素。无独有偶,他也遇到过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这太无聊了!”帅soserious忍不住惊呼。当尝试全肉饮食时,连续一个月只吃牛肉、盐、鸡蛋和黄油这四种食物,帅soserious无法忽视这个“健康公式”带来的无聊感。“我们的身体是聪明的,其实你欺骗不了他。”
然而,改变是会“上瘾”的。当帅soserious经历过几次改变饮食后,他对健康饮食有了更深切的渴望和探索欲,去探索未知领域中更适用于自己和他人的方法。同时,身为健身博主的视频制作需求,也让他需要夯实的专业知识和广阔的阅读支撑,久而久之,便架起了一座良性循环的健康需求体系。他最近在阅读几本与减肥和饮食相关的书:《Fat Chance》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解决方案;而《好好吃饭》带人们重拾吃饭的仪式感;而《The End ofcraving》一书中呈现了加工食品的产生影响了通过味道判断卡路里的古老机制。在阅读的世界里,探索自我的健康引擎始终轰鸣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