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明,杨 金,余 聪,徐星然
(云南农业大学 体育学院,昆明 650201)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肩负着“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崇高使命[1]。《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履行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2],其核心要务是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理论水平、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决定着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经历了初步建设与曲折发展、恢复重建、科学化发展、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新时代内涵式发展五个阶段[3],辅导员岗位角色也随之发生了重要嬗变,从最初的“学工教师”转变为当前的育人工作“全能超人”[4]。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在“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道路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流动性大,辅导员职业素养不高、专业素养偏低,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和职业认同感偏低、聚焦问题局限、工作主动性与创新性不足,辅导员聚焦主责主业科研能力不足[5-7]等现实问题;辅导员工作性质不稳定、职业地位边缘化、职业生涯短暂、发展空间狭窄、自身发展受限、职业前景不明朗[8-9]等限制辅导员干事创业的职业认知偏见未得到彻底转变;辅导员对个人的职业认知不够清晰、岗位角色定位不够准确,高校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发展内涵认识不够深刻、职业能力提升策略不够清晰、职业道德内化途径依然存在一些障碍,高校培养和留住优秀辅导员对实现高校人才红利的眼界不宽[10-12]等制约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的核心问题客观存在。高校作为管理辅导员的责任主体,承担着选拔、任用、培养和教育辅导员的主体责任。高校在新时代党的教育思想指引下,求真务实,造就一支高质量辅导员队伍,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和建成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高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积极探索辅导员培养路径,是与时俱进推进立德树人工作,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骨干队伍“221”培养模式,并在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开展实践探索,以期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思想及高等教育理论为指导,依据“系统论整体效应原则”,遵循“模块化”运行方式生成的高校辅导员骨干队伍“221”培养模式,突破已有研究聚焦辅导员本体应如何具备职业能力这一微观层面问题,尝试通过顶层设计从宏观层面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即高校培养高质量辅导员,高质量辅导员队伍“反哺”高校并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学生。
聚焦“培养什么样的辅导员?用什么培养辅导员?怎样培养辅导员?培养效果如何?”等人才培养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模式主题、模式内容、模式检验三个方面开展理论模型架构(图1),提出了“221”培养模式的六个构成要素(即培养目标、培养任务、培养系统、培养内容、培养方法和实施效果评价),阐述了“221”培养模式的“模块化”设计思路(即划分为三个内容模块和三个时间模块),力图构建以培养过程(包括团队建设、教育引导、环境熏陶、实践操作、指导修正和内化提高等环节)为横向结构、以培养阶段(包括认知摄取、吸收转换和运用实践三个阶段)为纵向结构的立体培养模式;横向上对照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辅导员核心素养、辅导员工作职责,纵向上依照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技能形成规律,做到“思想教育与行为教育并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并重”。“221”培养模式中的一个“2”是指用2/5的时间开展辅导员思想教育,组织辅导员学习四史、党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及知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哲学与政治学相关知识、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以筑牢队伍的思想根基;另一个“2”是指用2/5的时间提升辅导员业务能力,为辅导员创造学习条件、搭建交流平台、完善辅导员专业化(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知识)、职业化(社会角色理论、方法学、辅导员政策法规、高等教育法规政策、学生管理政策法规和法律等知识)、专家化(科学研究、管理学等知识)提升及发展制度,以锤炼队伍的本领业务;一个“1”是指用1/5的时间开展辅导员心理健康、身体健康、财务健康、职业与社会健康教育,以夯实队伍的健康基础。
图1 “221”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
设计制作了专家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该模式的构成要素进行指标筛选与意见征询。运用SPSS软件,分析各要素所得分值的算术平均值获知专家的“意见集中度”,分析各要素所得分值的变异系数,获知专家的“意见协调度”。平均值越高表明专家对该要素的意见集中程度越高,变异系数越小表明专家对该要素的意见协调程度越高。经分析,各要素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5%(表1)。
表1数据显示:专家对“培养目标”“培养任务”两项的意见密集度较高(平均值接近9),意见协调度较低(变异系数较小),表明专家意见集中,对指标的认可度高且不用修改;专家对“培养系统”中的部分指标意见密集度低,意见协调度大,说明专家意见分歧大,需要做较大修改;专家对“培养内容”“培养方法”中的部分指标意见密集度不高,意见协调度较大,说明专家意见分歧较大,故可以暂时保留或做小的修改;专家对“实施效果评价”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做小的修改。
表1 专家(11名)对“221”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意见集中度和意见协调度一览
征询专家意见显示:第一,部分专家认为开展辅导员培养工作的主体是校院两级党委,从管理学角度而言,构成本研究“培养系统”的“学校系统”与“学院系统”之间是管理主客体关系,而从研究实际看,“学院系统”才是该模式的特色和创新所在,故需要明确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第二,个别专家认为“培养方法”中的“运行方式”“实践路径”应属于该模式的独立要素,不可视为“培养方法”的指标;但大多数专家认为本研究中的“运行方式”“实践路径”恰恰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掌握培养内容而采用的特殊程序、方式和手段,体现了培养方法的特征和属性,是“221”培养模式的精髓,故属于“培养方法”范畴。经过反复意见征询,达成共识,专家一致认为“运行方式”“实践路径”符合培养工作的时空构成特征,既能体现培养阶段的延续性又能体现培养过程的广度和深度,故在理论模型中,应该将其放入“培养方法”要素中。第三,大多数专家认为“实施效果评价”只评价辅导员显得单一且缺乏量化指标,因为影响辅导员队伍建设质量的因素较多,且在育人实践中,辅导员的工作重心是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引导和服务,故衡量指标应该从辅导员自身素质能力发展以及辅导员队伍工作实效的视角进行设置。
在综合专家意见后,对“培养系统”“培养方法”“实施效果评价”三个要素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正,最终在保留了六个构成要素的同时,通过对要素性质的分析,厘清“221”培养模式的阶段要素与过程要素,明确了本研究重点是“培养高质量辅导员的方法”。
法无定法,贵在得法。高校辅导员骨干队伍“221”培养模式从“辅导员素质基础与能力本位相结合、角色发展与应用导向相结合、解决突出问题与形成长效机制相结合”三个维度创新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体系,确保内容的实用与实效、方法的实用与活用双提升。实施中借助方法承载内容,剔除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内容和方法,将宏观方法与微观方法有效融合,重点对“培养方法”中的“运行方式”和“实践路径”进行探索。
根据体育专业辅导员工作实情,学院每年划拨40学时组织辅导员开展院级培训。院级培训遵循“模块化”运行方式,将40学时划分为2/5、2/5、1/5共3个学时模块,将培养内容划分为意识形态教育、素质能力提升、健康教育3个模块,学时模块对应内容模块如图2所示,培养工作对标所设置的过程目标和阶段目标,分步、有序、按计划开展,以实现辅导员培养系统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图2 “221”培养模式的运行方式
1 以意识形态教育为统领,筑牢队伍的思想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感观思想,它源于社会存在,是人的观念、观点、概念、思想和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人的意识形态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和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13]。辅导员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力量,辅导员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着力点之一,提高辅导员队伍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理想信念坚定、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有水平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是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学院在确保辅导员坚决拥护“两个确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从确保辅导员抓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育人中心工作的同时自觉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生的吸引力、影响力、引导力,在确保辅导员有效开展四史教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做好育人育才工作,三个方面强化辅导员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1)创新工作机制,严格选聘辅导员。2019年7月以前,学院按年级配备辅导员,按班级配备班主任,全院1 027名学生配备了辅导员和班主任24人,大量教师投入学生工作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却导致了大量负面问题积累,如:学工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队伍整体工作效率低;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重叠、推诿,学生只认班主任不认辅导员,辅导员角色尴尬;班主任陷入大量学生事务,而辅导员工作清闲且责任小;育人环境单调、育人工作缺乏深度。育人工作改革势在必行。
学院结合《云南农业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党政联发〔2019〕3号)、《云南农业大学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暂行办法》(党政联发〔2019〕10号)文件精神,通过多次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①自2019年秋季学期起,在校内率先实施辅导员培养工作改革;②破除学院的学生管理“双轨制”,逐步取消班主任,由辅导员带班管理学生;③实行辅导员按专业“贯通式”带班,依据专业布局配备辅导员,营造专业氛围,着力打造专业特色和专业气质,全面发挥同专业高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传帮带”“接力跑”作用,激发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比拼赶超”,形成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特色;④制定《体育学院辅导员设置办法》《体育学院辅导员选聘办法》《体育学院辅导员选拔工作中的意识形态问题》,严格落实辅导员选拔和准入制度,严把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品德品行入口关,从思想政治、道德品行、师德师风、工作作风、基本能力和健康状况等方面严格考察和选聘辅导员。通过层层选拔、好中选优,学院于2020年9月成功组建了一支辅导员骨干队伍(图3),迈出了高质量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第一步。
图3 辅导员“贯通式”带班示意图
2)树立政治意识,提升辅导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紧扣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学院加强辅导员队伍文化建设力度,增强辅导员文化自信,提升辅导员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为育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14]。2019年9月以来,学院积极发挥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党员大会、学生工作大会、校园安全教育大会、教职工大会等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作用,通过会议开展政治学习、理论教育,将参会情况考核纳入到首席辅导员、十佳辅导员、辅导员年度人物、优秀辅导员评选指标内容;每年11月开展优秀辅导员评选和表彰活动,营造了争创先进典型的良好氛围,形成了校园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安全建设长效机制。学院党委邀请校外专家、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学校督导、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领导、学校优秀辅导员代表、学院首席辅导员,在每学年9月、12月、3月、6月第一周周末为全院辅导员做集中培训、专题报告,组织辅导员开展党的教育思想与理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点、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活动,树立“校园安全的首位是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意识,提出“辅导员开展宣传思想与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效是确保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工作原则。
3)挖掘榜样力量,激发辅导员的工匠精神。学院充分发掘本土、本校资源优势,发挥“云岭先锋”“红土地大讲堂”“农民院士大讲堂”的阵地作用,组织辅导员向“农民院士”朱有勇、“燃灯校长”张桂梅学习,将榜样“脚踏实地真作为、心怀事业勇担当”的信念内化提高、运用于实践;发挥榜样力量、时代楷模精神培育团队爱岗敬业、钻研实干、精益求精、开拓创新和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挖掘先进人物的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根植于辅导员血脉之中,不断激励辅导员用立德树人的决心、琢玉成器的工匠精神践行育人工作。学院将党建活动室与工匠精神活动室融合建设,营造浓郁的职业文化环境,熏陶和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激励辅导员尊重职业、尊重技术技能、尊重劳动;举办围绕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创新育人载体等主题的学术论坛、专题活动。通过丰富的内容和形式载体,打破党建与辅导员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实现党建促业务的良性局面。
2 以素质能力提升为核心,锤炼队伍的本领业务
职业素质能力是辅导员的立身之本。学院不断拓宽辅导员知识储备口径,实施固本培元“强基础”、角色互换“练本领”、结对帮带“取真经”、领路搭桥“蓄实力”等举措,旨在规范辅导员的仪表仪态、形象气质、文明礼仪、言行身教,提升辅导员的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文案工作能力、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
1)固本培元“强基础”。学院紧扣新时代育人工作特点及辅导员职业能力特征,重视辅导员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储备,重点培养辅导员运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能力,以构筑辅导员高位发展平台。一是实施辅导员“职业知识储备工程”,每两周开展1次学习讨论,每学期开展1次辅导员职业知识测试,2019年9月—2021年9月来,共完成35人次的培训和测试,回炉辅导员3人次;二是实施辅导员“全员培训计划”,有计划地选送辅导员赴省内外高校接受先进育人理念和提升职业能力交流培训,依托全省、全国优秀辅导员培养项目进行辅导员培训,截至目前,全院辅导员参加校外培训率达到100%。
2)角色互换“练本领”。辅导员工作是一项“接地气”的工作,为了让辅导员适时掌握学生思想行为动向、掌握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帮助其发现新问题、掌握新方法,实现育人工作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学院实施了辅导员与学生角色互换的“育人反思与促进机制”,开创了角色认知、角色发展、育人发展的新局面。按照“育人反思与促进机制”要求,规定辅导员根据带班情况,每学年必须要开展为期一周的身份互换工作,在此期间,辅导员的带班工作暂时交由“班级两委”(班级的班委和团支委)代管,辅导员以“学生”身份参与所带班级的学习、生活、活动等。在角色互换期间,辅导员完全接受“班级两委”的管理。辅导员在全面体验学生生活、班级生活过程中,要从学生角度了解班级的特点、了解班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接受班级管理的体验中引发反思,为重回岗位后的修正工作提供依据。通过角色互换体验,帮助辅导员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真实想法,了解学生对能力提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诉求,了解学生对当前育人工作内容和方法的接受程度;通过角色互换体验,帮助辅导员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方法、抓工作重点的能力,使其更加关注个人的职业能力和育人水平。
3)结对帮带“取真经”。学院整合优质师资,全面实施“结对帮带工程”,聘请思想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业务强、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老领导担任带教老师,与辅导员结成对子,依据师徒制开展“一对一”传帮带工作。学院党委对传帮带工作做了明确的规定:一是制订明确的结对帮带绩效分配和考评体系,由学院党委和学院督导不定期对结对帮带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每学期对帮带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定级、公示;二是规定结对帮带的内容和形式,带教老师做到传经验、传方法、传技术、传技巧,做到帮成长、帮成才、帮成事,做到带师德师风、带业务、带项目、带特长。通过师徒一起深入课堂、深入宿舍、深入班级、深入运动场馆开展师生交心谈心,在师父的言传身教、指导纠偏、引导扶持下,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工作奉献意识得到了明显转变。
4)领路搭桥“蓄实力”。为了实现辅导员在育人工作中的安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学院实行“分层培养工程”,即在培养辅导员“懂育人、会育人、能育人”三个能力层面上领路搭桥。一是学院独立开展集中培训,向辅导员系统全面传授新时代育人工作的基本原理、原则、内容、方法和技巧等相关知识,培养其成为“懂育人”的人;二是与其他学院联合开展交流互动、经验传授、研究探讨,引导辅导员跨学科互学、开展交叉学科互用,帮助辅导员形成科学、实用的育人知识体系,具备运用育人知识的能力,培养其成为“会育人”的人;三是邀请省内外专家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辅导员成长研讨会,传授特殊环境、事件和时期下辅导员的工作能力、素质和要求,引导辅导员掌握解决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具备创新、创造工作的方式与方法,培养其成为“能育人”的人。
3 以健康教育为抓手,夯实队伍的健康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最可宝贵的财富,拥有健康的人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康就是生涯,健康就是幸福,健康就是干事创业的资本。提升辅导员队伍的健康水平,是实现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确保辅导员开展安全教育、健康育人的关键。结合职业群体的健康分类[15],学院全面推进辅导员大健康教育。
1)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是重点。心理不健康是“易爆品”。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决定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为了确保辅导员队伍自身的心理健康,学院实施了“排除易爆品工程”,落实“辅导员集体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体心理咨询疏导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每学期组织辅导员参加1次心理健康测试、1次心理健康咨询、1次团建活动,适时了解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辅导员的心理事件预防能力和心理治疗能力,帮助辅导员建设消除心理安全隐患的能力。为了提升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一是学院每学期召开2次辅导员研判学生心理健康专题会议,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1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辅导员具备处理简单心理问题的能力、具备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能力、具备敏锐的心理健康甄别能力;二是学院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合作,将辅导员集体教育与个体咨询相结合,适时关注辅导员群体的思想与言行动向,做到准确判断、及时处理,从源头将不良心理苗头控制在始发前,确保辅导员心理健康。
2)辅导员身体健康教育是根本。身体不健康是“废品”。辅导员每天面对琐碎问题、繁杂事务,导致时间精力不够、生活作息不规律、工作负荷大。超强度工作压力下辅导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很容易出问题。为此,学院实施“变废为宝工程”,挖掘文体活动在缓解压力、促进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每月固定组织1次辅导员体育活动;二是与党支部、工会、教研室协同不定期组织辅导员参加校院级的气排球比赛、篮球比赛、教职工运动会、趣味运动会、户外运动、歌唱比赛和书法比赛;三是每年12月组织1次辅导员体检,适时监控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四是组织聘请专家每学期为辅导员开展1次科学健身与健康生活方式指导。通过实践,辅导员对健康的知信行更加深刻、身体机能不断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提高,未出现因身体健康原因耽误工作的情况;通过身体健康教育,确保了辅导员有充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投入繁重的学生工作,身体健康的辅导员成为学生、学校、家庭的“宝”。
3)辅导员财务健康教育是基础。财务不健康是“易碎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工作的基本追求就是为了获得快乐幸福的人生。财务健康是快乐幸福人生的重要指标,其中收入状况是确保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条件之一,基于对财务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学院推行“金饭碗工程”。一是聘请校内专家开展辅导员财务管理讲座,帮助辅导员掌握财富管理知识,学会认知个人财务健康状况,合理进行财务规划,提升个人财富管理健康值,进而引导个人逐渐步入财务健康自由之路;二是研究、制定、完善、执行奖励性绩效分配办法,实行公开、透明的辅导员岗位津贴、带班津贴核算制度,为辅导员营造按劳取酬、依法依规取酬的分配机制;三是在政策范围内,积极为辅导员争取合理收入,确保辅导员的年平均收入高于全院职工平均收入水平;四是不定期开展廉洁自律和警示教育,“头悬利剑、警钟长鸣”,严明廉政纪律,教育辅导员保持清正廉洁,坚决不允许向学生索拿卡要,严控辅导员在学生评奖评优、奖助学金评选定级、发展党员、开学季与毕业季的风险点,确保辅导员实现财务干净、清楚。
4)辅导员职业与社会健康教育是重点。对职业与社会的认同不健康是“危险品”。教师、管理者、服务者是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公民、普通人、家人、亲人、朋友、长辈、小辈是辅导员的社会角色。辅导员对职业与社会认同,并能从工作中获得职业认同感和应有的社会尊重是辅导员队伍稳定发展的内在条件。为了消除辅导员的玻璃心态、道德危机、信任危机、职业危机,学院实行“拒绝危险品工程”,一是学院领导班子下沉一线,深度调研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诉求、职业发展、个人婚姻家庭状况、个人工作支持度和个人幸福感,对调查结果研判后,制定符合学院实际的辅导员正向激励制度,明确规定辅导员职称评定、岗位竞聘、干部提拔使用等细则,极力营造公平竞争、公开透明、和谐健康的职业环境,引导辅导员通过变通行为方式、改善情感控制方式来提升职业成就感;二是学院积极拓展辅导员的社会支持,鼓励辅导员建立自己的社会网络,引导辅导员多元接触社会个体或团体,增加辅导员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学院每学年组织开展1次辅导员职业和岗位的平等与尊重教育,不定期带领辅导员赴校外参加校友座谈会、访企拓岗交流、亲子联谊活动和家长座谈会等,帮助辅导员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让其能找到众多渠道来支援自己;三是根据辅导员的人格特质,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各类研习活动或休闲性的联谊活动,通过人格陶冶工作,帮助辅导员正确认识自我人格内外控特质并调整外控信念,适时学习自我掌控的方法,使其能从中引导自己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升幸福感[16]。
通过实践“221”培养模式,有效激活了“搭好一个平台,建成一套制度,建好一支队伍,做强主体主业,共同下好育人工作一盘棋”的立德树人工作局面,促进了学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 辅导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用心用情育人
全院辅导员100%参与素质能力提升教育,未出现消极怠工、应付了事的情况。通过阶段性培养,辅导员“有位有所为”的政治、思想、行动表现突出,工作的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明显增强,履职尽责的担当作为意识增强,育人工作的方式方法更加合理,开展工作更加有力有序有效。彻底清除了“以文件传达文件、以通知传达通知、见子打子、形式高于实效”的工作做派,树立了“工作实打实、不走过场”的工作面貌。学生奖助评选的遗漏和错误率大大降低,资助工作零失误、零投诉,实现了应助尽助、精准资助,在全院师生中营造了公平公开民主的奖助评选工作环境;每周1次的学生工作例会不再是简单的情况汇报,会上有分析、有总结、有交流;每周开展宿舍巡查队伍整齐、准时准点,查晚归、查隐患、查学习和查动向等工作有落实;与学生交心谈心、与宿管沟通交流、了解困难学生群体、了解重点关注学生群体等工作的扎实深入。目前,辅导员的工作重心回归到学生能力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上来,辅导员按照学院划分的常态化工作、制度化工作、计划性工作、应急性工作模块,分类、分时、高效地开展育人工作,确保了工作的规范性、合理性、时效性。
2 辅导员聚焦主责主业,育人成效明显
有了学院党委做坚强后盾,辅导员放开手脚大胆开展工作,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业规划、全面素质培养、综合能力提升、安全教育、职业规划及就业创业引导等方面做出了更加专业、更加精准的教育引导,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20年,91名同学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54名同学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45名同学被确定为发展对象,45名同学被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22名预备党员(2019年发展)如期转正。2021年,124名同学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65名同学被列定为入党积极分子,33名同学被确定为发展对象,33名同学被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45名预备党员(2020年发展)如期转正。
二是学生获奖助学金人数多。2020年,30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含国家励志奖学金28人)、7名同学获省政府奖学金(含省政府励志奖学金5人),53名同学获校级奖学金(含校级励志奖学金20人),4名同学获企业奖学金,264名同学获国家一等或二等助学金,5名同学获企业助学金。2021年,33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含国家励志奖学金31人)、7名同学获省政府奖学金(含省政府励志奖学金5人),54名同学获校级奖学金(含校级励志奖学金25人);303名同学获国家一等或二等助学金,5名同学获企业助学金。
三是优秀学生和优秀班集体数量多(表2)。
表2 2020年、2021年体育学院优秀学生和优秀集体统计表 人
2020年,5名同学被授予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名同学获校级“十佳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1名同学获校级“十佳学生年度人物”称号。2021年,1名同学获校级“十佳学生年度人物”称号、1名同学获“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1名同学获“第十六届云南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
四是学生参加各类“双创”项目、比赛数量多(表3)。
表3 2020年、2021年体育学院学生参加“双创”统计表
五是学生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增强。2019年12月以前,体育学院学生违纪受处分19人次;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体育学院学生违纪受处分零人次,未发生学生人身、心理、交通、公共卫生安全事件。
六是毕业生积极就业,毕业去向落实情况稳中向好(表4)。
表4 2020年、2021年体育学院毕业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七是本科生、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不断提升(表5、表6)。
表5 2020年、2021年体育学院本科生专业录取分数情况统计表 分
表6 2020年、2021年体育学院研究生录取情况统计表 人
1 辅导员队伍人员稳定,未出现中途离职、换岗情况
2020年7月、2021年7月,学院开展了两次辅导员离职意向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辅导员的职业成长、入职匹配、工作满意度、薪酬制度、工作压力、晋升机会、组织承诺、工作单调性、工作家庭冲突、人际环境10个维度。结果显示:1)辅导员对“工作压力”“工作家庭冲突”两项的反应较为强烈,集中反映“辅导员工作涉及学生事件多、范围广,时间分配不足,精力不够,生活不规律,工作负荷大”;2)辅导员对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工作状态满意,无离职意向,并表示“在当前按专业贯通式带班制度下,愿意一直担任辅导员直至学院党委解聘”“当前辅导员队伍人际环境、工作环境、职业环境是确保自己积极工作的主要因素,当前环境下愿意为学院发展做出一些个人牺牲。”结合调查结果①,学院党委坚定实施“把关、筛选、拦截”措施,对综合部门下发的学生工作通知和文件,由院党委认真学习研判后,将育人价值低、形式大于实效的工作留在学院消化,不再下达到辅导员,最大限度地降低辅导员干扰,确保辅导员全身心、高质量投入育人工作。
2 职业认同成为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第一内生动力
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源于认识职业、了解职业特征与属性、明确职业目标、创新进取、不断提升职业水平、实现自我发展的自觉意志和精神追求。作为一种主观(或自觉)能动性,内生动力使辅导员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和身份认同感,内心深处自然生发出忠于职守的工作态度和蓬勃的工作激情。目前,在学院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学生的敬重与配合、同事的帮助与包容下,受优良的育人环境、和谐的团队氛围、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绩的感染,辅导员追求职业发展的主动意识强烈,躺平、摸鱼等消极行为消失,队伍的创新能力、职业紧迫感和危机感更加强烈,用立德树人深刻内涵指导育人实践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2021年12月,学院对辅导员内生动力的构成因素以及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责任心、成就动机、创新动机、自我实现欲望等强烈,成员之间的良性竞争表现为“用专业的工作作风和职业的工作状态,展现辅导员所带班级的特色亮点,体现个人的职业价值”,并成为主流。2)影响辅导员内生动力的内部因素中,成就动机、自我效能、自我激励决定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深度,并建议学院开展更加专业的教育引导。3)影响辅导员内生动力的外部因素中,组织因素方面——辅导员认为“目前学校学院的辅导员管理组织结构、组织目标设置合理”“学院重视辅导员参与管理工作、重视培养良好的组织氛围”,辅导员对当前的薪酬、奖励制度满意;社会因素方面——辅导员对当前的社会制度、社会群体、道德规范、国家法律、社会舆论和风俗习惯等各种各样的环境与事物高度认同,并表示能正确判断个人在育人实践中的积极作用。
辅导员的学习能力决定着辅导员的核心竞争力。学院党委针对“体育学院辅导员理论基础薄弱,实践能力强”的实际情况,积极为辅导员搭建科研平台,通过多元手段培养辅导员的理论思维素养,提升其研究能力。目前,辅导员在解决工作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时,能有效把握其内在的规律与联系,能有效开展理论提升和概括,能合理运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和理论化水平、科研信心、知识积累、知识更新能力相比培养前有了质的飞跃。“221”模式实施以来,体育学院辅导员成功申报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项目(思政专项项目)2项、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6项、云南省学校体育协会项目3项、校级科研项目12项,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出版教材著作3部;1名辅导员被评为“云南省十佳辅导员”,2名辅导员被评为“云南省辅导员年度人物”,4名辅导员获校级“辅导员/班主任年度”提名奖,3名辅导员被授予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高校辅导员是一份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职业。高校辅导员培养模式的优化、调整和构建,要充分考虑学科、专业、学生、教师、高校之间的融合发展关系,积极探寻主体行为逻辑和实践行为逻辑,深入分析新时代内涵下的新思想、新格局、新环境、新媒体、新青年带来的育人机遇和挑战;通过拓宽关联资源的协同路径研究,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基础力、创新力、领导力、影响力、引领力建设,才能深度发挥高校辅导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综合实力,切实帮助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