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华月
饱经战火
“孤城三面鱼龙窟,大岞双峰虎豹关”。崇武古城所在的半岛上有多处小山丘,不仅有利于崇武古城的守兵依地势防御,还为他们带来了视野优势,同时半岛三面临海,利于守兵出海巡航。由于战略位置重要,崇武古城一直是泉州沿海一带最关键的防御工事,它与周围的其他所城协同防守,共同保卫海疆。
在建成后的几百年里,崇武古城面对最多的敌人是来自日本的倭寇。每隔一段时间,倭寇就会来犯,崇武古城的守军顽强御敌,一次又一次击退倭寇。不过在1560年,面对倭寇的大举进攻,崇武古城的守军寡不敌众,古城失陷,惨遭劫掠。幸亏没过多久,抗倭英雄戚继光率军击退倭寇,收复古城。几年后,戚继光更是在古城中建起一座中军台,在此操练军队。
崇武古城不仅屡经战火,由于深入海中,崇武古城还饱受台风、海啸的侵袭,甚至在四百多年前,经历了八级大地震。明朝曾建有百余座海防所城,如今大多残败不堪,经历无数战火和天灾的崇武古城却较好地保留到今天,除了因为历代的加固维修,更得益于古城牢固的城防设计。
固若金汤
崇武古城占地约15万平方米,因顺着地势而建,轮廓并不规则,乍看上去像是荷花的侧面。古城的南北城墙较长,东西城墙略短,全长共有2567米,地基宽4米,高7米。不同于大多数明朝工事的砖墙,崇武古城的墙面均由花岗岩堆砌而成。外侧城墙使用长条形岩石,对于这种形状的砖石,很多地方喜欢横向摆放,崇武古城却是一排横放一排竖放,呈“丁”字形堆砌。古城的内城墙由块状花岗岩堆砌而成,内外墙之间用夯土填满。
城墙的内侧,筑有高度不同的跑马道,有两层的也有三层的,跑马道通常宽2米多,方便士兵和战马在城墙上快速调度转移,及时协防薄弱的防守点。
崇武古城的城墙上,有1304个垛口和1300个箭窗,方便士兵用弓箭或火器射击敌人。墙上还建有五座敌台,敌台宽4.5米,伸出城墙5.8米,可部署士兵,对城下的敌人做出更强有力的反击。
崇武古城四面各有一座城门,城门不算特别高大,防御设施却一点也不马虎。东、北、西三面的城门均有瓮城保护,南门虽没有瓮城,但在门外有一面厚厚的门墙,可以抵挡敌人的直线冲击。每座城门上都建有门楼。
庙宇神祇
当地古人靠海而生,格外敬畏自然,信奉神佛。崇武古城中建有土地祠、观音庙等多种庙宇。就连古城的四座门楼内也供奉了神祇,分别是财神赵公元帅、武圣关羽、道教的玄天上帝、佛教的观音菩萨。
在古城西面,有一座特殊的廟宇——解放军烈士庙。这是一座当地百姓建造的现代庙宇,用来纪念27位解放军战士。1949年,这27位战士为保护当地居民而牺牲。后来,当地百姓自发筹建了这座庙宇纪念他们。烈士庙门外有一副对联:“捐躯为人民千秋功德,军魂照海疆万世颂扬。”作为对战士们的赞扬,这副对联再恰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