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山英雄班

2023-02-23 11:45程雪
铁军·少年国防 2023年12期
关键词:棱线炮火防线

程雪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后,1951年7月,朝鲜停战谈判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利用谈判获得喘息机会,美军骑兵第1师等部频繁换防,妄图为再次北进做战前准备。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第140师抓住美军换防造成的防线空虚,将志愿军防线向南全面推进至大马里、夜月山、天德山一线。夜月山位于朝鲜铁原通往涟川的交通线旁,是扼制敌军北犯的一个制高点。第140师进占夜月山后,就像一支长矛插在了“联合国军”的交通命脉上,将他们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看得清清楚楚。

8月初,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40师第419团3营8连奉命坚守夜月山,其中1排部署在主峰以南山头和365.2高地前沿,排长刘财率3班共11人扼守365.2高地。

为夺回失去的防线,美骑兵第1师集结了一个营的兵力于8月7日开始向志愿军夜月山阵地发起猛攻。第一次进攻中,敌军出动了8台坦克,还有飞机配合,密集的炮弹不断地落在365.2高地上。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敌人在一天内多次向365.2高地发起进攻,但都被3班的战士击退了。

危机时刻,班长宋树林身受重伤,但他仍坚持战斗;战士胡少成在敌人冲上来时,英勇无畏地冲出战壕,近距离向敌人射击,打倒敌人后光荣牺牲;战士龙正江拿着手榴弹扑向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3班战士如此舍生忘死,是因为365.2高地一旦落入敌手,将对整个夜月山阵地带来严重威胁,而夜月山主阵地一丢,可能会导致志愿军刚占领的防区失守,所以3班战士们必须坚决守住。

为阻断志愿军通向365.2高地的补给线,敌人用密集的炮火进行封锁,致使志愿军的人员和弹药补给被全部切断。敌人觉察到志愿军已经弹尽粮绝,便毫无忌惮地再一次扑向3班阵地。

在没有增援的情况下,排长刘财带头高喊:“上好刺刀,和鬼子拼了!”接着,他跃出战壕,与敌人近距离搏杀。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白刃格斗,排长刘财、班长宋树林,以及6名战士壮烈牺牲。

惨烈的搏杀之后,3班只剩下负伤的战士杨南生在苦苦坚守。他从阵地前找来一些敌人的弹药,在堑壕中用不断移动的方式把敌人死死压制在阵地之外。由于敌人的炮火轰炸,365.2高地与后方的联络全部中断,杨南生利用作战间隙返回团指挥所寻求增援,并将战斗经过与戰友全部牺牲的消息做了详尽汇报。

团里立即组织8连2排增援,敌人发现志愿军增援部队后,便集中猛烈炮火封锁365.2高地的后山棱线(山棱线是由山脉最高点连接形成的线)。由于炮火密集,加上棱线通道狭窄,致使增援部队受阻,只有杨南生带着2名战士顶着炮火冲到了阵地前沿,向敌人展开反冲锋。3名英勇的志愿军战士最终把365.2高地夺了回来,杨南生在与敌人拼刺刀时壮烈牺牲。

夜月山守卫战整整持续了17个昼夜,坚守在365.2高地上的3班战士用血肉之躯殊死奋战,以11人全部牺牲的代价牢牢守住了阵地。1951年9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3班“夜月山英雄班”荣誉称号,并授予“肉搏血战,英雄坚守夜月山”战旗。

现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3班已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76集团军某合成旅装甲步兵8连3班。英雄精神不朽,几十年来,从科尔沁草原到西北戈壁大漠,“夜月山英雄班”始终秉承“英勇顽强、敢打敢拼、不怕牺牲”的战旗精神,实现了从摩托化到机械化、信息化的伟大跨越,不断书写新的荣光。

猜你喜欢
棱线炮火防线
关于车门外板滑移线问题的判断和解决方案
雷霆炮火
翼子板风窗安装面处棱线不顺的解决方案
面向智能技术的冲压模具棱线滑移线技术研究
小圆角棱线车门外板工艺设计
做好三道防线,孕育完美“天使”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义勇军进行曲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