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芝庆
( 湖北经济学院 中文系,湖北 武汉 430205 )
施琅,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 他曾是郑芝龙的部下,郑芝龙接受清朝招降,他也跟着归顺,这是目前学界的普遍看法。 这种看法值得商榷,郑芝龙于顺治三年(1646)年底降清,同年隆武帝绝食而亡,桂王朱由榔继承皇位,改年号为永历。郑成功不满父亲郑芝龙投清,与其决裂,坚持抗清,入孔庙,焚儒衣,进金门,招兵买马,收编旧部。更在南澳募集兵力,准备发兵,并邀施琅为左先锋,在小金门誓师,时为顺治四年(1647)年初,即所谓“明亡,郑成功罗致之为左先锋,相得甚; 军储、 卒伍及机密大事,悉与谋”[1]。 李光地也说施琅“明亡,寄食海上”[2]264-265。 时间如此短暂,说施琅跟随郑芝龙,成为郑成功部下,降清又反清,难自圆其说。 而持论者多引《台湾郑氏始末》 为证,但书上只说郑芝龙投降,并未提及施琅。 施琅降清一事,辗转相传,积非成是,最终,《清史稿》 记载,“顺治三年……(施)琅从芝龙降”[3]。 《清史稿》 甚至连施琅的“号” “琢公” 错当为“字”。
不过,之后施琅与郑成功交恶,亲人为郑成功所杀,确实投降了清朝。 施琅当然是怀恨在心,欲复仇、 立战功。 郑成功攻台不久,随即逝世,郑经继位,清朝与荷兰联手,进军厦门、 金门。 康熙二年(1663),周全斌降清,郑经撤退台湾。 清朝与荷兰的合作,并不愉快,清军领兵将领就是施琅,据汪荣祖考证,施琅一再拖延,从中作梗,主因在于他不想让荷兰趁机占领台湾。 因为清廷目的是剿灭残寇,荷兰想夺回台湾,这是施琅最不愿意见到的,他对荷兰将领明言,清朝可自取台湾,不需再跟荷兰携手,荷兰不用也不必再染指此事[4]。
关于施琅与台湾、 妈祖的研究成果不少,王雪岩曾从气象水文的角度,分析清廷收复台湾所遭遇的诸多困阻[5]。 而施琅通过捐资修建妈祖宫庙、 上奏朝廷褒封妈祖等事,更是大力推动了妈祖信仰的传播[6]。 不过,目前有些问题,例如施琅攻占澎湖的情况,以及他为何尊崇妈祖等,仍有待解决。 特别是“金鸡” 谶言与妈祖信仰之关系,目前未有人研究,所以探索两者间的可能联系很有必要。
施琅对台的军事主张,一以贯之,始终认为台湾乃重要之地,不可放弃,不过清朝没有明确的对台政策,三藩之乱后,康熙鉴于郑氏政权引起的诸多纷争,即便朝中大臣多有反对,仍决定处理台湾问题。 康熙曾要李光地推荐人选,李光地大力支持施琅。 “都难信及,但计量起来,还是施琅。 他全家被海上杀,是世仇,其心可保也。 又熟悉海上情形,亦无有过之者。 又其人还有些谋略,不是一勇之夫。 又海上所畏,惟此一人,用之,则其气先夺矣。”[7]230“都难信及”云云,只是话术,李光地与施琅意见一致,平台势在必行,众大臣说事有阻碍,万正色甚至有“三难六不可” 之说。 就李光地看来,“言海寇不可平,大都是畏难有六分,而养寇以自重亦有四分”[7]229。 康熙认同他的意见,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 李光地还认为,施琅生于辛酉年(1621),康熙任命同样是辛酉年(1681),都是金鸡,该年八月施琅出京,又是酉月,让他想起“木子乘舟,金鸡一叫,龙种全收” 的谶言。 又说自己老家金鸡桥曾断,海贼若平,则能修复,可见天意所在。 “木子”,李也,翰林庄廷裕见李光地,曾引用该谶言,认为要解决台湾问题,必要李光地在康熙面前,给出信心与支持: “不特明年是金鸡,且君姓亦挂其内,所谓‘木子乘舟’ 者,焉知非君耶? 愿君毋忽。”[7]228
施琅到了厦门之后,姚启圣时为福建总督。两人战略不同,姚启圣打算十月乘北风,进取台湾北部,从淡水南下安平。 主要是顾虑明郑在澎湖驻有重兵,应该要绕过,不必硬碰; 施琅则认为北风强劲,夜晚尤甚,真的到了台湾,若不能快速上岸进军,则持续攻坚,相持太久,风大浪高,舟无泊处,军队难会合,恐怕不能取胜。 施琅主张六月就出兵,应该善用南风,他观天候,判断“夏至前后二十余日,风微夜静,海水平如练,可以抛舟泊洋。 据而观衅,不过七日,举之必矣。 用北风者,徒幸万一,南风则十全之算也”[2]265-266。 到了澎湖外海,则审敌以探虚实,夜晚无风,舡舡衔接,因为洋流缘故,舡会旋转,适合停泊,当地人称为“抛洋”。 因此探听敌情,是最重要的事情。 “一日不可进,则抛洋一日,两日不可进,则抛洋两日,虽五六日无不可者。 至五六日,则敌情断无不得者。 一入沟,则有进无退。 古人尚沉船破釜,如今方顺水而进,便想到乘风而退,岂不可笑! 用南风,正是要审敌。 若用北风,则无可审矣。”[7]237施琅认为若能按照他的方法不过七日澎湖就可平定。 不过毕竟大海难测,时有飓风,不论是姚启圣还是施琅的方案,都可能有意外发生。
两方争执不下,李光地事前已经知道施琅的计策,所以前线举报施琅的书信,都被他暂时扣下。 “其时,将佐及省中诸文武官,俱怨施不于十月乘北风,而执意于此月起行,蒸熟不堪,用南风,违背天时,眊乱不经。 予扣之,且促之立功。 余曾于上前有言,不敢以局外自视。”[7]230因为是李光地推荐,李光地有连带责任,所以他力劝施琅,直接跟康熙报告。 施琅得到康熙的支持,不再有顾虑,六月十四日从铜山出发,两天后到澎湖,二十二日攻下澎湖。 只是在激战中,海域东南方,微云初起,熟悉海况者预料是飓风的征兆。 刘国轩见黑云风起,大喜,毕竟飓风一来,施琅必定退兵。 刘国轩甚至开始安排宴会庆祝,不料雷声出现,刘国轩大惊: “轰然一声大振,盖云作必飓风起,雷作则风云立散。”[7]238飓风不能起,天时优势已不在郑军,施琅看来即将获胜,刘国轩自知难以挽回颓势了。
施琅占尽天时地利的例子,还有数起。 停靠澎湖期间,施琅领兵三万,偏偏澎湖皆海水,不可用,唯一处可饮,也只够三千人使用。 “时正六月,又不雨,皆以为忧。 忽遍地皆生甜水,许不信,试以手刨沙,皆甜水。”[7]239另一个与师泉井有关: “适舟师泊平海,其地斥卤,卫城旧惟一井,涸已多年,军中艰于得水。 公焚香就井拜祷,甘泉立涌,足供万灶炊。 因题石以纪曰‘师泉’,志异也。”[8]师泉位于莆田,施琅《师泉井记》 写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其时姚启圣与施琅争论不休,督师大臣支持姚启圣,施琅不能违抗,只好在该年冬季北上莆田平海,因风大撤回,隔年平定澎湖,最终平定台湾。
施琅得胜,刘国轩逃回台湾,不过施琅也付出代价,自己右眼中弹,副帅蓝理重伤。 这场胜利有气候、 运气(或是官方宣传的“天意所归”)等方面的原因,也和施琅临危不乱、 杰出的军事才干分不开。 平定澎湖之后,施琅对降卒也是礼遇有加,除繇役,厚待遇。 “澎湖既清,居民多惊窜。 公急令招徕,戒诸军无秋毫犯。”[8]而明郑在澎湖大败后,士气大减,本打算谈和,施琅坚决不接受,目的在于把台湾等地悉数纳入清朝版图,明郑政权知道大势已去,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投降,施琅率军入台。
施琅用兵之时,官民早有听闻,妈祖显灵,帮助占澎湖、 入台湾。 事实上,清朝在与明郑对峙时,为证明天命天意所在,在宗教宣传上不遗余力,如前引“金鸡” 谶言之类。 再者,早在康熙十九年(1680)万正色夺回厦门,就曾上奏,认为是妈祖神迹帮助,康熙册封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9]111。 康熙二十二年(1683),又派官员到湄州致祭; 隔年施琅等人,诣庙致谢,康熙御制奏文说: “时方忧旱,井泽为枯,神实降祥,泉源骤涌,因之军声雷动,直捣荒陬; 舰阵风行,竟趋巨险。 灵旗下飐,助成破竹之功。”[9]114施琅修建朝天阁、 梳妆楼。 施琅也上书说:
臣奉命征剿台湾,康熙二十一年十一月师次平海澳。 澳离湄州水道二十里许,有天妃庙,缘迁界圯毁,仅遗数椽可蔽神像,臣因稍为整扫以妥神。 庙左有一井,距海数武,踩止丈余,芜秽不治。 臣驻师其间,时适天旱七月余,……臣遣人淘浚,泉忽大涌,自二十一年十一月至次年之三月,昼夜用汲不竭,供四万众裕如也。 ……臣乃立石井傍,额之曰师泉,以万古不朽,且率各镇营弁捐俸重建庙宇。……臣在澎湖破敌,将士咸谓恍见天妃,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而平海之人俱见天妃神像是日衣袍透湿,与其左右二神将两手起泡,观者如市,知为天妃助战致然也。 ……且澎湖八罩虎井大海之中,井泉甚少,供水有限,自臣统师到彼,每于潮退就海次坡中扒开尺许,俱有淡水可餐,从未尝有。 及臣进师台湾,彼地之淡水遂无矣。 ……因先以其灵异详陈,伏乞皇上睿鉴敕封,并议加封。[10]
妈祖助战的4 个神迹也就是日后流传甚广的“井泉济师” “引舟入澳” “澎湖助战” “海岸清泉”。 林清标参校《天后显圣录》 等书,并比较多种版本,编著《敕封天后志》,书中有49 幅妈祖神迹图,是基于祖本《天后显圣录》 中的55 则妈祖传说故事,删减修改而成,便包括上述4 个故事[11]104。 此外,据考证,清廷赐予湄洲祖庙的第一方御匾就是康熙的“弘仁普济”匾,可能与康熙二十三年(1684)施琅修缮、 崇祀祖庙一事息息相关[12]。 话虽如此,康熙并未允可施琅要求加封“天后” 的建议,不过康熙后期,或因误传,民间团体、 地方官员信以为真,纷纷称妈祖为“天后”。 雍正时期,“天后”更是成为一种习惯话语。 乾隆二年(1737),台湾守备陈元美海上遭逢大风,祈祷妈祖保佑平安,度过此难,而众人也平安生还,福建总督郝玉麟知晓此事,上书乾隆,奏请加封,乾隆定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自此“天后” 成了官方正统称呼[13]。
不过,施琅为何刻意凸显妈祖神迹呢? 据石万寿的推断,那是因为施琅立下汗马功劳,志得意满,又心高气傲,康熙于是批评他恃功骄横。康熙二十三年(1684),夏秋之际,台湾设郡县,主张将台湾纳入版图的施琅似乎胜利了。 不过康熙下令戌兵三年一换,而施琅奏疏的原意是希望永驻屯田。 康熙又调派与施琅毫无关系的杨文魁为台湾总兵,显然对施琅已有所防范,施琅功高震主,也有顾忌,所以将平台归功于妈祖显灵[14]。 除了政治避祸的原因,也有学者认为这是施琅利用、 推广妈祖信仰,以宗教收拢军心,以妈祖信仰逐渐替代明郑主奉的玄天上帝信仰。
关于施琅与妈祖的关系,综观学界这些说法,言之成理,各有所据。 其实从“金鸡” 预言来看,也可以观察出施琅选择妈祖的原因之一,学界对此讨论甚少。 目前的普遍看法,妈祖信仰的形成与三教、 民间文化密不可分,前引文已经指出,“木子乘舟,金鸡一叫,龙种全收”,这个是江西张天师的判语,属于道教范畴。 李光地甚至讲“其说家传互诵,人人皆知。”[7]226所以他说他十五六岁赴试,亲友之间,熟闻这个谶语; 同乡翰林庄廷裕曾见李光地,力劝攻取台湾,谈话之间,同样引用此谶语。 施琅征战有功,康熙非常高兴,李光地曾有记载:
中秋日,上衣锦袍,看月宫景物,登楼宴赏。 适捷报到,上喜甚,即脱此袍赐施。 ……上手书所作诗,裱褙成以赐人者,施外,惟山西老于成龙为直隶巡抚时,有此诗云: “自昔崇廉治,勤思吏道澄。 郊圻王化始,锁钥重臣膺。 政绩开留犊,风期素饮冰。 勖哉贞晚节,宠命日钦承。” 乃知“金鸡一叫,龙种全收”恰好验,或六十年之贼亦关气数也。[7]231
如前所言,李光地认为谶言灵验,原因是施琅生于辛酉年(1621),康熙任命施琅为官,处理台湾问题,也是辛酉年(1681),即所谓“六十年之贼”,辛酉年是金鸡年。 施琅接受任务,八月出京,八月是酉月。 道教张天师所说的“龙种” 自然是指当今天子(或清政府); 金鸡既是指时间,也能指施琅,更能借此延伸出更多的意涵与意象,因为在道教中“鸡” 有诸多指涉。
在神话中,鸡与太阳东升息息相关,鸡常常也有了太阳神的性格,是“世俗的太阳鸟”。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鸡可供食用,也是图腾,用来占卦、 祭祀,或是作为道德品格、 语言比喻、建筑装饰、 神明形象等的象征。 在《风俗通》《拾遗记》 中,可看到鸡有治疾病、 避鬼怪、 躲死神的功用[15]157。 而在道教里,“鸡” 有特殊的地位,南朝陆修静虽改革杀牲血食制度,颇有效果,但在雷法大兴之后,通过鸡牲祭祀,或祷雨,或除怪,或驱邪,或超渡亡魂,或召神兵天将,或平息水患希企渡河平安等等。 《上清玉府五雷大法玉枢灵文》 就说: “凡祈求伐庙,除邪去殃,欲得速应者,须得野祭之法,顷刻相应。为雷部下将猛烈,须用血食祭之。 应祭之法,在野,即择高山无人到处,在市,须用东南一室,闭而祭之。 立坛用白粉向巽画坛三层,上阔九尺,中阔一丈二尺,下阔一丈五尺。 雄鸡一只,用绯绢缚足,大盏五只……” 《广成仪制》 也记载: “借汝丹头一点血,坛前犒祭五雷兵……咬冠滴血酒敕牌符剑旗已毕。”[16]不论是以鸡为滴血祭享,作馔犒赏,还是趋辟邪崇,斩妖除魔,依据都是: “夫此鸡者,朱耀曰凤,爪擎云素。 金五德之姿,岂比众禽之类。” “夫此鸡者,太阳宫中,号曰金乌,今古称之,次名五德……”[15]47
李光地、 施琅、 庄廷裕都是泉州人,对于金鸡的道教预言并不陌生。 不过以鸡血鸡冠,画坛祭天,并非所有的雷法都是如此。 只是或杀鸡奉血,或祭于岸沙,配合民间的海祭、 河祭、 沙祭等等,显然也是流行的作法。 “内供养天后像。……登舶之后,陈牲醴,焚楮帛,鸣金伐鼓,以祭海神。”[11]77“天妃行祠,海滨地皆有,而东莞则有二: 一在县西百余里赤湾南山下,凡使外国者,具太牢祭于海岸沙上,故谓‘辞沙’。 太牢去肉留皮,以草实之,祭毕沉于海。”[17]辞沙仪式,依太牢猪牛羊的等级,鸣金伐鼓,其他诸如焚化鬼王像、 城隍像等等,可见流衍传播,颇为普遍。 不过与国家海祭祭典仪式略有不同,如鲁西奇所说,滨海人群的海神信仰,与王朝国家的海神祭祀,基本上互不相涉,相对独立的系统[18]。 鲁西奇的观点以汉唐为例,只是到了明清状况已有不同,民间与官方的海祭已多有混用。
而妈祖信仰包涵道教性格。 《正统道藏》 收有《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 《太上说天妃救苦灵验经》,内容相近,文字有所不同,基本上都在是道教系统下记载妈祖神迹。 “是时老君闻天妃誓言,乃勑玄妙玉女锡以无极辅斗助政普济天妃之号,赐珠冠云履,玉佩宝圭,绯衣青绶,龙车凤辇,佩剑持印,前后导从,部卫精严,黄蜂兵帅,白马将军,丁壬使者,柽香大圣,晏公大神,有千里眼之察奸,顺风耳之报事,青衣童子,水部判官,佐助威灵,显扬正化……”[19]其中晏公大神、 千里眼、 顺风耳的故事,正是后来《天妃显圣录》 所根据的原型,只是叙述推演更为详尽,前因后果更为合理。 而《天妃显圣录》 以及《敕封天后志》 所收的图文大多属于道教修练法门。 《勅封天后志》 记载玄通赠与妈祖《玄微秘法》; 《东西洋考》 也说妈祖年幼时通悟秘法,预谈休咎无不奇中[17]。 依据《玄微秘法》,妈祖生前所用符箓、 咒语、 法印等等或近于明清流行的神霄雷法、 清微雷法。
由上述分析可知,施琅刻意凸显妈祖,除学界现有观点之外,动机之一在于说明台湾纳入清朝版图,是因为当今天子,乃天意所在、 天命所归。 而这样的倾向,跟当时流行的张天师预言关系极大,也符合妈祖信仰的道教属性。 谶言中的“金鸡”,众所皆知,既跟妈祖有关,也跟施琅自己极有关系,而台澎战事的成功,更是施琅自身的超凡战绩,与康熙或是清朝的成功一样,都是符合谶语的,这类的暗示或有助于缓和康熙对施琅的猜忌。 更何况,施琅与滞留台湾的英国人、 荷兰人接触之后,萌生想法,对内他企图以“台湾归还荷兰” 等表面理由,让清政府认为外国人贪财好利,希望两广与福建继续海禁; 对外则是借此引诱英国、 荷兰前来贸易,台湾沿海继续开放,他得以操控台湾贸易大权[20]。 因此施琅急欲缓和与康熙的关系,消除他人戒心,以便进一步推动计划,所以可能刻意利用宗教的影响,来增加说服力。
换句话说,除了学界目前提出的诸多理由之外,道教、 金鸡、 海祭、 雷法、 谶言等视角,也为施琅利用妈祖信仰一事,提供了另种解读的可能,目前还未有人留意,值得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