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韶关特色农产品词语中的稻作文化研究

2023-02-23 22:25许艳平
河池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清化稻作粤北

许艳平

(韶关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除了地名,稻作文化在其他事物命名中有何体现?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较为薄弱。下面笔者以韶关特色农产品词语为例,探究其中蕴含的稻作文化,讨论特色农产品词语中的灵物崇拜、稻作生产和稻米饮食习俗。

一、韶关特色农产品词语中的灵物崇拜

我国的稻作主要分布于南方,这里是百越族先民的居住地。百越是“南方众多土著民族的统称或泛称”,其内部“各有种姓”,根据所分布区域,又分为吴越、扬越、闽越、南越、骆越等族系,分布于广东一带的族系为南越族[8]。南越族先民迷信鬼神,围绕着稻作生产,衍生出了鸟、龙、牛、蛇、狗等灵物崇拜。这些灵物崇拜在韶关农产品词语中留下了蛛丝马迹。

(一)鸟崇拜

韶关多山,大山深处生长着一种褶皮黧豆,每年六七月份开花。其花朵造型似小鸟,有头有嘴,有翼有尾,当地人称之为“禾雀花”。“禾”是“稻”的方言,“雀”指鸟雀,“禾雀”就是停在稻秆上的鸟雀。用“雀”来形容花朵,这缘于两者外形相似,而以“禾”饰“鸟”,则显示出鸟类与稻作文化的密切关系。

稻作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鸟类的贡献,人们常用“鸟田”神话来解释远古时代的水稻种植。根据陈勤建的研究,稻种的获取得益于鸟类——人工栽培稻由野生稻驯化而来,而野生稻原为鸟食,先民循着飞鸟的踪迹才找到野生稻。稻作生产也离不开鸟类。海边的稻田被称为“雒田”或“鸟田”,就是鸟类踩踏觅食过的、可以直接播种的农田。这种原始稻作农业形态,充分利用了鸟类啄食草根、捕捉害虫等生物习性[9]。陈勤建认为,稻作先民“在谋取生存发展的稻作生产中”,逐渐形成了“对鸟的依赖、崇敬和神话”[10]。

在南越族居住区,鸟崇拜现象较为普遍。珠江三角洲由泥沙淤积而成,沙滩上种植水稻,而沙滩水鸟众多,出现过很多“雒田”,又称“沙田”或“朝田”[11]。在广州市越秀区的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过刻有羽人划船纹饰的铜提筩[12]、象征王者威严的陶鸠杖首[13]。粤西地区至今还保留着跳禾楼习俗,祭祀仪式中要唱《灵鸡语》[14]35。地处粤北的韶关是石峡文化所在地,出土过大量炭化稻谷、稻秆等,稻作农业历史十分悠久。韶关人对鸟类充满敬意。每年二月初一,韶关的一些乡村要过“鸟儿节”,家家户户会搓黄糍粑喂鸟,祈祷谷物丰收[15]28-29。

鸡是一种被驯化的鸟,“鸡崇拜是古越族人进入农耕社会以后对鸟崇拜的继续”[5]。南越族在汉代就有“鸡卜”习俗[16],其后裔在远古巫术和图腾崇拜基础上,融合外来文化,创造出了具有吉祥寓意的“波罗鸡”图案。“波罗鸡”是广州最大的祭海场所——南海神庙中的一种特殊装饰,也是岭南地区自隋朝以来流行鸡崇拜的例证[17]。韶关人也习惯于将“鸡”视为吉祥物,乐于以“鸡”“金鸡”来命名农产品以及其他事物。

翁源县坝仔镇的茶农钟爱“金鸡”,他们把当地的山称作“金鸡山”“金鸡岭”,流淌的小河称作“金鸡河”,种植茶树的园子称作“金鸡垱”,种植茶树的村子称作“金鸡村”,出产的名茶称作“金鸡茶”。其命名的灵感都源于“金鸡茶”的传说。坝仔镇多古茶树,种茶始于明朝嘉靖年间。相传种茶之初,茶味大多苦涩,只有一棵神茶树,其味香醇,喝了能让人返老还童,起死回生,但是人们莫知其处。后来,有一位黄姓子孙来茶地迁祖坟,向当地的老寿星请教“神茶”机密。老寿星得知他是黄游人的第八代子孙,预料到神茶梦即将显灵,就约他当晚午夜时分在茶园相见。午夜电闪雷鸣过后,茶园中果然出现了一棵熠熠闪光的神茶树。少年见状十分惊喜,连忙刨土拔树,不料触动了一块石板。他掀开石板,里面竟然飞出了一对色彩斑斓的金鸡。金鸡咯咯地扑腾着,飞到小河边不见了。从此以后,这片茶园里的茶叶不再苦涩,而是变得清甜爽口,令人回味无穷。人们感念金鸡的护佑,将这种茶命名为“金鸡茶”[18],与茶树相关的事物,也一并以“金鸡”命名。

现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社会,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广泛,但是针对环境监测行业来讲,不能充分展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因为在环境监测行业中,工作人员对构建网络体系不够了解,不清楚网络体系对行业发展的意义。另外,有关部门对网络系统设备的投入力度较小,环境监测人员不熟悉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流程,技术不佳,甚至害怕使用新型科技,存在网络系统存在惧怕心理,仍然使用传统人工统计和建档方法来完成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为了使工作效率有所提升,就要建立环境监测数据体系,优化环境监测网络体系。

以“鸡”命名的韶关特色农产品很多。翁源县龙仙镇三华村盛产三华李,这种李果肉鲜红,清甜芬芳,被誉为“岭南佳果”“夏令之王”。三华李中的“鸡麻李”颇受欢迎。其果实初为青绿色,成熟之后透出点点紫红,再覆盖一层薄薄的“银粉”,在韶关人眼里,这就好似麻鸡的颜色,外表不美,但很有特色,这种李就是“鸡麻李”。与此类似,三华李园所在的湖也称作“鸭麻湖”,命名中体现出对禽鸟的偏爱。韶关多拐枣,村民称为“鸡肘子”“鸡爪树”“鸡爪”“鸡脚爪”。《岭南采药录》中记载的“广州相思子”,属于粤北山区的土特产,客家人经常采来煲汤,因见其茎秆纤细,故称之为“鸡骨草”“红母鸡草”。酸酸甜甜的黄皮,体形呈小椭圆形,韶关人以“鸡心”来形容它。脆甜的番石榴也是韶关特产,超市里美其名曰“芭乐”,菜场、集市里则称为“鸡屎果”。不可否认,以上命名既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也体现了粤北的鸟崇拜观念。

(二)龙崇拜

在民间观念中,龙能兴云降雨,关乎水稻的生长繁殖,一直是稻作民族信仰的雨神、水神。韶关人崇拜龙,辖区内拥有丰富多彩的划龙舟、舞龙表演等活动。韶关人舞的龙多为香火龙,用稻草扎成,表达渴望丰收之意。其中,南雄香火龙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

由于崇拜龙,韶关人热衷于用“龙”来称说一些较为珍贵的农产品。始兴县、乳源县拥有大片的梅片树,这种树能分泌带有特殊香味的树脂,提取出的结晶就是冰片,属于名贵的香料和中药,当地人称之为“龙脑”。仁化县、始兴县的深山幽谷出产一种野生中药材,其叶像人的五根手指,果实像带毛的桃子,学名“五指毛桃”。它药食两用,适合煲汤,也能健脾祛湿,舒筋活络,是韶关人珍爱的餐桌佳品,人们用“龙”来形容药材根部的形状,称之为“五爪龙”“三龙爪”。细长的丝线根被称为“龙须根”,人们常用它来煲汤,煮凉茶,以清热去火,护肝养胃。

韶关很多地名以“龙”命名,这些地方的农产品往往是特色农产品。例如,曲江区白土镇有“龙皇洞村”,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沙田柚生长。出产的“龙皇二号”沙田柚果形端正,汁多味美,被誉为“中华名果”[20]。曲江区马坝镇有“回龙塘村”,其西南是石峡文化遗址和“马坝人”遗址所在地。出产的马坝油粘米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1],当地人称之为“龙塘牌”马坝油粘米。此外,南雄市坪回镇有“龙口村”,出产的粉丝叫“龙口粉丝”,花生叫“龙口花生”。武江区有“龙归镇”,出产的淮山叫“龙归淮山”,生姜叫“龙归生姜”,茶叶叫“龙归茶”。这些农产品命名都体现了韶关人的龙信仰。

二、韶关特色农产品词语中的稻作生产

(一)火耕的耕作方式

百越民族的耕作方式有多种,除了锄耕和犁耕之外,火耕水耨的方式在秦汉时期的南越地区也存在过[22]。因为稻作是屈指可数的适应湿地和旱地的谷物,人们可以“在刀耕火种的旱地里把旱稻和其他杂谷种在一起”[23]。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在韶关特色农产品词语中仍可窥见一斑,“火姜”的命名就是一个旁证。

火姜也叫“南山姜”,是始兴县沈所镇南方村的名优特产。这种生姜肉质鲜嫩,能够除腥提鲜,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佳品。但是姜苗容易受到姜瘟病、炭疽病、斑点病等病虫害侵袭,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24]。因此,有经验的姜农种姜之前往往会“炼山”,对于开垦的山坡,要用火焚烧杂草,然后将草木灰埋入泥土,最后才种植姜苗。这样既消灭了害虫,也增添了肥料,一举两得。用这种方式种植的生姜被称为“火姜”。以火“炼山”的方式其实就是火耕,这种种植经验与稻作生产是分不开的。据游修龄考证,越人的农业因生活环境不同而呈现出两种形式:一是水田稻作,二是旱地杂粮栽培(即刀耕火种),刀耕火种的特点是将多种旱地作物混种在一起[25]。生姜与旱稻属于混种的对象,其种植经验也就有相通之处。

石峡文化考古显示,韶关曲江地区的稻作生产,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使用锛、铲、镢等高效农具,表明当时的粤北已进入“锄耕农业阶段”[26]。然而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是不平衡的,粤北韶关也存在“火耕水耨”的原始稻作生产方式。《史记·货殖列传》曾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汉书·地理志》中也有类似说法。所谓“火耕而水耨”,就是先用火清除地面杂草,然后撒播稻种,待到洪泛期来临时,再以水灌地,淹死杂草,使水稻得以顺利生长[27]。这种稻作生产方式与火姜的“炼山”有共同之处,都是以火焚烧除去杂草,灭掉害虫,同时用草木灰作肥料。南雄市(广东省直辖县级市,由韶关市代管)高峰村的畲族,历史上属于“刀耕火种”的民族[28]34。正如屈大均《广东新语》所言:“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曰火种,是为畲蛮之类。”畲族烧山开垦的田地称作“火田”,在火田里种的山稻称作“xia wo”[29]。

(二)共生共养的种植模式

“禾花鱼”一词体现了山区水稻特有的种植模式。“禾花”是指稻穗上开出来的花,禾花鱼是稻田里放养的鲤鱼,采食落在水里的禾花长大,体内带有淡淡的禾花香,因此被称为禾花鱼。早在2 000多年前的汉朝,我国南方山区就开始养殖禾花鱼。山区交通不便,人们为了改善饮食,就充分利用稻田资源,既种稻也养鱼。韶关乐昌市、乳源县一带就盛产禾花鱼。这里的稻田以水稻种植为主,兼顾养鱼。水稻为鱼提供了生长环境和食物,鱼为水稻除去杂草和害虫,提升稻田水含氧量,两者共生,节省了人力劳动,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符合生态环保理念。这种水稻种植模式产出的禾花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体现了山区稻作文化特征。

与“禾花鱼”命名类似的还有“鸭稻米”。鸭稻米的种植特点是稻鸭共养,鸭吃杂草害虫,提供肥料,增加水体含氧量,促进稻苗生长,从而提高稻米质量[30]。近年来,韶关市仁化县引入“鸭稻共作”模式,促进了稻米增收,该县产出的“扶溪鸭稻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1]。鸭稻米的种植模式与禾花鱼、鸟田有相似之处,也是利用了动物除草捉虫、疏松土壤等习性进行稻作生产。

三、韶关特色农产品词语中的稻米饮食习俗

韶关地区的稻米食品很多,以“糍粑”“米饺”“米粉”等最具特色,极富乡土气息,充分体现了粤北地区悠久的饮食习俗及与之相联的稻作文化。

(一)糍粑的娱神和保健功能

糍粑简称“糍”,是由稻米制成的充饥果腹之物,富含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此外,糍粑还一直是粤北民间的祭祀之物和养生保健佳品。

首先,糍粑具有娱神功能。在稻作先民看来,稻米为神圣之物,它与“天神”等意象关联,是联系人类与神界的媒介[32]。以稻米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糍粑,显然属于“谷魂栖身之所”,可以沟通人神,因而具有“娱神的功能”[33]。南越族先民信巫,糍粑就是他们眼中的神圣祭品,他们的农耕礼仪、神社祭祀等活动,总是离不开糍粑。在粤北韶关的乡村,至今仍然保留着用糍粑祭祀的习俗。

“古夏糍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以村落命名,因祭祀活动而生生不息。古夏村是韶关市仁化县扶溪镇的历史文化古村落,该村村民据传是唐朝著名将领李晟的后裔,先祖李氏于宋末元初卜居此地[34]。每年农历六月初二夏收之前,古夏村都要举办“禾斋节”,迎神祈福。节日里,村民敲锣打鼓,喜气洋洋地去惠水庙里请龙母娘娘等诸位神仙。龙母娘娘,当地人又称“禾谷夫人”,是百越族信仰的谷神。村民们毕恭毕敬地将神仙请回宗祠,然后供上糍粑等祭品进行祭祀,以祈求风调雨顺和农作物丰收。为了表达对神明的敬畏,村民还要斋戒三日,其间以糍粑为主食。“禾斋节”代代相传,“古夏糍粑”也衍生出了诸多品类,如九层糍粑、虾米糍、油糍、蕉叶糍、牛舌糍、谷花糍等,但村民渴望五谷丰登、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一直未变。

其次,糍粑具有保健功能。中国人喜欢艾草,因为艾草可以入药,具有祛湿、散寒等多种功效。所以每逢端午节,民间都要插艾草以避邪,用艾条做艾灸。而韶关人则有食艾叶的习俗,每年清明节,人们除了扫墓祭祖,还要吃上用艾叶做成的客家糍粑——艾糍。

粤北春来早,到了清明时节,艾草长出一丛丛嫩叶,正可供人采摘。这里气候湿热,湿气入侵人体,易患各种疾病。有经验的客家人都知道,艾叶可以疏通气血,治疗虚寒之症。《本草纲目》对此有过深入研究,认为艾叶“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具有“起沉疴之人为康泰”的功效[35]。因此,清明前后,韶关的客家人喜欢采摘艾叶,以之制作各种艾糍。韶关人制作艾糍颇为讲究,采下的艾叶经过石灰水的浸泡和清洗后,拌以赤砂糖,和入米膏之中,然后包上花生、芝麻等麻糖馅料,这样做出来的艾糍甜香可口,尤其受人欢迎。如今,艾糍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韶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6]。

(二)饺俚糍寄托思乡之情

枕楚跨粤的韶关,是中原人进入南粤大地的落脚点。自唐宋以来,大批中原人为躲避战乱与饥荒南迁至此。他们根据中原的饮食习惯,结合粤地物产,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食品——南雄饺俚糍。

饺俚糍实为米饺,因其原料为稻米,所以冠以“糍”名,南雄人称之为“船佬糍”。“船佬”指浈江上游的船夫,一群无田无地、以捕鱼为业的客家人[37]。这些客家人因怀念故乡的饺子,就用米粉代替面粉,揉成米团后擀作薄片,包出了米饺子。每天出门,船夫们都要带上饺俚糍,为一天的劳作加油。看似寻常的饺俚糍,实则蕴含着船夫们浓浓的思乡之情。他们的米饺以酸辣爽口著称,包的馅料是酸菜、豆角、辣椒等,携带着客家人的味觉密码,在客家人聚居的南雄广受欢迎。饺俚糍产于粤北,是南方稻作文化的产物,但兼具中原风味,这是它不同于韶关其他糍粑的地方。

(三)“宰相米粉”承载名人智慧

韶关的清化粉属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主要原料为新鲜山稻米和山泉水,采用磨浆、蒸煮、晾晒等传统工艺制作,具有炒而不烂、煮而不糊、滋味醇厚等优良品质,深受人们欢迎。韶关人钟爱清化粉,对米粉背后的故事更是津津乐道。

韶关人将清化粉称为“始兴米粉”或“宰相米粉”。始兴县(古称“清化”)隘子镇是一代名相张九龄的故乡,清化粉相传就是张母为儿子研制的“宵夜”。张九龄自幼聪慧,勤学不倦,后来成为开元宰相,辅佐唐玄宗成就了开元盛世,成为“自古南天第一人”,张母研制米粉的故事也在当地传为佳话[38]。人们模仿张母的做法,用山稻米磨成米浆,再蒸煮、晾干后切成粉丝,制成了一道家喻户晓的美食——清化粉。

清化粉不仅是响当当的稻米产品,也是张九龄留给粤北韶关的宝贵精神财富。身居相位的张九龄,为感念慈母,弘扬岭南文化,还将清化粉做成朝笏状,分给朝中官员食用[39],其感恩之心、故土情怀令人感动。贬官后的张九龄回归故乡,主动请缨开凿大庾岭古道[40],改善南北交通,造福百姓。他还用“石韭炒清化切粉”招待唐王,用细长的米粉表明友情缠绵不断[41]227。其责任担当与处事智慧,诠释了“九龄风度”的内涵,也为清化粉增添了厚重的文化色彩。如今的清化人仍乐于用清化粉招待朋友,通过食用清化粉表达金榜题名、前途无量的美好愿望,这也是粤北韶关稻作文化的特色之一。

四、结语

从韶关特色农产品词语可以看出,韶关人对“鸟”和“龙”充满敬意,乐于用“鸡”“金鸡”“龙”等词汇命名他们喜爱的农产品。这是灵物崇拜观念的投射,体现了百越族稻作文化的共性。同时,韶关地处粤北山区,其稻作农业方式具有山区特色,特色农产品词语“火姜”“火田”体现了火耕的耕作方式,“禾花鱼”“鸭稻米”体现了共生共养的种植模式。此外,韶关农产品中包含的稻米食品,凸显了粤北特色的饮食习俗。糍粑被民众用于祭祀活动,“饺俚糍”表达客家人的思乡之情,“宰相米粉”蕴含着岭南人的责任担当、处事智慧以及美好祝愿,体现了粤北稻作文化的特色。以上分析只是管中窥豹,择其要者而言之,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粤北稻作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地域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传承粤北稻作文化,让其中的文化精髓得以弘扬,这是另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

猜你喜欢
清化稻作粤北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Therapeutic effect of Qinghuayin (清化饮) against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toll or interleukin-1 receptor domain-containing adaptor inducing interferon-β signaling pathway
粤北龙船歌研究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稻作村落建设:乡村振兴的新视野
——以宁波市为例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袁士良从“清化”论治幽 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西江桂和清化桂木材解剖特征的比较分析
粤北采茶戏的保护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