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资源规划背景下的湖南宁乡箭楼村生物多样性科普课程实践研究

2023-02-22 03:34苏奕秋
园林 2023年2期
关键词:鹭鸟科普生物

苏奕秋 张 颖 周 晨

(1.湖南一禾研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长沙 410000;2.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长沙 410076)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乡村自然教育蓬勃发展。乡村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与生物多样性资源,是自然教育课程开展的重要场所。如何在保护好乡村景观资源的同时放大其自然价值,将其作为重要的科普场所促进乡村自然科普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湖南宁乡箭楼村生物多样性科普课程实践为例,梳理课程实践如何在空间格局、基础配套、线路设计、课程策划等不同角度影响乡村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根据覆盖约500人次的课程活动实践,总结以生物多样性科普课程为引导,结合教育学和规划学思维开展规划的相关经验;归纳课程资源优先,激活乡村景观资源,整合区域路线并再融入课程实践的相关思路;提供乡村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新途径。

乡村景观资源;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自然教育;科普课程;环境保护

乡村景观资源的形成可以看作非生物与生物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是融合了乡村自然景观与地域历史文化基因的综合性资源[1]。同时,乡村承担着向城市提供生态服务的功能,其生态环境的质量较高[2]。得益于优良的资源条件和环境特征,乡村逐渐成为自然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自然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在自然境域中开展学习自然知识、建立自然情感、爱护自然行动力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3]。而生物多样性科普课程作为自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引导人们观察自然、感受生物栖息地、理解生态系统联系,达到突显自然的重要性并自发地保护和热爱生态环境的目的,这是乡村景观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探索方向。

目前国内外关于生物多样性科普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教育领域,强调“教学+自然学校+自然体验”的自然教育模式,在自然实践中进行生物多样性知识科普[4-5]。而认知和分析资源、规划策略、资源评估与解读是国内外多数学者研究乡村的景观资源开发的集中方向[6-13]。部分学者探讨了将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等形式结合的可行性。如陈世清[14]等分析在香港郊野公园通过设置自然教育径串联自然景观资源进行生态科普的经验,其中提到以18块物种解说牌来科普森林生态知识的湾仔自然教育径,连接自然因素差异化的区域作为鸟类观察和科普的大埔滘自然教育径,以向公众科普树木生态知识为目标专项设置的树木研习径等;姚晨心[15]等分析在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如何针对物种及栖息地资源进行自然教育规划体系的构建,其中将扬子鳄的生态习性、起源与进化、伴生物种生活环境、生态系统联系等整合为4大自然教育主题,结合保护区不同分区开展科普教育活动;Yamamoto Tadao[16]探讨通过日本绿色学校旅行式教育结合科普课程的相关经验;李程远[17]研究新加坡裕廊飞禽公园依托超过400多个物种、5 000多只鸟设计的21个展区,游人可步行进入4个模拟自然栖息地,通过近距离观察和喂食鸟类,感知鸟类物种特征,进入繁殖与研究中心直接观看鸟类从孵化到育成的全过程,从而了解鸟类生态习性;Charles[18]等研究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动机和对于资源的认知观念,并对影响课程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探讨,但乡村作为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的场所,该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较少。文章以湖南宁乡箭楼村为研究对象,将资源、规划与课程策划复合叠加综合考虑,以期为乡村景观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1 湖南宁乡箭楼村景观资源概况

箭楼村位于湖南省东偏北的洞庭湖南缘地区,距宁乡市18 km,距湖南省会长沙市23 km。位于许广高速与长常北线高速的交汇处以西,周边紧邻长张高速、长石铁路、金朱公路、G240国道等,交通便利,区域位置优越。景观资源基础分析以课程策划过程中优先使用的资源作为主要分析对象,该部分是乡村课程发展规划和课程策划的先决条件。

1.1 生态结构

箭楼村呈现完整的“山—水—田—居—滩”生态结构(图1),具有较明显的基质、斑块、廊道特性(图2)。山林、沟渠、农田、滩涂,以及乡村中的篱笆、稻草垛、柴禾堆等乡村景观结构,为各种乡野植物、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生境,有利于乡村生物多样性环境的保护和提升[19-20]。

图1 整体地形结构剖立面图Fig. 1 Topographic structure section elevation drawing

图2 生态结构基底图Fig. 2 Plan of ecological substrate

1.2 生物多样性资源

(1)植物资源。场地核心区内可供课程使用的植物主要分布于三类生长环境中,分别为漫滩、村庄生活区内及河岸(图3-a)。漫滩上的植物生长呈现出不同的层级分布特征,可作为不同类型的植物科普课程素材:第一级生长少量草本植物,适合以探查土壤、水分等自然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主题进行科普课程设计;小鱼仙草(Mosla dianthera)、蓼科(Polygonaceae)植物为第二级优势种,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等禾本科植物为第三级优势种,适合以植物种类调查为主题进行课程设计。村内保留了少量古树、大树,以樟(Cinnamomum camphora)、垂柳(Salix babylonica)、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为主,此类资源适合从生长历程、渊源故事的角度切入进行树木生长习性特征科普。此外,场地内存在入侵现象,其中以小篷草(Erigero canadensis)、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为主,在清除入侵物种的过程中可以将入侵的概念和危害进行科普讲解,突显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图3 景观资源分析图Fig. 3 Landscape resource analysis diagram

(2)动物资源。场地内动物资源以爬行类动物、小型哺乳类以及鸟类资源为主。其中以鹭鸟类资源最为突显,其种类丰富,主要包含牛背鹭、大白鹭、中白鹭、夜鹭、池鹭和白鹭等8个种类(图3-b),其在场地北侧靠近沩水处、场地中部大面积农田、场地南部的森林区域内活动频繁。这适合在保障不干扰和惊吓鸟类栖息地的安全距离范围内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如进行鸟类生态特征观察及生态习性解说。

(3)生态系统类型。场地内主要具备三种基本的生态系统类型,包括农田、水域和森林。农田生态系统包含农田面积约166 hm2,种植作物以双季稻(Oryza sativa)为主,少量种植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油菜(Brassica rapa)等。部分农田配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图3-c)。丰富的农业资源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明显,有利于开展物候观察活动,可以将时间上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的乡土景观进一步转化为科普研学[21]。

水生态系统特征突出,整个村庄呈现水资源环绕之势。曾经的沩水支流穿过村内,虽因筑坝和堤坝年久失修等问题渐渐与沩水断开连接,存在淤泥淤塞、富营养化等生态问题,但其河道完整,结构清晰,各中小型湖面、小水塘渠等均存在联系。整体而言,村内水资源丰富,形成了多样化的水体空间特性(图3-d)。若能以嵌入式的方式融入植物群落,增加群落生境的多样性,对水系网络进行有效连通,发挥廊道的生态功能,优化河道生境网络[22],将形成非常有特色的水生态系统科普资源。

森林生态系统由场地南部的大面积山林为主要组成部分,该部分人工干扰程度较低,原真性和完整性较高,是场地内绝佳的自然科普场域,适合开展与自然相关的各类综合性科普课程。

1.3 其他资源

村内一些突出的公共资源可以作为基础性的配套资源以及隐性课程资源纳入科普课程的整体考虑范畴。(1)手艺工艺资源。村内村民具备各类手工艺技能,包括木工、电工、焊工、泥瓦等在内共计34户。(2)村民生活场景。村中存在一些容易受到忽视的生活场景资源,如村中休憩场所、建筑构筑物、文化活动场所等。这些资源往往是村民主要活动区域,也是一个村落最具有活力和记忆的场所。

2 乡村景观资源规划

2.1 空间格局

基于箭楼村的基础条件和生物多样性科普课程的开展需求,将课程设计作为空间发展规划的指引性因素进行逆向考虑,为课程开发和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规划形成“三心、四轴、三带”的空间格局(图4)。空间格局的规划方便后期将课程进行分类开展,同时也是课程主题分区和线路设计的基础。

图4 空间格局规划图Fig. 4 Spatial pattern planning map

西北部大面积的农田形成视野开阔且具备较高生物多样性基础的区域,将该区域内的田间教室作为自然教育中心规划考虑。东南部小部分破碎化的山林内植被丰富,将该区域内的能工巧匠坊作为自然实践中心,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该区域内的自然素材进行自然实践创作,另一方面可以将其周边的手工匠人、闲置荒地利用起来。由于科普课程体系构架中需要考虑科普展示的需要,将村委会内闲置用房作为自然文创中心规划考虑,能有效地传递生物多样性科普理念。

部分人工化痕迹明显的水塘、农园等主要分布于场地西部,该区域内将入村主要道路规划为生态文旅资源综合开发轴,开展生态文旅科普体验项目,有利于增强大众对生态科普趣味的体验感和认同感。将生态产业集中的区域作为生态产业发展体验轴,有利于增强对生态经济发展的认知。此外,结合村内地形结构和景观风貌设置生态景观风貌感知轴和地形与生态结构科普轴,作为课程主要轴线承载自然风貌观察、物种栖息地环境感知、生态结构调查、地形结构勘测等主题功能。

最后根据场地联通情况,设置森林生态体验带、农业生态体验带、水生态景观休闲带作为不同区域板块的交通连接辅助带,有效增强场地的丰富度和课程实践过程中的复合性。

2.2 基础配套

基础配套作为生物多样性科普课程实践的重要支撑,直接影响到生物多样性课程活动的开展。基础配套规划有效利用村内公共资源,如利用公共卫生间、开闭营广场、主要停车点等作为基本配套服务设施需求考虑。增设安全辅助设施、交通指引设施、课程辅助设施等辅助和保障课程活动的正常开展(图5)。

图5 基础配套规划图Fig. 5 Supporting service facilities planning map

3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研学课程实践

3.1 生物多样性科普课程模式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研学课程实践采取“物种观察+环境解说+实景体验+创作实践”的课程模式,强调让学生看到身边真实存在的事物,立足场地可供教育的生态资源,针对性研发生物多样性课程系列。将课程资源与实际场景结合,通过实景体验来传递教育理念,通过游戏和体验的方式去将知识无形化、无痕化融入在活动中。以自然的基础观察为着眼点,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观察能力,在探索的过程中带孩子们认知自然知识,理解自然的生态系统和相互关系,将其所见所闻所感融入自然实践中,通过动手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自然及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引导其形成与自然的联结。

3.2 生物多样性科普课程片区

将场地内开设的生物多样性科普课程分为4个片区开展,有利于在不同片区内突显课程主题,加深课程场景认知与科普印象(图6)。

图6 课程片区规划图Fig. 6 Curriculum area planning map

(1)农业生态系统科普区以现代农业合作社及其周边“四高”示范区农田为主要依托,科普现代化农业背景下的农田生态系统组成,提供传统农业认知科普与实践,包括农事课堂、农业科普馆、稻田生态医馆、秧苗传送带、无人机药肥点等。其将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田生态系统环境问题进行辩证探讨。(2)湿地生态系统科普区。主要依托环绕农田主要区域的沩水河漫滩及哑河水系,在区域内开展湿地调查、河漫滩生态系统认知、水生态实验、水质监测等活动,将湿地科学的趣味性与湿地生态系统认知相结合。(3)动植物观察调查区。以西南部山林为主,提供动植物认知、动植物栖息地环境探查等实践体验,在区域内开展昆虫夜观、林鸟栖息地调查、阴生植物科普、山间的自然循环等活动,在山林环境中带领学生观察自然,体验自然,认识自然并联结和保护自然。(4)自然实践成果展示区。以东南部森林环境为主,利用森林中的自然凋落物,提供手工艺学习与实践、乡村艺术创作、建筑建造实践等体验,在区域内开展小小园林师、手作步道、木作自然物种等活动,在自然中激发艺术创作本能,在艺术和手工创作过程中植入自然与艺术共存的关系讲解,引导学生以自然为素材和灵感来源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理解与感受。

3.3 线路设计

线路的设计是课程特色展现的重要形式。线路布置以优势景观资源为构建思路,设置的6条线路在充分展现自然的前提下(图7),强调生物物种基础认知、生物多样性关系科普,及自然实践。

图7 课程线路规划图Fig. 7 Course route planning map

(1)森林生物调查线路。以森林动植物观察、调查与学习为主要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保护欲。其中途经林鸟观察点、昆虫足迹记录站、动物农场、植物工坊等地。(2)田野生态系统感知线路。以了解田野画作的背景故事、提升自然美学赏析与创作能力为主要目标,拉近学生、自然与艺术的距离,从美学角度感知田野生态。其中途经禾艺术空间、田野写生稻草垛、田间游戏场等地。(3)湿地生态系统科普线路。以理解湿地生态系统基本组成和湿地科学原理为主要目标,在观察、实验等实际行动中唤起生态保护意识。其中途经湿地实验站、湿地户外教室、河漫滩、湿地观察所等地。(4)农业生态系统调查线路。包括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科普及实践,以学习农业及农田生态系统,感受新旧农业科技及生产力时代变迁为目标。从社会学、历史学的角度建立起与农业生态系统的联结,发现农业生态系统的入侵物种和环境问题等,传递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的理念。其中途经现代农业科普区、农事课堂、传统农业实践区、农户居所等地。(5)鹭鸟栖息地科普线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种类鹭鸟特征和习性,认知鹭鸟栖息地环境为主要目标。其中途经鹭鸟观察点、鹭鸟侦探局、草地故事角、漫滩保护站等地。(6)自然元素实践线路。以培养自然观察和自然实践为主要目标,结合乡村传统手工艺,充分利用自然废弃物和闲置工匠资源进行自然实践创作。其中途经木工坊、泥匠爷爷家、趣玩空间、手工教室、户外手工研习所等实践场所。

3.4 生物多样性科普课程案例

3.4.1 “湿地小分队,探寻水密码”课程

该活动依托箭楼村的湿地资源开展,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湿地定义,认识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构成,了解湿地植物特征与功能;通过湿地考察与湿地笔记绘制,提高发现问题、科学分析的能力(图8)。其中学生对湿地考察的积极性较高,在湿地实验和湿地成果创作环节中体验感强,并愿意将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学生分享。

图8 湿地课程实践思路图Fig. 8 Wetland curriculum mind map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能识别出场地中的3种天然湿地和4种人工湿地类型,学习并辨认了8种水生植物和5种湿地动物。老师通过在湿地环境下讲解让学生建立了湿地定义和组成的基本知识概念;在调查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加强了对概念的理解与认知;最后通过成果记录与创作形成与湿地生态的联结,建立生态湿地观(图9)。

图9 湿地课程实践过程照片Fig. 9 Wetland curriculum photos

3.4.2 鹭鸟侦探

该活动依托箭楼村的鹭鸟类资源进行策划、实施,课程目标为让学生学会使用双筒望远镜观察鹭鸟,了解鹭鸟种类、生活习性、生物特征,科普鹭鸟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关系,引发思考人类与鹭鸟、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图10);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欲望,引导鼓励学生学会观察家门口的自然之景,用另一种视角认识家乡、认识身边的自然。其中在线索拼图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度最高,活动结束后的回访也显示了学生对侦查记录笔记环节的印象最深刻。

图10 鹭鸟课程实践思路图Fig. 10 Egret curriculum mind map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能基本识别大白鹭、中白鹭、白鹭、苍鹭、池鹭等7种不同鹭鸟种类的基本特征,认知并感受鹭鸟3种栖息地的环境特征。活动中简单的介绍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鹭鸟的基本知识概念,之后在实地观察中加强了学生对不同种类鹭鸟的理解与认知,最后通过环境调查与记录联结鹭鸟生境,将生态观鸟观与科学生态观慢慢渗透和影响参与活动的学生(图11)。

图11 鹭鸟课程实践过程照片Fig. 11 Egret curriculum photos

3.5 生物多样性科普课程实践的影响

(1)彰显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将乡村景观资源转化为研学课程并付诸实践,有利于彰显乡村生态资源。课程过程中学生创作的作品、跟随课程拍摄记录的视频等提高了物种多样性、环境多样性的曝光度,增加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记录与传播的多样化形式。通过生物多样性课程实践,将箭楼村的各类生态资源进行了展示和变现,村民和来到箭楼村的学生深切感受到了乡村生态资源的价值所在。

(2)激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和行动意愿。课程实践吸引越来越多的新村民来到乡村,村内之前整体氛围冷清,缺乏活力,目前村民都愿意走出家门,开始从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村内的飞鸟虫鱼等各类生态朋友。课程实践过程中参与活动的学生及家庭、经过培训上岗成为助理老师的村民、大学生和研究生志愿者等不同人的新型融合,增强了其对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识和重视程度;定期举行的以生态为主题的讨论会和交流会(图12)为乡村的生态发展提供了更多创意的思路,无形中也不断提升着乡村的内在活力。

图12 乡村生态主题讨论会活动照片Fig. 12 Rural activities photos

(3)促进环境保护行动。生物多样性研学课程实践有助于激活乡村产业的发展,将村落及周边的不同产业进行整合与升级,转化为不同的科普和实践课程素材。转化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吸引更多人联结在一起自发开展新的生态保护行动。课程活动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又能够成立专项行动计划反哺乡村生态资源的保护,促进乡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

4 总结与讨论

截至2022年11月,研究团队已完成单日活动、两天活动、三天活动等近20余场,覆盖4~16岁年龄段的学生近500人次,其中针对当地村镇的公益专场服务学生人次约100人次。生物多样性科普实践放大了乡村生态资源的价值,引导更多人重新拾回与自然的链接。参与活动的学生在此过程中树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观,收获了趣味多元的自然和生态知识,了解了生态环境、动植物与人类之间的联结关系,促进了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探索欲和保护性日常实际行动。

乡村资源的利用与再现体现出一个乡村的灵魂所在。以生物多样性科普研学教育的手段进行乡村景观资源的保护,从经济上能够实现资源变现和反哺乡村生态保护行动计划。从社会影响上能够让更多人发现生态资源的价值,真正认识其重要性,从生态上能够促进更多人建立起与自然的联结,自发地保护身边自然环境。

基于箭楼村生物多样性研学课程实践的相关经验,对课程实践引导下的乡村景观资源研学发展规划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和实例论证,相关思路总结如下。

(1)课程引导规划。一般而言,规划学与教育学针对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是两个领域的事情,但作为景观设计相关人员,其专业学科学习过程中对植物学、生态学均有涉猎,是能有效连接两个领域的合适人选。因而在规划的调研阶段,若将挖掘课程资源优先,将其作为核心因素引导规划的进行,有利于在前期阶段就将课程思维与规划思维保持同步,为后续课程开发提供基本土壤和素材库,更有利于从另一个视角发现地域的特殊性,真正从后续课程实施者和场地使用者的角度增强规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突出乡野环境的自然特性。在乡野环境中开展生物多样性科普课程有其独特的环境优势,主要体现为具有原始自然特性的乡野从本质上区别于城市人工自然环境。学生在乡野中能真切感知到更丰富的自然物候变化和物种多样性,在更接近自然的场域中理解自然知识。因此保留和强调乡野环境的特殊性尤为重要,从场地规划建设到科普课程设立上都应区别于城市。如自然科普路径应尽可能保留乡野小路的自然性,而不是像平整、干净的城市游步道;科普对象的选择尽可能是实物、实景、实地感知观察,而不是将新造雕塑、小品或新引进外来物种作为科普对象。

(3)强调科普课程内容的丰富度。乡村环境下孕育的丰富资源让科普课程的内容选择具备多样性。观察物种、实地感知栖息地环境、了解生物链和生物网的概念、科普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等都可作为课程内容进行策划。策划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素材、课程场景、可供科普的对象,从内容上提升科普课程的整体丰富度。

(4)注重科普手段复合。课程的具体实施是生物多样性科普课程的重要环节,实施过程中应摆脱传统的讲解型,转化为综合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对场地资源的敏感程度,以更多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自然、观察自然为主要手段。同时,要注重环节之间的顺序性,将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去认知观察作为首要环节,再将概念和知识无痕化融入活动,增强学生知识理解,最后带领学生进行自然实践创作加深印象与理解。合理有效的反馈机制的设立是课程影响力提升的有效手段。结合之前实践可以发现,学生参与度和配合度较高的环节与体验感、动手实操时间、互动程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复合阶段性的科普手段,叠加输入输出反馈机制是保障课程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自绘/自摄。

猜你喜欢
鹭鸟科普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科普达人养成记
第12话 完美生物
鹭鸟如诗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聪明的鹭鸟
聪明的鹭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