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莉
(湖北文理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城市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晶,城市的发展、变化、演进过程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蕴含了城市的特色和风貌,而这些特色和风貌都是以城市的文化景观为载体的。城市文化景观是人们在创造城市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城市相关联的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的一部分。可以认为,小到城市中具有一定特色的单体建筑(居住、宗教、市场、交通等),大到河道、街巷、街区甚至整座城市等,均属于城市文化景观。
城市意象的概念最早由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认为人们通过对城市中的通道、边界、区域、节点、标志五种元素的认知叠加,形成对城市的整体印象的共识。而这种意象是群体记忆和人文活动的结果,具有连续性,可识别性和可读性,强调空间结构上的清晰和可读,文脉上的可记忆和连续性。景观意象是人们对于城市景观表象所形成的公众心理印象,是在精神层面上的认同感。它以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环境为背景,通过对景观表象的想象、理解并且融入感情等诸多因素而形成的思维化了的内在映像,是一个从“象”—“知”—“解”—“识”的过程,也是一个由“象”—“意”—“象”的过程[1]。其最终通过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内容,对人们的视觉进行刺激,进而引发对景观或空间的记忆,最大限度地进行景观体验,触景生情,使人观赏后引起心理的联动效应,并通过群体性的认同而升华形成的景观概念符号及表征。
襄阳古城始建于汉代,后其历经战火,屡毁屡建,现存城墙大部分是明洪武初年大规模维修后的遗迹。至今城墙北段尚保留着临汉、拱宸、震华3座城门,在临汉门上尚保留一座始建于唐、重建于清的重檐歇山式的城楼,经过修缮后完整无缺。尽管如此,襄阳古城在全国而言,尚属保存较为完好之列。城郭尚存,轴线、城郭、古河道、道路格局基本未变;护城河较为完整,还保存有3/4的城墙,尤以东、北两面城墙及大、小北门、夫人城基本完整。古城斑驳却雄风依旧,城池沧桑仍格局完好,还在诉说着历史的风采与辉煌。
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襄阳居楚蜀上游,其险足固,其土足实,东瞰吴越,西控川陕,南跨汉沔,北接京洛,水陆冲犊,转输无滞,与江陵势同唇齿。往者常筑樊城以为守襄计。夫襄阳与樊城,南北对峙,一水横之,固犄角之势。樊城固则襄阳自坚;襄城坚则州邑皆安。然则襄阳者,天下之咽喉,而樊城者,又襄阳之屏蔽也。”[2]襄阳城雄踞汉水中游,北临汉江,南依髻山,城三面为汉水、襄水环绕,是得天独厚的军事要地。在长期的战争中,其阻山带汉的地理环境、城高池深的筑城方式,均显示出其作为一座古典军事重镇的经典城池形貌和典雅的城池文化特征。方城、汉水并列,气势雄浑,与襄阳这座以军事而重的中部名城气韵相合。
“万垒云峰趋广汉,千帆秋水下襄樊”[3],襄阳历史上的交通主要靠汉水航运,城因港兴,港为城用,它们对襄阳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襄阳留下来丰富的码头文化景观和会馆文化景观。
据《襄樊交通志》载: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汉江5km多江边共分布11.5个码头,其中襄城3个,樊城8.5个[4]。在漕运兴盛年代,襄阳城区汉江两岸大小码头最多达72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历史旧城区范围内汉江两岸的码头将近30个。每个码头都与河街、会馆相通,如公馆门码头、晏公庙码头、官码头就距山陕会馆较近。会馆则绝大部分坐落在樊城沿江地带,兴盛时数量达20余座之多,是清末民初樊城商业繁荣的一个重要见证。现存会馆建筑及其遗存虽经岁月剥蚀,仍可窥见原有的风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图1 1949年襄樊市(襄阳、樊城两城区)街道图
“街巷是城镇形态的骨架和支撑,街为城镇级道路,巷为街的分支,街道布局多呈树枝状分布,街为干、巷为支。”[5]襄阳街巷承是市民生活的重要场所,是旧时承载居民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生活的舞台,其文化景观凝聚着几千年的民俗生活气息,空间特点显著。
襄阳街巷文化景观主要以襄城“十字街”和樊城“九街十八巷”较具代表性(图1),是历史上襄城、樊城两城的主要发展区域。襄城“十字街”呈棋盘式布局,街道流线以南—北、东—西走向为主,布局轴线明确,街巷通直,少曲线,主次有序:跨市昭明台下道为“卍”字形;支巷则多呈尽端式,如北街的“非”字形格局,街巷肌理整体和谐一致。
沿汉江伸展的“九街十八巷”及相应的“大小码头七十二个”组成了樊城的基本格局。樊城老街巷主要集中在临江一带,西起米公祠,东至迎旭门,北临大庆路,南至汉江边。这些街巷沿西北—东南走向展开的中山前、后街为骨架,南北向分布着陈老巷、瓷器街等小巷串接,形成网格状道路格局。两侧巷道呈枝状拓展,形成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鱼骨状街巷格局,透射着千年商埠的魅力。
襄阳传统民居建筑以风火墙为建筑的重要特色。常见品形封山式、罗锅式、云头山式等造型的墙体,墙顶、墀头、屋顶、檐口都有鬃鸱吻、凤鸟、鳌鱼尾等预制烧成的装饰材料或人工堆砌的龙凤花卉进行装点,简洁素雅,造型十分优美。临街楼房则多为重檐式建筑。重檐或单檐出挑的尺度较大,檐口以各种花形的勾头滴水镶边,既方便店面经营和买主、行人遮风避雨又兼具美观。门面多为红色木格栅门板,素雅质朴。屋面青瓦坡顶,墙体清水筑砌。墙顶与瓦面衔接之处,用斗转和上下混条,以白灰膏粉线镶边,赋予墙体线条变化,青白相间,明快淡雅,形成了襄阳素雅的建筑风貌(图2)。
图2 襄阳古民居建筑
襄阳城市文化景观与山水空间密不可分关系,其可以依托天然丰富的水系和与生俱来的丘陵地形优势,在平面景观上打造“点”“线”“面”“网”的景观层次(图3),从立体景观上营造“水面、岸线、临水建筑近景轮廓线、后退建筑背景轮廓线、远山景象天际轮廓线和天空”6个层次的景观格局(图4),从而形成有序的多层次文化景观系统。以襄城的昭明台、夫人城、仲宣楼、闻喜亭、岘首亭等城市景观“点”,构成襄城古城的景观轴线,并与樊城的米公祠、樊城片区文化中心、邓城遗址景观节点形成对景点,构建跨江历史景观轴线,展现襄城古城空间格局以及古代襄阳城市发展轴线。以樊城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为契机,在保留西北—东南走向的主体街巷格局的基础上增设巷道,联通山陕会馆、小江西会馆等城市历史建筑景观节点,建构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与隔江相望的庞公片区滨江路景观带、鱼梁洲生态旅游区形成“两岸一洲”的半岛区域,把汉江景观“线”从景观组团的边界线转变为整合城市空间的积极、主导因素,能充分考虑汉江两岸文化景观的关联因子,避免单侧岸地相对“封闭”的建设开发,造成两岸景观形态不协调的问题,达到景观形态上的协调统一。在立体景观营造上,可按照疏、露、透的原则进行建设,控制沿江建筑高度向汉江水面方向逐渐跌落,对于樊城沿江区域已经建成的高层建筑,可降低江大道道路等级,将双向四车道压缩为双向两车道,从而拓宽沿江景观空间,并规划体量较大的景观雕塑、景观乔木,修缮或重塑的汉江流域港口码头空间,丰富中景空间层次,削弱临江高层建筑的突兀感。确保整个沿江立面从前景、中景、远景层次上充分体现水景、城景、山景三位一体的山水城格局。
目前襄阳景观视廊规划多以汉江为边界线,以城市片区景观组团为切入角度组织构建,忽略汉江这一重要景观资源,将汉江剥离出景观视廊范围。因此,襄阳城市文化景观视廊的组织与优化可从两方面着手:
优先复兴以汉江水体、汉江两岸景观带为依托的通视型城市景观视廊,突出“一江双城”的特色。可充分调动汉江的水景资源的能动性,整合城市文化景观视廊,如拓宽千福码头的景观空间,增设休憩活动区、亲水平台以及观景平台等设施,并以此为景观节点,联通柜子城遗址-米公祠-千福码头-小北门码头-小北门-昭明台-襄阳谯楼-清真寺这一城市文化景观视廊;以樊城的官码头、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襄城的长门码头、闸门码头为视景,加强汉江两岸景观带的整体规划建设,控制樊城沿江地段高层建筑开发,构建视线廊道,形成汉江良好的横向景观视廊。
其次,针对襄阳历史文化景观节点“碎片化”较严重的现状,加强引导型城市景观视廊的建设,侧重引导人们到往观景点或通视型视廊体验优美的景观视觉盛宴。可与城市绿地系统、游线规划等相结合,通过在襄阳城市中创建各种不同类型的“吸引点”和“过渡节点”的方式构建引导性景观视廊。如襄城可以雄伟巍峨的古城墙、有“华夏第一城池”美誉的护城河作为“吸引点”,以坐落于不同方向的古城城门为“过渡节点”构建环城文化景观视廊,使观赏者通过这些历史要素景观节点引导,领略了襄阳古城文化之美;樊城则可将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景观“吸引点”,引导人们前往体味汉江清丽宜人的横向景观视廊。
襄阳城市文化景观特色保护既要考虑文化景观的纵向的时间维度,又要尊重人们对城市文化景观的情感认同。具体实施中可针对不同的城市文化景观采取不同的保护策略:襄城古城采用“整体保护”的策略。加强对襄阳古城墙、护城河体系以及历史风貌区、街巷格局、传统轴线、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的保护;结合古城保护与发展的需要,分析制定古城内外高度控制、视线通廊等控制要求;结合历史城区关键保护区段提出建筑的“保护、修缮、维修、改善、整修、整治”等有机更新策略,延续古城传统肌理。樊城旧城采用“碎片整合”策略。重点依托樊城城墙、陈老巷历史街巷等文化线路的展示与利用,整合区域内各类历史码头、会馆、街巷等人文资源碎片。重点突出米公祠、陈老巷片区的历史文化核心地位,切实做好遗产整体环境保护。以“新旧共生”的理念,对樊城旧城内的重要近现代遗产进行保护与再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则采用“适应性更新”的保护原则。对东津十字街、陈老巷街区和太平店老街等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空间加减法,在保留肌理特征与传统空间、交通组织方式的基础上,以结构的清晰、完整为前提,进行街区建筑质量分析,依据分析结果适当的拆除和补建,再进一步将相关业态与挖掘、提炼的非物质遗产元素植入改造后的空间中,赋予其职能与生命力,从而实现街区风貌、功能与空间的“三位一体”,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提升街区功能,保持街区活力。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采用“整体融入”的开放性理念。可对保护区域内风貌与主景建筑不协调的现代建筑进行立面与整体环境整治,疏通周边巷道,形成交通环线路网,并重塑周边开敞空间,设置现代城市街巷景观到历史文化景观的缓冲带,使建筑与环境更加融合,同时为游赏留出足够的观景空间。
街道是城市生活最重要的聚集点和发生器,也是人们感受城市风貌、体味城市气质的重要途径,演绎着城市的现代功能与人文精神。街道意象空间的营造可通过优化步行空间环境、丰富街巷节点空间、塑造良好的侧界面空间、注入地域元素四个方面实现。
1.优化步行空间环境,提升街道安全性和舒适性街道步行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行人对街道的区域归属以及认同感。可以通过重塑步行空间尺度、丰富路面铺装、强化街道绿化、完善景观设施等措施实现街道步行空间环境的优化。通过增加联系两旁建筑物的棚架、设置连廊、露台等设施重构街道的空间尺度,减少因为街道尺度过大而使行人在步行过程中产生的孤独感、不安全感。或通过控制人行道内停车、规范商铺室外商业设施布置、利用高差模糊建筑前区和步行通行区边界等手段提高活动空间面积,区分通行空间和停留空间,在保障步行通行的安全连续的前提下,提高街道活动多样性。同时,使用不同材料的铺装来区别街道功能,以道路铺装的颜色、质感、图案作为功能区域划分的柔性边界:街道中间或两侧常规步行道可采用统一的铺装样式,强化街道的系统性,明确街道的空间方位,获得方向感。而街道中提供给人们交流、休息、停留的场所铺装,则可以采用别具一格的铺装样式来限定空间,吸引行人注意,丰富路面环境。并根据场所需求,灵活运用草坪、绿篱、花坛、绿化墙和行道树等元素,营造多元和开放的街道绿化空间氛围(图5)。如结合新技术,在街道空间不足的情况下设置绿化墙或立面树,以满足街道植物景观的丰富性及美观性;或在绿化带中适当配植灌木、草花或地被植物等,形成复层植被,既有吸附灰尘、调节气候的作用,又提升步行空间环境的舒适性。景观设施除垃圾箱、路灯、标识牌等必备的功能设施,可增设座椅、花箱、雕塑等艺术性设施来满足人们户外活动需求,美化街道环境,提升街道的空间环境品质(图6)。
图5 街道绿化空间氛围示意图
图6 襄阳北街景观雕塑
2.丰富街巷节点空间,创造适宜的交往空间街巷的节点空间对于激发人们进行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有积极的作用,可通过合理开发利用街道阴角空间、“灰空间”的方式,创造街道公共交往场所。利用阴角空间三面围合临街面开敞的特殊空间形态营造景观节点,并辅以座椅、遮阳伞、垃圾桶等景观设施,赋予阴角空间功能性、观赏性和趣味性。或是在街边围墙、路旁灌木、建筑立面中有目的性的创造阴角空间:利用围墙凹进去半隐半现的空间放置景观小品、种植藤蔓类植物、设置小巧精致的雨棚等,既可供人们在此背靠、遮光挡雨,停靠休息聊天,又不完全暴露在视线中,也弥补附近居民活动空间不足的缺陷;路旁灌木的凹空间则可设置造型独特的长椅、石桌凳、遮阳伞棚等景观设施,为人们提供闲话家常、歇脚整理的空间;建筑立面上的凹空间可根据其高度的不同赋予其临时吧台、座椅、花箱等功能,提供给人们短时间休整的空间。
合理利用街道中的“灰空间”实现室内外的空间融合,给行人提供近人尺度下的围合,提升街巷安全感。树荫空间是街道中最常见“灰空间”,可设置边缘提供坐憩功能的花池、有坐憩位置的雕塑、带有垃圾桶的长椅等多功能性景观设施,为人们长时间的停留提供物质景观基础,营造出适宜的交往的街道空间景观。临街建筑前较宽的空间也可作为“灰空间”加以利用,可根据商铺性质设置相符休息设施,实现商铺的向外延伸,既带动了经济效益,也使原本单调空旷的街道中增添了供人们休息活动的露天书吧、茶吧、咖啡厅、市集等交往空间。
图7 围墙开放前后对比示意图
3.塑造良好的侧界面空间,富有节奏的街道界面城市边界的处理,特别是建筑的底层部分,对城市空间中的生活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6]。街道的沿街界面主要是由沿街的商业、围墙+居住区的居民楼组成,局部路段包括办公建筑、商业综合体等界面形式。由于视域范围的限制,人们更容易关注临街道侧界面的底层空间,如临街建筑的店铺门面、街道两侧的植被绿化、街道边的居住区围墙、存在高差的建筑物出入口等。可通过提升沿街店铺形象、重塑侧界面的通透性、优化建筑物出入口空间景观等方面有效地优化建筑底层空间,营造富有节奏感的街道界面。提升沿街店铺形象可以拆除设置过大、过高、严重影响建筑造型、颜色饱和度过高的广告牌,同时鼓励商家对其店铺的临街面的广告牌、灯箱、橱窗等进行适当布置,使店面形象精致细腻,有耐视性、醒目性,并易于记忆,使人愿意接近和驻足。更新居住区或单位围墙样式,用通透式的景观铁艺围栏、砖砌镂空围墙代替,既起到了空间划分的作用,又能提升街道景观环境。或者拆除围墙,开放围墙内部空间、景观,使街巷侧立面更加丰富(图7)。对临街主要建筑物入口空间景观的优化,可通过将入口空间处理成硬质场地的形式拓宽了人行道,使街道通行更便利;结合入口空间增设活动场地,丰富入口空间的功能性,协调街道功能空间与建筑功能空间。
4.注入地域元素,凝聚街道场所精神生活性街道中多元化的文化表达,不仅展现着街道的性格,也形成独特的文化意象,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知和难以忘怀的文化记忆。可从中提取文化元素和符号,或植入地域文化元素,构筑街道文化意象,实现街道文化精神的塑造。例如根据街道狭长的空间形态,利用住宅建筑的临街面或单位小区的围墙,设置街道文化展示墙,通过街道老照片展示、手绘街道历史形态等形式传递街道文化意象;利用街道空间节点,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绿化、景观小品、功能设施等街道每个细小元素,共同构成街道空间文化网络,从而增强人们对街道的文化感知。或将街道以艺术化的方式进行呈现,从而建立街道的文脉空间。可以街道周边的用地功能、主要服务人群、规模较大或功能重叠率较高的建筑为依据,对街道进行主题提炼,较长的街道可采用分段式多功能主题设置。如风华路金穗巷至谷山大厦路段,襄阳市第二十一中学临街而立,校园是占据此地块最为核心的部分,可打造青春学校的主题,将童趣、活力、向上等热情洋溢的文化元素植入进生活性街道的景观之中。而如风华路谷山大厦至建华路路段,临街商铺多以餐饮业为主,可以襄阳味道为主题,打造阳地方美食文化。襄城古城区内以老旧小区为主的红花园路、米花街、利民路等街道,可以通过营造以“大院文化”“街巷文化”“市井文化”为主题元素的地域文化地段。根据街道空间的功能,提炼融入地域元素,营造主题化的生活性街道,最大程度地表现出每个街道所独有的文化意涵。
城市文化景观是城市形象特征的具体体现,能让人们更直观地感知到城市特色。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襄阳为研究对象,通过残而不破的古城肌理,山环水抱的城防山水体系,由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历史文化景观遗存,南城北市的街巷空间格局,北雄南秀的建筑风貌解析襄阳独特的景观意象。并探索襄阳文化景观塑造的有效策略,期望通过文化景观营造来寻求地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结合点,延续城市的地域特色,丰富人们的精神感受,塑造城市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