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建构游戏材料的选择与投放策略

2023-02-22 16:26:20姚瑶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建构幼儿园游戏

■姚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均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组织和引导幼儿开展高质量的游戏成为衡量幼儿园高品质发展的重要指标。由此,幼儿建构游戏成了幼儿在园重要的生活、学习方式,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幼儿发展质量的高低。

一、建构游戏的内涵及价值

建构游戏是指幼儿教师基于一定的教育目的,依据幼儿的发展规律,合理投放相关游戏材料,激发幼儿进行模拟建筑和构造的系列思维性和操作性的活动。根据对幼儿建构游戏的理解,结合幼儿园日常建构游戏开展经验,发现幼儿建构游戏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是有利于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三是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四是能够整合幼儿经验及开发幼儿潜能。

二、建构游戏的类型及特征

按照结构化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幼儿建构游戏分为低结构建构游戏和无结构建构游戏两类。基于这样的理解,幼儿建构游戏具有如下特征:

智能性。在建构游戏中,幼儿智能介入,促使幼儿进行构思、设计,这是组织幼儿开展建构游戏的前提。因此,在幼儿建构游戏中,操作前的幼儿内部设想、操作中的思维与行动双向交互及操作后的反思均反映出幼儿的智能或者说幼儿的智慧。

操作性。如前关于建构游戏的内涵所述,建构游戏需要幼儿对提供的游戏材料进行排列、组合、黏合、拼搭等具体化的操作,以此来实现(不断思考、不断修正)幼儿自己头脑中的设想。从过程来看,操作性是幼儿建构游戏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创造性。虽然教师在建构游戏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前有其预设,但幼儿建构游戏常常不是按照教师的操作步骤去机械执行,而是幼儿自己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独立分析、反复尝试的结果。因此,建构游戏的过程和结果必然呈现出创造性。

三、建构游戏中材料选择和投放存在的问题

建构游戏材料的科学选择与合理投放是决定建构游戏质量高低的关键。通过前期调研,发现在幼儿建构游戏活动中,教师在材料的选择、投放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构游戏材料的选择茫然、投放盲目

通过前期的(问卷及访谈)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在班级建构游戏材料的选择与投放中基本上处于低水平的重复之中,主要表现在建构游戏材料选择茫然和投放盲目两个方面。对于建构游戏中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游戏材料,调研显示有83.5%的教师在建构游戏材料的选择上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来选择的(什么有用就选什么),甚至部分教师是“随便”选择的(即有什么就选什么)。对于建构游戏中应该如何投放游戏材料,调研结果显示有77.3%的幼儿教师在建构游戏材料投放上缺乏深度思考,将凡是认为可能会用到的材料都投放进去。正是因为教师在组织和引导幼儿建构游戏中茫然的选择和盲目的投放,导致班级建构游戏始终在各种材料中徘徊,呈现出层次性不足、低水平重复等状况。

(二)建构游戏材料的选择方法零散,投放针对性不强

在建构游戏中,教师的重点往往停留在主题的选择、氛围的营造以及安全措施保障等方面,缺少对建构游戏材料选择方法的系统思考和投放策略的深入研究,致使教师在组织和引导幼儿开展建构游戏时,面临材料数量不足、类型不丰、场域不适等问题。具体来看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建构游戏材料的选择方法缺失。如果要说教师在组织和引导幼儿开展建构游戏中缺失游戏材料的方法的选择,难免显得有些偏颇,但仔细考察教师在选择游戏材料时确实又存在方法不足(甚至有些教师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这里说的方法是指系统的方法体系或方法论的问题。比如,在组织和引导幼儿进行建构游戏前,教师究竟应该依据什么样的标准去选择游戏材料?选择哪些材料才能使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更好思考、更好操作、更加投入?等等。

第二,建构游戏材料的投放缺少策略。当建构游戏主题确定了,教师如何去组合搭配这些游戏材料,选择什么样的时机进行逐次的投放?很多老师采取的投放措施是“一股脑”地投放,出现材料堆砌,没有根据场地情况、幼儿情况等进行具体分析。由此,往往呈现出投放多了,幼儿不感兴趣;投放少了,幼儿发生争执;投放错了,幼儿缺少成长等种种不足,致使游戏缺乏深度。

(三)建构游戏的材料特色不足,材料老化

除了如前所述的问题之外,在硬件上面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园班级建构游戏的材料特性不足,不能很好地与幼儿园办园理念等文化进行深度的结合,呈现出“似曾相识”的感觉;二是幼儿园班级建构游戏材料更新机制缺失,一经定型,即长期使用,缺乏迭代升级、破旧更换的机制支持,致使教师常常缺乏思考、一味执行,幼儿往往审美疲劳、兴趣减弱。

四、建构游戏材料选择与投放的优化策略

结合建构游戏的“三大特征”及存在的“两个维度六个方面”问题分析,立足教师设计建构游戏材料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从幼儿建构游戏的游戏材料意识、材料选择方法、材料投放策略及材料迭代升级四个方面进行持续的优化,具体优化策略如下。

(一)生活与发展:增强教师建构游戏材料意识

建构游戏的成败在于材料的选择与投放,而材料选择与投放的关键在于教师,把握住了教师,也就把掌握了幼儿建构游戏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增强教师的建构游戏材料意识,要改变教师对材料的选择与投放的茫然与盲目。具体来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现优化。

1.材料关联生活

凡是与幼儿生活高度关联的事物或事件,幼儿都有天然的亲切感,都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如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易拉罐、矿泉水瓶等。因此,在考虑幼儿建构游戏材料的选择时需要进入幼儿的生活场域,以幼儿的视角来观察与选择建构游戏材料。这里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关联生活意味着是幼儿喜欢的,二是关联生活意味着是能引发认知冲突的。

2.材料促进发展

游戏是幼儿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能够较好促进幼儿的发展,甚至材料选择不恰当,还可能起负面作用。因此,要立足促进幼儿良好习惯养成、学习兴趣激发、思维能力发展、学习潜能开发等教育目的,来考量幼儿建构游戏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如引导幼儿轻拿轻放、用完归位、先有思考后有操作、边操作边思考、不怕失败勇于尝试,等等。

(二)类型与层次:总结教师建构材料选择方法

幼儿建构游戏材料的选择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幼儿进行建构游戏前端思考的结果,是进行建构材料投放的前提。因此,总结和提炼出类型丰富、层次分明的材料选择方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看,可以从类型与层次两个方面来进一步优化。

1.恰当分类

究竟应该如何对建构游戏进行分类呢?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分类标准?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决定着我们该如何组织和采取相应的指导策略。我们只能回归建构游戏之教育目的来思考,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促进幼儿深度参与。有鉴于此,我们只能从建构游戏对促进幼儿发展的深与浅的程度思考,将幼儿建构游戏分为低结构建构游戏和无结构建构游戏两类。这样分的好处是,能够从材料选择方面兼顾材料投放,使游戏过程及结果保持内在逻辑一致。

2.分清层次

承接上面的两个问题,我们进一步追问:分类的目的在于渐次推进,那么由浅入深在材料上应该如何体现呢?如何才能做到游戏材料的层次分明呢?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着后续游戏材料投放策略。我们仍然只能回到建构游戏的原初,既然建构游戏能够较好整合幼儿的经验,能够促进幼儿深度发展,那么建构游戏的材料必然起到助推的作用。因此,建构游戏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幼儿建构游戏的递进阶段性,使选择游戏材料层次与游戏活动阶段匹配。

(三)适切与时机:精练教师建构材料投放策略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等进行游戏材料的适切投放,根据游戏进程,抓住有利时机适时投放,这些都非常关键。具体来看,包含两个方面:

1.材料投放适切

所谓适切是指建构游戏开始前,材料的投放契合游戏当时的环境、场地等,能够促成游戏各个要素的交融,是一种游戏中材料投放的横向思考。要做到适切,需要考虑两个要素:一是幼儿发展实际水平,即个性化需求;二是游戏开展的场域特点,即环境要素的融合。

2.材料投放适时

所谓适时是指建构游戏活动中,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幼儿游戏的真实需要,可能是基于完善,可能是基于丰富,可能是基于推进等,能够与游戏进程有机融合,是一种游戏材料投放的纵向思考。要做到适时也需要考虑两个节点:一是情感方面,幼儿兴趣减弱之时;二是认识方面,幼儿认知徘徊之时。

(四)迭代与升级:建立建构游戏材料持续更新机制

建构游戏能够持续促进幼儿发展还需要幼儿园建构游戏材料的持续更新,长久的材料固化,长久的模式固化,必然带来幼儿的审美疲劳、兴趣减弱及建构技能低水平的徘徊,当然材料也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其改进优化之策在于建立促进建构游戏材料迭代升级的机制。具体来看要从三个方面整体思考:一是与幼儿园办园理念、办园文化结合的升级机制;二是幼儿纵向发展的迭代升级机制;三是建立建构游戏材料的老化更换机制。

猜你喜欢
建构幼儿园游戏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建构游戏玩不够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