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逆向教学的大单元教学评价设计

2023-02-20 21:58:55车丽琴杭州市余杭区凤凰小学
教育 2023年36期
关键词:逆向评估目标

车丽琴 杭州市余杭区凤凰小学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倡导评价教学,关注学生真实成长,教师应该积极捕捉、欣赏和尊重学生独特的创意表现,并给予他们鼓励,以不断加深学生的艺术体验。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艺术潜能,并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来改进学习,发展自己的艺术特长。

美国学者威尔斯(G.Wiggins) 和麦格泰(J.McTighe)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提出“逆向教学设计”理论,该理论强调在教学前先进行评价设计,即先规划评价活动再规划教学活动或学生的学习活动。逆向设计要求教师清楚地意识到学生需要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以及达到什么样的表现质量标准。因此,逆向教学设计被认为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相比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逆向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不断构建自己的学习路径。

然而,逆向教学的成功与否,离不开评价设计的支持。评价设计在逆向教学中不仅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够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以便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评价设计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既要关注学生的音乐技能和知识,又要关注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本文以“采风少年:探寻少数民族风格歌曲”为案例,围绕小学音乐逆向教学设计视域下的教学评价设计进行探讨,以期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借鉴。

观困局

在教学与评价的关系上,评价是为改善教学而采用的策略和工具。它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评价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浮于表面:评价思路需厘清 评价设计应在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基础上作出有针对性的决策。事实上,教师往往从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出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设计教学活动中,重视教学的流程顺畅与否,评价只是穿插的过渡语,仅浮于表面,甚至在许多情况下,评价的运用反而阻碍了学习。如,学生并不清楚评价的目标、标准和时间,这很容易让他们对评价感到恐惧和焦虑。若评价经常让学生感到挫败,他们就会认为评价结果会让他们感到难堪和受伤害,从而感到无助和恐慌。他们更有可能选择做容易的事情,逃避新的观点和方法,对任务感到困惑,遇到挑战就退缩和逃避。

脱离目标:评价设计缺导向 设计评价时,教师应对学习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教学目标的设立应以学生的学习经验作为出发点,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会让学生力不从心;既要评价学生音乐表层知识,又要评估音乐深层的、建构性的知识,进而判断学生的思维成长。但真正的教学中,却常出现这些问题:评价的设计与目标不匹配,导致评价过程缺乏方向和重点,不能有效地评估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价设计的数据类型和来源信息收集不充分,影响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评价活动和指标与目标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导致评价结果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

偏于同质:评价标准需明晰 艺术学习具有选择性的特点,在评价过程中,应重视音乐的艺术性和个性化表达。如今教师缺乏自主开发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手段,过于注重学生的音乐技巧,只注重学生的外在表现,如音准、节奏等,而忽视他们对音乐的内在体验和情感的表达,导致评价结果过于功利化。有时,教师还将学生的音乐表现与标准答案和其他学生进行比较,忽略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潜力,阻碍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感到压力,影响了学生音乐的全面发展和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

寻路径

在逆向教学设计理论的影响和新课标的指引下,笔者有了以下的探寻思路: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为《茉莉芬芳》,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曲风,在此基础上,教师教学第二课《悠扬民歌》时,可把《妈妈格桑拉》《赶圩归来啊哩哩》以及学生前期已学的少数民族风格歌曲,如《嘎达梅林》《巴塘连北京》等,整合为一个大单元,提取“体验和感受不同民族歌曲的不同曲风”的大观念,创设“采风少年走进民族地区”的任务情境,以感受、体验各民族民歌的旋律、节奏、歌词、衬词、演唱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定”:预判结果,制定目标 在逆向教学设计的视角下,教师需要具备目标规划的意识,以思考核心素养在学习目标中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习目标的关系。教师具有清醒的认知:在本学年、学期、单元、课时或模块中,我们究竟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核心素养?这些核心素养与学生所学的具体内容有何联系?通过这种目标规划的思考,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确保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掌握和发展所需的核心素养。

一是单元目标。围绕大观念,根据六年级年段特点以及本单元所涉及内容依据学业质量描述,提取单元目标。包括: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艺术表现,创意实践。

审美感知,文化理解。首先,在听赏中,对音乐表现要素以及表现作用的感知、反应和判断比较准确;对部分民族不同风格的代表性音乐的典型特征和表现形式具有初步的辨识和理解能力,能准确地描述出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其次,对社会生活中的音乐现象和音乐文化能作出一定的合理的分析与评价,在运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方式选择和运用音乐方面有初步经验,并能表明和解释个人兴趣、知识、背景以及其他因素对音乐选择产生的影响。

艺术表现,创意实践。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演唱、演奏,在情感表达、准确性、流畅性、完整性等方面基本达到作品要求,能根据音乐表现需要控制力度、速度和音色等,体现一定的创意。

二是走进藏族地区,制定《妈妈格桑拉》课时目标。确定单元目标之后,教师先制定《妈妈格桑拉》的课时目标,也为后续学生参与讨论制定《赶圩归来啊哩哩》等评价目标提出范例。目标包括:能感知民族五声羽调式的音乐特点,听辨《妈妈格桑拉》的情绪和旋律特点;能用深情、饱满的声音背唱歌曲《妈妈格桑拉》;能运用藏族舞蹈基本动作进行组合为《妈妈格桑拉》编创舞蹈;能分享应用歌曲《妈妈格桑拉》,搜集藏族地区音乐与他人分享交流。

“拟”:拟定标准,确立准则 根据逆向教学设计理念,在确定评价目标之后,制定评价标准。

一是自评预设,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评估。审美感知:在聆听音乐时,是否能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全程认真聆听,并能够根据歌声看曲谱。如果能做到全程认真聆听,跟随歌声看曲谱的得分为10 分,不能做到的,分值酌情递减。审美感知:在听辨歌曲的情绪、旋律特点、歌曲演唱形式、中国歌曲或是外国歌曲,以及大调式还是民族五声调式等方面,是否能用语言描述其中的三项以上,此项评估分为10 分,不能做到的分值酌情递减。艺术表现:是否能参与演唱活动,并使用正确的姿势和方法进行演唱。如果能有感情地投入演唱,保持正确的姿势,用饱满柔和不喊叫的声音演唱,此项评估分为10 分,不能做到的,分值酌情递减。艺术表现:是否能跟随琴声视唱歌曲的乐谱,跟伴奏演唱歌曲,背唱歌曲。如果能全程跟着教师的琴准确演唱歌谱,并能完整背唱歌曲,此项评估得分为10 分,不能做到的,分值酌情递减。艺术表现与创意实践:是否能用藏族舞蹈基本动作进行表演。如果能敢于用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和动作组合进行表演,此项评估得分为10分,不能做到的,分值酌情递减。文化理解:是否能将歌曲《妈妈格桑拉》应用到合适的家庭或社会音乐活动中。如果能将歌曲在合适的场景中表演出来,或者能向家人朋友介绍这首歌曲,那么此项评估得分为10 分,不能做到的,分值酌情递减。

二是互评预设,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评估。艺术表现:评估学生是否能参与演唱活动,并使用正确的姿势和方法演唱歌曲。如果能有感情地投入演唱,保持正确的姿势,用饱满柔和不喊叫的声音演唱,那么此项评估得分为10 分,不能做到的,分值酌情递减。创意实践:评估学生是否能进行菜单式自选项目表演,以及表演的完整性和自信程度。如果能自信地、完整地进行表演,那么此项评估得分为10 分,不能做到的,分值酌情递减。

三是家长评价预设,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评估。文化理解:评估孩子是否能将歌曲《妈妈格桑拉》应用到合适的家庭或社会音乐活动中,以及在合适的场景中表演歌曲、向家人朋友介绍歌曲的能力。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此项评估得分为10 分,不能做到的,分值酌情递减。创意实践:评估孩子是否能运用各种方式搜集、听赏藏族地区音乐,并具备与他人分享和交流的能力。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此项评估得分为10 分,不能做到的,分值酌情递减。

四是教师评价预设,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评估。审美感知:评估学生是否能在聆听、体验中完成各项听赏任务,并保持注意力集中。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此项评估得分为10 分;如果不能独立思考完成听赏任务,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偶有和小伙伴说话,那么得分将为5 分或0 分。艺术表现:评估学生是否能参与演唱活动,并使用正确的姿势和方法演唱。如果能根据指挥调整自己的演唱,并有感情地投入演唱,保持正确的姿势,用饱满柔和不喊叫的声音演唱,那么此项评估得分为10 分,不能做到的,分值酌情递减。艺术表现与创意实践:评估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演奏、表演等活动,并表现出对音乐的独特想法。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此项评估得分为10 分,不能做到的,分值酌情递减。

“设”:设计任务,确定方向 在逆向设计视角下,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对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更加重视对学生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考查。在评价方面,教师应该注重表现性评价,即通过学生的实际表现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以此为原则设计评价任务,在课前学生了解了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具体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思考需要完成哪些任务来实现评估,明确学习任务。一是评态度:评价聆听习惯、演唱习惯和活动的参与度。二是评听力:以PPT 形式设计音乐要素的听辨选择题,用手指出示答案。评价答对几题。三是评演唱:关注自己的声音,自评演唱。分小组演唱,你唱我评。四是评表演:分小组或个人,进行舞蹈或情景剧表演,你演我评。五是评分享:分小组或个人,你唱、奏、舞、说,我评。

“评”:多方激励,完成评价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应该积极推行多元评价的原则,充分发挥不同主体或角色在评价中的作用,形成多方共同激励的机制。这意味着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相关参与者都应该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通过多元评价的方式,我们能够更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拓”:迁移情境,深度学习 在完成《妈妈格桑拉》一课的学习之后,学生把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原理和态度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流程。一是走进彝族地区,师生共议完成《赶圩归来啊哩哩》评价目标、评价标准和评价任务。二是走进其他民族地区,师生共议完成少数民族风格歌曲大单元自选内容的评价目标、评价标准以及评价任务。三是菜单式选择加分项目:选择最喜欢的少数民族风格歌曲进行演唱、舞蹈表演、乐器演奏以及撰写乐评进行阐述等。

“结”:反思总结,提效升质 在多次评价追踪过程中,学生审视自己这一单元产生的“净效应”,进行再评估。教师进行统计整合。一是综合增值评价:自评、互评、家长评、师评学习的进阶。二是教师根据评分单进行整理汇总,公布等级。

得方向,行反思

逆向教学设计,以结果为导向,通过明确的目标期望引导学习行为。在教学活动过程嵌入过程评价证据,以衡量学习者理解水平,确保了教学活动与学习目标的高度匹配。同时,评价结果也成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提供个性化指导的依据。

逆向教学视域下的评价设计教学效果显著。在这持续两周的学习中,学生沉浸在“采风少年”的情境中,对藏族、彝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风格歌曲的典型特征和表现形式有了更强的辨识和理解能力,也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素养达成实现增长的动态过程。

但是,本单元的评价设计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教师和学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探讨如何灵活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工具以及制定评价标准。其次,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尽可能避免主观偏见的影响。此外,评价结果的反馈和指导也需要得到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期望未来进一步探讨逆向教学设计视域下评价设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结合实际教学情境,开展实证研究,了解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动机的变化。寻找和开发适用于小学音乐教学的评价工具和方法,提供更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评价方式。

猜你喜欢
逆向评估目标
逆向而行
逆向解答
我们的目标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5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最终评估
世界科学(2013年11期)2013-03-11 18:09:46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