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 育
在提倡全面发展、技能成长的当下,大部分家长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此五年级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功底。另外五年级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对于艺术创造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呈现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很容易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1.引导学生在学习、绘制脸谱的过程中,萌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热情。
2.通过“教—学—评”一体化的方式提高作品创作质量。
3.基于中国画的画法绘制脸谱,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画的形式美感,弘扬我国民族艺术,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脸谱文化”源自中国戏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彩墨脸谱”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脸谱”是舞台演出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化妆造型艺术,从美术课程的角度来看,脸谱是一种特殊的图案,引导学生学习、绘制、创作这种图案,可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增加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本课时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将自主学习、自主创作的权利交给他们,通过兴趣教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其继续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知晓脸谱的艺术特点及如何搭配色彩绘制脸谱。
利用现有资源制作出各种类型的脸谱,并能用脸谱完成较为简单的戏曲表演。
教师出示各种脸谱的图片,并提问学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上的物品是什么吗?
生A:是戏曲中的脸谱。戏曲演员登上舞台前,都会在自己的脸上画上与角色对应的脸谱。
生B 补充:一提到脸谱就让人联想到“戏曲”。
师:非常好!同学们,你们在什么地方听过戏曲呢?
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经常在家里看爷爷奶奶收看中国戏曲频道;有的说在公园玩耍时会看到有人现场表演戏曲节目;有的说逛街的时候看过一些商店中各式各样的脸谱,商店里还滚动播放戏曲音频。
师:戏曲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呢!我们现在来欣赏一段有趣的视频。
教师打开PPT 播放视频《唱脸谱》,学生一边认真聆听,一边跟唱。
师:这首《唱脸谱》主要表达的是什么呢?
生A:这首歌的歌词描述了不同类型的脸谱,有蓝脸的窦尔敦、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白脸的曹操、黄脸的典韦。我记得妈妈告诉过我,在京剧中不同颜色的脸代表了人物的不同性格,比如,黑脸的角色是耿直、公正,像戏曲舞台上包公的脸就是黑色的。
生B:从这首歌能看出各种脸谱的特色。
师板书课题:彩墨脸谱。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画脸谱吧!
(设计意图: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利用谈话、视频播放的方式导入学习主题,既能节约宝贵的教学时间,又能直奔主题。)
教师借助PPT 向学生展示各种脸谱作品,学生在赏析佳作的同时,及时记录自己的想法、观点。
师:在刚才的作品欣赏中,你们有没有发现脸谱的特点呢?
生C:脸谱所绘的颜色能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如红色、黑色、黄色、蓝色、白色所代表的性格都不同,《唱脸谱》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生D:脸谱是用油彩来画的,我在电视上看见戏曲演员们直接用油彩来画脸。
师总结:油彩也就是我们教材中所说的彩墨。关于彩墨脸谱,我们来了解一下吧!脸谱在中国传统戏曲中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透过脸谱人们能看到角色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脸谱也被业内人士称为角色“心灵的画面”。脸谱文化的发展变化得益于戏曲艺术家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体验、综合,以及对剧中角色的不断分析、判断、作出评价,才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艺术手法。我们了解和绘制脸谱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脸谱有哪些种类吗?
生A 认真思考后回答:我听喜爱戏曲文化的爷爷说过,脸谱有生、旦、净、丑四种,其中“生”角是小生,小生就是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的文弱书生。
生E:“旦”角多指戏曲之中的女性形象。旦角包含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等。
生H:“净”角又称“花脸”,一般是会武术的人。
生I:“丑”角是指戏曲中的小丑,这一角色在戏曲中具有讨喜的效果。
师补充:中国戏曲中人物脸谱造型主要是“写意”,造型大胆而夸张是戏曲脸谱的特征。水墨脸谱将绘画中的“点、线、色、形”有规律地组织成变形、夸张、装饰性极强的图案造型,形成气韵生动的写意作品。
(设计意图:绘画环节正式开始前,先向其介绍脸谱文化,在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兴趣的同时,又为接下来的艺术创作活动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师:脸谱文化是戏曲文化的一个分支,各式各样的脸谱帮助戏曲演员成就了经典的角色。你们知道脸谱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教师播放介绍脸谱画法的视频,简介脸谱文化。
学生认真观察。
师指生回答:脸谱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生G:画脸谱之前首先要选择相应颜色的油彩,这样才能画出演员需要的黑、白、黄、蓝、红等颜色的脸。
生H:要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在脸上画上相应的、能凸显角色特点的妆容。要画好脸谱应该注意细节部分,这样才能凸显“生”角文质彬彬、旦角漂亮的气质。
师:脸谱是图案化的,创作者要有一定的绘画、美术基础,才能把脸谱画得完美。同学们,你们认为画脸谱要用到哪些技法呢?和你的同桌或前后桌互相讨论一下吧!
生K:下笔之前首先要弄清楚想要什么样的脸谱。
生B:应该先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在调色盘上加入与所画脸谱相应的油彩,另外需要准备好几支干净的毛笔,因为上色的时候是不能用相同的毛笔蘸不同的颜料的,否则画出来的效果和预期的有误差。
生D:毛笔最好是选用笔尖较细的那种,这样方便做细节处理。
生M:如果自己没有什么创作灵感,可以先找一个范本,然后按照范本的样子稍作改变,这样就能制作一张有着个人特色的脸谱了。
在技法讨论的同时,学生认真记录要点,为后期的脸谱绘制奠定基础,以提高艺术创作质量。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做出总结,引导学生明确脸谱创作的方法。
师总结:脸谱绘制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勾勒填色法和没骨法,所谓勾勒填色就是运用墨线勾完脸谱的轮廓,再使用合适的颜色在勾好墨线的范围内填充色彩,这种手法也被业内人士称作单线平涂;直接用彩色作画,不用墨笔立骨的技法叫作没骨法,以彩笔取代墨笔,直接挥抒,从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脸谱风格。这样的技法更考验手艺人的基本功。
(设计意图:将教师直接传授的模式,改为视频展示讲授,由学生讨论脸谱绘制的技术点,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由教师总结,保证了美术课程的质量。)
师:同学们,通过讨论,相信大家已经初步掌握了脸谱的绘制方法了,现在请你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工具尽情施展才华吧!
学生快速拿出作画工具进行自主创作。创作活动接近尾声时,教师全班巡视,通过观察、对比挑选满意的作品,向全班学生展示。
生C 在白底脸谱上用油彩绘制了漂亮的青衣形象,在认真审阅作品后,她酌情添加了细节部分,稍作修改之后整个作品就更加完美了。
生D 将自己最喜欢的武旦形象绘制在塑料面具上,他还细心地在面具边缘穿上小孔,绑上柔软的丝线,如果把脸谱佩戴在脸上,他就是戏曲舞台上的小武旦了。
生J 觉得小丑的形象很有意思,于是选择了合适的颜色绘制了丑角的脸谱。
生H 巧妙地将传统的书生形象刻画在脸谱上:白净的面孔、朱红的嘴唇、清澈的眸子。
师:刚才大家基本已经完成创作了,老师从你们的作品中挑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教师打开白板引领全班共同欣赏,同时允许学生表达看法,根据他们的意见、建议对作品稍作修改。
(设计意图:自主创造是以学生自己的意识为主导,支持他们将心中的美好向往付诸于画纸之上,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他们自主绘画的热情,当教师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任务时,便能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师:在之前的作品创造环节,大家基本已经完工了,那么你们想不想看看同学画的脸谱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异口同声:想!
接下来全班以前后桌为单位,四人或六人组成一个小组,小组成员挪动课桌拼成大方桌,大家分别将自己的作品放置于课桌上,便于大家轮流欣赏。
小组各成员认真欣赏作品,并给出意见与建议,便于作者及时进行修正。
生C:H 绘制的小生形象的脸谱,色彩搭配比较合适,整个脸谱给人一种俊朗、清新的感觉,我仿佛看到了戏曲舞台上的小生。
生J:L 的刀马旦脸谱看着很漂亮,之前我在叔叔的汽车配饰里见过一个一样的脸谱,L 的手艺都快赶上商店里售卖的脸谱的品质了。
生B:A 画的净角脸谱我觉得细节刻画得还不够好,比如,能用上勾勒填色法,先用笔尖较细的毛笔勾勒外部轮廓,图案的内里再用油彩均匀地填充,这样画出的效果应该会好很多。
生E:F 画的武生脸谱看着不够美观,如果没有创造思路也可以找个范本来模仿,再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添加一些对应的颜色,这样整个创作质量就更高。
教师启发学生根据大家发表的观点为同学的作品打分,以帮助学生找到改进方向。
(设计意图: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往往站在同一高度之上,因此他们的意见与建议更容易被同伴接纳。另外给予学生相互品评作品的机会,充分尊重了他们的主体地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师:同学们,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戏曲脸谱,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呢?
学生回顾日常生活后发现:在商店里、在钥匙扣上以及衣帽上都有脸谱图案。
教师启发学生可利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亲手制作脸谱面具,待成品完成后用精美的包装盒装好送给身边的人,以增进彼此间的关系。
Ѳ本课时的教学,我坚持将“教—学—评”贯穿整堂课,尽量在探讨脸谱绘制技巧、自主创造和相互评价等环节给予学生主动权,最终我获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了脸谱绘制技巧,培养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