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俊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以美育新人、以美展形象、以美兴文化的全民美育工作已蔚然成风。高等院校作为美育开展的重要阵地,面对新时代高校要不断加强公共音乐教育,摆脱音乐课程边缘化的境遇,大力推动音乐教育改革创新,从根源上解决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高校音乐教师,应该突破“封建”和“传统”的束缚,利用《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中国古典音乐和《小夜曲》《仲夏夜之梦》等西方古典音乐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将合理性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其中工具理性更强调效率和结果,价值理性则追求意义和价值。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大多采用西方的教学体系和工具化的教法,以类似于流水式的模式来培养人才,音乐教育似乎成了一种以工具理性为内核的教学行为,过于重视技能训练,缺少人文素养、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导致音乐教育处于劣势地位。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与西方高校音乐教育相比较而言,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上存在巨大差异。在教育理念方面,西方音乐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及自学能力培养,以歌唱基本功训练、曲目艺术理解力训练等基础训练及培养为主,将早期古典乐派曲目作为必修课程,部分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元活动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西方学生的演唱功力、艺术鉴赏水平能够得到充分提升;而我国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下,学生成为被动的教育对象,自身的自主能力被弱化,对音乐作品也缺乏个人独特的见解和分析。可见,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成为必然。在课程设置方面,英国早在20 世纪初期便倡导音乐通识教育,甚至以法律形式将音乐在内的艺术课程设为核心课程;德国高校将音乐课程分为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其中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自身喜好选修,必修课则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加。[1]我国高校音乐课程设置大多采用拼盘式的结构,且较少融入我国民族音乐和传统音乐文化,相应的音乐实践、音乐综合体验类课程尚处于待开发阶段,实践性较弱。
纵观当下国际音乐教育及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现实,音乐教育应由“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型,深挖隐匿于作品背后的人文价值。在此时代背景下,高校必须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改革力度,思考“育何种人”“如何育人”“由谁育人”三个问题,开齐开足音乐课程,丰富艺术实践活动。
中外音乐中不乏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为高校音乐教育的高质量开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如,在讲授国歌时,教师应讲清国歌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歌词和乐曲激昂有力,对于弘扬爱国情怀、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如,在赏析《苏武牧羊》中国古曲时,先从“苏武留胡节不辱”着手,此曲突出一个“情”字,既是对祖国的钟爱之情,也是对家乡的思乡之情,更是对敌人的愤恨之情,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应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我国教育十分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中小学就开设了道德与法制课程,在大学阶段开设了“思修”“毛概”等课程,同时随着“双增”政策、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旨在通过课程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三观”,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既可以纾解压力,还可以做到某些程度的心理治疗。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在音乐教育上主张“美善合一”,强调音乐从道德上感化人。[2]如,教师可利用春晚歌曲“是妈妈是女儿”进行感恩教育,通过聆听和赏析歌曲让学生感悟亲情,用流行音乐开启学生真善美的大门,使其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据调查研究显示,音乐训练可以开发学生的右脑,有助于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亟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人才。而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构成,通过健全和完善公共音乐教育体系,让学生在系统的训练下提高自身对音乐的敏感度,促使其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如,在对音乐《鸿雁》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学生听歌感受蒙古族歌曲的风格,想象内蒙古大草原特有的风景,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勾起学生的思乡之情,使其热爱我国民族音乐。可见,音乐能够给学生带来各种感受,有助于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加大投入力度,丰富教育资源
在师资队伍投入方面,高校应加强音乐教师培训力度,以丰富知识储备、更新教育理念为核心,包括教育理论、音乐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等方面内容,通过开展“唤起兴趣、鼓舞精神”为主题的座谈会,或举办以柯达伊音乐教育的理念和工具为主题的讲座,立足高校音乐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帮助师资队伍树立科学的音乐教育理念,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在教学设备投入方面,学校应根据音乐教育课程标准和实际教学需要,设置公共音乐课程专用教师,配齐钢琴、音乐器材、常用乐器等基础设施,同时还要丰富教学资源,选购一些优质的音乐类书籍和资料,为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广阔空间。在经费投入方面,国家政府需要加大音乐教育投资力度,制定和颁布相关指导性文件,大力举办形式多样的短训班、公开课,从而推进艺术教育的发展。[3]
2.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学生的音乐认知
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高校音乐教育亟须与新时代接轨,不断加强,相应的管理制度也要不断深化改革。因此,高校应设立专门的音乐教育管理部门,从领导层面重视和正确认识音乐教育的价值内涵,了解音乐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全体教师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与理解。管理人员需要严格监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还要设置音乐教研室,经常性组织教师开展总结会议,梳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便于日后的针对性教育;同时要对公共音乐课程学分作出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以“2+1”模式即一门必修课、一门选修课为主,课外活动为补充,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接受2个以上学分的音乐教育。音乐教师则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音乐课程,转变自身传统固化的育人理念,加强教育管理,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使学生能够清楚音乐教育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高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设置“基本乐理”“视唱练耳”等课程,涵盖音的产生、属性、长短、高低,五线谱与简谱、节奏节拍、音程、和弦等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而为后续的音乐鉴赏奠定基础。其次,开设古典音乐鉴赏课程。由于当代大学生更喜欢流行音乐,部分学生认为古典音乐“严肃”“深奥”。而古典音乐像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西方古典音乐《今夜星光灿烂》《仲夏夜之梦》等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高校应开设古典音乐鉴赏课,通过品味脍炙人口的民歌、高贵典雅的交响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给予学生以精神的洗涤和品格的滋养。[4]最后,增设特色选修课程。高校应该增加音乐表演类(键盘类、弦乐器、打击乐)、作曲类、音乐技巧类课程,如“声乐基础”“合唱指挥”“中华民族乐器演奏”等,让学生在多元化的音乐课程中学习民族音乐,提升艺术感知和艺术情感;或者开设地区特色音乐课程,通过引进不同区域的民族音乐资源,增设特色课程,开辟一条具有学校特色、当地特色的音乐道路,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区域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音乐理论等相关知识,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1.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完善教学内容
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必须把握音乐教育动态和前沿信息,不断完善和更新授课内容,培养青年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一方面,高校及音乐教师要重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通过普及南北方山歌、不同区域戏曲,如《信天游》《无锡景》《兰花花》,以及河北梆子、昆曲、京剧等,领略我国传统乐器,如二胡、古筝、扬琴、埙、古琴等,带领学生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了解不同乐器演奏方式和音色,以丰富学生的学识,开阔其视野,促进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关注学生需求,培养音乐审美力。音乐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能力来选择古典音乐、轻音乐、爵士乐的代表作,引导学生从作品背后感知美。
2.以学生为核心,优化教学策略
一方面,创新教法,提高学生参与度。在鉴赏音乐作品时,音乐教师可利用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对音乐文化学习的自觉能动性。以中国民歌“劳动号子”为例,教师可先布置任务,即劳动号子创编,并设计一档音乐类主持节目,在任务的驱使下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再对“劳动号子”音调响亮、律动感强、粗狂有力的风格特点进行解析,让学生清楚本节课知识点,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改变音乐鉴赏课活跃度低的现状。另一方面,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高校可开展形式各异的课外音乐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如以音乐之美和音乐教育为主题的“音乐之美趣谈”“乐聚·畅谈”“音乐下午茶”等实践活动,打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充分发展。
高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音乐教育管理,营造轻松、愉快的育人环境。要开设基础知识课程、古典音乐鉴赏课程,增加特色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要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促进音乐教育提质增效,从而科学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