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品质的组成要素及提升策略

2023-02-19 11:35胡争飞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12期
关键词:要素高中语文策略

胡争飞

摘要:阅读对语文学习乃至整体科目的学习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对阅读的要求就不仅停留在兴趣、理解的阶段,而是要向品质进阶。本文就阅读品质的内涵、组成要素做深入分析,提出阅读是一场品质的修炼,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具体从阅读品质的要素入手,尝试提出三点提升阅读品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阅读品质 高中语文 要素 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语文核心素养逐渐被重视。那么何为语文核心素养,温儒敏先生给出了确切的答案,他指出语文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层面的内容。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首先要夯实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即听、说、读、写,其中“阅读”是最重要的部分。进入高中阶段,很多学生的阅读量明显下降,其实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认知世界、夯实写作的重要保障,理应被教师和学生重视。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注重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阅读品质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稳定的状态,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行为特征。

一、阅读品质的基本概述

阅读是一种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获取来收集信息以认识世界、提升眼界、积累阅历的过程,这是一种主动的过程,阅读的质量、速度、深入程度等都由阅读者来调节掌控。当然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学习过程中,语文学习涉及多种阅读教学课程,有推荐必读书目、有讲解阅读方法,总之是本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以及增大阅读量的原则,来助力语文学习。品质通常是对人类精神、思想、行为、认知、能力、文化等方面的素质的评价。所谓阅读品质,就是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所表现出的一种稳定的状态特征[1]。指的是学生在阅读行为中表现出来的阅读心理、兴趣、理念、策略以及思想和思维等内容[2]。阅读品质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既包含内部的智力等因素,又受到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阅读品质是人的众多品质当中,以阅读为核心的众多品质的集合,包括思想属性、能力属性、行为属性、心理属性等众多内容,其构成要素是多元的,由內而外的包含思想、心理、行为和思维等品质。[3]

阅读品质在学生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实际教学环境中,部分语文教师对阅读品质的关注度不够,尤其是缺乏专门的训练,导致学生阅读品质培养面临诸多问题,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有的教师只注重阅读的数量,不注重阅读的质量;有的教师机械性地布置阅读的任务和书单,完全忽视学生的阅读兴趣,导致语文阅读氛围差,学生阅读兴趣低;还有的教师阅读教学方法传统,模式化严重,无法激发学生的全部智能与热情,阅读课味同嚼蜡,更别提阅读品质的培养了。

阅读品质相对于其它品质而言具有特殊性,以阅读为核心,一切的活动均要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因此关于阅读品质的培养而言需要一套适合自己的实施流程与操作。比如营造合适的阅读氛围与环境;寻找合适的阅读教学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想象与创造力,为学生终身阅读与学习发展奠定基础。[4]

二、阅读品质的组成要素解析

(一)思想品质

阅读品质首先体现在思想品质方面,也就是阅读主体的阅读行为的思想认知水平,具体表现在阅读环节就是对阅读素材选择水准的高低。思想品质作为阅读品质的第一要素,其内涵十分丰富。思想品质的高低决定了选择阅读素材质量的高低,最终决定了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对指引阅读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

我们首先要对阅读品质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在古代社会要想出人头地就只能在历史典籍、藏书资料中埋头苦读,时至今日,虽然教育形式彻底改变,教育改革逐渐深入,但是阅读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并且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要正确认识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读好书,读有价值的书。

其次要有全面的阅读视野。建立全面的阅读视野同样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价值。书籍种类很多,如果在选择读本时只偏爱某一类型,那么无疑会制约该生的成长和发展,只有开拓健全学生阅读视野,才能助力阅读品质提升。在此认识的基础上要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戴尔·麦康基曾说过,计划的制定比计划本身更为重要。所谓凡事有计划、计划有行动,所以在开展阅读之前,不妨先制定一个阅读明细,并对阅读时间合理安排,完成阅读品质的关键一步。

最后要有合理的阅读选择。学生阶段的阅读书目大多是教师建议和指定的,学生在选择书目方面往往缺乏主动权,其实对阅读书目的选择也是培养学生分辨力、判断力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建立健全价值观以及提升综合素质都有一定的引领作用,教师做好引导和宏观掌控工作即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自主探究和选择的权力交还学生,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二)心理品质

阅读品质的第二个元素是心理品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对“心理”的研究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情感、意志等方面,应用于阅读过程中,主要用来涉及反映阅读目的、阅读态度以及阅读行为等方面表征。首先从阅读主动性上来看,也就是阅读兴趣,这是判断一个学生阅读品质的关键,保持对阅读的兴趣和初衷,对阅读者自我的阅读需求和情感需求保持敏感,促进学生真正享受阅读、爱上阅读。其次从阅读的自觉性来看,高中生处于青春期,自律能力参差不齐,将读书的行为内化为一种自发的行为,这就是阅读的自觉性。阅读的自觉性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积极引导。最后是阅读的专注性和持久力。学习最忌讳三分钟热度,不可否认,阅读过程中会存在诸多困难和外界干扰,因此摒弃外界干扰、保持持久耐心,这是阅读品质的前提和保障。另外,阅读还需要情感投入,只有投入情感,与作者达成情感共鸣,才能在阅读中有收获,有成长。

(三)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阅读品质的核心,也是阅读能力高低的集中反映。思维意识的培养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例如发散性思维、集中思维、思维导图等等。就阅读而言,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与成长的过程就是在阅读的行为中逐步实现的。

一方面思维品质具有深刻性。从基础的认知、理解、记忆、应用到后来的分析、评价、鉴赏,思维能力在逐步增强,同样阅读也由浅入深演变。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也应当关注并重视高阶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应用。

另一方面来看,思维具有批判性。批判便是高阶思维品质的直接体现,从简单的阅读理解演变为阅读鉴赏、评价,这是阅读呈现高水平的标志。批判与质疑是不同的,中小学阶段的阅读,多数是学生就某个点提出质疑,而高中阶段的批判是学生基于某种理论基础,提出个性化的见解和评价,这是从知识体系到思维方式都得到成长和提升的表现。

(四)行为品质

阅读的行为品质主要是外在表征,即发生阅读的这一行为,是主体(学生)对阅读的一些处理方式,比如阅读方法、阅读计划、阅读速度等,这些具体的行为表现为一种品质,具体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阅读的速度。阅读的速度与学生个人的识字量与理解能力有直接关系,而阅读的速度就决定了阅读的效率,但是也不能单纯的注重速度,而忽略质量,当今特别是高中阶段,在学习压力大、学习进展快的趋势下,语文阅读提倡整本书阅读逐渐被放弃,转而侧重短篇阅读,这些都是影响阅读品质的元素。

另一方面表现为阅读的灵活性。灵活性主要体现在阅读方法上,提到阅读方法,从小学到高中,接触到很多,精读、慢读、朗读等等,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有限的阅读时间中,找准合适的阅读方法,获取有效信息进而提升自身语文综合能力至关重要。在阅读方法上,特级教师喻旭初说,阅读有很多种,像是浏览性阅读、消遣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等等,针对不同的书,应当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新课标中更是要求针对不同学年段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总体来说,学会选择和应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也是学生需要逐渐掌握的基本技能,需要教师及学生高度重视。

三、阅读品质的提升策略探究

(一)激发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阅读品质提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生能够运用创新性的思维模式去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思考和阅读体验,而想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充分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则成为了阅读品质提升的前提条件。学生在阅读兴趣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自主阅读才能够引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深入思考。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中认为:“只有学生能够拥有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能,才能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让学生做到有效阅读”。在新课程标准中也多次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认为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不仅要提升学生的阅读数量,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品质。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笔者以自身的教学经验试举几例。

可以巧妙的运用课堂上的导入环节,通过多种趣味性或悬念性的导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一探究竟的欲望。比如在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的教学中,笔者通过描写秋天的中国古诗词作为导入,笔者搜集了一部分描写秋天最为出名的古诗句,让学生通过诵读感知诗人对秋天的不同情感,接着再抛出悬念性的问题:“现代散文家中郁达夫先生也写作了一篇关于秋天的散文,那么他是从什么角度对秋天进行描写的呢,又表达了其对秋天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呢?”在导入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迫不及待地展开了对《故都的秋》的阅读。还可以借用当前流行的多媒体进行课堂的导入,比如在讲授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前,笔者借用流行的影视片段进行赏析导入,学生被影视剧中精彩的场景所吸引,一下子激发出阅读兴趣,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走向阅读的深处。

还可以通过对作者的介绍和文学作品的写作背景,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笔者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教学中,就通过对作者苏轼生平经历、文学成就、以及《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笔者就苏轼与其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并列“唐宋八大家”的荣誉讲给学生听,将苏轼数次贬谪的经历及所到之处发生的名人轶事讲给学生听,将苏轼开创豪放派词风的故事与其乐观豁达的态度讲给学生听,将《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写作背景,即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经历及其心路历程讲给学生听。

其实苏轼被贬黄州是其文学创作上的一座里程碑式的标志,他的豪放词风也是在这一文学创作阶段开始走向真正的成熟。笔者将这些文学常识、历史知识相互融合,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对豪放派词宗苏轼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有效提升《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阅读品质。

(二)教授阅读方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在每篇文章的教学中进行重复的阅读指导,还不如将阅读的多种方法教授给学生,当学生被教师激发起阅读兴趣和探索欲望时,正是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的有效时机。

比如可以教授学生常规的阅读方法,如速读、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高中教材中选编的课文一般而言篇幅较短,除了在预习、复习阶段可以使用速读方法外,更多情况下适合使用精读的阅读方式。而在整本书的阅读当中,因为篇幅往往较长而能够使用到多种阅读方法,其中精读的阅读方法使用较少,而速读、略读的教学方法使用较多。比如在《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笔者先是带领学生一起重温了多种常规的阅读方法,然后在阅读计划的制定中加入了阅读方法的提示引导。

除了常规阅读方法的教授,教师要引導学生从自身水平、语文学习实际做好阅读规划。阅读规划的制定要遵循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国内到国外的原则。比如在《三国演义》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可以将《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展开对比阅读,以此来引导学生明确历史正史与演义小说在语言使用、素材使用、写作风格方面的差异。比如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中,笔者先引导学生对这本书中相关内容的学习经历进行回忆,看看学生对书中的哪些人物形象印象比较深刻,然后再以此为突破口展开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更重要的是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做标记和写心得,在写作中梳理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提炼人物形象。这些阅读小法虽然小,但是十分的精妙,对于学生提升阅读品质,养成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5]。

另外,在阅读方法的教学中,还要注意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这一阶段的学生在认识水平和独立思维能力上已经发展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一味地照本宣科显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要在阅读方法的教学中多下心思,多进行创新性的尝试。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到不同学力水平和阅读能力的同学之间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的引导教学。比如在《乡土中国》的阅读任务中,阅读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设置“体会学术性著作的语言使用特征,理解书中的主要写作内容”,而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就可以设置为“根据学术性著作的语言使用特点进行一篇说明文的写作,并在理解书中写作内容的同时深挖其写作主题和内涵”。

我们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学生的阅读心理与习惯,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走进奇妙的阅读世界,在阅读实践中获得品质的提升,最终完成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

参考文献:

[1]唐惠忠.浅谈加强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10(04):46-47.

[2]程挺毅.高中生创造性阅读品质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3.

[3]杨德铸.对“阅读品质”的再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版),2021(11):5—8.

[4]顾琳.“品质阅读”:为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奠基[J].基础教育研究,2012(3):45-47.

[5]郑国.高中语文创造性阅读品质略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03):71.

猜你喜欢
要素高中语文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