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贝多芬钢琴作品的艺术特征
——以作品79 为例

2023-02-19 10:34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3年5期
关键词:大调奏鸣曲贝多芬

□ 杨 柳

贝多芬在西方音乐史中的地位几乎无人可比,其作品时至今日仍熠熠生辉。二百年来人们不断地分析其作品的艺术特征,试图以此为依据,从演奏和音乐评论等多方面解释乐圣的创作意图。其中的作品79是贝多芬在鼎盛时期创作的为大众熟知的钢琴奏鸣曲之一。整首作品包含三个乐章,虽然三个乐章的音乐材料看似完全无关,但其在音乐情感上展现出了明显的内在联系与递进,这也是贝多芬钢琴作品具有较强艺术性的体现。作品79整体情绪轻松活泼,相对比其创作年代具有较为超前的艺术审美特征,对其进行分析探究将有利于加深后人对该作品的理解,并有助于演奏者复原作曲家的创作本意。

一、 作品情况概述

(一)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在贝多芬音乐作品所涉及的众多体裁中,奏鸣曲这一类型的作品数量最多,其中仅钢琴奏鸣曲就有32首。人们称贝多芬为“乐圣”,这32首钢琴奏鸣曲则被誉为钢琴“圣经”。在这些钢琴奏鸣曲中,一半以上都完成于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鼎盛时期。这些作品体现了贝多芬较为超前的艺术思想和审美特征,同时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代表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成就与价值。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不只被钢琴界公认为是推动钢琴音乐形成高峰发展的重要作品,它们的出现也强有力地推进了当时整个音乐界的发展。

从贝多芬的整体创作来看,英雄形象贯穿在他大量的作品当中,这体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贝多芬在其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中也表现出了带有较强斗争性的英雄主义色彩,这些作品构建了一个庞大且完整的世界,在这里展现了贝多芬对命运无常的反抗和对现实的斗争。这些作品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较为自然地融入了作曲家的内心情感,它们极有可能代表着贝多芬对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抗。作曲家通过具象的音符作为载体,为人们营造出了一幅庞大且生动的声音画面。

另外,奏鸣曲作为极具艺术特征的体裁类型,贝多芬在创作时较多地融入了民族民间歌舞音乐的素材,这使其音乐风格在严肃的同时也增添了些许优美活泼,赋予了这些作品更强的生命力。作曲家有意将民族意识在作品中进行渲染和渗透,将斗争精神与音乐技术进行了有机融合,使作品蕴含了极高的思想内涵与丰富的情感特征。严谨的创作技术和细腻的情感变化增加了这些钢琴奏鸣曲的张力,使得作品较强的艺术特征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得以体现。

(二) 作品79 的创作背景

作品79是贝多芬第二十五首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09年,这一时期正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鼎盛时期。但贝多芬在1804年创作第二十三首钢琴奏鸣曲“热情”后的几年内都没有再创作钢琴奏鸣曲,而是在1809年中连续创作第二十四首、第二十五首、第二十六首钢琴奏鸣曲,后人猜测这与其人生经历和情感转变有一定的关联,这也使得这三首作品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其中,在创作作品79时,贝多芬已经逐渐接受双耳失聪的事实,并逐渐适应命运无常对其带来的压抑影响,在经过了激烈的对命运的反抗与斗争后,他的心态更加平静、平和,他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主要情感也逐渐转变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上。

这首作品大量运用了模仿杜鹃鸟叫声的音响设计,音型设计也呈现出了轻快活泼的风格特点,所以常被人称为“杜鹃奏鸣曲”。这首奏鸣曲通过有力的音符、明快的节奏和音色的转变,表现出了作曲家对大自然生机勃勃的追求与热爱。但结合创作背景和贝多芬的人生经历,人们还是能在其中感受到作品所带来的些许哀伤因素,这也是此作品情感细腻、层次丰富的重要体现。

二、 作品79 的艺术特征分析

(一) 结构特征

与大多数包含四个乐章的钢琴奏鸣曲不同,作品79小巧精致,只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四三拍,共包含呈示部、展开部、结束部、尾声四部分。呈示部为1—51小节,其中主部主题为前8小节,第8—23小节为连接部,副部主题为第24—46小节,余下为结束部。主部主题为G大调,副部主题为主部调性属方向调D大调。第52—122小节为展开部,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第52—59小节,使用主部主题材料发展,为之后的展开实质阶段做引入。第二阶段为第60—118小节,作为展开部的核心阶段,这一部分所体现的展开性极强,此处出现的大量三度下行音响生动地模仿出了杜鹃鸟鸣。第119—122小节是展开部的第三阶段,这一部分沿用了前一阶段的音乐材料,为再现部自然出现做了充分的准备。展开部主要采用三度关系为调性布局,从E大调开始,先后经过C大调、c小调、降E大调、g小调、D大调,最终在再现部的开始回到了G大调。再现部为第123—175小节,副部主题在这一部分实现调性复合,在G大调上再现。第176—201小节采用主部主题材料发展而来,为这一乐章的尾声。

第二乐章为带三声中部的复三部曲式,整个乐章仅34小节,采用了并不常见的八九拍。其中起到呈示功能的第一部分为前9小节,这9小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单二部曲式,采用g小调。第二部分三声中部为第11—20小节,使用降E大调,形成一个带有补充的非方整乐段。第21小节起连接作用。第三部分为第22—29小节,是对第一部分的完全再现,回到g小调。最后五小节为尾声。这一乐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规模虽短小,次级结构却清晰严谨。

第三乐章采用回旋曲式,四二拍,除主要主题外还出现了两个插部主题。第1—16小节为主要主题,形成了一个单二部曲式,其中第一乐段G大调开始,结束在D大调上,第二乐段最终调性再现回到G大调。第一插部主题是第17—34小节,为e小调。主部主题的第一次再现是第35—50小节,回到G大调。第二插部主题出现在第51—71小节,转入C大调。主部的第二次再现为第72—95小节,采用动力化再现,再次回到G大调。第97—118小节沿用主要主题材料,为这一乐章的尾声。

(二) 音乐形象与情感特征

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以兰德勒舞曲因素为主要音乐素材,整体音乐形象映衬了作曲家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在此作品创作期间,兰德勒舞曲在整个欧洲十分流行,在这一乐章的前23小节中可以较为清晰地感受到兰德勒舞曲的风格特色,这也为整个作品奠定了风格基调,即民间的、天真自然和质朴的。在这一乐章的展开部则出现了大量钢琴模仿的杜鹃鸟鸣,与呈示部纯真自然的音乐形象呼应,是这一乐章中最具灵动性的一个片段。

第二乐章甜美似歌的音乐材料在“极简”的结构内运行,其表现的音乐形象在当时可谓十分新颖,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十分明显。这一乐章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的声音画面,画面中仿佛有一位老者,正将曾经发生的故事娓娓道来,给人温暖静谧、幸福涌动的感觉。

相比贝多芬其他回旋曲作品,第三乐章的音乐独具轻松明快、灵动天真的音乐形象,仿佛出现了杜鹃鸟相互嬉戏玩耍的场景。一贯严肃的作曲家贝多芬,内心似乎也住着一群热情洋溢、可爱俏皮的天使们。

三个乐章的情感特色不尽相同,却好像被同一种对生活的期待相连。贝多芬将纯熟的创作技术与鲜活的情感表现有机结合,为人们展现出生活中轻松闲适、亲近自然的美好画面。

三、 作品79 的演奏分析

(一) 演奏范本概述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几乎是所有钢琴演奏者必弹的曲目,因此大量钢琴家都曾录制过这些作品,其中著名钢琴家施纳贝尔与吉列尔斯录制的两版演奏范本是目前较为知名且不得不提的。在演奏作品79时,两位钢琴家的表现方式和演奏各具特色,这也说明了不同演奏者对于同一作品极有可能产生不同理解,所以了解并分析不同范本对于后人进行学习和演奏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作用。

施纳贝尔是第一个将这首钢琴奏鸣曲灌制成唱片并广为流传的演奏家,虽然其录制版本常被大众诟病,人们认为其演奏的贝多芬奏鸣曲存在很多问题,如:快板乐章过快而慢板乐章过慢、演奏技术不完美等,但笔者认为音乐没有对错,施纳贝尔只是展示了他个人对于贝多芬音乐的理解。在作品79的演奏中,施纳贝尔旋律处理细腻柔和,“杜鹃鸟鸣”清脆悦耳,营造出明朗且温情的音乐画面,让人既可以听到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也可以感受到人间惬意的烟火气息。

吉列尔斯的钢琴演奏表情细致,他所录制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可以说是集其一生的演奏经验所现,遗憾的是吉列尔斯并未将全部32首钢琴奏鸣曲录完就与世长辞。吉列尔斯在杜鹃奏鸣曲的演奏中为大众展现了更为明亮且多变的声音色彩,并赋予了这一作品更多的个人理解。他将这首作品不同主题间的过渡处理得极其自然,并更加关注和声色彩变化时的音色处理,使作品整体效果显得更加松弛有度。

(二) 演奏特征分析

通览全曲不难发现,作曲家已经将这首作品的演奏要点展示在音乐材料运用的过程中。频繁、激烈且丰富的力度变化与“杜鹃鸟鸣”是演奏者在演奏时不可忽视的两个重点。

1.力度变化的处理

这首作品的三个乐章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笔者认为能将此曲中三个独立乐章串联在一起的最显著因素,当数贯穿始终的力度变化。这里以特征明显的第一乐章为例,呈示部主部主题开始于果断的强奏,在人们对这一主题还意犹未尽时,音乐在第12小节突然进入到弱的力度并产生明显的流动感。在第24小节开始渐强,但第27小节突强后力度又马上变弱,这个弱的力度只持续了第28小节这一小节。之后的4小节重复了第24—28小节的力度变化方式。伴随着音型的流动,力度变化在第36—45小节也毫不停歇,出现了规律的由渐强到渐弱后再反复的力度变化,这种力度设计极易激活听众的情感突触,使听众产生情感共鸣。在呈示部的结束部也出现了夸张的强弱对比,结合音乐材料,此处可以营造出十分俏皮幽默的声音效果。之后的展开部中,乐句之间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强弱循环交替的力度变化模式,这种强弱交替仿佛形成了一种对话场面,声音此起彼伏,对话“双方”各具特点。再现部的力度变化与呈示部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频繁的力度变化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听觉疲劳,因为作曲家巧妙地将“突强突弱”与“渐强渐弱”相结合,出其不意地牵动着人们的听觉神经,让听众时刻保持着好奇。因此,演奏者应十分谨慎地对待此处的声音处理,将转瞬即逝的“突强突弱”与容易引起情感变化的“渐强渐弱”做好区分。

另外,三个乐章结束处采用了相同的却并不常见的力度设计,这也是一个值得演奏者注意的细节。三个乐章结尾都是在相对激动的音乐形象中力度突然变弱,并转瞬结束。如果处理得当,这些片段都将成为演奏时的点睛之笔,引人遐想。

2.杜鹃形象的塑造

这首作品被人们称为“杜鹃奏鸣曲”,主要是由于作曲家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极其符合杜鹃鸟的特征,并有十分形象的“杜鹃鸟鸣”出现在其中,整首作品都洋溢着亲近自然的气息。三个乐章相比较,杜鹃形象在第一乐章与第三乐章出现得更为具体。

第一乐章通过模仿杜鹃鸟的叫声,映衬了大自然的灵动与生机。“杜鹃鸟鸣”形象生动地出现是在这一乐章的展开部,这一处的“杜鹃鸟鸣”受力度变化与踏板使用的影响,时强时弱,时而清脆时而和悦,仿佛山谷中的鸟鸣与回声。需要赋予同一具体的音乐形象不同的音响特点,这对演奏者来说是一个十足的考验。颗粒感十足的奏法似乎更显声音清脆,温柔连奏则更易营造柔和的音响效果,演奏者需在短时间内使用并切换不同的演奏技术来展现此处复杂细腻的声音层次。

第三乐章主要主题的核心动机为右手演奏的前三个音,这三个音形成一组上助音进行。这一动机及其衍生片段的每一次出现都为人们展现了一幅好似杜鹃鸟扑翅飞舞、嬉戏逗趣的动态画面,因此这一动机材料的每一次出现都应引起演奏者的关注。演奏时应使每一三音组内部平滑流畅,而每三音组之间又有明显间断感,塑造杜鹃鸟们你追我赶、活泼嬉戏、飞来飞去的音乐形象。另外,这一乐章的尾声处,情绪逐渐低落,相同音乐材料在不同音区零散交错呈现,仿佛在表现杜鹃鸟最终渐渐飞远的场景。这一场景的塑造同时也契合杜鹃鸟游动性大、不固定居所的生活习性。所以演奏者在演奏尾声时,应对此处看似与之前相似的音乐材料做出完全不同的声音处理,营造出些许凄凉孤单的意境。

结语

贝多芬作品79显然有着不同于其他同时期作品的独特之处,其音乐形象具体,表现方式超前,整首作品虽篇幅短小,但作品结构与发展手法严谨考究。对这首作品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演奏者揣摩作曲家的创作初衷。只有深入了解作品,熟知作品的情感表达意向,演奏者才能结合具体的演奏技术更好地诠释作品,最终达到使演奏者和听众产生与作曲家心灵相通的目的。

猜你喜欢
大调奏鸣曲贝多芬
贝多芬降E大调奏鸣曲Op.81a“告别”第一乐章三个不同演奏版本的比较
手机上的奏鸣曲
亦远亦近贝多芬
G大调随想曲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春天的奏鸣曲
饥饿奏鸣曲
演奏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V216》的预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