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实融合:品牌新常态

2023-02-19 22:16陈璠
中国名牌 2023年2期
关键词:实体数字化数字

陈璠

2023年1月12日,阿里巴巴集團与吉利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执行官李东辉、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官董本洪代表双方签约,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共同见证。

当天,李书福和张勇共同参与了吉利中国年阿里专场活动,并体验了全球新高端品牌领克09EM-P远航版。张勇表示:“2023年最大机遇在于扎根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高度融合。阿里巴巴发展最大的信心在于公司与国家社会发展目标的同频共振、高度一致。”这番话体现出数字企业和实体企业品牌发展着力点的所在。

深度融合大势所趋

2022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简称《规划》)。针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规划》对相关产业和行业部署了八方面重点任务:一是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二是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三是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四是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五是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六是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七是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八是有效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专门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2022年11月,在2022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上,新华网联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报告(2022)》。海尔、阿里巴巴、京东、高通、伊利等百余家中外企业提供了数实融合生动案例,这些涉及领域广泛、路径各有千秋的行业实践,充分展现了我国数实融合发展的蓬勃朝气。

一方面,数实融合能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来重要转型机遇与关键技术支撑。

2012年至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3%,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提高至近30%。然而,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发展依然面临“大而不强”的困境,传统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带来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优化、用户体验改善、运营成本降低、技术创新加速等诸多收益,为传统产业提供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大历史机遇。

正如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所言:“如今华为、腾讯等数字科技企业为制造业提供数字化服务,帮助企业研发适用、有效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推动了制造业提高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高丽华赞同“数实融合能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来转型机遇和技术支撑”这一论断。她认为,数实融合实际上能通过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提升品牌的“产品+服务”价值链水平,进一步深化实体经济质量变革;同时数实融合能够全方位塑造传统产业的创新范式,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效率变革。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能够在数实融合中做大“蛋糕”,实体经济为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等数字经济前沿领域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

以第三代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需要以丰富的应用场景、海量的数据资源为基础,以机器学习算法的迭代试错和模型优化为核心驱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认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对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广数字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国际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晓华认为,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对中国传统制造业竞争优势的进一步提升,是制造业培养更加综合的竞争优势的过程。数字科技的发展、应用以及与产业的融合,赋能制造业,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多方面、全方位的作用。

毋庸置疑,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推动二者深度融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品牌竞相开拓融合场景

如今,一些农业品牌注重农产品领域的数实融合,通过将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与农产品的生产相结合,建立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系统,实时感知和掌控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产品的质量。

浙江“丽水山耕”区域农业品牌通过核心主体有关产品标准化水平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创客培育及直播带货等服务支撑,形成线上电商的“组合拳”,有效推进政采云“丽水山耕”扶贫馆、“丽水山耕”天猫旗舰店的运营,实现年销售500万元,带动销售额2000万元,推动了农产品电商的良性发展。“丽水山耕”还对接盒马鲜生、联华、绿城集团及上海第一百货等大型供应链公司,举办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打响品牌知名度。

制造业品牌则使用云服务、工业互联网、数智化制造等方式进行数实融合。

2022年1月20日,美的集团与拼多多达成年度规模突破100亿元的战略合作。“自入驻以来,美的旗下产品销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0%。过去一年,小天鹅品牌在平台上更是实现了从0至20亿元的爆发式增长。”美的集团中国区副总裁魏志强表示,在新消费时代,拼多多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动能,美的集团接下来将会深入布局拼多多平台,充分发挥实体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自身优势,实现共赢发展。

“智慧工厂”是制造业品牌数实融合的结晶。海尔提出的互联工厂,既是一个工厂概念,又是一个生态系统,对整个企业全系统全流程进行了颠覆,汇聚用户个性化需求,互联工厂通过大数据实现大规模定制、个性化生产,即通过人、机、物的互联互通,打造出一个生态系统,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人郭台铭表示,富士康目前已经有几座工厂能够做到“关灯”生产,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实现上线、云端、联网、互通与反馈。他表示,新一代无人自主生产的工厂对于环境几乎做到了零排放的境界。郭台铭认为,传统的自动化是人和机器作为控制界面,现在完全是物跟物、机器跟机器联网的界面。

重型机械企业品牌通过数实融合,高质量发展成果进一步凸显。中联重科的研发数字化平台,以产品数字孪生和智能制造数字孪生为核心,有400多款产品在平台上研制,研发周期缩短了25%以上,工艺设计效率提升了50%以上。在制造环节,通过投产运营的智能工厂,生产效率提升34.1%,运营成本下降20.3%。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实现了研发数字化、智慧供应链、智能制造、智慧运营等目标,变革了商业模式。”

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正在助力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变道超车”。极氪汽车之所以能够从开启第一辆极氪001交付,到完成5万辆交付,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刷新了中国高端纯电品牌首款车型交付纪录,是因为极氪拥有以数实融合为支撑的供应链响应速度。极氪汽车和它的上游供应链工厂、下游经销商,都在企业微信上跨企业沟通,像一个公司一样方便、顺畅。此外,借助企业微信和微信的连接能力,极氪还用企业微信连接着2.9万用户,提供新车介绍、售后保障、活动优惠等咨询和服务,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紧密连接。

而国家电网以数实融合相关技术,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如今,国家电网的智慧车联网平台已接入充电桩超103万个,覆盖全国29个省区市,服务电动汽车消费者550万人,成为目前全球覆盖面最广、数量最多、服务能力最强的充电桩网络。在平台接入的超百万充电桩中,公共充电桩为62.6万个,占全国公共充电桩总量的93%,占全球公共充电桩总量的66%;接入全国范围内38万根个人充电桩,占我国私人充電桩保有量近46%。

外卖配送、美食直播、菜品分析……餐饮企业也借助数实融合,实现线上与线下相互引流,不断拓宽多样化的数字化消费场景。眉州东坡开发销售自热火锅、方便担担面等新品,实现了餐饮的线上零售化,并通过电商、直播、App、小程序等,将餐厅的成品、半成品直接卖到社区。“餐饮企业要依靠科技实现创新发展,做到线上线下一体的‘餐饮无界限。”眉州东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实体经济积极投身数实融合大潮的同时,数实融合的另一个主角——数字经济品牌迅速崛起,并且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高丽华表示,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互联网企业先天具有数字基因,是数字经济领域的“领头羊”。近年来,许多互联网企业顺应发展趋势进行数实融合,涌现出一批成功案例。京东云“三网通”供应链、阿里巴巴汽车数智化全链路解决方案、腾讯智慧能源生态平台等案例见证了互联网企业在数实融合方面的布局。

京东以自身的数字化优势,帮助中海油提高业务水平。京东工业品打造的“智能供应链决策体系”,可依托京东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技术将中海油的自有供应链,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品牌厂商、本地服务商的各类仓配资源打通、统一调度,实现陆地和海上“两段物流”的无缝连接。

政企业务是腾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战场。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政企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一年,在“深耕行业、培育灯塔、构建能力、区域联动”的发展策略下,腾讯已经陆续获得国家电网、宝武钢铁、宁德时代、招商局、格力、荣耀、三一智矿、中旅集团、陕建集团等众多头部企业的青睐,并打磨和积累了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解决方案。

交通出行是数实融合重要的落地场景,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智慧交通与出行总裁钟翔平认为,未来,汽车、交通、城市一体化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腾讯不断深耕云计算和地图等技术能力,打造车、路、云、网、城的综合有机体,以“车云一体”的模式,为车企提供自动驾驶研发和运营全链路支撑。

需多方合力跨越技术、成本、安全等“门槛”

数实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但并非坦途,面临着众多挑战。品牌在融合发展中一方面要发挥自身优势攻坚克难,同时还要积极助力地方政府和中小企业解决数实融合的“拦路虎”问题。

首先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之苦。如今,我国在包括工业控制、工业软件、工业网络、工业信息安全在内的基础技术领域,以及边缘智能、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机理建模、工业应用开发等关键技术领域,尚存在技术短板。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当前在移动通信技术与产业的自立自强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在移动通信技术与产业发展方面需要进一步开发新业态和新应用,发挥5G的新基建、新要素和新动能引擎作用,并与产业技术深度融合,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6G的技术研究做好前期准备。”

其次是中小微企业数实融合“难上加难”。我国消费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尚不平衡,呈现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态势。这种不平衡使我国中小微企业数实融合的基础尤为薄弱。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涉及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金有限、生存压力大,对于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往往望而却步。部分企业愿意在数字化升级上投入的资金一般是其设备投入的10%左右,这导致这些企业数字化转型失败率高达80%。

业内人士表示,中小企业数字化受限的原因不外有二,一是缺钱,二是没发现数实融合的赢利点。现阶段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约为25%,低于欧洲的46%和美国的54%,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然而,数字化转型和数实融合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看到效益可能要到数年之后,这对中小企业来说较难承受。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小企业尚未建立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在生产、营销、运营、管理等环节均缺乏数字化人才的支撑,导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受挫。

对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财经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孟凡达表示,东部地区依托数字经济人才优势、资金优势,以及基于庞大的中小企业数量形成的场景优势,率先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大量数字经济人才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时要加大对财力薄弱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企业招引、人才招引等方式,打通区域间“人才流”“服务流”。

浙江省已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聚焦到细分行业,提出“一县一业一样本”的总体要求,推进“N+X”改造模式,重视细分行业共性需求“N”与企业个性化需求“X”的结合,挖掘细分行业应用场景特征,重视成功样本的示范引领作用。

孟凡达建议,地方政府应充分利用专项债等政策工具,加大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优化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的外部环境;引导专项债工具支持产业园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除传统基建外,重点支持园区工业互联网相关基建,支持配套数据中心以及包含光伏等分布式能源、物联网、5G通信等新基建内容的项目,以厂房租金作为偿债收入。

第三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隔行如隔山”,不同实体经济企业的行业背景、工业流程和实际需求复杂且各不相同,这就成为数字技术企业与实体经济企业合作的一个“高门槛”。

在高丽华看来,目前互联网的开放是基于边界的,各大平台、品牌自行收集数据并利用数据,进而应用于数实融合的操作中。但是,数据的有限开放会导致数据产生偏差,以此为基础形成的虚拟场景也是存在偏差的,这就会导致虚拟和现实融合度不高,进而无法实现品牌的转型升级,造成“数实融而不合”。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院产业科技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余江指出,数实融合要实现产业价值,需要数字企业和工业企业经过长时间的磨合,需要国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放下包袱,增强信心,沉下心来长期坚持,更好地与国家长远战略需求同频共振。

第四是不可忽视的数字安全问题。蚂蚁集团副总裁、大安全事业群总裁赵闻飙表示,近几年来,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并与传统行业快速融合,引发了一场产业变革的浪潮。一方面,数字技术创造了巨大价值;另一方面,频频出现数字化问题和挑战,如新型风险持续衍生、数字鸿沟加深等。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与运行中心总经理张滨表示,通信行业的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数據保护、通信、用户权限控制、终端安全等风险,以及与能源、交通、公共服务等行业领域深度融合产生的业务安全风险。在人工智能方面,算法的可解释性、信息茧房、深度伪造等安全风险日益突出。在云计算方面,宽带恶意占用、业务数据泄露等安全风险层出不穷。

在张滨看来,数据安全已经成为通信行业安全监管的新焦点。面对合规压力,中国移动建立了服务于数字化转型目标和集团业务安全工作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落实网络安全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强化内部安全能力建设,分析研判新技术新业务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提升安全服务能力。同时,中国移动也积极主导立项标准,推广企业研究成果,贯彻行业标准落实,强化标准技术应用,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形成行业创新标杆。

当前,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各大品牌企业应从数字关键技术攻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人才培养、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广泛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实体数字化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数字化制胜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