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柯宇 肖 燕
文/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树立品牌ID,建立文化IP”,是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背景中,“讲好中国故事”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2018年在“文与旅”合并后,它们的融合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无限机遇。“文化与旅游融合是一种生产过程,具体表现为文化资源与文化空间的旅游化利用”[1],也就是说在融合过程中要求旅游发展的文化导向和文化深入。从传统型旅游景点到文化资源型文旅产业的新型旅游模式,文旅消费观念的改变致使我们进一步思考文旅融合背景下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应当如何培养人,以促进新型文旅产业与高等职业学院的持续稳步发展。
图1
图2
本文基于上述背景进行研究,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为目标,在改革中对照、贯穿职业标准,依赖产业融合的平台,通过调研文化市场及企业需求,在高职艺术类院校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中按需设置,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期符合市场对高职艺术院校人才需求。
通过对文化艺术类企事业单位调研,理清目前艺术类行业企业人才结构现状、对毕业生需求状况、职业岗位设置情况,从而改进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得文化艺术人才毕业即能就业,实现与企事业单位岗位精准对接。
首先,我们在广州、深圳、惠州、东莞、河源等地方,选取13家有一定规模并具备发展潜力,发展较为成熟,具备开展校企合作所需要硬件的艺术类人才密集型新兴文化企、事业单位,其中国有企业3家,私营企业8家,协会组织2家。其次,我们还对西安、平遥、云南、呼和浩特等地旅游景区进行调研,收集整理了部分市场上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演艺类、工艺类以及节庆类文创产品进行深描。通过进入企业参观、现场观摩体验、会议交流、问卷调查、毕业生回访的方式,建立起可定性分析的调查关系。调查以结构性访谈与线上问卷的方式为主,分别从企业、市场、学校、学生、教师多角度对新型文旅人才培养进行不同维度的分析。艺术及艺术相关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分析结果如下。
(1)文化产业及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迅速扩大与相关人才的输出不同步,文化市场对文化人才尤其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大。
调研发现,艺术类行业、企业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如音响、灯光、舞台设计、舞台编导、剧院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供不应求;同时策划类、文案类人才也是企业急需的。
问卷结果显示(如图1),大部分企业希望从校企合作中获得专技型人才,其次是销售人才和管理人才,有专技型人才需求的企业达到了93.75%。另外,对于有行业(技术)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企业更愿意接纳,看中此证书的企业达到了80%。
(2)企业更加看重实操能力与工作经验,而不是文凭。问卷结果显示,应届大专院校毕业生录用率与应届本科毕业生录用率基本持平,企业更青睐于录用具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企业招聘应届大专院校毕业生和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招聘比例分别为60%与62.5%(大专生满意度达到57.5%),而具有一定工作经验毕业生的招聘比重为81.25%。(如图1)
(3)对人才质量要求提高,更趋向综合型、智能型人才。调研发现,绝大多数企业都对艺术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能力方面既有一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同时又有市场营销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更能引来企业的关注。(如图2)
(4)强调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在调研中,企业普遍反馈更需要要应届毕业生具备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且目前毕业生此项能力较弱。企业希望员工在上岗前就具备操作能力,可以直接上岗,同时企业也强调创新能力,他们认为创新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尤其在文化注入旅游产业的背景下,如何融合能够更受市场欢迎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方向。(如图2)
我们选择了市场上出现的文旅演艺、工艺制造以及节庆活动三类文创产品进行了调研,基本可以涵盖现有融合发展途径,下面对3类产品的调研情况分析如下:
1.文旅演艺产品
我们的团队选取了三部在市场上影响颇大口碑较好的演艺类作品进行参观——《又见平遥》《长恨歌》《云南印象》。三部作品都是对各自文化所属地资源的再开发,通过作品可以让游客了解和认识当地历史或民俗。如《又见平遥》讲述的是关于平遥人血脉相承的故事,通过演译赵氏家族历史,给游客展示平遥商人的道德传统和历史民俗。另外《又见平遥》的实景演出也与以往有很大不同,游客参与其中既是置身事外的观众也是参与其中的群演,场景从山水实景挪入室内实景,种种改变都给观者以新的体验。《长恨歌》的主题围绕着西安古都的历史史实展开,在这样的作品中,观众不仅能在感官上获得耳目一新的体验,同时还对观众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工艺类文创产品
西安、平遥、云南、呼和浩特等地的工艺类文创产品中各种产品表现形式基本相似,不同的是产品背后的所属文化。如每个旅游景点都会有的公仔,在呼和浩特的公仔正在跳蒙古族舞蹈,而西安的公仔形象是杨贵妃、唐玄宗或者是宣传用秦始皇陵土坑里的土而烧制的秦兵马俑以及印制在装饰品上的秦兵形象等人物。查玛钥匙扣的主题也展现出了呼和浩特当地的地域特色。
3.节庆类文创产品
组织者通过运用当地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比如每年的阿细跳月节、神秘密枝山、火神祭祀等实现文化艺术和旅游产业价值网络的整合,打造旅游地形象,实现共同发展的良性需求。“阿细跳月节”是云南省弥勒市的一个新兴节庆,在每年的8月6-8日。这个节庆的出现不仅宣传弥勒彝族舞蹈阿细跳月还展示了弥勒彝族的风俗文化。
通过分析国内的旅游文创产品,我们不难发现成功的文创案例都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重视差异化设计,深掘现象背后文化;(2)以游客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3)注重形象塑造与推广,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对照文化创意产业型企业以及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凸显以培育学生创造力为核心的课程,以文化素质积淀为基础,丰富学生的实践操作经验,培养和强调学生创意思维能力。
纵观目前文化艺术类专业培养目标分析课程设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提升传统文化素养课程所占比例较少,选修课也多为学院优势课程,导致扩展文化艺术专业知识的学生在思维发散方面较为局限;第二,缺乏创新性和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缺少创新训练与实践活动;第三,校企合作缺乏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生在校期间与企业接触的机会只有毕业前夕的毕业实习,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从加强基础文化素养、提高创造力、增加实践环节三等方面入手,提高文化艺术类高职学生质量。
我国旅游业从“观光旅游”到“沉浸式深度游”经历了前后20年的时间[2],从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来看,文化始终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和核心内容。挖掘文化资源的深度决定了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文化素质是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创作、创新的基础。
在进行课程群设置时,各专业的专业教育必修课程群中应当增加基础文化素质输入的比重,积淀文化素养。增设如《中国传统文化》《世界文化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等课程,方便学生灵活选择。
在文旅产业融合和校企合作教学的背景下,在教学方式上引入“任务项目”的教学改革概念,让学生在“做中学”,也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带入项目的方式,通过完成企业任务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与经验。项目化教学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将静态书本知识转换为可操作的技能。
在传统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训课程中,往往是课程结束时找一家实习单位,在实习报告上盖章就可以结束课程拿到相应学分。随着职业院校逐步理清办学思路,项目化教学成为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在实践教学基地,能够满足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需要,采用“理实一体”的方式,应充分利用项目带动各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文化旅游行业经常讨论关于“文化旅游创意思路如何展开”问题,如何让观众能够沉浸于当下文化特色,增强文化力感受?如今沉浸式旅游,我们更倾向于把它当作是一种观念意识反映,游客希望在文化旅游中更多地感受文化的魅力,因此也就有了以“文化感受为特征的产品设计思路”,从产品创意到旅游导览功能等方面,形成一个以观念意识传播为基础的操作体系。[3]
因此,在文旅产业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亟待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突破的问题。我们更应该让学生掌握更多创意方式,使学生在素材、方式中进行选取,重视设计方法类课程等将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背景,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中有效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使得校企双方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命题。本文探讨的产业融合中课程设置改革仅仅只是人才培养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还应该科学设置各专业课程设置,消除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壁垒,保障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高级技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