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

2023-02-18 14:12白洁陶文辉
新楚文化 2023年32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匠精神传承

白洁 陶文辉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其传承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有助于扩大我国的文化影响。然而,在传承非遗时,发扬工匠精神至关重要。要提升非遗的文化影响力,传播当代精神,需面对全球经济稳定发展进程中的严峻挑战。为防止其失传,今后需加强对非遗传承的投入。本文主要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工匠精神的作用,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高效实施。

【关键词】工匠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32-0010-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32.003

一、引言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价值观和精神态度,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于保护和发展人类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工匠精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匠精神的定义与特点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的热爱和追求卓越的态度,它代表着对细节的极致关注和对品质的无尽追求。工匠精神追求的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是追求卓越的艺术和技术水平。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工匠们不仅仅是完成一项工作,更是将工作视为一种创造和表达自我的方式。工匠精神的特点之一是坚持追求卓越。工匠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自豪感,并始终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们不会满足于一般的工作完成,而是追求完美的细节和优质的成果。无论是手工艺品还是科技产品,工匠们总是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改进,力求将之发挥到极致。工匠精神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细节。工匠们深知细节决定成败,他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和改进每一个细节。他们对材料的选择、工艺的运用以及设计的创新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工匠们相信,只有在细节上做到极致,才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此外,工匠精神还包含着持久的耐心和专注力。工匠们知道,只有在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中,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技艺[1]。他们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打磨每一个细节,从而提升整体的品质。工匠们具备超越一般人的毅力和耐心,他们相信,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创造出真正优秀的作品。工匠精神还包含着对传统的尊重和创新的追求。工匠们尊重传统的工艺和技术,同时也不断探索和创新。他们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和思维方式,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工匠们相信,只有在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中,才能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时代气息的作品。

三、非遗传承中的工匠精神表现

(一)工艺技术

工艺技术是非遗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工匠精神的精髓。工艺技术是工匠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技术方法和技能,它不仅是简单的手工艺制作,更是一种融合了创造力、智慧和经验的艺术表达。在传统的非遗项目中,工艺技术的传承是由一代工匠传给下一代的,工匠们一边通过自身不断地实践和尝试,一边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学徒。这种口传心授的方式,使得工艺技术得以延续,并且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在非遗传承中,无论是在选材、制作工艺还是装饰细节上,工匠们注重细节,一丝不苟,他们精雕细琢,力求做到最好,他们追求完美,对自己的作品有着无限的热爱和耐心。而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正是工匠精神的真正体现[2]。此外,工匠们在工艺技术的传承中还注重创新和发展。他们并不是照搬传统的技术和方法,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革新。他们通过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使得非遗项目能够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二)工匠文化

在工匠文化中,工匠们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他们将每一件作品都视为一种艺术品,用心打磨,臻于至善。在工匠文化中,工匠们注重学习,砥志研思,他们不断探索新的技艺和工艺,不断创新,使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工匠们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传授给后人,培养新一代的工匠继承和发展传统工艺,使之得以存续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工匠文化还强调工匠的责任和担当。工匠们深知自己的工艺品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他们以自己的作品为骄傲,为自己的家乡争光。因此,工匠们在工艺品制作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将每一个细节做到最好,以确保作品的品质和价值。而工匠文化的传承则需要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非遗传承的保护和扶持,为工匠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鼓励他们不断创新和发展。同时,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尊重和欣賞工匠的努力和成果,购买和使用工匠制作的产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技艺。

(三)行规信仰

行规信仰是工匠们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手艺和技术的一种深入信仰,他们相信只有严守行规,才能保持技艺的纯粹和传承的完整性。对于工匠来说,行规是一种无形的规范和准则,是他们工作的基石。他们相信,只有通过严格遵守行规,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手艺的真谛。在他们的眼中,行规还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对技艺的敬畏和崇尚,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责任的担当。行规信仰不仅体现在工匠们的工作态度上,更体现在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上。他们通常会过着简朴的生活,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手艺的研究和实践中。他们对于手艺尽心竭力,从不敷衍了事。他们相信,只有将行规信仰融入日常生活中,才能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工匠。行规信仰也使得工匠们对于自己的手艺充满了自豪感和责任感。他们深知自己是传承者,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他们将自己的技艺视为一种珍贵的遗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守,将这些宝贵的手艺传承下去。他们相信,只有当新一代的工匠也能够接受并坚守行规信仰,才能够确保非遗传承的延续[3]。

(四)感物情怀

在非遗传承的过程中,工匠精神展现出了深深的感物情怀。每一个非遗传承者都对自己所从事的手艺怀有无限的热爱和感悟。工匠们将自己的心血和智慧融入每一件作品之中,他们对材料的选择、对工具的使用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深知,每一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灵魂,只有真正理解并尊重材料,才能制作出卓越的作品。而在工具的使用上,工匠们更是千锤百炼。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摸索,掌握了各种工具的使用技巧,并将之发挥到极致。他们相信,只有对工具的熟练掌握和运用,才能将自己的想法完美地实现。除了对材料和工具的感悟,工匠们还对每一个细节都怀有无比的情感。他们在每一次操作的过程中,都会细心地观察、感受,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之中。他们相信,只有有情感的作品才能触动人心,才能传承下去。在工匠们的心中,每一件作品都是自己的孩子,他们用心呵护,用情滋养。他们会在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每一道痕迹都是他们对作品的深深眷恋。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手艺,传递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感物情怀,工匠们才能将非遗传承的工作做得更加出色。他们不仅仅是手艺的传承者,更是文化的守护者。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让非遗文化在时光的洪流中永久流传下去。

四、工匠精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

(一)传承技艺的承担者

工匠精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第一个作用是传承技艺的承担者。优秀的工匠通过对技艺的继承和发展,保护和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以极高的工艺水平和专业精神,使得传统技艺得以延续和发展。他们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者,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他们深知传统技艺的珍贵和独特之处,努力将之传承给后人。在这个过程中,工匠们不仅仅传授技艺,更是传递了一种精神,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热爱。工匠们通过严格的学徒制度和传统的师徒关系,将技艺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他们耐心教导学徒,让他们逐渐掌握技艺的精髓。在这个过程中,工匠们传递了自己对技艺的热情和专注,激发了学徒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工匠们也在传承技艺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他们秉持着与时俱进的态度,将传统技艺与现代需求相结合,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工匠们不仅仅是技艺的保护者,更是技艺的创新者,他们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使得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4]。

(二)传承技艺的推广者

工匠精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第二个作用是传承技艺的推广者。优秀的工匠通过展示和推广自己的技艺,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通过展览、演出和传媒等方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工匠们不仅仅是在传承技艺,更是在传递文化。他们通过制作精美的作品,展示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之处。这些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文化的载体。工匠们通过自己的创作,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传播。工匠们也积极参与各种文化交流和展览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到更广阔的舞台上。他们通过展览和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传统技艺的魅力。工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5]。

五、非遗传承中的工匠精神培育

(一)提高传承人地位

为了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我们需要提高传承人的地位。要重视传承人的责任和使命感。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他们承载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因此,我们应该给予传承人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通过公开表彰、奖励和荣誉称号的方式,激发传承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中。为了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我们还要提供良好的传承环境和条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一定的场所和设备支持,因此,我们应该为传承人提供适宜的传承场所和工作条件。这不仅包括传承工作室、展示馆等实体场所,还包括传承所需的器具、材料等工作设备。只有在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下,传承人才能更好地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工匠精神的追求和热爱。为了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我们也要加强传承人的培训。工匠精神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培养和发展,所以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为传承人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和专业水平。同时,还要注重传承人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指导,让他们在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支持和关爱。

(二)加强非遗传播与传承的结合

为了更好地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应该鼓励工匠们积极参与非遗的传播活动。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展览、演出、培训等形式,向更多的人展示非遗的魅力。同时,他们还可以与年轻一代进行交流,传授自己的技艺和经验,激发年轻人对非遗的兴趣和热爱。需要加强非遗的数字化传播和网络推广,通过建立非遗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将非遗文化推广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和在线学习平台,将非遗的传统技艺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大众。此外,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大对非遗传承的支持力度。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资助非遗传承人进行培训和创作,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同时,还可以加强非遗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护非遗的知识产权和传承人的權益。还应该注重培训工作,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才,引导年轻人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和研究。与此同时,还可以组织各类培训班和工作坊,提供专业的技艺传授和实践经验,培养出更多热爱非遗的工匠[6]。

(三)优化工匠精神培育方法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优化工匠精神的培育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第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承者需要深入了解非遗的历史背景、内涵和技艺要领,同时也要亲自动手实践,不断探索和研究。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领悟到非遗技艺的精髓所在。第二,要注重传帮带和学徒制度的建立。老一辈的工匠们应该积极传授技艺给年轻一代,培养更多的传承者。这种传帮带的方式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技艺交流会、培训班等形式来实现。同时,学徒制度的建立也是非常重要的,年轻人可以通过跟随师傅学习,逐渐熟悉并掌握非遗技艺。第三,要注重激发传承者的创新意识。传统的非遗技艺需要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因此,传承者应该有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尝试新的材料、工艺和设计,使非遗技艺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第四,要注重社会的支持和保护。非遗传承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非遗项目的扶持力度,为传承者提供更好的保护环境和资源。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应该完善,以确保非遗传承人的合法权益。

(四)建立完善的传承保护机制

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制度来支持和保护。政府应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和标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登记和认定制度。同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重视程度。还应该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和保护工作。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团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了解其传承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为传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同时,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性和独特性,防止其受到污染和侵害。还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保护和传承。可以通过举办国际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和交流活动,促进各国之间的互学互鉴,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六、结束语

总之,工匠精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代表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着,注重细节和追求完美,传授知识和培养学徒。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娜,吴军明,刘培峰,等.传统工艺振兴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以景德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云鹏为例[J].陶瓷学报,2023,44(02):382-388.

[2]趙博文,李克军.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体系构建的逻辑机理与创新实践[J].贵州民族研究,2023,44(01):215-221.

[3]冯爱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探索研究[J].文化产业,2021(31):70-72.

[4]李健,田毅红.论工匠精神与非遗传承——基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路径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21,26(03):40-45.

[5]祝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工匠精神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9(14):14-15.

[6]邵新蓓.高校传承传统技艺文化的路径思考——以赣南客家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86):330-332.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匠精神传承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