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智勇 张美娟
基金项目:江苏省镇江市“169工程”学术带头人资助项目“镇江加强以‘红色资源为重点的党性教育多路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ZJRC20214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彭智勇(1975-),男,江苏丹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党建理论与党内法规体系。
通信作者:张美娟(1993-),女,甘肃天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通信邮箱:1091020698@qq.com。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进程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活化石”,对资政、育人和兴党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红色文化育人内涵丰富而深厚,其所蕴含的政治内涵、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具体表现为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底色、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底气和中华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该文从价值、情感和行为3个维度阐述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表现,并从“红色文化+教育内容”“红色文化+实践教学”“红色文化+互联网”等方面着力,全方位、全过程推进红色文化育人的实践向度,对于巩固红色江山、赓续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红色文化;中国共产党;育人内涵;理论价值;育人功能;实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2(c)-0150-06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Red Culture and Its Realization
PENG Zhiyong, ZHANG Meijuan
(The Party School of Zhenjiang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Zhenjiang Jiangsu, 212000, China)
Abstract: The red culture is a non renewable "living fossil" left over by the CPC in the course of a century's struggle, and it has unique functions that cannot be replaced for patronage, education and rejuvenation of the party. The connotation of red culture education is rich and profound. The political, spiritu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it contains is embodied in the distinctive political background of the CPC, the unique spiritual background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profou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hinese culture.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red culture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value, emotion, and behavior, and focuses on promoting the practical orientation of red culture education in an all-round and full process from such aspects as "red culture+educational content", "red culture+practical teaching" and "red culture+Internet". I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onsolidating the red river and mountain, continuing the red gene, and promoting the red culture.
Key words: Red cultur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onnotation of educating people; Theoretical value; Educating people; Realization
紅色文化是党在百年奋斗进程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活化石”,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者结合的有机统一体[1],内容丰富而深厚,在各个时期淬炼出的特殊品质、先进思想、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具有诸多其他资源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如何挖掘好、运用好、发挥好红色文化的育人优势,是现在研究的主要课题。作为革命事业的继承人,红色江山怎样巩固?红色基因怎样延续?红色文化怎样传承?文化自信怎样构建?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一道道难题必须解答。据现有研究资料显示,关于红色文化育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治层面、思想层面与德育层面,其他价值范畴与育人理路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挖掘红色文化育人的潜质,极大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于巩固红色江山、延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红色文化育人的基本内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成果[2]。红色文化育人内涵丰富而深厚,其所蕴含的政治内涵、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具体表现为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底色、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底气和中华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
1.1 体现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底色
红色文化育人的政治内涵,是由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主题和主线所决定的。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政治底色。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矢志不渝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党百年奋斗史的主题和主线。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关键时刻,经常有人追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是因为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初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从人民中来的,最终也要到人民中去。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不管面对多大挑战,付出多大代价,保持对人民的这颗赤子之心本色永远不会褪色。中国共产党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奋斗为了人民。一言以蔽之,红色文化的政治内涵丰富而深刻,表现为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底色。
1.2 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底气
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中国共产党人在100多年奋斗历程中淬炼出的特殊品质、先进思想、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红色基因代代传,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3]2021年,中宣部发布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首批46种伟大精神,这些优秀精神具有5个方面的共同点:一是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即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是党指导思想的活的灵魂;三是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既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党的成功密码;四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它是党的实践品格,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五是敢闯敢试的创新品格,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发扬。这些伟大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在5 000多年的漫长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红色文化作为其中的主体承载着深厚的精神内涵,是中国人民理性思维、价值观念化为精神活动的文化浓缩。
1.3 体现中华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红色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其中包括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天下大同精神,“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时新精神,“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以民为本精神,“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以及“吾日三省吾身”的严于律己精神,都在党的百年奋斗进程中得到弘扬和升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伟大精神,并不是口头的标榜,而是党在百年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攒下来的深厚文化底蕴。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厚重内核,是其他文化无法比拟和复制的。红色文化的精神理念早已融入中华文化,融进中国人的骨血中,并持续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深刻影响。
2 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具体体现
红色文化是加强教育的有力抓手,对资政、育人和兴党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本文从价值、情感和行为3个维度阐述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表现,主要包括立德铸魂功能、道德教化功能和行为调控功能。
2.1 立德铸魂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學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4]这一重要论述,既肯定了培根铸魂的重要性,又将文化的地位提升到崭新的高度。红色文化是立德铸魂的“根”,为人们的价值观养成和灵魂铸造提供源泉和供给。红色文化在流变过程中没被其他文化取代,而是不断发展完善,用强大的生命力展示其精神内核的重要性。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红色文化积淀着中国人民的价值共识和价值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夯实培育时代新人的精神根基。红色文化通过自身蕴含的厚重历史,唤醒人们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共同记忆,进而引导个体价值与社会主流价值融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5]把握好红色文化的立德铸魂功能,对于提升民族凝聚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重要意义。
2.2 道德教化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6]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立身立国的根本所在。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就要灌输正确的理论,并结合恰当的教育载体和环境,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人们自觉认同这些理论,并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最后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红色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一是伟大的精神品质,主要包括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体现的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等优秀个人品质,还有人民至上、舍己为人的集体主义精神;二是道德榜样的人格魅力,即社会主义实践中涌现的包括方志敏、刘胡兰等革命烈士,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人民楷模身上体现出来的崇高品质和道德感染力;三是承载着这些精神品质和先进事迹的物质资源,包括故居故地、烈士陵园、纪念馆、教育基地,以及围绕这些事迹产生的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和高尚道德情操,可以潜移默化教化人们的道德情感。
2.3 行为调控功能
红色文化的行为调控功能指红色文化引导教育人们行为转化的具体过程。人们的行为会受认识、情感、道德和信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行为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要经过认知、情感、价值、行为4个方面的层层递进。第一个层面是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这一过程人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保留一些红色文化的相关记忆,这为之后的情感认同、意志接受和行为转化做准备。第二个层面是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加强人们对红色文化认识的深化,进而激发对红色文化的情感。第三个层面是对红色文化的意志接受,这一过程是对红色文化有了一定认知并且随着认知的深化对红色文化产生情感认同后,将红色文化升华为自觉意志。第四个层面是对自身行为的约束,经历了红色文化的认知了解、情感认同、意志接受阶段后,在红色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高昂的爱国热情、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些品质引导教育对象将其外化为相应的实践行为,并约束和调整教育对象原有的错误行为习惯,达到行为调控的育人功能。
3 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红色文化育人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要使红色文化在社会成员中产生价值认同,并转化为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指南,需要从“红色文化+教育内容”“红色文化+实践教学”“红色文化+互联网”等方面着力,全方位、全过程构建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3.1 红色文化+教育内容
红色文化育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具体教育实践,引导人们主动接受红色文化传递的内容,并通过理论认知、情感认同和意志建构的过程内化于心,形成一种持久稳定精神力量的过程。所以,将红色文化以内容资源的形式应用到教育中,提升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接受意愿,可加强其理论上的认同。
3.1.1 深度发掘红色精神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精神是最好的营养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7]推动红色文化进教育内容,关键在于推动红色精神进教育内容。红色精神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通过经验总结积累形成的许多可歌可泣的伟大革命精神,如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延安精神、抗疫精神等。诞生红色精神的年代已渐行渐远,但红色精神却历久弥坚,越发厚重而令人敬仰。因此,必须把深度发掘红色精神作为拓展教育内容的重要环节,并结合地方实际,准确把握红色文化育人的重大意义。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凝练红色文化符号和红色精神内涵,用生动的红色人物、感人至深的红色记忆,再现红色精神,打造独特文化符号,让教育对象感受到红色基因背后蕴涵的博大精深、感人至深、振奋人心、催人向上等精神,而对其产生自觉的精神认同感和敬畏感,将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文化记忆、精神记忆、精神偶像。
3.1.2 办好红色教育课程
红色教育课是红色文化育人的一堂必修课,课程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教育对象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编写,既可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好红色故事,也可开发红色研学线路和产品,使红色文化成为开展党性教育、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如延安依托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以“六条线为经、十个一为纬、三个色调为面”的主题课程体系,课程架构力求主题鲜明、科学有效、形成独具特色的“延安模式”。在日常教育中,仅宣传各种红色精神,借助各种宣传手段,在校园内进行大力宣传,虽取得一定效果,但总体来看,这种宣传方式更流于表面,并未深入内部,导致大学生对红色精神认知肤浅,认识不到精神内核,对文化深层次的内容,没有理解到位。高校领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不重视、不学习、不践行红色文化教育的后果就是所培养和教育的学生对红色文化漠视,红色教育成效甚微[8]。因此,必须切实加强整体规划,根据已有教育课程,结合教育对象的特点,依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有的放矢的系统办好红色教育专题课程,确保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的科学合理、针对性强,让教育对象自然而然地接受红色文化洗礼、熏陶。
3.1.3 建好红色教育基地
红色教育基地是红色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之一,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教育基地,不仅有利于丰富红色教育基地的内涵,更能推动红色教育的开展。建好红色教育基地,特别要注意因地制宜,提炼和设计好各基地红色教育主题。红色教育主题确立之后,根据现场教学的特点,设计好与之对应的路线、环节和流程。例如,红色教育现场教学可按照“理论导入—现场观摩—交流互动—总结提炼”的流程进行,有效整合专题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形式,确保现场教学规范有序、务实有效。与此同时,还要聚合文化资源并多方协作建设高标准基地。各地可抓住红色文化项目建设契机,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各职能部门、乡镇及文旅公司等通力合作共同做好教育基地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工作,高标准打造遗址遗迹、纪念馆、拓展训练等不同类型的红色教育基地。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除了自力更生大力加强地方文化、红色教育课程开发外,更要利用各地域内的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培训,逐渐形成以本地红色教育为主,外地红色教育为辅的双循环局面。
3.2 红色文化+实践教学
开展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将教育内容融入实践活动,通过推广“情理交融”型的体验式教学、“以史为鉴”型的革命史教学和“资源融合”型的多样化教学,引导教育对象自我感知,提升教育对象的情感认同,最终做到知行合一。
3.2.1 推广“情理交融”型的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以教育对象的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感知体验的过程中去学习和感悟,是极具震撼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能够有效做到“入脑入心”。所谓“情理交融”,是情感和理智的融合。这里所讲的“情”是指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饱蘸情感温度,将讲授者与体验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拉近受教育者的心灵距离,让受教育者在感性认识过程中得到提升;这里的“理”是指在体验式教学中要加入理论元素,让受教育者对红色文化的景仰敬重之情更深刻。因此,“情理交融”是开展红色文化体验式教学取得实效的必备要素,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偏废。只要真正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予以充实完善,对红色文化进行学理概括,引导受教育者把感知体验转化为理性认识,“情理交融”型的体验式教学一定能大力推广,并持续取得良好成效。
3.2.2 推广“以史为鉴”型的革命史教学
革命历史不仅包括革命遗迹和文物,众多革命先烈的书信、照片、名言警句也是革命精神、革命傳统的体现。因此,推广“以史为鉴”型的革命史教学,抓好红色历史教学,就是对历史的尊重与保护。将历史和现实相关联,详细展现历史的发展,并站在历史的视角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辩证剖析,“以史为鉴”地进行发展,才能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利用其开展红色教育,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与常规的红色教学相比,这种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在于只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选取关键人物、地点或事件进行专题讲授,而非全面、系统地讲授。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时刻把握原则和度,注意区分主要点和次要点,既不能歪曲夸大,也不能掩饰回避。
3.2.3 推广“资源融合”型的多样化教学
红色文化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这些文化资源历史久远,众多民众没有经历和体验过,无法进行情感共鸣,很难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内心深处的感悟,道德、情感、价值的实现也就成为空口之谈。基于此,在红色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立足于当下现实生活,根据红色文化资源的特性,推广“资源融合”型的多样化教学。将众多文化资源进行整理融合,充分发挥各资源优势,达到提升整体教学水平的效果。例如,以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这个历史事件为主题开展红色教育,可以将以下几点资源进行融合。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将红军长征史、革命传统、红军的严明纪律和伟大精神等内容进行融合;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互动讨论、现场教学、爬山体验等活动;在资源整合方面,可以将夹金山所在的雅安市宝兴县内的红色文化资源与附近城市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
3.3 红色文化+互联网
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不仅要从学科载体的维度加强其内涵深度和精度的耕犁,还要考虑具体的方式及载体的类型、形式,让大众能欣然接受。保护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继承的形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9]。互联网作为当下最为广泛的信息载体,使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学习更为便捷。
3.3.1 搭建红色文化网络共享平台
互联网的兴起为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红色文化的分享利用提供了一个快捷崭新的平台。搭建红色文化主题的网络共享平台,拓宽红色文化的育人范围,才能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红色文化所在地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支持当地高校建设相关诗歌、名人事迹、红色文献、口述资料或历史遗迹等资源的档案资源库,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形成以“红色瑞金”“红色井冈山”“红色遵义”“红色延安”“红色沂蒙”“红色西柏坡”“红色大庆”等红色主体的文化资源中心,并投入一定人力、物力进行规范化管理,推动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
3.3.2 做细红色文化媒体传播平台
互联网具有高效的信息发布和传播功能,入网的“低门槛”使人们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互联网为红色文化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基于互联网开放、交互、共享的特点,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便捷、迅速的优势,做细红色文化媒体传播平台,可通过建构“互联网+红色德育”路径,引导人人成为红色宣讲员,通过网络直播间,将自身的感悟、体验进行分享和宣传。以群众喜爱并容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传播红色文化信息,使红色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更加形象。”[10]例如,“高校借助于网络、手机等媒体,把红色文化资源连入校园网,着力打造红色教育品牌,利用各类红色网站、网上纪念馆,实现受教育者跨越时空的交互式教育。”[11]让红色文化作品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让红色文化的传播更有温度、更有深度、更有信度,培养一批广受好评的红色文化理论宣讲员,提升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3.3.3 开发红色文化网络教育平台
教育者根据线下教育的局限性,在网络上开发红色文化教育平台,使线上、线下教育互动互补,不仅提高教育效果,还可以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网络环境。现实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容易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局限,影响教育的广发实施,进而影响教育效果,而网上教育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消解这些局限。例如,线下教育需要教育对象专门抽出时间到学校或实践基地接受教育和培训,而线上教育有网络的接入,教育对象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尤其还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例如,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人被困家中或异地,无法到现场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开发红色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可以通过网络自觉接受教育。同时在现实生活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可以通过开发网络红色文化教育平台,建立线上历史博物馆、文化展览馆等,帮助各地解决红色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短板。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历史与现实已经告诉我们,对于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对于赓续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则是必不可少的助力方式。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效,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相关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等学理性问题,以及更好进行红色文化保护和弘揚的有效举措,还需要进一步构建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马强.德育视角下的红色文化内涵与价值利用——以皖西红色文化为主体透视[J].皖西学院学报,2008,24(6):66-68..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49.
[3] 谭宇,王亚军.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二重意蕴[J].学习论坛,2020(10):61-68.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2.
[5] 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9(7):4-12.
[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8.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6.
[8] 陈铭彬,王炜.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路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71-176.
[9] 吴超.红色文化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红色文化学刊,2019(3):81-86.
[10]骆郁廷,陈娜.论红色文化的微传播[J].江淮论坛,2017(3):139-144.
[11]曾长秋.论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提升与功能拓展[J].湖湘论坛,2016(6):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