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江绿地景观设计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
——以信安湖设计区域为例

2023-02-18 10:54祝世华徐帷巍刘梦垚郑泽豪解少凯
水利经济 2023年1期
关键词:滨江绿地景观设计

祝世华,徐帷巍,刘梦垚,郑泽豪,解少凯

(衢州市信安湖管理中心,浙江 衢州 324000)

2021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要坚持顶层设计优先,因地制宜原则,满足人民差异化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城市滨江绿地建设就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依托和手段。作为城市公园绿地类别之一,城市滨江绿地是连接城市空间的景观生态绿廊,是城市生态系统极富有生命力的构成部分,对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发挥着极大作用[1]。由于服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滨江绿地建设自20世纪90年代才得以重视,起步较晚,因此滨江绿地城市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绿地景观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着自然生态产品地域性价值开发缺失、生态产品供需不平衡、价值同质化等问题,难以满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且吸引力不足致使生态产品交易市场狭小。究其根源,城市滨江绿地城市设计忽视地域性的差异,景观设计忽视人的精神需求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因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城市滨江绿地更新必须坚持顶层设计优先原则,考虑景观设计协同区域地域性特征,全面系统地开展景观设计工程,以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态产品需求,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并不断发挥其规模效应、示范效应和可持续性。

1 理论框架

1.1 城市滨江绿地地域性景观设计

地域性是指与某个地区密切联系或相关的本性或特性,不同于地域主义或地区主义,其表现为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具有的特性,并最终在社会环境中得以反映,使得社会环境同样具备相似的特性。地域性是对于某特定的地域,包含其中一切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共同构成的共同体所具有的特征[2],因而,地域性表现为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历史文化要素以及城市社会习俗,在具有明确的地理边界地域内,这些独特的地域性特征与周边地域存在显著差距。

在特定的时间与地域范围内,景观所具有的普遍的统一性且保持相对稳定存在的特点称之为景观的地域性[3]。由于气候环境、地理因素等条件的差异,世界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景观特色,同时也产生了各异的文化与习俗。但在一个相对特定的时间与地域范围内,景观的变化是相对稳定的,地域性景观是地域性特征融入景观的体现。景观的地域特性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自然环境各不相同,景观所处地区产生的各自的特性;二是由于人文风情各具特色,景观所处地域产生的居民意识的特殊性。通俗来说,景观的地域性特征融合了自然环境与居民意识的特殊性[3],因而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关键在于把握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同时,还要考虑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等人文要素。地域性景观设计是研究景观设计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脉与地区自然景观及周边人文和社会文化的相互联系,其强调将地域性特征作为起始点,针对场地特征创造片段性景观,创造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4]。

城市滨江绿地是一种位于水域和陆域交汇的特殊绿地,身处水体和陆地两个系统。在城市绿地及滨水区双重身份下,城市滨江绿地具有城市绿地开放性、共享性、生态性以及连续性等特征的同时,也具有水体系统的复杂性、敏感性等特征[1],既是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江、河、湖、海等水域与陆地相接的带状绿地空间。城市滨江绿地临近内陆的大江大河,以线性形态存在,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作用,其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不仅受到所处水域范围的影响,还需要考虑城市承载力、生命力、吸引力等方面的因素[4]。相比城市绿地景观,城市滨江绿地景观的特殊性表现为:地理特征上呈现出线性开放空间,设计景观序列和游览路线需凸显较强的联系性,狭长的线性空间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可满足市民的多种功能需求。同时,景观设计过程中也要更加注重景观的整体性及不同区段的地域性特色,以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多样化的需求[5]。当前,城市滨江绿地景观设计存在水城脱节、亲水性特征不足、地域性的典型特征弱化等诸多问题,呈现出“千城一面”的现象。因此,城市滨江绿地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滨江绿地区域生态系统的独特性,也需考虑城市文化传承及本地市民城市归属感等因素。城市滨江绿地景观将现代化的景观建筑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特色融合,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滨江绿地景观,实现了滨江绿地景观的价值增值,因而地域性设计在突出地域景观多样性以及城市景观历史性、归属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2 基于城市滨江绿地地域性景观设计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生态产品是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共同生产的终端产品或服务,供应给人类社会使用和消费,能够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6]。城市滨江绿地是保持城市自然景观或自然景观恢复的地区,是城市生态空间的最佳体现,同时也是城市特色生态产品的重要载体[1]。作为完整的生态系统,滨江绿地在为生物种群提供良好生活环境的同时,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及城市形象的展示亦发挥着巨大作用。滨江绿地不仅提供基本的生态系统价值,同时也提供了调节气候等生态产品以及各种服务类的生态产品,其生态、社会、经济价值共同组成了城市滨江绿地景观生态产品价值[7]。然而,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滨江绿地景观设计陷入了两极极端困境:一方面,丢弃本土地域性特征而盲目模仿发达国家的设计模式,使得城市滨江绿地生态产品价值显现同质化;另一方面,过分强调中国文化的运用或是传统文化元素缺乏现代化配置,导致城市滨江绿地景观生态产品缺乏市场吸引力[4]。

生态城市理论强调城市建设设计重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强调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激发人的创造性和生产力,提供高水平的物质和生活方式[8]。从城市景观的角度分析,生态城市理论要求城市滨江绿地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地域性自然生态系统的特殊性,也要考虑城市滨江绿地作为人类生存空间的适用性以及城市的发展。景观设计需要满足城市生态、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将滨江绿地景观纳入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实现景观城市化、城市景观化,增强城市创造力,扩大城市吸引力,而不同城市地域性差异是滨江绿地景观生态产品价值溢出的突破点,是城市增加生态产品价值供给、生态产品价值交易的重要因素。

基于生态城市理论,城市滨江绿地景观设计需要打破传统的设计模式,从地域性角度、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进一步探索城市滨江绿地生态产品的生态和服务功能,服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城市滨江绿地地域性景观设计研究包括生态产品价值创造及生态产品价值交易。从地域性生态产品价值创造的角度分析,城市滨江绿地景观设计应遵循系统理念,充分考虑气候、水文、地形、植被、野生动物等生态要素特点,在自然景观保护的基础上实现景观生态产品价值的二次挖掘。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发挥减排和增汇功能的重要载体,城市滨江绿地地域性景观设计也释放了大量碳汇价值,促进碳汇产品的经济价值实现[9]。同时,城市滨江绿地地域性景观设计还需融合地域性文化,突出城市特色历史文化底蕴,增强地方特色、文化性和趣味性,提高城市滨江绿地生态产品价值创造[10]。从价值交易的角度分析,市民对于城市滨江绿地生态产品的包容度更高,其生态产品价值交易实现更加简单化。城市滨江绿地景观的地域性设计在挖掘绿地景观生态产品价值异质性的同时,能扩大绿地景观生态产品的吸引性,提升城市滨江绿地景观生态产品消费潜力,实现地域性城市滨江绿地景观生态产品资本化[11]。城市滨江绿地景观生态产品交易可分为直接交易和间接交易,前者表现为将生态要素直接作为稀缺性的生产资源,利用不同市场主体存在的供需差,在特定市场进行交易的经济行为,如景区门票的收入、滨江绿地的水权交易、排污权交易、城市滨江绿地独特的碳汇交易等;后者表现为将城市滨江绿地景观生态要素融入现有市场产品,通过人力资本与自然资本结合,使得生态要素嵌入城市滨江绿地景观生态产品,并借助于现有产品的消费渠道,吸引对生态产品敏感的消费者,获得溢价收益[7],主要表现为融入生态文化要素的文创产品的交易、含有生态标识的工业产品的交易、城市滨江绿地附近的土地以及房产交易等等,这些常规产品的交易过程中实现了生态产品的价值交易。

基于以上分析,构建城市滨江绿地地域性景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架构(图1)。从地域性角度出发,以衢州市信安湖鸡鸣湿地和青龙码头为例(下文简称信安湖设计区域),通过分析服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城市滨江绿地景观设计创新,将地域性原则与景观设计策略、设计主题与设计方案相结合,探讨城市滨江绿地地域性景观设计对城市滨江绿地景观更新以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

图1 城市滨江绿地地域性景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分析架构

2 信安湖设计区域的滨江绿地景观现状

信安湖位于衢城中心,毗邻古城老街,连接城市新区,水生态环境优越;鸡鸣湿地和青龙码头区域位于信安湖衢江和乌溪江汇合口上游,南岸区域内池塘、小水系纵横交错,植物、动物品种众多,天然湿地形态、资源条件良好,北岸地势高差明显,红岩地貌为主要特色,两岸有明显地质差异特色,整个区域位于衢州空中交通与水路、陆路交汇之处,文化底蕴深厚,资源条件优越。近年来,衢州着力高质量推进信安湖保护开发建设,通过《衢州市信安湖保护条例》地方性法规的颁发实施,实施高站位立法保护。同时,衢州市加强信安湖防洪工程、污染面源治理工程,高标准提升信安湖沿岸环境,并以“建一段堤防成一段风景,建堤不见堤”为原则,进一步提升信安湖生态景观,对信安湖国家水利风景区范围内的堤岸水系滨水空间实施提升改造,打造美丽岸线。分析发展规划可知,以衢州市提出的“绘就衢州版‘富春山居图’打造大花园核心区金名片”的发展战略为蓝图,以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精品河湖水生态文化公园为目标,根据《信安湖—衢州信安湖周边地区旅游总体概念规划及重要节点详细规划》,信安湖周边地区将建设成集文化旅游度假、体育休闲、文化创意办公、多彩生活于一体的旅游区,构建具有中国高度和世界格局、水绿共生、文化沉浸、身心疗愈、主题体验功能的旅游区。

2.1 信安湖设计区域的地理特征

衢州市信安湖鸡鸣湿地和青龙码头区域位于信安湖东部,西起衢州市信安湖水利风景区上游浮石二桥,南起乌溪江东迹大桥,下游至塔底枢纽,北岸以河道保护范围线为界,南岸以机场北路为界,总面积约568万m2(图2)。

图2 项目施工范围

a.地形特征。通过GIS地形分析,北岸的矶崖相对较高,主要以山体为主,山体部分高程均在70.0 m以上,最高点为76.0 m。南岸的鸡鸣片区地势平坦,高程59.0 m~63.0 m,最低点位于现状湿地位置处,为59.5 m左右,湿地的西侧比东侧稍高(图3)。

图3 地形

b.交通特征。项目范围内南北两岸及周边的开发程度较低,交通体系相对不够完善,北岸现状仅有几条水泥路通往岸边,缺少横向联系,绿道还在贯通中,南岸沙湾村的现状滨江路将改为骑行绿道。鸡鸣片区内部道路网不成体系,部分为机耕路,通达性不强,鸡鸣片区沿江外侧已贯通了绿道(图4)。

图4 交通

c.水系特征。区域涉及的主要水系有衢江、乌溪江等,北岸还涉及一些小水系,自北向南汇入衢江,属于河道严控河段,主河道较窄,最窄处为170 m。南岸鸡鸣片区内部有湿地、鱼塘和灌溉渠,水系不连通,有三处泵房满足内部灌溉需求,大大小小鱼塘数个,用于养殖、垂钓,东侧设有一处排涝闸(图5)。

图5 南岸水系

d.堤防特征。项目施工区域涉及的堤防有徐家坞段(包含衢州花园段和避洪港段)、北门堤、机场堤、乌溪桥堤、樟潭堤、鸡鸣护岸,现状堤防满足防洪安全要求(图6)。

图6 堤防

e.植被特征。衢州花园处与乌溪桥处经过河道治理后,场地植被以公园绿地性质为主,北岸山体主要以山体杂木为主,南岸鸡鸣地块沿护岸侧以苗圃种植成品林地为主,中间地块以周边村庄居民耕种农田为主,鸡鸣东侧以湿地植物为主(图7)。

图7 植被

2.2 信安湖设计区域历史文化

衢州地处闽浙赣交界处,建城历史1 800多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儒家文化、围棋文化、民俗文化、商帮文化、农耕文化积淀深厚。宋高宗南迁后,孔子后裔在衢州建南宗孔氏家庙,遂成南宗孔氏家庙所在地,儒家文化根深蒂固,南孔文化成为衢州最具有辨识度的文化符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深影响着衢州古城选址、建筑风格等,使其蕴含了独特的地方审美特色及复杂的地域文化信息。衢州拥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极具代表性的南孔家庙、古城墙、开化根博园、龙游石窟、围棋文化谷、清樣毛氏和江山廿八都镇、龙游三门源村、开化霞山村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1 11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20年)。其中,世界级人类非遗项目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0项,省级非遗项目76项,市级非遗项目263项,县级非遗项目765项。衢州信安湖穿过衢州市的中心,两岸文化丰富,有大批的历史名人遗址,如朝京门、浮石亭、天王塔、帝皇滩、鸡鸣塔等,文化传承资源可挖掘及发扬空间很大。

2.3 信安湖设计区域人文特色

衢州地处闽、浙、赣、皖交界之处,从雕刻建筑、饮食习惯到地方曲艺、民情风俗均深受周边地域文化的影响。衢州历史悠久,人文丰富,古为百越之地,至今还有畲族留居于此。在对吴越文化、徽派文化以及福建八闽文化和客家文化等诸多文化因素兼容并蓄的基础上,衢州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衢州地方文化。新时代衢州重新定义人文精神,提出崇贤有礼的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衢州是南孔圣地,作为儒学核心价值的“礼”,深深影响着每个衢州人,“有礼”已成为衢州鲜明的地域标识和精神气质,对外体现的是倡导遵从文明秩序,实现社会和谐,对内体现的是涵养个人品格,提升自我层次,持续厚植具有衢州特色的人文土壤的“崇贤有礼”人文精神,切实增强市民对衢州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4 信安湖设计区域生态产品发展现状

2.4.1信安湖设计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创造现状

信安湖设计区域场地的自然生态底蕴丰富,生态产品存量较高。信安湖设计区域被大片林木覆盖,南岸分布着湿地、林地、农田,鸡鸣湿地林木覆盖率达到50%,生态环境状态良好,绿化景观生态产品价值得到开发,初期规划种植樱花、银杏等苗木约2万株。设计区域一半树、一半水的构造,优化了湖泊系统动植物生存环境,不仅为城市提供优质水源,同时起到调节流量、保护堤岸的重要作用,生态系统自有的生态价值丰富。信安湖设计区域所涉及的湿地是重要的储碳库,储碳总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的35%,在碳汇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助力城市碳中和发展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推动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亦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此外,北岸现存多处景观独特的矶崖,自然生态景观价值较高,其得到重视并得以开发,形成了特色的矶崖生态景观。然而,岸上自然本底相对单一,北岸岸上自然资源以杂木为主,缺乏统一规划,尚未实现绿化景观观赏价值;矶崖等特色景观与沿岸景点缺乏连续性,自然风景原貌缺乏后期合理开发,尚未形成特色风景观光点,自然生态产品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

信安湖设计区域具有地域文化特质隐性,生态产品的历史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实现。衢江滋养了两岸城市与村落,同时创造了众多文化节点,足以打开通向衢州千年历史故事的大门,这些被自然和历史赋予了生命的生态产品,有着独特的魅力,但在场地中,衢州文化、信安文化、南孔文化这一特质未能直观表达,无法让人直接感受。如,白居易、 谢高华等历史人物的宣传形式过于单一,生态产品的人文价值仅表现为局部景观建筑中,大部分现代化景观尚未与传统的南孔儒家思想相融合,生态景观与文化的割裂致使生态产品价值单纯停留在生态价值、调节价值的发挥,衍生的文旅服务价值仍未显性化。

2.4.2信安湖设计区域生态产品价值交易现状

信安湖设计区域生态产品价值交易市场仍处于培育过程,本地市民缺乏地域认同感,外地市民同质化严重,缺乏吸引力。一方面,城市水城关系割裂,人的生产生活背水发展,缺乏城市滨江绿地景观地域认同感和归属感。人具有亲水性的特征,设计区域场地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北岸场地中人亲水赏景的交汇可能性被矶崖岸线割裂,亲水性差,水城关系的割裂阻碍了沿岸动线的通畅,市民缺乏归属感。自然的地域因素割裂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原生态自然环境的关系,致使自然生态产品价值缺乏认同性,认同感的缺失致使生态产品交换价值缺乏需求动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场地吸引力不足且消费动力不足。与衢江城市区段相比,信安湖设计区域仍呈现原生态景观与现代化景观两极分化的现象,现代化景观致使生态产品价值同质化严重,外地游客消费动力不足,原生态景观缺乏吸引力,缺少使人长时间停留的空间,无法起到带动效应,同样也无法起到“大花园核心区金名片”的宣传作用。

3 信安湖设计区域地域性设计案例分析及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作为城市空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滨江绿地景观设计对于城市环境和城市风貌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在信安湖设计区域独特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以及人文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城市理论,充分考虑市民对生态、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从设计策略、设计主题、设计方案3个视角对信安湖设计区域进行城市滨江绿地景观设计,使信安湖设计区域整体呈现出景观生态化、城市化的特征,不仅保障城市滨江区域发展的均衡及可持续性,亦为城市发展带来活力和机遇。

3.1 设计策略

3.1.1地域自然景观生态化

信安湖设计区域以地域生态保护作为前提,对场地内自然景观进行梳理,重新分配各项景观比例,突出最佳自然特质,统筹选择最佳观景点,如场地内的村庄全部保留,对不同村庄根据文化特色及地理位置进行不同主题的改造。在设计区域的北岸,对处于保护现状的红岩崖壁及大部分植物予以保留,仅在节点处进行少量栽植和观景平台打造,在保留生态本底下增加亲水性;在设计区域的南岸,适度保留农田肌理,对现状湿地景观进行整体保护与提升,梳理整体植被,保留部分地块植被,突出湿地景观与农业肌理,保留场地记忆。

吴耕连忙摇头:“我不会下围棋啊,倒是会下一点双陆,在村里,我们没事就用树枝横竖三道画个棋盘,捡石头籽下双陆。”

3.1.2地域水城发展一体化

信安湖设计区域将通过水系再梳理过程,打造不同的水域空间效果,通过完善漫步道,增加亲水出入口将人流引入临水面,沿江开发多条观赏线路,打造亲水节点,将自然美景融入人们生活,满足其亲水赏景需求,实现水城发展一体化。

3.1.3地域文化表达多样化

信安湖设计区域将通过场地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结合,用多样手法将文化特质进行显性表达,由此让人直观感受信安湖畔的衢江文化。如,场地北岸将利用沿岸红砂岩地质地貌和古民居恢复,打造“七湾信安山居”的主题场景,通过打造艺术村落、艺术家工作室、诗词书画宣传创作基地等,打造文化高地,选取传统文化中“晓月”的形象,打造“一湖鸡鸣晓月”的主题场景,用多样手法将衢江水文化特质进行显性表达。同时,根据场地本底文化条件,在沙湾村青龙码头区域打造赵抃故里,突显宋代文化的景观特色,充分挖掘衢州的千年文化,实现场地沿江新生。

3.1.4地域活动内容差异化

信安湖设计区域依据现有自然与人力条件,植入具有吸引力的特色内容,突出地域特色景观,以“水” 为出发点,营造“水+生态”“水+运动”“水+研学科普”“水+休闲度假”等多类主题产品,在不同主题产品下设计丰富活动空间,开展多样性功能活动,打造“水+”新生活,突出“水”的特色景观,活动结合湿地科普、水文化科普、亲水体验和水上运动休闲等,满足活动场地整体风格统一。同时,活动内容特色鲜明,实现差异化与多元化。

3.2 设计主题

设计以“一湖鸡鸣晓月·七湾信安山居”为主题,以地域性为原则,将传统文化与场地融合,将水文化与生活融合,将生态与活动融合,拉近人与自然关系,发挥生态产品价值功能,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资本化(图8)。尊重自然规律,以生态、自然为基调,以水脉走势为结构,充分利用场地现有地形进行空间划分,使之成为不同功能和特色的景观区域,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保障优质生态产品价值创造的可持续性。

图8 主题分析

南岸鸡鸣地块选取传统文化中“晓月”形象,打造“一湖鸡鸣晓月”主题,同时也有拂晓初曙、对天长鸣、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北岸包含7个水湾、红岩崖壁、山林村舍,打造“七湾信安山居”的主题,沿水犹如展开的一幅画卷,也称“信安山居图”。两岸通过水融为一体,共塑信安湖畔“水+”新生活。景观设计主题紧紧围绕地域性的文化特征,在原生态景观环境基础上开展景观空间打造,促使绿地景观重构保留地域资源特征,绿地景观生态产品突出地域性价值,创造出“和谐适应”的生态绿地系统。

3.3 设计方案

设计总体结构为“一带 两廊 四核 五区”。其中,“一带”为信安湖水上观光风情带,通过水上旅游串联区域内各个景点,同时与西南户其他资源点进行联动;“两廊”为信安山居休闲廊道和鸡鸣晓月文化廊道;“四核”为极光逸港核、儒风渔港核、青龙码头核、月光池核;“五区”为极光逸港运动区、信安山居休闲区、码头风情体验区、鸡鸣晓月游乐区和乌溪滨江游憩区(图9)。

图9 景观结构

3.3.2北岸滨江绿地景观地域性设计

北岸“七湾信安山居”包含极光逸港运动区与信安山居休闲区,前者以现代手法打造具有专业性、规模性的水上运动活动、培训、组织中心,完善衢州举办水上运动赛事的软硬件设施,地域性特色景观节点有极光逸港、避洪港、水上运动中心、游艇俱乐部、船坞民宿等;后者利用矶崖和水湾条件打造不同主题的景观节点,通过滨江绿道进行串联,形成独具特色的矶崖休闲带,地域性特色景观节点有水杉栈道、山地观岩、红岩茶室、全息鸡鸣塔、诗情风雅园、儒风港湾、鸡鸣灯塔等(图10)。

图10 设计方案

3.3.3南岸滨江绿地地域性景观设计

信安湖设计区的南岸“一湖鸡鸣晓月”包含码头风情体验区、鸡鸣晓月游乐区及乌溪滨江游憩区:码头风情体验区以月亮、琴、鹤为主要设计元素,将青龙码头和滨江绿道结合一体打造成独具宋氏风格的滨江风情街,同时提供美食、住宿、沉浸式体验、游船等功能,地域性特色景观节点有青龙码头、琴鹤广场、清风街、明月滩等;鸡鸣晓月游乐区利用湿地、田园、树林等自然资源,延续月亮元素,成为人民大众的家门口乐园、湿地乐园和水活动天堂,内部又分为月光浅水园儿童游乐区、生态湿地水上活动区、活力田园主题体验区、森林花海雾里寻踪区、保育湿地垂钓科普区;乌溪滨江游憩区以场地地域生态保护为主,设计有桥头公园、乌溪码头等特色景观节点,打造滨江自然游憩公园。

3.4 信安湖设计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衢州信安湖具备生态资源存量优势,但优渥的资源条件并未带动信安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究其根本在于景观生态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动力不足。城市滨江绿地景观工程设计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工程设计手段的创新对于实现重构景观结构和生态红利的释放具有重要意义。衢州信安湖设计区域的地域性景观设计在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可分为生态产品价值创造以及生态产品价值交易两个部分。

3.4.1信安湖设计区域的生态产品价值创造

城市滨江绿地生态产品价值总量基于健康的生态系统,滨江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是城市滨江绿地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必要条件。景观的地域性设计必须在原有独特的生态条件、满足市民多类型活动需求的基础上,降低现代化景观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干预,促进滨江绿地生态产品价值自主创造,恢复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价值创造的循环机制,发挥地域性生态系统独特价值的作用,形成滨江绿地生态产品价值差异化特征。因而,保护生态环境地域性特征,恢复滨江绿地生态系统运行,是生态产品地域性价值创造的前提与基础,是生态产品价值创造可持续的关键。衢州信安湖地域性景观设计融入地域特有的矶崖和水湾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新安山的原始风貌,充分释放和发挥生态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保护自然生态景观基础上增加配套设施,增加景观吸引性,突出城市滨江绿地景观地域性的视觉效果[13]。信安湖设计区域的地域性景观设计过程应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在不破坏独特地理面貌以及城市滨江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开展景观设计,维护原有特色生态景观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城市滨江绿地景观是城市地域性文化记忆的载体,打破城市滨江绿地景观设计趋同问题的关键在于地域性设计中融入文化元素。文化元素与原有生态景观的结合赋予了生态产品地域性的文化价值,而文化价值的创造与发挥是生态产品社会化的核心,是生态产品价值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桥梁。文化价值的赋予使得生态产品的功能得到了延伸,在滨江绿地生态产品的交易过程中实现了地域文化的传播。地域性景观设计借助建筑物、构筑物的细节棱角展示地域文化特征,借助地域历史遗迹营造场所文化氛围,既有利于打造高品位休闲品牌,又有利于城市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14],提升城市滨江绿地景观生态产品文化价值,促进生态产品服务价值的实现。信安湖设计区域基于地理条件的生态景观设计进一步优化了城市滨江绿地的生态环境,提升了生态产品质量,生态产品供给持续性得以保证。同时,人文景观与生态景观的结合赋予生态产品丰富的文化内涵,满足了市民对于城市文化、城市生态的需求。通过丰富的内容打造,信安湖将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形成品牌效应,发挥生态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地域性城市滨江绿地景观生态产品地域性、差异化价值形成。

在城市滨江绿地生态产品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突显的同时,生态产品经济价值也开始显现,生态产品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标有生态标识的工艺产品的附加价值、城市绿地独特的碳汇价值以及维护生态价值的经济衍生价值等。工艺生态产品的生态价值在工艺产品的绿色溢价中得以表现,在工艺产品的经济价值交易过程完成生态价值与文化价值向经济转变。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在滨江绿地地域性景观设计中增加了其储量,是城市生态价值直接向经济价值转化的关键路径,同时为了进一步挖掘滨江绿地生态产品生态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对带来生态污染的众多企业开展整治工作,推进企业绿色转型的进程,为整个城市低碳发展奠定基础。信安湖滨江绿地地域性景观设计在充分挖掘生态产品潜在的特色生态价值的基础上,释放足量的碳汇储量,实现了全省率先完成碳排放履约工作,同时对不符合环保审批要求的各大中小型企业进行肃清处理,为衢州低碳经济转型起到重要作用,实现了城市滨江绿地景观经济价值的直接创造。

3.4.2信安湖设计区域的生态产品价值交易

生态产品价值交易是价值创造的最终目的,也是生态、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重要路径。城市滨江绿地生态产品的异质性价值提高了生态产品的溢价能力,而生态产品地域性特征增强了市民的文化认同感,进一步拓宽了市场边界,为城市滨江绿地景观生态产品价值资本化奠定了基础。

根据生态要素参与交易的不同特征,可将生态产品价值交易分为直接交易与间接交易:从生态产品价值直接交易的角度而言,信安湖设计区域在景观建筑设计、景观活动内容的策划过程中着重加入了地域性生态价值以及衢州水利精神等文化价值,并通过景点活动门票的方式直接将其转化为经济收入,不仅弥补了信安湖生态维护优化的成本,还实现了生态理念、水利精神等文化的传播。同时,信安湖设计区域地域性的景观设计对沿岸污染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障了居民用水质量的同时提高了企业购买排污权成本,推进水权、排污权等生态产品的直接交易,推进排污权抵押贷等金融产品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优化企业产品生产流程,有效协助企业盘活环境权益,而排污权直接交易推动了企业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进程,权属交易使得生态产品价值直接交易方式更加多元化。

从生态产品价值间接交易的角度而言,作为最大的本钱、最亮的名片,衢州城市滨江绿地能吸引流域内水产业进驻,渔业和养殖业增加生态、文化元素,并借助成熟的销售渠道间接完成生态产品价值交易。沿岸工业企业通过在产品要素中融入生态要素,推进工艺品生产流程绿色化发展等方式,使得传统工艺品打上生态标识,赋予了一般工艺品生态、文化价值,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可直接融入工艺产品销售过程。信安湖设计区域传统旅游产品的消费方式简化了生态产品的价值交易方式,利用船上旅游与水文化结合的方式增加了旅游产品的溢价空间。信安湖设计区域的地域性设计创造了优质的生态环境,为各项大型活动的举行提供优质场所,如马拉松竞赛、全民健身等品牌体育赛事的介入都进一步带动了信安湖设计区域相关文创产品、旅游服务产品的生态产品价值间接交易。而融合衢州百年历史文化的景观设计,则实现了生态、文化的相互联结,大大提升了周边的生活居住质量,吸引众多投资方,土地价值实现增值,周边商业发展得以带动,更多消费群体的需求得到迎合,生态产品价值交易的多元化发展得以实现。

3.5 保障措施

信安湖地域性的城市滨江绿地景观设计不仅为城市滨江绿地生态产品价值可持续性创造提供了稳定的生态系统,地域性的城市滨江生态产品也推动了生态产品价值的显性化。为促进城市滨江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信安湖在保障城市滨江绿地地域性景观设计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还需关注以下几点:

a.通过完善城市交通组织网络,增加水城关系的联结,为生态产品价值交易创造需求。城市滨江带状绿地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水城关系的联结至关重要:一方面,受城市滨江道路外环线特质的影响,衢州市民对于亲水行为和心理存在抵触,衢州与信安湖的关联性和整体性遭到破坏;另一方面,城市滨江绿地区域优质的生存环境以及周边较高的商业价值致使人流和车流较大,交通状况十分混乱。结合城市滨江带状绿地跨度大的特性,衢州在城市道路与城市滨江带状绿地设多个衔接点,同时保障信安湖滨江绿地路道长度连续,为居民提供多样便捷出行路径的同时增加多重观赏空间,增强市民亲水行为及消费欲望,扩大信安湖滨江绿地生态产品价值市场的辐射范围。

b.城市滨江绿地地域性景观设计保护自然的基础上注重周边设施的配套,发挥城市滨江绿地景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带动作用。信安湖设计区域的地域性景观设计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因发挥自然生态资源的价值,根据地方条件,遵循信安湖周边植物类型和基本特征,合理增加树种,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立地水土涵养力,合理布局公园植物群落,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创造的可持续性。同时,为实现统筹兼顾,信安湖设计区域应加强周边配套设施的构建,完善地域性城市滨江生态景观空间,可以实现工作、休闲娱乐一体化为定位目标,配置各类度假酒店、商业活动空间,实现衢州滨江绿地生态经济一体化功能。衢州信安湖滨江绿地景观生态产品价值在实现的同时还能带动周边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c.积极探索城市滨江绿地地域性景观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促进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受限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不健全,生态产品价值的交易实现仍处于困境,如生态产品价值量评价参数不确定、评价方法论证及结果论证尚未形成统一标准,致使各个地区的城市滨江绿地生态产品价值总量差距较大,核算结果远大于可支付的补偿金额。作为试点城市,衢州正在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体系的构建,实现生态资源经济化。相较于城市绿地景观,衢州城市滨江绿地景观最为突出的元素在于水资源的保护及利用。滨江绿地的水权、排污权交易市场潜力非常大,近年来,衢州日益完善水权转让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了与排污权交易相匹配的信息数据共享平台,规范了生态产品价值交易市场。城市滨江绿地是实现“碳减排、碳增汇”的主要途径,由于城市滨江绿地所涉及的减排路径、增汇路径相对更复杂,计量碳库的选择方式也不同,因此为促进碳汇价值进一步交易,衢州仍需努力探索标准的碳汇价值计算方法。

4 结 语

城市滨江绿地景观在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过程扮演重要角色,是生态优势向资本优势转化的重要载体。传统的城市滨江绿地景观生态产品存在开发利用程度低、历史价值隐性化、产品同质化等特征,因此亟须重构城市滨江绿地景观,其中地域性特征的城市滨江绿地景观工程设计方案或成为重中之重。以衢州信安湖设计区域为例,针对发展现状与场地面临的地域性问题,采用地域性景观研究方式,从设计策略、设计主题、方案设计3方面探讨该区域滨江绿地景观设计地域性理念的认知和应用,挖掘并发挥绿地景观生态产品地域性的异质性价值,并提出城市滨江绿地地域性景观设计保障措施,从而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地域性的城市滨江绿地景观设计满足了人们生存、安全、精神需求,实现了景观生态产品生态效用、社会效用、经济效用的一体化,带动了地域特征的旅游生态产品产业化,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为整个城市的发展增加了文化魅力,对城市整体滨江空间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猜你喜欢
滨江绿地景观设计
福州滨江私宅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芜湖滨江天际线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