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内向设计的当代合理性

2023-02-18 12:14方自娟
山西建筑 2023年4期
关键词:内向建筑师建筑

方自娟

(三秋建筑设计(广州)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466)

远在原始社会,人们集体劳动,生产资料归氏族公社集体所有,氏族成员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结成原始的平等互助关系,氏族成员平均分配消费品。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中国走进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掠夺、压榨也都随之产生。人们内心由原始的防御猛兽发展到人与人,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对抗。时间烙印在人们心上的印记是封闭,是内向。漫长的封建统治,闭关锁国进一步佐证了民族封闭、内向这一主要的性格特点。同时也由于材料的限制,建筑多数没有建筑师的参与等,建筑布局大多也都自然反映了这一封闭、内向的性格特点。

但是,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文化交流融合,建筑领域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科技的发展,新型材料的出现,让现代建筑变得多姿多彩,甚至我们的建筑领域被围困在这些绚丽、高新的主流建筑漩涡里,内向性设计似乎不被在乎。要知道,全球化带来的现代建筑,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的每一片领域。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建筑内向设计的当代合理性,将当代建筑的设计不只是简单的定义为“与国际接轨”,带有全球化特色的建筑。

1 当代建筑多样性的社会背景

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上层统治者沾沾自喜于“天下之中”的天朝大国位置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当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后,闭关锁国几百年的中国渐渐走向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全球化的脚步也踏进了中国领土。100多年以来,从清朝洋务派开始,“走向世界”一直都是一批国人的雄心壮志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当全国都奔向改革开放、走向现代化的目标时,建筑行业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海外建筑师纷纷涌入中国。这也与地方政府、公私企业在树立高端形象方面及“与国际接轨”的宏伟决心息息相关。 甚至北京、上海、广州和其他许多城市意欲成为如纽约、伦敦、东京等一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在这些大都市从事过建筑设计的设计师们,将阵地扩展到中国境内,带来他们“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方面的经验,很符合领导者对加快“现代化”的希冀,于是在中国,许多海外建筑师都留下了他们多彩又惊人的一笔。

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贝聿铭以美籍华人这个比较特殊的身份,成为海外建筑师进入中国建筑市场的连接桥梁,他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应中国政府之邀接手北京香山饭店设计的建筑师。贝聿铭怀揣着满腔热情,励志要报答故乡的养育之恩。经过多地的走访,贝聿铭决心要为新中国创造一种新的建筑语言,要它既不是中国的,也不是外国的,他要寻求第三种方式。贝聿铭祖籍在江苏苏州,熟悉苏州园林,儿时祖父也经常给他普及古典建筑知识。在香山饭店的设计中,贝聿铭认为要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比如古典园林空间相互渗透,隔而不绝的设计手法要传承下去。最后呈现的香山饭店,是一个融合了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和环境艺术于一体的建筑。整个建筑色彩朴素,以灰白为主,装饰上留有贝氏常用手法——菱形符号,建筑风格与后来的苏州博物馆大体相似[1]。

这个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海外建筑师作品,虽然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与争议,但是建筑本身还是与中国的地域特色相关联的,属于中国建筑的沿袭与传承。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建筑师涌进了中国,而政府决策者认为这是“与国际接轨”的有效方法,于是一些前所未有的建筑,随着海外建筑师的进入,在中国土地上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立。例如北京国家大剧院,由保罗·安德鲁设计,整个建筑犹如一个巨蛋浮于水面上。在北京这样一个历史积淀深厚的城市,突然在城中矗立一个犹如“天外来物”一般的巨蛋,反对声便此起彼伏。这相对于北京这个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前卫的设计。与此类似的前卫设计,还有库哈斯设计的北京CCTV大楼、德梅隆及赫尔佐格联合中方设计的鸟巢等。这些标新立异,造价斐然,同时也挑战了建造技术的建筑,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甚至知名建筑师联名上书都没能阻止这些建筑的落成。

我们都知道,“广告”就是广而告之的意思。这些新进入中国领土的现代建筑,从方案竞选到动土施工,甚至到竣工使用,基本上每一个环节都能引起很大的话题,而这些话题的争论与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起到了一定的广告作用。政府决策者力排众难接受这些看似不可能的建筑,并且最终全力建成。一方面,从广告宣传方面看,要有实物呈现才有效果,只要建筑矗立在那里,这个城市就处在焦点中心,成为家喻户晓的城市,即建筑的地标作用。另一方面,被认定为不可能建成的建筑,中国有能力最终建成,这也是展示国家实力,对地方政府的业绩也是有利的。站在设计师的角度,这些建筑的实现,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占了主导地位的结果,建筑师作为设计者实现了个人的价值。作为设计师,没有谁不欣喜于纸上建筑落地生根。于是,政府与设计师的愿望都得到了满足,全球化的、多样性的建筑就顺利的在中国领土萌芽发展。

2 逆流而上,当代建筑的内向设计及其合理性

全球化态势愈演愈烈,文化碰撞交融越来越频繁,改革开放的中国,为多样化的建筑设计提供了温润的土壤,一段时期内,建筑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防止经济泡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前,这一情况导致国内房地产事业如火如荼,全国各地遍布开发着的小区、住宅建筑占据了建筑市场上的很大一部分,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寸土寸金的中国,很少有大片的低层多层的居住区,高层基本代表着这一领域的现状。由于高层与中国传统建筑尺度上的巨大差别,传统的特点很难与现代的高层住宅建筑契合,国外高层的处理手法,如Art Deco很快成为一个方向,随着房地产事业的繁荣传遍中国。另一主流就是上文提及的地标高层和文体、商业综合楼类的建筑。这些既利于树立形象,又能彰显实力,同时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部分。这类建筑的特点主要是体量庞大,新型材料使用较多,建筑性格相对本土建筑显得张扬等。在这些主流建筑的引领下,在改革开放后对综合国力快速发展迫切希望的国情下,当代仍有内向的建筑设计逆流而上,并且具有合理性及深层次的意义。

2.1 大唐芙蓉园——回溯历史

大唐芙蓉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仿照唐代皇家园林式样建造的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是中国第一个全方面、多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唐风建筑群,由张锦秋担纲设计,以“因借曲江山水,演绎盛世名园”为设计理念。公园以盛唐时期的文化为主线,高度还原了盛唐时期的建筑风貌;以水域为构图中心,南侧山峦起伏,北侧湖水碧波,形成“南山北水、南园北池”的空间布局,延续着唐代山水园林的风格特点。设计中,综合运用声、光、电等多种高新技术手段,结合现代的建筑材料,高度还原了唐风建筑,包括大唐的气势磅礴、繁荣富强的文化气息,包括建筑形式、比例、色彩等。当在书上才能看到的唐风建筑,赫然就矗立在城市里,无疑是一种震撼与折服。

西安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城市,犹以唐朝文化最为突出。原唐代芙蓉园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古迹等,为西安大唐芙蓉园历史文化主题提供了深厚的人文环境依托。那么,这种在历史中寻找方向,相对于开放的中国国情,笔者认为是一种内向性的思考,是从中国自有的建筑史上,去寻找突破口。而西安的历史积淀,又为这种突破提供了合理性。

张锦秋坚持探索着建筑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她的一系列唐风建筑让人们能够不穿越时空就能亲身体悟盛唐时期的氛围,从感官上,从心灵上加深当代人对盛唐时期的了解。这种置身其中的空间感受,比任何书籍记载、影片记录都要来得更直接、更真实、更深刻。另一方面,传统建筑的细节被现代化高度还原的呈现,无疑也能起到一定的博物展览的作用,为广大学者们的研究学习带来了便利,有利于传统建筑的时代创新与传承[2]。

2.2 衢州体育公园——回归自然

衢州体育公园是由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他们的设计理念是“营造一个不仅是关于体育和生态的城市空间,更想把它变成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地艺术公园,与城市的山水历史建立一种文化传承关系”。他们将建筑掩埋于地下,立面消失,覆以绿植,成为景观本身。缓坡绿化景观式的立面,是建筑师“山水建筑”设计理念的体现。白色线条圈圈绕绕于覆土立面之上,强化了“山”这样一个概念。其中有一部分白色线条来源于实际的人行步道,结合立面坡度,给市民提供了运动、攀爬等新的场所,这里将成为城市里新的公共空间。俯瞰整个体育公园,这是一个形似火山群、镜湖的大地艺术景观,体育场馆功能与自然景观结合在一起,建筑消失在视线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覆土建筑群。

过去,覆土建筑曾兴起过,但是由于没有先进的技术作支撑,再加上潮湿阴暗等,覆土建筑渐渐衰落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综合症”,使得城市生存环境恶化。在面临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效应的大环境下,全球都进入了低碳环保的生活、生产模式。如此情况下,覆土建筑出现了复兴的现象。相对于破土高耸的地面建筑,覆土建筑将自己掩埋在绿化之下,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内向性的手法。当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表现出明显的痕迹时,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日趋严峻,覆土建筑以节能、经济、生态环保等优势,绝对有理由出没于未来的建筑领域,为建筑领域的节能减碳贡献一份力量[3]。

此外,覆土建筑给人最直观的特点就是与自然的融合,解放地上空间,由此可带来两点好处:一是为城市创造更多的绿化空间,减轻环境与自然的负担,为市民创造与自然亲近的场所;二是有利于解决新旧建筑之间的矛盾关系,简言之就是如果新的地上建筑对原有历史保护建筑等会形成破坏的可能时,掩埋地下,不在一个空间内便形不成冲突,有利于建筑文脉的稳定与延续。

2.3 围城——回应内心

“围城”是笔者于2021年参加的第二届“人间天堂,创意姑苏”设计竞赛时的竞赛作品。竞赛主题是“古城文化基因的当代传承与创新”,选址位于苏州古城东侧,临近外城河的仓街三官弄地块。建筑功能为民宿,建筑立面延续苏式建筑的粉墙黛瓦,整个建筑外观鲜少开窗,仅仅对外营业的餐厅和超市立面使用玻璃。建筑鲜明的特点是一圈对内的落地单坡与外墙高耸,形成封闭的内庭院空间,“围城”也因此得名,围一方静静的小城,享每刻静好的时光(见图1,图2)。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内向性思考,主要是了解到基地周边建筑环境并不理想,参差不齐,也无可渗透、可借景的古貌。扎哈·哈迪德曾经接受采访时说“我不相信和谐。什么是和谐?跟谁和谐?如果你旁边有一堆屎,你也会去效仿它,就因为你想跟它和谐?”这句话虽然听上去有点激进,但多少有些话糙理不糙。建筑的和谐性问题需要我们辩证地去对待,如果耸起高墙,内向的建筑风格与区域大的建筑环境有所关联延续,笔者认为这符合文化传承的宗旨。虽然作品并未入围,但是也能为内向性建筑设计的合理性提供一种解释,即周边建筑环境糟糕的情况下,内向性思考也是合乎常理的。

人在独处的时候,更容易去思考一些问题。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每天忙忙碌碌,内心应该是希望有一处安静的、封闭的场所,能够让浮躁的心得到平息,得到休息。所以,传统意义上的内向建筑设计,在当代的城市也有存在的意义。至少在高墙隔绝城市喧嚣的内向空间里,有一份宁静,能给置身其中的人一份自娱自乐的享受,有利于缓解身心的压力,这是建筑上的一份人文关怀。

3 结语

传统建筑里的内向性、封闭性是理所当然的。古有“桃花源”,后有“乌托邦”,当人们向往一种理想的状态时,总会创造一种理想的国度,这是一种避世的内向性。在理想国度里,往往都是鸟语花香,邻里和睦。建筑在那些时期的内向特点,多是源于防御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当历史的车轮行至当下时,建筑对防御性的需求并不那么明显与迫切,而展现出的内向性,是对文化历史的传承,是对生态环保的响应,甚至是一种辩证的协调设计等等。当代建筑的内向设计,在全球化建筑占据主流的时代背景下,依然有深远的意义:

1)要积极看向中国的建筑史,从建筑史里寻找到前进的方向与意义,将中国的古建筑与前进的每一个时代相结合,才是中国建筑理想的足迹,才能形成纯粹意义的中国建筑史。

2)要重视当下气候变暖这一全球环境问题,尽可能地将建筑回归于自然,为节能减排出一份力,为城市的和谐、自然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3)要敢于选择封闭,并不是所有的恶劣环境都需要我们设计的建筑去直接地、敞开地面对,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要努力地去承受。当人的内心需要那份封闭的孤独时,我们的城市应该为他们提供这样一个让心灵休憩的场所。

全球化带来的建筑,美则美矣,但是在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城市里似乎没有温度。当代建筑的内向设计,带我们回溯历史,去尊重历史;带我们回归自然,去保护自然;带我们回应内心,去修复心灵,这份温度,值得被珍视与推崇。

猜你喜欢
内向建筑师建筑
胖胖的“建筑师”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对内向人的8个误解
内向的人,也能拥有高配的人生
做最好的内向者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当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