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晓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近年来,成都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市情农情,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因地制宜,统筹城市和农村两个区域、稳定和发展两个大局,把“和美”两字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扎实推进乡村发展、建设和治理,促进农业全方位转型升级、农村系统性全面进步、农民收入持续性增长,打造新时代布局美、产业旺、环境好、乡风纯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绘就了一幅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绚丽新画卷。
成都市聚焦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大美乡村与公园形态有机融合,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做优做强公园城市乡村表达。
一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全面推行“田长制”,划定“三区三线”,强化“进出平衡”管控,制定《成都市耕地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及8个专项工作方案,以“长牙齿”硬措施持续开展“大棚房”“违建别墅”等问题整治,处置批而未供土地6.71万亩,完成963.05亩撂荒耕地整治任务,新开垦动态撂荒地和低效林地1.95万亩。二是抓好粮食安全生产。有序调度农机跨区域作业和农资供应,提速建设“一带十园百片”。2022年全市粮食产量232万吨,蔬菜(含食用菌)播种面积超270万亩、产量超640万吨。三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强化粮食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广应用,完善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运行机制,有效推动良种、良机、良法、良田、良制深度融合。同时,深化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式”的“研产购储加销”农业全链条服务平台。
一是产业融合推动产业全面振兴。以川西林盘、大田景观等为载体实施“农业+”行动,全域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乡村特色资源,丰富拓展农业多重功能,有效提升农业产业链现代化质量水平,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2022年全市休闲农业营业收入395亿元、接待1.32亿人次。二是推动特色农产品向高端迈进。以品种培优为基础、以品质提升为重点、以品牌打造为核心,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全产业链发展,积极推动优势特色产业走高端化路线,实现产品“质量效益”“气质颜值”双提升,“龙泉驿水蜜桃”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并入选了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产品品牌有力提升产品销售价格。三是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为引领,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农业+”产业发展链条,紧扣育繁推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进一步打造“种源开发—商品转化—产品生产—市场销售”闭环全产业链,创新“孵化器+种业基金”培育模式,探索“政策性保险+补充型商业险”模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90余家,有效有序推动产业发展。
一是厚植绿色本底,打造水美乡村。推进“天府蓝网”规划建设,聚焦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方便,厚植乡村区域绿道蓝网本底,巩固提升全域乡村绿带生态基底,实施路边、宅边、水边、田边、村边“五边”栽花植绿,打造乡村美丽庭院景致景观。二是补齐设施短板、改善人居环境。围绕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构建布局合理、城乡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行政村(社区)光纤通达率达100%。持续深化村庄清洁美化提升行动,创新破解城乡垃圾、污水、厕所“一体化革命”难题。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增进民生福祉。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全市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校际均衡指数达0.25,打造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21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0个,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82.73%,17个涉农区(市)全部实现快递进村。强化农村社会救助保障,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6.03%、困难群体实际代缴率达100%。
一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创新推行“党建+网格”“院落管家”治理模式,构建“镇—村—社—微网格”四级治理体系,推进综治安全、教育卫生等“多网合一、一网统揽”,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向农村院落延伸,做到“格中有人、人在格内、事在格中”,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二是提升智慧治理能力。深入实施“雪亮”工程和“慧眼”工程,把信息技术深度嵌入乡村治理结构,通过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要素参与、资源整合和过程融合,对工作流程进行技术再造,对传统“简约治理”替代升级,实现信息技术在乡村治理的深度参与。三是加快乡村法治建设。以法治乡村建设为抓手,坚持法治与自治、德治、智治有机结合,完善群众制度化参与渠道,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开展打击和整治“村霸”问题专项工作,村公共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实现全覆盖,村公共法律服务室建成率达95%以上。
一是以文化创建引领淳厚乡风。持续开展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加快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深化“三美”示范村建设,推动农村移风易俗,依托诗乡“七坊”原乡文化、“地球仓”生态旅居等消费场景,更好教化群众、凝聚人心、淳化民风。二是以文化经济赋能产业发展。充分挖掘文化经济价值,依托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乡村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文化+农业+产业”等模式,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等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进动力。三是以农耕文明赓续乡村新风。注重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传统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川西林盘资源优势,加大对民族村寨、农业遗迹的保护力度,弘扬优秀农耕文化的时代价值,打造集住宿、休闲、教育等于一体的场景,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
一是城乡资源要素流动便利化。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政策,有序推动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引导“四类人才”返乡就业创业,探索经营权直接抵押、“经营权+地上附作物”抵押和第三方全程参与市场化风险处置等模式,2022年累计成交农村产权3.2万宗、面积427.99万亩、金额1691.18亿元。二是城乡产业发展便利融合化。充分挖掘农业的多维功能,推动农业与电商物流、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等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多元业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强化农超对接、农社对接,构建以工促农、以企帮农、以商助农的深度融合机制,让农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三是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聚焦城乡公共资源供需错配的结构性矛盾,统筹谋划公共资源建设,优化公共资源配置的供给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公共资源配置的均等化,农村教育、医疗、社保等“七有两保障”九大类25小类104项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标准统一。
成都市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极端天气频发。全球气候变暖,改变农作物发育状况,影响粮食产量。二是农业面源污染。粮食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仍处于高位状态,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和塑料薄膜易导致土壤板结、耕地污染、富营养化等问题。三是耕地资源压力。可开发为耕地的储备土地面积在减少、超负荷运载呈现土壤有机质降低、肥力下降,土壤酸化加剧。
一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较大。与城镇居民收入比较起来,差距还是较大。二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有待加强。成都市农业仍然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精、全而不优等问题,农民增收致富动能不足、活力不够。三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还不健全。小农户家庭经营仍是成都市农业的基本面,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还不多。
一是“三治”建设还有待加强。民众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热情不高,村民议事形式、内容和过程还有许多不足,自治与法治、德治相结合需要进一步深化。二是网格建设还有不足。网格员水平和素质还不够高,现代技术应用水平还不高。三是农村新风新貌还需提升。老龄化比较严重,劳动力匮乏,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还不同程度存在。
一是城乡发展规划“两条线”。部分县市区基于经济增长的“硬核指标”和工农产业的“能级差”,往往更加重视城市规划和发展,乡村规划置于“次要位置”。二是城乡要素流动“单向度”。乡村企业担保难、抵押难、贷款难等现象仍然存在,乡村不能获得平等的建设用地权利,乡村难以吸引人才回流而发展滞后。三是城乡公共服务“一边倒”。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简陋,难以满足群众对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教育资源、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
要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形势变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统筹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时序、节点和步骤,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气候监测。完善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智慧化农业监测平台,加强对气候灾害的监测力度,做好成都平原气候监测预警工作,提高天气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效规避气候带来的风险。同时,对干旱、高温、洪涝灾害等制定应急预案,把气候变化给粮食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二是减轻面源污染。加强对面源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研发生产新型有机降解肥料,提高对农膜、秸秆的有机循环利用效率,逐步实现废弃物再生。大力推广生物农药、滴水喷灌和农机播种收割技术等,稳步适当提高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门槛,完善化肥、农药等加量施用制度,推进粮食清洁生产,从源头上遏制环境污染。三是提升耕地效能。强化耕地保护监管和问责,把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同时,推进耕地质量建设,综合考虑成都平原气候、土壤等条件,通过休耕、轮作等方式促进粮食产能提升,调整粮食规模和结构,形成新的粮食格局,提高资源和土地的适配性。
一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要深入挖掘农业潜力,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念好“产”字经,促进家庭产业经营性收入增长;要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入三农领域,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健全完善收购制度和兜底政策,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稳定预期,保障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深化改革促进土地“三权分置”,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二是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要充分依托乡土特色资源,走一、二、三产业相加融合之路,横向上融合农文旅体教,纵向上贯通产加销储服,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要树立产业思维,创建特色品牌,以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动特色产业资源创新,提升产业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市场品牌价值。要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协同发展,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农业共营制”的制度优势,完善土地股份合作制度,构建制度化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培养爱农业农村、有知识情怀、懂经营管理的职业经理人,促进社会化服务向农业产业、村庄延伸,规范社会化服务标准,引导多样化服务方式,强化监督管理,提高社会化组织服务质量。要把个体农户纳入现代农业体系,促进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合作社在技术应用、全产业链条打造和产品营销销售等方面合作,共同参与收益,共享发展成果、共担责任风险。要强化科技支撑,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推动适宜成都平原地形地貌农机器械、实用装备的研发,提高农业播种、收割、运输等方面的机械化率。
一是积极推动“三治”融合。结合农村结构新变化、技术手段新方式和治理理念新要求,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有效衔接,聚焦基层管理和服务,积极推进乡村基层民主建设,科学规范村民议事主题、程序和过程,常态化开展“送法下乡”活动,赓续农耕文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乡规民约作用,促进乡村有效治理。二是完善微网格治理。要进一步完善微网格治理机制,积极引导各种资源和力量进入“微网格”,根据人口数量、群众生活习惯和服务半径优化网格设置,配强网格力量,促进社会治理和服务向末端延伸。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增强社区网格员线上报告功能,将线上和线下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大数据+网格”的“人—技”合二为一,形成更加精准、精细、精致的网格化服务。三是涵育农村新风新貌。要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树立文明典型、打造文明家庭、宣传道德模范,破除封建迷信、厚葬薄养、高价彩礼等陋习,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用榜样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感染人、教育人、塑造人,打造民风淳朴、崇德向善的精神风貌。要结合乡村建设打造健康向上的文化长廊和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文化景观,积极推动乡村产业、公共基础设施、道路景观一体建设。要改善乡村生活环境,依托自然肌理和地理纹路,丰富多元自然样态,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建设宜居宜业美丽幸福新家园。
一是城乡规划一体推进建设。要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把城市产业形态、空间结构和功能建设与全域乡村基础设施、空间形态和生产生活进行通盘考虑,打破传统城乡边界。要坚持“多规合一”,立足乡村生态底蕴、资源禀赋和城市区位优势、产业发展,优化功能布局,重塑城乡形态,实现城市与乡村相得益彰。要注重公园城市形态“开门见绿、出门见景”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推动“街区+农业园区”“街区+农业文化景区”“农业园区+产业园区”建设。二是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要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维护进城落户农民根本利益,健全规范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人才返乡创业,推动城市教师、医生、科技工作者等定期服务乡村。要完善土地管理法规制度,优先保障乡村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向乡村倾斜。要坚持市场化运作,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改善乡村营商环境。引导涉农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优化县域网点设置。三是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共享。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建立与实际人口规模相适应的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全面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以县域为单位,做好结对帮扶和定点联系指导工作,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要提升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健康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依托乡(镇)区位优势,再建一些中心卫生院,确保医疗资源普惠可及。要加大乡村医生培养力度,通过学历提升、到市县两级医院学习等方式,提升专业素质能力,同时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中向乡村倾斜。要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乡村互助性养老,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确保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