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奇
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写出了除夕夜人们迎接新年的热闹场景和阖家团圆、共度新春的美好情境。
最近,我读了一本对中国春节进行细致描写的书籍——《闲话中国年》。王封臣先生以说书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在腊月初八到来年的二月初二这段时间里,每一天蕴含着的一些有趣的民俗、掌故和传奇。该书语言幽默风趣,内容精彩丰富,使我对中国传统“年”文化更加痴迷。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过年除旧布新的传统习俗,这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除旧布新的场景之一。从家中大清扫到爆竹声声响,从置办年货到除夕守岁,无不体现着淳朴忠厚的民风。
每逢春节,人们都会贴春联,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有的地方把条状不成对的春贴叫做“春条”。《后汉书》曾有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这便是春联的起源。
这本书还提到了流行于北方的习俗——扭秧歌。它是北方汉族民间喜闻乐见的传统舞蹈,极具群众性与代表性。在过年期间,人们敲锣鼓、扭秧歌、闹新春、迎新年,热闹非凡。
看完这本书,我联想到了我的家乡——吉林省。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在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以往,吉林的年是在人们热闹团聚中度过的;是在极具地方色彩的秧歌声中度过的;是在美丽的雪景中度过的。如今,吉林的年充满了现代风情,新时代的新习俗充实了传统的春节,“长春电影节”“吉林雾凇冰雪节”等活动,十分受吉林人民欢迎。
无论时代怎样发展,过年的方式怎么演变,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始终不变,即使不能聚在一起过年,但大家的心始終是在一起的。正所谓“吾心安处即归处”,大抵心安才是家。这也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悟。
《闲话中国年》这本书值得我们一看。在书中记载的五十余天里,每天都蕴含着一些有趣的民俗与故事,让我们一起通过阅读去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吧!
【吉林长春市朝鲜族中学,指导老师:金英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