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2023-02-17 12:33胡泽瑞
乡音 2023年2期
关键词:委员人才农业

■ 本刊记者 胡泽瑞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怎样更好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总要求?如何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成为今年省两会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大家踊跃发言,为我省乡村振兴献“金点子”,出“好招数”。

兴产业,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兴旺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牵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出席今年省两会的委员们畅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我省各地乡村产业加快发展,把乡村产业发展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推动乡村产业创新性发展、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是存在特色产业点多链短、特色品牌效应不强、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少等问题,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河北农业农村现代化,省政协委员、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利用研究所所长刘贞贞提出了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推动河北乡村振兴、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基于农业发展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刘贞贞委员对记者表示。

美丽乡村——遵化市山里各庄村 岳树林/ 摄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壮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实施奶业、中央厨房等5 个千亿级产业工程,加快生产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全链条升级。记者了解到,2022年全省脱贫地区投入省以上产业发展资金105.8 亿元,培育年产值超10 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集群10 个,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 个。

“报告擘画的乡村振兴发展前景令人备受鼓舞,催人奋进。”省政协委员、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白长俊认为,延链、补链、强链,是发展乡村产业的主攻方向,邯郸市将精准引进一批产业链头部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谋划配套实施冀南优质商品粮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无论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离不开产业支撑。

不少委员表示,应坚持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进一步增加农民的工资性、财产性、经营性、转移性收入,真正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聚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新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

如何充分激发乡村人才活力?委员们认为,要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献智出力。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聚集,乡村振兴才有底气。政府应注重发掘本土人才、引进外来人才、留住已有人才,制定保障性、支持性、促进性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人才为促进乡村振兴献智献力。”省政协委员、河北玖华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军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流失、农村空心化现象也随之而来。培育一批有文化、有水平、有技术、善经营、懂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当务之急。

李建军在今年所提交的《关于加强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工作的建议》的提案中提出,要健全乡村人才回归政策,制订乡村本土人才回流创业扶持计划,多方筹措创业发展基金,从土地流转、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创业扶持,更大力度推进乡村治理人才培养培训,实现村村都有“大学生”参与治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工作,真正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

“当前乡村教育仍是均衡教育短板中的短板,乡村要拴住心、留住人,就必须加快实施乡村教师培育工程,充实乡村教师队伍资源。”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省委专职副主委王建民呼吁,要定期定向培养紧缺专业的乡村小学教师,针对偏远地区乡村小学,建议在乡村教师编制管理上给予政策倾斜。同时,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伙食补贴、交通补贴等,解决好其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等问题。

“地方所属高校根植于一方沃土,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共融共生,应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和科技支撑。”省政协委员、唐山学院副院长郝志华建议,可以将高校的教育教学、创新创业、社会服务与乡村振兴的实现过程相结合,引导当代大学生投身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锻造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领域、新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育文化,充分展现农村发展新风采

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催化剂和加速剂。任何一个民族,都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心灵世界。

委员们认为,有效传承和合理开发村落文化,动员村民“站前台”“当主角”,唱响“发现美、展现美、变现美”的乡村文化振兴“三步曲”,以利于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不仅要振兴产业,还要充分重视乡土家园建设,发展乡村文化。”省政协委员、乐亭县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会展中心主任孙宇霆说。

在参与农家书屋、乡镇文化站建设,策划执行农村文艺节目展演活动的过程中,孙宇霆委员对基层文化建设越来越熟悉。他表示,农民既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同时也要把传统留住、把文化留住,建构具有饱满品位特征、具有生动诗性气息的新乡土、新农村。他认为,当前的关键是要有优质的内容去充实文化阵地,有好的节目去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使文化阵地起到更好的宣传引导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省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省政协委员、承德市妇联主席李坚发现,如今的乡村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一些乡村炫富攀比之风盛行,红白喜事讲排场、比阔气。

李坚委员表示,乡风是一个地区家风民风的集中体现,也是反映政风社风的一面镜子。她认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应上下联动,强化党风政风引领,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制度建设,并且挖掘、传承、发扬、创新优秀传统乡贤文化,对地方乡贤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打造健康的祠堂文化、家族文化品牌,做到“以文化人”,让文化道德正能量引领新的乡风民俗。

农业文化遗产是历史上一代又一代先民创造并保存下来的文化资源,是中华儿女赖以生存的根本。民建河北省委在《保护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提案中提出,要积极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化,推动社会实现本地农业文化遗产有法可依。同时,建设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队伍,吸引遗产地高校与科研机构等加入保护队伍,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开发与利用提质增效。

没有停歇的脚步,只有奋进的号角。今日河北,美丽乡村建设正酣,乡村全面振兴前景光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鼓擂响,一幅幅锦绣画卷正在燕赵大地徐徐展开。

猜你喜欢
委员人才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人才云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如何开展工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