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明(浙江:东阳市实验小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素养的培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学生拥有科学素质,才能在知识世界中自主探索,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科学课教学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途径,教师应该注重科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STEM教育理念强调学科融合,将该理念融入科学教学,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科学知识,有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对于增强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具有积极影响。基于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有效地在教学中运用STEM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STEM教育理念,指的是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四方面的内容,强调的是学科间的融合。在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以科学和工程为例,“如何让杯子中的热水变凉?”是一个科学问题,是针对生活现象提出的,而“如何让房屋变暖?”则是一个工程问题,两个问题表面上看没有关联,本质上都是热量传递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学科的融合,可以让学生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认识到世界上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就不能够从某一方面进行单一教学,而应该注重构建不同方面知识的联系,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学习科学知识。
教师将STEM教育理念运用于科学教学十分必要。其一,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STEM教育理念较为新颖,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跨学科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挑战。在STEM教育理念下,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构建起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教师不仅仅要具备科学知识,还需要具备地理、历史以及生物等多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因此,在科学教学中运用该理念,能够促使教师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知识,有助于他们的专业成长。其二,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在以往的科学教学中,学生只是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探索,不利于学生认识科学知识的本质,难以让学生对科学学习保持长久兴趣。在STEM教育理念下,学生能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感受到科学的神奇。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促使其主动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索,显著地提高学习效果。
STEM教育理念应用于科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很多教师能够认识到STEM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也积极地将该理念运用于自身教学。但是由于对STEM教育理念缺乏深刻认知,导致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一是教师没有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教学目标,使得STEM教育理念的运用具有形式化倾向,难以收到相关的效果;二是教师忽视对教学内容的拓展,STEM教育理念注重学科融合,要求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融入其他方面的内容,如融入生活中的事物等等,但是教师在此方面存在忽视情况;三是教师教学形式不够新颖,使得学生难以提高对科学的兴趣,让STEM教育理念的效果不能充分发挥;四是教师没有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课后实践,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STEM教育理念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让学生通过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进而理解生活中多项事物的原理,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深度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目标的更新,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方面的学习要求融入教学目标。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仅仅是针对科学教材制定。这种模式的确有助于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科学知识,但是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认识不到同一科学知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有效地运用STEM教育理念,首要任务就是应该深入教研,综合设计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章“水”的教学时,应该深入分析教材内容,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分析,综合设计教学目标。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在横向上应该包含知识、过程以及情感三方面内容,在纵向上应该包含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方面的知识。详细的教学目标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 “水”的综合教学目标
综合设计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从多方面认识科学,让他们对科学知识充分地理解和吸收,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在STEM教育理念下,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有效地实现学科融合。需要注意的是,在丰富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融入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科学学习效果。在以往的科学教学中,有些内容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使得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影响了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STEM教育理念注重跨学科融合,因此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事物融入科学课堂,以促进学生理解。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一章教学时,可以引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这一章的第一课是《紧密联系的工具与技术》,其中涉及通信工具、测量工具、交通工具等。教材中关于各种工具的举例较少,难以让学生对相关工具深入理解。如,机械工具,教材中仅仅举了螺丝刀这一个实例。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拓展,说一说在生活中自己所了解的机械工具及其用途,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工具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工具有着不同的使用技术,可以通过技术发明工具,二者都是可以优化的。通过这种内容的拓展,可以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实现思维的训练。
将STEM教育理念运用于科学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同时,STEM教育理念也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进行科学教学时,以学生为中心,促使其积极地参与到科学知识探究中去。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其一,教师可以将数字技术融入科学教学。新时期强调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让科学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例如,在进行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教学时,就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这一章主要涉及的内容是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其中在进行《种子的传播》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种子传播方面的内容。关于种子的传播,教师难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观察。为了让学生完整了解这一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凤仙花、苍耳、蒲公英等种子传播的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弹力传播、动物传播等传播方式。这样可以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在观看相关视频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制作果实模型,模拟种子传播。通过这种方式落实STEM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习效果。
其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学习。小学科学涉及许多科学实验。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设计和制作科学实验装置,然后进行相关的科学实验,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探索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计量时间”一章的实践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科学实验。《用水计量时间》这一课涉及简易的科学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塑料瓶、支架等进行装置的设计和制作,然后总结出计量时间的方法。这种小组探究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课后实践是教学的重要组成,教师应该加以重视。STEM教育理念不仅仅要融入课堂教学,还要融入课后实践,以此让学生的科学知识在课后得到有效巩固。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果实和种子》一课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设计课后实践任务。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种子,在家中种植,细心呵护,让种子逐渐发育生长,并且每日写出相关的观察记录。通过种子种植课后实践的方式,促进劳动实践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学生在深入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促使学生实现综合发展。
综上所述,STEM教育理念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将其融入教学中能够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注重该教育理念的运用,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课后实践上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