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林
江苏省阜宁县农业农村局郭墅畜牧兽医站,江苏阜宁 224400
动物不仅大量地存在于农业生产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动物的陪伴。这些动物在生长发育中都会受到诸多疾病的侵袭,有些疾病会使动物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肉用动物的品质会受到影响,削弱养殖行业的经济效益。部分疾病能够对人体造成感染,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动物检疫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农业生产工作的保护上,还体现在对人们安全的监管上。国内各区域经济建设成效差异较大,动物检疫的水平也参差不齐,部分地区检疫水平技术落后以及检疫意识不足,阻碍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和进步。
多数养殖户采用的饲养管理方式仍然传统,且他们自身也并没有动物防疫的观念,并且少部分养殖户为了减少成本投入还会刻意避免防疫工作的进行,认为动物检疫工作是个花钱但没有好处的事情。但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若经动物检疫发现疫病,则应当对患病牲畜以及潜在病例展开相应的处死以及无害化处理,将疾病传播范围维持在可控范围的同时,避免对养殖场造成过高经济损失。各类牲畜易患疾病会呈现出一定流行特点,整体潜伏时间相对较长,如果缺乏实质有效的疾病防控工作,便会出现其大范围传播与暴发,降低养殖场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受经济的影响,而存在有基层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备的情况,导致基层兽医工作者的工作待遇不达标,降低兽医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同时,不利于动物检疫工作的高质量推进。
我国虽然在大力推进动物检疫工作的执行,并在全国各地加设了许多动物检疫站点,但实际的动物检疫效果并未见显著提升。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主动调整动物检疫当中的各项细节性管理内容,提高检疫部门的工作质量,并设置科学且规范的检疫流程,确保各项动物检疫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国内市场上的动物制品来自全国各地,受到养殖规模和技术的制约,各地的动物检疫时间均不一样,完成动物检疫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都不一样,增加动物检疫整体难度的同时,也对各类技术应用造成了较多限制。部分动物检疫工作者本身并不具备有良好的专业工作能力与工作素养,容易出现检疫结果偏差相对较高的情况,并不配于现阶段动物检疫工作的各项要求[1]。
各地区的动物检疫站点配备的检疫设备参差不齐,某些站点的基础设备不完善,也没有稳定的检疫办公室,致使经济落后地区的动物检疫水平受距离、交通和设备的限制,阻碍了动物检疫技术的发展,得出的检疫结果也经不起考量。部分不法商贩会特意向商户低价购买病死动物,经特殊手段处理后流入市场,最后到达人民群众的手中,但是这类方式在具体的应用上会有较多漏洞,且整体检测技术要求较高,部分执法部门的工作落实成效差,导致病死动物在市面上流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威胁。信息化水平不达标同样属于动物检疫当中的限制性问题,畜牧养殖基地分布散乱,管理上很难做到统一规范,多数地区的人工检疫占比较高,限制动物检疫推进成效的同时也降低了动物检疫技术的应用成效[2]。
政府部门应当有目的有意识地带领基层兽医工作站与检疫部门参与到技术培优当中,通过设置各类规章制度的方式来提高各项检疫工作的规范程度,实现检疫技术高质量推广的同时帮助养殖户掌握一定的动物检疫技能。另一方面,相关工作者可以依照当前养殖场建设规模与牲畜饲养量来设置对应的管理与管控对策,强化站点建设效果的同时帮助养殖人员掌握相对基础的检疫技术,消除养殖人员在检疫方面存在的错误观念,为动物检疫工作有序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后要提升动物检疫工作者的选聘标准,优选录取专业能力强的兽医,避免检疫工作的准确率因兽医能力不足而产生偏差。养殖户如果想要展开引种工作,则要全面依照地方检疫标准与引种规范来推进这项工作,避免引入带病个体[3]。
请专业人员到当地开办讲座进行宣传,协助养殖人员逐步明确动物检疫工作的高质量推进能够为养殖户的健康程度提供保障,而并不只是单单影响动物的健康,比如对人畜共患病的重要讲解。整合因管理缺失而诱发疾病暴发的各类案例来为养殖人展开讲解,达到警醒作用。当地政府也可针对检疫工作的细节推进上去予以相应的资金援助工作,减少养殖户的资金压力从而将重点更多的放置到疾病检疫当中,提高检疫流程的配合程度。完善各地动物检疫站点的平台搭建,提升动物检疫的效率和准确性。
动物检疫结果的准确性不仅依赖于仪器设备,还受制于检疫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动物检疫人员的招聘对象应来自农业院校的对口专业人才,这样才能保证专业素养。相关部门应该强化对动物检疫人员的技术操作训练,确保开展动物检疫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部分地区的检疫人员的技术培训也应由检疫部门负责,经过考核后方能上岗,这样才能使动物检疫工作的结果令人信服。
传统的野生动物源性疫病对人类社会的威胁从未消失,而新的野生动物源性疫病又不断出现,可谓是双重夹击。气候的不断变化诱发了某些病原体的变异,不管是重新肆虐的埃博拉病毒还是西尼罗河热等都来自于野生动物。此外,病原体由于抗原漂移等机制也在不断产生新的血清型,例如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 等[4]。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不光是人口的流动路线复杂,动物的贸易路线也十分复杂。人口和动物的快速流动使得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全球范围内的野生动物源性疫病均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列如埃博拉出血热,自1976 年首次在非洲的刚果发现后,到如今埃博拉病毒的传播范围已传至东南亚地区,并能在蝙蝠和猪的体内检出病毒阳性[5]。
目前世界各国对野生动物源性的疫病均无有效的控制预防手段,故斩断其传播途径,禁止风险动物及其制品入境才是根本。我国一直采用入境前申请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和开展境外预检的方式作为入境检疫的第一道防线,入境时实行口岸检疫,入境后实行隔离检疫等方式来加固防线,最大限度地确保入境的野生动物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极大地降低了野生动物源性动物疫病在我国传播的可能性。但这些年依然有漏网之鱼出现,部分动物在我国不受生态链制约,在我国大肆生长繁殖,已对本地品种的生存造成威胁。我国野生动物入境的口岸多又分散,各口岸的检疫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检疫样本需要外送,在样本的运输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目前海关总署已明确提出要求,入境的野生动物检疫需具有高级兽医签证官或专家现场查验岗的资质的人员才能开展检疫工作,但大多检疫人员不符合上述资质,故其在识别野生动物品种、现场的检疫、采样工作中都存在漏洞,致使生物安全的风险发生概率提高。新出现的疫病通常容易漏检,因缺乏专门的检测方法,无法快速对其作出诊断和响应[6]。另外,部分野生动物疫病-袋鼠疱疹病毒肝炎,目前没有相关的检测标准和检查试剂,需要实验室自己建立诊断体系和依据。用于检测的生物试剂由于来源于不同的生产商也会造成检验结果的偏差。
动物检疫工作是守护畜牧业和人类安全健康的重要防线,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其在我国的实际开展工作中困难重重,主要是因为基层的忽视。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饲养着规模庞大的经济动物,但个别养殖散户对动物检疫缺乏基本认识,导致动物检疫工作在基层的推进收效甚微。政府应大力宣传动物检疫的好处,并同时强调不进行动物检疫可能造成的巨大损失,使动物检疫的概念扎根于养殖户心中,配合政府进行动物检疫工作的开展。当前新形势下给我国动物检疫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各海关部门应加强入境动物检疫工作,不仅解决“内忧”,还要防止“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