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萍
吉林市丰满区江南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吉林吉林市 132011
江南乡地处吉林市城乡接合部,下辖13 个行政村,76 个自然屯,近郊村地貌属于平原,中远郊村属于山区和半山区。由于近年来城市的不断外延,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业结构从以种植业为主向畜牧业方向转变。2022 年末,生猪存栏7 288头,肉牛存栏1 965 头,羊存栏1 299 只,家禽存栏15.5 万羽,生猪、牛、羊、家禽出栏率分别是157.9%、96.5%、132.3%、193.9%,肉类总产量为1 647 t,禽蛋产量1 898 t,牛奶产量665 t。牧业产值实现2.74 亿元,同比增长3.65%;牧业人均收入达到4 110 元,同比增长4.63%。2022 年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1.5%,畜牧业已成为江南乡农民增收有效途径和农村产业重要支柱。但受区位资源、资金、发展理念、饲养方式及牧业人才等因素约束,传统畜禽生产力整体水平较低,养殖效益不高,竞争能力较弱,江南乡牧业产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缓慢,小农业发展环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畜牧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依据江南乡历年统计报表,2018 ~2022 年五年时间里,家畜饲养量增长明显:生猪从14 447头发展到18 796 头,牛从1 953 头发展到3 861 头,羊从1 697 只发展到3 018 只,增长速度分别为30.1%、97.7%、77.8%。但随着封山育林、土地利用保护、江河地下水资源保护等措施的落实,对现有占用耕地养殖设施进行拆除,新(扩)养殖建设用地审批越来越难,扩大养殖规模受到限制。另外,传统养殖模式下,粪污直排导致空气、水、耕地等环境资源遭受不同程度污染。江南乡已建成大孤家子粪污集中收集点1 个,养殖场(户)储粪池和污水贮存池17 个,但建成粪污处理设施存在数量不够、维护不及时、使用率不高问题。随着畜禽养殖污染环境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环保问题成为制约畜牧业生产发展的瓶颈。
江南乡现有养殖户400 余户,在政策的鼓励下,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主导产业呈现出总量增长和规模扩大。现有养殖方面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2 个。有代表性的石井沟村景峰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仔畜繁育存栏达到800 头。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先后由腰岭子、大孤家子、小孤家子、二道沟发展起养牛产业。其中,腰岭子前景牧业通过4 次购买和后期母牛生产,已经发展到能繁母牛33 头,饲养量71 头,形成了适度规模的肉牛养殖场。但仍存在散养比例高,分布区域广,区域发展不均衡,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够,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缓慢,联农带农不紧密,增收作用不明显,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分散经营导致不能降本增效,销售环节没有议价权,养殖主体收益受到影响。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财政发放了能繁母猪补贴、规模场蛋鸡补贴、奶牛补贴等政策性资金,吉林农业银行、吉林商业银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吉林市分公司直接对养殖户开展了生猪保险、肉牛贷款,有效调动了养殖积极性,解决了部分养殖户资金与保障问题,对促进江南乡养殖总量快速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畜牧业自身存在投入资金大、生产周期长、收益不确定性强等特点,社会资本投入有限,政策性担保公司不将养殖设施活畜作为抵押物,银行发放的流动性贷款存在期限短的问题。融资困难导致养殖主体扩大生产规模、畜禽品种改良以及资源化粪污处理设施、检疫检验实验室配套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程缓慢。
现在农村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从业者多为年龄大的人,大部分文化水平有限,新知识、新技术接受能力不高,养殖户的子女大多嫌脏累不愿继续从事养殖业。村级防疫人员待遇低,很难吸引城市年轻人到农村从事畜牧行业。“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被其他部门调用,真正服务基层的技术人员数量少。防疫、消杀、流行病调查及粪污排查服务面积广、任务难度大,导致对部分养殖主体监管落实不到位。尤其是销售环节,畜禽活畜及畜产品销售跨区域流动性强,农村集贸市场证明检查不严格,仔畜交易存在不开具产地检疫票据也能交易现象。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之一,属于国家重点发展与扶持的对象,加大《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国家普惠牧业的各项奖补扶持政策的宣传,对培养养殖主体现代化发展思维、提升江南乡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2021 年吉林省出台“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实施意见和“肉牛十条”政策,创新运用专项债券、畜禽活体抵押贷款支持肉牛产业发展。江南乡要紧紧抓住机遇,在先试先行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在全乡范围内扩大覆盖面。
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和社会资本对养殖业的大力投入。江南乡要继续发挥积极的引导扶持作用,整合资金资源,加快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品种培优、品种改良和品牌培育,提高畜群整体质量,实现牧业生产扩群增量,效益提升。鼓励扶持规模化养殖场推广普及示范生态养殖模式。包括修建高标准畜禽圈舍、引入饲料加工配套设备、建成配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实现饲喂、防疫、粪污治理和综合利用全程智能化、自动化。鼓励扶持规模化养殖场户都修建堆粪场集污池,小规模场户采用堆肥发酵还田模式就近就地转化进行资源化利用。农村信用社的畜禽养殖信贷资金要采取简化程序、改进担保方式、放宽抵押条件等措施,加大项目资金的扶持力度,让更多的养殖户受益。
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先进设施设备的运行以及畜牧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大量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现代专业技术人才来完成。因此,加快培养畜牧专业技术人才十分迫切。江南乡要通过乡土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建立健全乡土人才数据库,对专技人才实行政策上扶持、经费上保障。要利用基层农技推广平台,积极与省、市、区专家对接,做好质控技术与安全用药指导,推动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和市场信息等信息技术在全乡范围内广泛运用。要及时完善养殖数据库,完善规模化养殖主体名录,利用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加强动物标识与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实现生产管理和防疫条件可控、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措施可控、畜产品全过程质量安全风险可控。要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拓宽人工配种、青黄贮饲料制作、疾病治疗等技术服务覆盖面。
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要求是绿色安全可持续,江南乡要切实落实“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负全责”的监管责任机制,建立健全乡村两级畜产品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加大对养殖主体监管,开展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适时开展疫苗接种,建立有效免疫保护屏障。要继续完善炭疽、布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和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排查预案,有效降低疫情发生风险。要继续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长效管理,完善粪污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阻断疫病传播,保护村屯环境。要继续加强销售市场监管,有效解决监管漏洞,杜绝隔空开证现象发生,保证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市民餐桌全过程质量绝对安全。
目前,吉林省正处于牧业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江南乡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优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已初步形成五个牧业优势生产:一是石井沟、阿什蛋鸡生产基地:现有蛋鸡规模养殖户6 户存栏蛋鸡14 万只,石井沟众磊鑫绿色蛋鸡生产基地存栏达到4 万羽;二是二道沟、小孤家子肉牛生产基地,存栏肉牛800 余头;三是二道沟生猪生产基地,生猪养殖户16 户,存栏生猪2 400 头;四是孟家、小孤家子梅花鹿生产基地,现有梅花鹿700 余头;五是孟家蜜蜂生产基地,现有蜜蜂1 000 余箱。“十四五”期间,江南乡制定了建设牧业强乡发展规划:将实现生猪存栏2 万头,肉牛存栏5 000 头,蛋鸡存栏20 万只,肉鸡年出栏30 万只。基本形成特色化、科技化、品牌化、规模化等多元化现代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