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猛
春节过后,各地会展业蠢蠢欲动,国内会展界逐渐活跃,恢复繁荣的气氛逐渐酝酿提升。一方面是中央政府明确支持展会恢复举办,另一方面是各大国家级展会的定档以及部分城市陆续复展。会展业的去疫情化已经呼之欲出,众人期待的会展业大繁荣时代很大概率将变成现实。1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推动国内线下展会恢复,支持企业出境参展;商务部在2月初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国务院的上述要求再次进行明确,可以说为国内会展业2023年的发展定下了主基调。
与此同时,“天下第一展”广交会也宣布将于4月重归线下,并且规模达到史无前例的150万平方米;新晋的国家级展会海南消博会也明确了将在4月中旬举办。由此可以看出,今年我国大规模展览恢复线下举办是必然的。
经过黑暗的三年,很多人对2023充满了期待,根据笔者观察,2023年会展业恢复具有一定的规律。
政府主导型展会成为信号灯。从春节后各地的动态来看,高调宣布展会档期的多是政府主导型展会,前文提到的广交会、消博会就都是政府展中的执牛耳者。这些展会的定档对行业具有明显的指示灯作用,是落实国家对于展會带动经济恢复增长期望的先行者。政府主导型展会本身对政策导向更敏感,对于谨慎型的主办方来说,跟着政府展的步子做决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从大环境上来看,2023年办展环境的安全性是有较高保证的,因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商业展主办方是非常大胆地积极复展的,其中有不少企业早早就定下了全年的展览计划。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行业信心在宏观政策调整后得到了很大的恢复。无论是否参照政府展进行决策,政府展对会展业的积极意义都不仅体现在对行业信心的提振和复苏方向的指引。作为中国会展业的一股重要力量,政府主导型展会在疫情三年来几乎支撑了中国会展业的半壁江山,在后疫情时代,政府展仍将在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二线城市早于中小城市。从目前国内城市对复展工作的安排和布置来看,一二线城市反应明显更快,动作也更大。根据有关媒体的报道,广州市仅在2月份,当地7个展馆就有至少14场展会活动举办,其中最早的展会是在2月8日。北京这次反应也很快。2月10号,慕尼黑展览主办的2023第十七届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将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第二天,也就是2月11日,雅森展览主办的第32届中国国际汽车服务用品及设备展览会将在顺义新国展开幕。雅森的汽配展是国内汽车后市场领域首屈一指的品牌展,号称汽配企业必争之地,本届展会的面积虽然没有达到疫情前最高记录,但是也达到了25万平方米的超大规模。这两场专业展会的举办意味着在疫情中沉寂了一年多的北京会展业正式吹响了复苏的号角。而在二线城市中,这两年表现突出的南昌已经率先行动起来,2月份即将举办六场大型展会。此外,像济南、深圳、武汉等地也都对复展做出了积极的部署。越是会展业发达城市对商机和市场的把握就越迅捷,2023年会展业的复苏必然会从各大城市开始逐渐席卷全国。因此对于展会主办方而言,可以根据项目所在行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如展商和买家的地域集中度以及商品的季节性需求),结合以上城市复苏的规律决定旗下项目的不同档期。
第一季度为试水阶段,首个高峰或在5-6月份。虽然大环境向好是确定无疑的,但是受春节人口流动、疫情防控惯性以及3月份全国两会召开等因素综合影响,还是有不少企业和地方在决策时有所保留,将主要工作延后到第二季度。由于会展活动受政策影响较大,因此无论是政府管理机构还是民间的展览主办机构,在布局重大活动时大多将两会之后作为心理安全期。从广交会和消博会均定档在4月之后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因此,在2-3月份,各地虽也有不少展会举办,但是难以形成全国规模的大繁荣,行业真正的爆发将在4月之后,在传统旺季的五六月份将迎来第一个高峰,疫情前那种分身乏术的忙碌场景可能再现。
当前的会展业,无论是官方的态度还是从业者的士气,均指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在经历三年的打击后,会展人都憋着一股劲,要把三年的损失找回来;全国会展人正在摩拳擦掌积极备战,我们期待着这些努力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