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复元”:要真金白银,更要稳信心

2023-02-16 09:20中国报道陈珂
中国报道 2023年2期
关键词:复元政策疫情

文︱《中国报道》记者 陈珂

疫情发生以来,来自各层面的扶持政策成为中小企业恢复元气的倚重和保障。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在这一大额红包背后的税费支持政策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最为受益,其中近八成个体工商户2022年无需缴纳税款。

尽管减税降费等政策的实施力度越来越大,但对于有运营周期的企业来说,并不能“药到病除”,一些企业仍感觉压力较大。受访专家表示,遭受3年疫情冲击,很多中小企业“回血”之路漫长,政策的推出应不仅让企业临时性减轻负担,更要科学地延续和调整,带给企业稳定的预期。

“真金白银”助企业脱困

原材料价格上涨、防疫成本高、订单不足、资金紧张、招工难……近几年深陷疫情囹圄下的中小企业,对此深有感悟。疫情发生后,尤其是去年以来,通过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已经是推动经济稳定恢复的重点工作。

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政府特约研究员、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特邀副会长周德文长期关注中小企业命运,他向《中国报道》记者表示,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经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帮助其应对超预期挑战。其中,财政、金融政策的助企纾困作用尤为突出,包括实施“真金白银”的留抵退税、减税降费、普惠小微贷款等政策。

回望2022年全年,系列税费支持政策成效明显: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2万亿元,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益最为明显,其中近八成个体工商户2022年无需缴纳税款。据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2022年退税减税总量为历史最高,留抵退税是其中的关键性“工具”。

留抵退税全称“增值税留抵退税”,是对当下还不能抵扣、将来可以抵扣的“进项”增值税,予以提前全额退还。业界分析认为,我国自2016年起连续多年实施减税降费,使得宏观税负水平持续下降,通过降低税率、税基的方式进行减税降费的空间在慢慢缩小,因此大规模留抵退税成为2022年我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中的“重头戏”。

财政具备可承受力是实施减税降费的基础,留抵退税政策需要有序推进。自去年4月1日起开始,该项政策从全面覆盖小微企业、重点突出制造业等六大行业,到7月扩围至批发零售、农林牧渔、住宿餐饮等7个行业。由此带来的“真金白银”直达企业。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10日,留抵退税合计超过2.3万亿元,超出年初预定目标。制造业以退税4844亿元、占比25.8%成为获益最大的行业;分企业规模看,中小微企业户数占比达到93.1%,共享受退税9178亿元,金额占比39.7%。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向《中国报道》记者表示,2023年,财政、金融等助企纾困政策能否延续,是市场主体关注的焦点。2022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其中不乏有力支持市场主体的措施。

记者梳理发现,落实中央的相关要求已列入很多部门的具体规划。如,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人民银行表示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解决好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政策明则预期稳

徐洪才坦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的首要目标是稳经济增长,意味着首先要稳市场主体,“让1.6亿户市场主体有活儿干,有生意做”。

徐洪才表示,尽管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后的首轮疫情已快速过峰,但支撑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需求紧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仍给市场主体构成压力。研究民营经济数十年,周德文观察到,现阶段中小企业面临市场需求不振、现金流不足、还本付息压力大、各项成本高等实际负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企业成本调研报告》显示,近年来企业税费负担整体呈下降态势,2018年至2020年企业纳税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年均下降0.87个百分点,超过66%的样本企业平均税负已低于5%。在此背景下企业仍感觉成本压力大,业界认为这缘于企业承担了不可转移的公共风险。疫情即为一个直观案例。

前述报告认为,疫情导致外部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或公共风险水平上升时,企业成本会普遍上升,企业、投资者、消费者等微观主体还会因看不清未来趋势而改变其行为模式,这些将使宏观经济整体收缩。

2022年8月2日,在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街道,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南岸弹子石支行金融服务港湾工作人员来到辖区内一童鞋经营店,走访了解商户的融资需求。

日前,北京市市长殷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要构建整个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的服务保障能力,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给企业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受到媒体关注。殷勇指出,在确定今年的经济增长、税收指标时,应考虑让企业能够有进一步的资源、财力等去恢复和发展。

徐洪才向《中国报道》记者表示,这一观点虽然是针对北京市的情况提出的,但适用于全国。周德文也向记者表示,“休养生息”的说法非常形象,“就像一个人大病初愈”,经过3年疫情,企业受到了很大打击,特别是2022年散发疫情时常出现,企业很少能够恢复到正常的开工率和产能。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孙文凯在连线央视采访时将自己在厦门调研到的企业复产问题总结为:一是需求不足导致产能利用率、复产率不足;二是原材料成本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回落逐步走低,但仍处高位,人工成本也在提高;三是由于市场的整体流动性放缓,中小微企业的应收账款问题较为严重。

受访专家指出,让企业休养生息,最重要的是恢复预期。周德文向记者强调:“疫情削弱了很多人的意志。企业家的信心一方面来自于自身实力,另一方面来自各级政府的支持。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最重要的就是政府要站在企业一边。”

在采访中,专家均提到,扩内需是问题的关键。扩内需过程中,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要继续就位,并根据实施情况和经济恢复情况决定其是否延续、调整或退出,给企业稳定的预期。周德文提醒,近几年出现过地方落实中央政策时领悟不到位和层层加码的现象,“这里面有很多细致的工作要做”。

1月5日,在合肥市瑶海区长三角数字科技示范园,合肥统旭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在智慧显示屏生产线上作业。

利用政策机遇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交通物流穿梭不停、餐厅再现排队人潮、电影院场场爆满……2023年开年第一个节日元旦,以及刚刚过去的癸卯兔年春节,让不少人感叹“报复性消费开始了”。与此同时,春节还未走远,多地已悄然打响保障企业用工需求的“抢人大战”。

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1月28日当天,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持续抓实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经济运行在年初稳步回升。聚焦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调度重大投资项目等主题,目前也已有10余个省份召开了“新春第一会”。徐洪才表示,整个行业的复工复产正走向正常化,市场有望形成一个需求复苏拉动生产、就业和收入,再反过来进一步拉动需求的正反馈过程。

《中国报道》记者注意到,为实现稳增长目标,增强市场主体信心,很多面向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已经明确将继续延长实施。

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从政策支持、融资促进、扩大需求、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等方面,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生产经营难关。其中,提出将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政策延续到2023年底。鼓励大型企业和平台机构发布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采购清单,开展跨境撮合活动,为中小微企业开拓更多市场,创造更多商机。

地方层面,北京市此前宣布,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保费政策到期后,参保单位可申请在今年12月31日前以分期或逐月等方式对缓缴的社会保险费予以补缴,补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山西省也发文称,将补缴期限延长至2023年底。此外,还强调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提供社保缴费查询、出具缴费证明时,对企业按照政策规定缓缴、补缴期间认定为正常缴费状态,不得作欠费处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经济正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民营企业正在转型升级。业内人士认为,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压力下,再叠加3年疫情影响,民营企业的脆弱性就展现出来了。

在受访专家看来,作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中小企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小企业稳则经济稳、就业稳、预期稳,眼前的政策利好对摆脱困境意义重大,企业同时应转变对减负政策的依赖心理,积极主动应对内外部风险挑战。而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长期发展目标而言,如何把握住政策机遇,提高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始终是一个长远的课题。

猜你喜欢
复元政策疫情
政策
政策
战疫情
复元活血汤加味联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临床观察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助企政策
政策
理中复元方结合针刺法治疗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