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慧强 李志军 罗伏兵 梅力(北京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倩 翟新验*(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年,全球60多个国家报告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疫情传播范围广、发病禽种类多,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损失,特别是流行毒株发生了明显变化,2021年1~5月以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主,此后H5N1亚型疫情逐渐增多而H5N8亚型疫情呈减少趋势,至2021年11月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已形成以H5N1亚型疫情为主、H5N8亚型疫情零星发生的局面,同时H5N6、H5N3、H5N5等亚型疫情在全年时有发生,但在整体疫情数量中占比较小。从全球范围看,欧洲是疫情报告最为集中的区域,报告疫情的国家数量、疫情起数、发病禽数、病死禽数、扑杀禽数均为最高,其次是亚洲地区,特别是日本、韩国、越南等邻近国家疫情较为严重,给我国禽流感疫情防控带来巨大挑战。为进一步了解2021年全球高致病禽流感疫情数据和信息,笔者对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网站发布的“一周国际动物疫情动态”中的疫情信息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查阅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网站上发布的相关疫情信息,从而对全球2021年不同亚型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数量、空间和时间分布、给养禽业造成的危害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笔者所采用的国外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数据全部来源于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网站发布的“一周国际动物疫情动态-292期”至“一周国际动物疫情动态-341期”,同时查阅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网站上发布的相关疫情信息,作为参考数据。
国内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数据来源于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的疫情信息。由国内和国外疫情数据形成全球疫情数据。
首先从网站下载每期“一周国际动物疫情动态”中的禽流感相关内容,再按日期顺序将每条疫情的信息和数据录入到excel表中,形成2021年全球疫情数据汇总表,表中涵盖了国家、报告日期、发病动物、病毒亚型、感染发病数、病死数、扑杀数等信息和数据。根据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感染禽种类、病毒亚型等形成不同的统计表格,运用图表形式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中发现规律、找出关键点,再进行必要的深入分析,通过分析和讨论,形成结论与建议。
1.2021年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总体情况。按照OIE关于禽流感疫情报告的相关规定,各国发生H5亚型和H7亚型禽流感应主动报告。2021年,全球共有62个国家报告发生4286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其中H5亚型疫情4280起、H7亚型疫情6起。在H5亚型疫情中,H5N8亚型疫情2297起、H5N1亚型疫情1657起、H5N6亚型疫情64起、H5N5亚型疫情58起、H5N3和H5N4亚型疫情各14起、其他亚型及未进一步分型的H5亚型疫情176起;在H7亚型疫情中,H7N7亚型疫情3起、未进一步分型的H7亚型疫情3起(见表1)。在H5亚型疫情中,家禽疫情2270起、野禽疫情2010起,在H7亚型疫情中,家禽疫情4起、野禽疫情2起。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禽数量1158.36万只,病死禽数量490.18万只,扑杀禽数量4572.28万只。
表1 2021年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病毒分型结果
(1)空间分布。欧洲:有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典、荷兰、丹麦、挪威、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保加利亚、爱尔兰、比利时、克罗地亚、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立陶宛、乌克兰、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芬兰、卢森堡、拉脱维亚、奥地利、瑞士、爱沙尼亚、瑞士、波黑、阿尔巴尼亚共33个国家报告发生禽流感疫情,报告疫情数量居前的国家为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这些报告疫情的国家覆盖了欧洲绝大部分地区,共报告3333起疫情,其中:家禽1584起,感染7277074只,病死305578只,扑杀24262634只;野禽1749起,感染4737只,病死3886只,扑杀17541只。
亚洲:有中国、韩国、日本、越南、印度、以色列、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富汗、老挝、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尼泊尔共14个国家报告发生禽流感疫情,报告疫情数量居前的国家为韩国、日本、越南、印度、以色列。这些国家分布于亚洲东部、西部和南部,共报告489起疫情,其中:家禽335起,感染2004380只,病死464772只,扑杀18214450只;野禽154起,感染8370只,病死7313只,扑杀280只。
横跨欧亚的俄罗斯:报告91起疫情,其中:家禽69起,感染695553只,病死695536只,扑杀173152只;野禽22起,感染237只,病死237只,扑杀4只。
非洲:有南非、尼日利亚、尼日尔、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马里、毛里塔尼亚、多哥、加纳、科特迪瓦、莱索托、贝宁、博茨瓦纳共13个国家报告发生禽流感疫情,报告疫情数量居前的国家为南非、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这些国家分布于非洲南部、西北部,共报告372起疫情,其中:家禽286起,感染1583451只,病死671392只,扑杀3054122只;野禽86起,感染9445只,病死2499只,扑杀517只。
北美洲:只有加拿大报告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疫情,病死禽360只、扑杀59只。
南美洲、大洋洲没有国家报告发生禽流感疫情。
以上空间分布疫情数据见表2。
表2 2021年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地区分布
(2)时间分布。从全年疫情的时间分布看,呈现较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冬季是疫情高发期,1月、11月和12月是全年疫情的高峰,3个月的疫情起数占全年的47.48%、禽感染数占全年的45.08%、扑杀数占全年的47.89%。2021年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时间分布见表3和图1。
表3 2021年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时间分布
◎图1 2021年各月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数和扑杀禽数
(3)感染禽的种类。从各国报告的疫情信息看,家禽的种类包括蛋鸡、肉鸡、鸭、鹅、火鸡、养殖鸵鸟等,野禽的种类包括不同品种的天鹅、野鸭、野番鸭、大雁、秃鹫、游隼、欧亚秃鹰、野生鸳鸯、海鸥、大白鹭、鱼鹰、楔尾鹰、鹈鹕、猫头鹰、银鸥、白鹳、鸬鹚等野生禽类。
2.流行形势分析。
(1)H5N8和H5N1亚型疫情呈“此消彼长”变化。从全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数量看,2021年1~5月,H5N8亚型疫情占绝对优势,从6月开始呈减少趋势,只是在8月出现一个反弹,10~12月疫情数降到个位数,H5N8亚型疫情数量从1月的最高点712起降到12月的最低点2起。从2021年5月开始,H5N1亚型疫情呈小幅增长,进入11月呈暴发式增长,从2月的最低点10起上升到12月最高点787起。2021年全球H5N8亚型和H5N1亚型疫情数量月度分布见图2。
◎图2 2021年各月份H5N8亚型和H5N1亚型疫情对比
(2) H5N6亚型疫情只有亚洲地区报告发生。2021年全球报告发生了64起H5N6亚型疫情,4月是疫情高点,发生了44起,10~12月没有报告H5N6亚型疫情。共有2个国家报告发生了H5N6亚型疫情,其中:越南报告发生了63起,全部发生于家禽,中国报告发生了1起,发生于野禽。
(3)2021年与2020年疫情对比分析。
一是2021年疫情明显比2020年更为严重,疫情数从2020年的1280起上升到2021年的4286起,报告疫情的国家数从2020年的34个国家上升到2021年的62个国家,感染禽数、病死禽数、扑杀禽数均有大幅增长。2021年与2020年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对比见表4。
表4 2021年与2020年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对比
二是流行病毒亚型发生明显变化,2020年全年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毒株以H5N8亚型为主,共发生1074起H5N8亚型疫情,占1280起疫情总数的83.91%,其次是H5N6亚型疫情64起,全部发生于亚洲,随后是H5N1亚型疫情36起。2021年1~5月,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仍以H5N8亚型为主,此后H5N8亚型疫情呈减少趋势,在10月降到低点,10~12月每月疫情数只有个位数;H5N1亚型疫情从5月开始呈小幅上升,于11月迎来暴发流行。与H5亚型疫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1年的H7亚型疫情比2020年减少了26起,表明全球H7亚型禽流感流行呈稳中有降趋势。2021年与2020年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不同病毒亚型疫情数量对比见表5。
表5 2021年与2020年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亚型对比
1.2021年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形势严峻,给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2021年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报告发生的起数同比增长了235%,报告疫情发生的国家数同比增长了82%,扑杀禽数同比增长了218%,疫情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均明显高于近几年的平均水平。欧洲是疫情发生的“重灾区”,44个国家中有33个报告发生疫情,覆盖欧洲绝大部分地区,以西欧和中欧最为严重,这些国家经济发达,家禽养殖集约化程度高,养殖量大,但没有广泛使用禽流感疫苗,家禽缺乏有效的免疫屏障,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野禽对家禽的威胁也会更大。需要注意的是,非洲报告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数量增长比例最高,2020年主要是南非报告了5起养殖鸵鸟H5N8亚型禽流感疫情,而2021年有13个国家报告发生372起疫情,其中家禽286起、野禽86起,扑杀305万只家禽,由于多数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家禽养殖集约化程度较低、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不高、疫病防控能力不足,面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可能难以采取快速有效的应对措施,家禽养殖业更容易受到疫情的打击。亚洲的日本、韩国、越南等邻国的疫情流行较为严重,我国面临较为严峻的疫情传入风险,疫情防控压力大。
2.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由弱变强”,逐渐演化为全球大流行。纵观全球2021年以来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呈现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有一个“由弱变强”持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2021年1~4月报告发生的疫情数量同比有所增长,疫情数在10~22起之间,仍处于零星散发;5月开始小幅增长,至6月达到一个阶段性高点,为143起;7~10月随着夏季气温升高和候鸟迁徙减少,疫情没有延续扩散趋势,并有所回落,疫情报告数量保持在35起~82起之间;11月受天气转冷和候鸟迁徙活动频繁双重因素影响,疫情迎来暴发期,11月疫情数达435起,12月继续上升到787起。二是不同州域的疫情发生和发展存在明显不同,欧洲地区有明显的野禽向家禽传播病毒的过程,2021年1~10月报告的野禽疫情数占比为90%,表明禽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野禽中,进入11月,野禽中的禽流感病毒传入家禽,并在家禽中迅速传播;非洲全年禽流感疫情始终以H5N1亚型为主,占疫情总数90%左右,以家禽疫情为主,可能受不同国家监测能力所限,只有南非报告发生了野禽疫情,从疫情报告的国家数、疫情起数看,非洲H5N1亚型疫情明显比亚洲严重,这在历年来的疫情数据中极少出现,分析认为非洲H5N1亚型疫情在本轮全球H5N1亚型疫情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三是本轮H5N1亚型疫情爆发力强,病毒的传播力、感染力及致病力很强,自2021年11月暴发以来,持续在欧洲、非洲、亚洲传播,并于2022年2月上旬传入北美洲,在短短2个月内,波及美国20多个州,造成2000多万只禽鸟死亡或被扑杀,给家禽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是自2015年以来美国最严重的一次禽流感大流行。
3.候鸟和野禽在禽流感疫情传播中起重要作用,需要强化监测和风险预警。我国2021年报告发生的8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全部发生于野禽,2021年全球报告发生的4286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中,野禽疫情为2012起,占比46.94%,表明野禽中容易存在禽流感病毒的感染和传播,而候鸟在禽流感跨地域、跨国界、超远距离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健康候鸟迁徙时,如在禽流感流行区停留时,会因接触当地发病禽类或病毒污染的土壤、水源而感染。携带病毒的候鸟在迁徙过程中会与所经地的麻雀、喜鹊、鸽子等留鸟接触,并通过取食、饮水和排泄粪便而污染所停留过的环境,而这些留鸟一旦感染了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会迅速在种群间传播,并会将病毒传播到与之接触的密集养殖的家禽并在家禽中暴发,同时野禽和家禽可以将禽流感病毒传播给与之密切接触的人类。根据中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显示,中国有鸟类1332种,约占世界鸟类总数的13.7%,其中候鸟600多种,占世界候鸟的20%。在全球候鸟迁徙通道中,澳大利亚-东亚、中亚、西亚-东非这3条候鸟迁徙路线都与中国有着密切联系,在这些迁徙路线中的湿地、水库、湖泊等是候鸟迁徙必不可少的“驿站”,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候鸟监测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大对重点区域内候鸟和野禽的禽流感监测力度,了解候鸟和野禽中禽流感流行动态,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分析。养殖场所需要做好防鸟、驱鸟措施,尽量减少家禽与野禽接触的机会,人们也要避免与野禽密切接触,不捡死鸟,发现鸟类异常死亡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4.需要科学评价疫苗保护水平,做好疫苗强制免疫。我国实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强制免疫,疫苗免疫仍是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有效的措施。当前我国已全面完成H5-H7三价禽流感新毒株疫苗的更换工作,需要对新毒株疫苗与目前流行的H5N1亚型病毒进行HA基因同源性分析、攻毒保护试验,评价疫苗的保护水平。养殖环节应加强疫苗免疫,保证免疫密度和覆盖面,不留空档和死角,特别要加强水禽的免疫,在禽群构建可靠的免疫屏障。同时应加强野禽栖息地周边、林下养殖、水域放养等重点养殖场所的疫情巡查排查工作,做到一旦发生疫情能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5.疫情数据的局限性问题。疫情数据全部来源于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网站发布的“一周国际动物疫情动态”,同时也关注了OIE网站发布的疫情信息,受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兽医体系健全程度、疫情报告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不能完全体现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实际流行状况,使数据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但总体而言,疫情数据还是客观反映了全球疫情流行态势,对分析和结论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