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索静脉用药联合不同通气方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评价

2023-02-15 05:51:06周菲菲王国胜董海丽
广州医药 2023年1期
关键词:动脉血胸部肺泡

周菲菲 王国胜 董海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儿科东区(郑州 450003)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好发于早产儿,具有病死率高等特点,现阶段,临床治疗NRDS多以机械通气为主,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为其常用通气方式之一,该方式可在改善气压伤基础上有效提升氧合,增加患儿机体血氧含量[1- 2]。但由于NRDS危重性较高,单纯机械通气存在一定局限性,故多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氨溴索为一种黏液溶解药,具有抑制气道中黏液聚集、促进肺泡复张等作用[3]。本研究观察氨溴索静脉用药联合不同通气方式对NRDS患儿动脉血气等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1年1月98例NRDS患儿,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男患儿25例,女患儿24例,胎龄32~36周,平均胎龄(34.97±0.50)周;出生体质量1 200~2 000 g,平均体质量(1 650±120.11)g;观察组男患儿27例,女患儿22例,胎龄31~37周,平均胎龄(35.05±0.62)周;出生体质量1 300~2 100 g,平均体质量(1 700±115.98)g;2组患儿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4]中NRDS相关诊断标准:出生6~12 h内,患儿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鼻煽、吸气三凹征等临床症状;孕产妇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2)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严重障碍患儿;心功能不全患儿;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患儿。

1.3 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心电监护、保暖、补液等。

1.3.1 对照组 采用氨溴索(峨眉山通惠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229,规格30 mg)静脉用药、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将30 mg氨溴索加入10 mL葡萄糖注射液(5%)中溶解稀释,缓慢静脉泵注(30 min),30 mg/次,1 次/d;常规机械通气:采用呼吸机(斯蒂芬妮型),设置呼吸机参数为:吸入氧浓度(FiO2)为40%~60%,吸气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PIP)为15~20 cmH2O,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为4~6 cmH2O,呼吸频率为40~50 次/min,根据患者氧合指数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1.3.2 观察组 采用氨溴索静脉用药、HFOV治疗。氨溴索方法剂量同对照组,HFOV:初调值:设置FiO2为0.6~1.0,频率9~13 Hz(1 Hz=60 次/min),平均气道压(mean airway pressure,MAP)12~15 cmH2O,偏置气流6~8 L/min,振幅30~50 cmH2O,吸气时间比33%。调节:保持X线胸片示膈肌位于第8~9后肋水平,同时,维持床旁动脉血气分析仪位于适当范围,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上下调节FiO2、MAP,使动脉氧分压(PaO2)维持在50~80 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维持在45~60 mmHg。撤机指征:生命体征、血气指标均处于正常水平,经皮氧饱和度>90%,通气参数MAP降至10~15 cmH2O,FiO2降至0.3时仍可维持动脉血气处于正常范围,即可逐步撤机。2组均持续治疗5 d。

1.4 疗效评估标准

治疗后,患儿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氧饱和度检测>90%为显效;治疗后,患儿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改善,氧饱和度检测大幅度升高但<90%为有效;治疗后,患儿症状无明显改善,氧饱和度检测<7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临床疗效。(2)比较胸部X线评分、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胸部X线评分:胸片两下肺野仅可见细小颗粒影(4分),胸片透亮度降低、两下肺野可见网点影(3分),胸片透亮度明显降低、两下肺野可见颗粒影(2分),胸片呈“白肺”、无透光度(1分),分值越低,表示患儿肺泡萎缩越严重;Apgar评分:包括肌张力、脉搏、反射性反应、肤色、呼吸5方面内容,分值越低,表示新生儿窒息越严重。(3)于治疗前、治疗后2 h、治疗后12 h抽取2组动脉肝素钠抗凝血3 mL,采用IRMA-SL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气指标,包括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PaO2、PaCO2。(4)于治疗前后记录2组呼吸力学指标,包括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RI)、呼吸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AR)、肺动态顺应性(compliance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Crs)。(5)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3.88%高于对照组77.55%(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49,n(%)]

2.2 2组胸部X线评分、Apgar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胸部X线评分、Apgar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胸部X线评分、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胸部X线评分、Apgar评分比较 分)

2.3 2组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OI、PaO2、PaCO2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2 h、治疗后12 h观察组OI、PaCO2均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2.4 2组呼吸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RI、AR、Crs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RI、AR水平低于对照组,Cr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呼吸力学指标比较

表5 2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比较 [n=49,n(%)]

2.5 2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比较

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死亡率2.04%低于对照组14.29%(P<0.05),见表5。

3 讨论

NRDS为新生儿致死原因之一,常引发呼吸衰竭等危急症状,威胁患儿生命安全;因此,积极探索新型、有效治疗方式,改善患儿呼吸困难等症状一直为临床研究热点[5- 6]。

目前,机械通气为NRDS最常用治疗手段之一,而常规机械通气多采用固定通气频率,极易造成肺实质、气道机械性损伤,影响治疗效果。HFOV作为有一种新型通气模式,具有一定肺保护策略,其主要可通过采用MAP支撑、充盈肺泡,使肺容量在达到最佳状态时仍处于安全范围,进而有效促进肺通气血流比例改善;此外,HFOV还可充分均匀肺内气体分布,改善肺部局部扩张,增加机体血氧含量,提升患者自主呼吸频率[7- 9]。相关研究表明,NRDS发病机制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密切相关[10]。氨溴索作为一种黏液溶解剂,具有合成肺泡上皮细胞、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释放等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为:(1)通过抑制支气管壁、气道壁中黏液聚集,有效提升纤毛摆动频率,促进气道分泌物排出,进而改善气道环境;(2)通过降低肺泡张力,促进肺泡复张,有效提升患者肺功能,降低肺部感染风险[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胸部X线评分、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合治疗可改善患儿窒息症状、提升临床疗效。李艳红[13]的研究表明,氨溴索静脉注射可在48 h内显著改善患儿胸部X线评分,降低NRDS致死率,迅速缓解患儿缺氧症状,与本研结果相一致。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观察组OI、PaCO2、RI、A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rs、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合治疗可提升患儿呼吸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原因在于,HFOV具有保持肺容量、气道压力恒定等作用,在HFOV通气过程中,气体振荡受气道阻力、气管插管等影响逐级衰减,使得肺泡内吸气相压力较为恒定,从而有效避免传统通气模式所造成的肺损伤,进一步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其呼吸功能;陈美华[14]等研究表明,氨溴索联合HFOV可明显改善NRDS患儿机体氧合状态,且持续治疗12 h后机体PaO2可提升至65 mmHg,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可知,氨溴索静脉用药联合HFOV治疗NRDS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儿呼吸功能、动脉血气改善。

猜你喜欢
动脉血胸部肺泡
勘误声明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胸部肿瘤放疗后椎体对99Tcm-MDP的摄取表现及分析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钙结合蛋白S100A8、S100A9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类肺炎表现的肺泡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人体胸部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