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莹
(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广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以提高新时代青少年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环节。中小学思政课承载着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塑造理想信念、培养道德品质等任务,同时家庭教育也是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调研发现,目前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突出,这一现象凸显了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和农村家庭教育的滞后性。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阶段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家庭教育功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取代的。家庭教育水平对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业水平、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情感需要等方面具有深刻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可为孩子提供树立理想信念的风向标,父母独有的情感关怀可引导孩子塑造健全的人格,家风家训的传承可对孩子的道德修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的人格心智的培养、理想信念的塑造等发挥着积极作用,为他们的人生发展指引前进的方向。农村中小学生年龄分布在6~16岁,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缺乏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易受不良思潮影响,同时具有可塑性强的阶段特征,通过家庭教育引导其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迁移至城市谋求生计,衍生了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群体。调研发现,河南省新蔡县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生为留守儿童,其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造成监护职责、照养职责、家庭教育职责均需由农村中小学生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承担,“代际剥削”“隔代监管”现象在农村比较普遍。
首先,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大,城市和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鸿沟愈加明显。农村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教育观念存在信息差异、教育机会存在地域差异等因素,使农村教育水平整体落后,农村青少年在高等教育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调研发现,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未接受过教育甚至不认识字,导致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学校教育成为唯一途径。其次,家长的教育意识淡薄及家庭教育观念落后造成农村中小学生受教育意识薄弱。部分农村家长并不了解高等教育,认为当今社会高学历逐渐贬值,不要求孩子考入大学。在家庭教育观念影响下,部分农村中小学生对高等教育和高层次学历认知有偏差,甚至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不愿意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而倾向于进入社会打工赚钱。最后,农村地区生活环境相对封闭且思想文化相对保守,农村老年人对传宗接代的观念根深蒂固。走访得知,部分农村青年获取高学历后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由于城乡生活节奏差异,疏于对留在农村的父母的关心照顾,加剧了农村老年人的孤独感。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后,思想更加开放,结婚生子的观念淡薄,不把血脉传承和繁衍后代作为人生的必选项,导致部分农村老年人认为子女远离家乡,且思想观念与其冲突是不孝顺的表现,因此并不支持子女获得高学历后远走高飞。
人格具有整体性,包含多种特质,如气质、性格、价值观、意志、习惯等。性格是人具有核心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表现了对现实的态度,并具体体现在人的行为方式中。性格具有善恶、优劣之分,是在社会环境、家庭氛围和自身实践中长期塑造形成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具有最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缺位容易造成孩子人格不健全、性格极端、自闭等障碍和缺陷,不利于孩子未来长远发展。
首先,家庭教育可为孩子提供不可或缺的情感需要。父母以独特的方式关爱孩子,满足孩子所需的家庭情感关怀。部分农村中小学生为留守儿童,均由祖父母隔代监护,缺少父母的教育和关怀。而农村老年人的文化素养较低、身体素质较差,无法弥补孩子所缺失的家庭教育,难以顾及孩子的情绪,导致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并且农村老年人对心理健康这一问题不了解不重视,难以及时发现和干预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其次,家庭教育可有效塑造孩子的道德品行。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塑造孩子的道德品质及理想信念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父母在孩子的价值行为中起着监管和调节作用,可以进行批评纠正,及时阻断孩子的不良行为。调研发现,拥有良好家风家训的家庭,家庭成员都有相似的自律、上进、勤奋等美好品质,而缺失家庭教育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道路中难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导致未成年辍学现象在农村高发。最后,家庭教育有利于激发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孩子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家庭教育和思想认知之上,与家庭环境和父母的职业息息相关。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关键一环,虽然农村教育水平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已有大幅度提升,但仍存在着社会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的农村中小学生教育问题与落后的家庭教育水平之间的矛盾。
在调查对象中,农村中小学生的父母大部分为小学或初中学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则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由此可见,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全面不系统,并且无法承担孩子的文化课教育辅导任务。因此,在“双减”政策下,农村中小学生的课后作业主要由个人完成,或在学校设置的延时课程中完成。对于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出现的心理问题,农村家长重视不够,难以敏锐察觉并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等有效、科学的手段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部分农村家长教育观念落后,甚至存在着“读书无用论”和“唯分数论”的错误认识,严重阻碍了农村中小学生的成长成才,制约了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提升。
农村中小学开设的课程科目具有多样性,语文、数学和英语科目的授课次数较多且考试分值占比较高,而政治、历史、物理等科目授课次数较少且考试分值占比较低,导致农村家长仅重视分值高的科目,容易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初中学生面临着中考这一升学重任,而高中学校多集中分布在城镇地区。相较于城市中学生,农村中学生在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上相对缺乏,因此,农村中学生为应对激烈的中考竞争,需要投入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才能脱颖而出,致使农村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孩子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的培养。此外,良好的家风家训有利于规范子女的行为及培养健全的人格,而农村家庭对优良家风家训建设和传承的观念薄弱。
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城市拥有丰富多彩的娱乐设施和教学资源,城市中小学生在课后或假期可进行有趣的娱乐活动和人文科学活动。城市家长思想开阔且经济能力较强,乐于让孩子参加兴趣班,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在这些娱乐活动中开阔了认识世界的视野,接触了多元化的主流元素,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相较城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娱乐设施匮乏,农村中小学生在学习之余缺少娱乐方式,而智能手机这一娱乐工具成本相对较低,造成他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性强。农村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心智还未成熟,缺乏自控能力,容易长期沉迷于手机游戏、短视频等娱乐软件,对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网络信息繁多复杂,网民的素质参差不齐,不良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在网络世界暗流涌动,而农村中小学生辨别力不强,其思想观念易受错误观念侵蚀。农村中小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容易产生厌学等不良情绪,因自身缺乏判断能力,若家长未加以管控和调节,孩子则易误入歧途。
针对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应承担起各自的任务,加强三者间的合作与互动,共同推进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困境的有效破解。
优良家风家训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环节,优良家风家训对子女具有情感教化、伦理规约、价值塑造等作用,对家庭成员的道德品质、理想信念、价值涵养与家庭氛围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农村现代化,不仅物质生活要富裕,精神生活也要富足”。这一论断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要以优良家风家训传承为切入点优化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环境,以争创“五星支部”助力农村文明幸福建设,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存的和美乡村。
增强农村家庭教育意识,更新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升农村家长的教育水平是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先决条件和应有之义。农村基层相关部门应通过举办主题教育讲座、举办亲子文明活动、强化教育宣传等途径加强农村教育理论性建设,扭转农村家长“重分数轻品德”“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想,为农村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构建家长与孩子稳定的沟通桥梁。同时,相关部门应整合社会资源,举办“家长学校”“家长交流会”等公益性活动,使家长重视自身文化水平的提升,积极扮演好教育角色,为农村家庭教育创造可能性、提升有效性。此外,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积极与孩子保持联系。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应采取设置奖金鼓励、荣誉称号等方式激励农村思政课教师积极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任务,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塑造学生正直人格、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培育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其他任课教师也应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将课程思政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全方位全过程贯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此同时,受经济水平、地理环境、师资力量等因素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落后、教学资源匮乏、缺乏实践教学。对此,应贯彻落实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创建城乡教师学习交流群,打造教学资源库,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与方式,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农村思政课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站稳政治立场,不断提升个人教学能力,善于运用网络云课堂,拓展思政课教学平台。同时,教师应主动搭建与家长交流沟通的平台,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衔接,使二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农村应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在政策支持下招商引资打造农村产业园,建设企业、工厂等,为村民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减少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这有利于农村青壮年守住家乡、振兴农村,也有利于农村青壮年参与到家庭教育中及时关注孩子成长。此外,受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留守儿童无法跟随父母在异地读书,加剧了农村儿童与父母两地分居问题。对此,政府部门应调整政策,完善借读、户籍等相关政策,并挖掘教学资源,开办专门针对外地子女的公办学校,减少“隔代教育”现象,妥善解决外地子女就学问题。同时,政府部门应整合社会资源,呼吁全社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合力共育的教育管理体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