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祥贵
(1.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梧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在美国城市历史学家芒福德看来,“城市靠记忆而存”[1]。记忆是促进城市文化永续传承与健康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在人们心灵中打下了难以磨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烙印。城市记忆通过城市的物质实体与文化心理在现实、未来中存在、变化与延续着,成为市民感知、体验与理解自身及其城市关系的纽带。“城市记忆的形成、发展和演化是一个被人们不断创造、修正、重构或遗忘的过程。”[2]梧州骑楼在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商埠文化、日常生活文化等独特的文化记忆及其场所精神。然而,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深入,骑楼街道过度商业化、传统文化流失使骑楼文化的原真性遭到破坏,骑楼失去本身所特有的“灵韵”特征,骑楼街道逐渐成为一种“流逝的空间”。如何再现梧州骑楼当年繁荣的日常生活情景,延续骑楼文化记忆,重塑骑楼街道精神,值得进一步探讨与研究。营造骑楼街道空间体验,让人们在互动、参与中感受骑楼文化魅力,塑造骑楼街道岭南特色的场所精神。因此,保存骑楼街道记忆具有现实的意义。
作为岭南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空间骑楼街道,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历史文化和空间艺术而闻名。骑楼街道所代表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以及它对城市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经过岁月的沉淀,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街道记忆和场所精神。目前,梧州保存下来的骑楼建筑主要分布在大东上路、大东下路、大南路、四坊路、南环路、大中路、建设路等22条街道上。这些街道拥有丰富的街道文化和日常生活文化,不仅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舒适和便利的环境,而且还为骑楼文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在骑楼百年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骑楼街道形成独特的历史、商埠、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文化记忆,表达着一种岭南特色的城市场所精神。
近年来,“城市记忆”在心理学、社会学、文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和城市设计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成为城市研究的重要对象。在学术界,对城市记忆的研究呈现出从集体记忆理论到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路径。对“城市集体记忆”做出巨大贡献的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在《城市建筑》中借鉴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认为城市是集体生活的剧场,强调了历史价值、集体与场所的关系,以及城市建筑的意义与独特性[3]。德国学者扬·阿斯曼(Jan Assmann)认为,“文化记忆”是指经过某群体共同享受并且向群体成员传达的一种文化身份认同[4]。文化记忆是一种体现群体形象并使群体成员对该形象产生认同的记忆[5]。由此可知,在城市文化记忆的研究中,人、建筑、文化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记忆场所不仅见证变迁中的集体记忆,还可以持续性地叙事与传播,维系与促进地域文化认同感的建构[6]。
在一定程度上说,城市记忆与一个城市在历史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地方场所精神密不可分。场所精神理论最早由挪威著名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在《场所精神》一书中提出。诺伯舒兹认为,“场所”指一种保存、唤醒、揭示城市记忆的空间,“场所精神”是人们对一个地方感受的空间化,或可解释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它代表了某个地方的精神和“灵魂”。在这里,诺伯舒兹强调了空间的意义在于人的主观参与和主观体验,对我们研究城市的空间记忆极富启发性[7]。
“城市是人类集体记忆的场所。”[3]城市记忆包括城市建筑、景观等外化的物质性记忆和社会习俗、日常生活方式等内化的非物质文化记忆,对于延续一个城市的历史、地方感及场所精神塑造具有重要性。街道往往人口集中、公共空间集中、市民日常生活集中,是人文现象集中演绎的地方,是承载和唤起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街道空间都具有特定的场所精神。从这个意义上看,城市记忆与场所精神被视作一种由物理过程和心理文化过程相结合的有机综合体。
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经过漫长的岁月积淀而成的,城市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与场所意义。街道集中承载了一个城市历史、社会、文化的演变。城市生活的一切经验与意义都离不开街道。骑楼对梧州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它的物质空间形态和现实价值,它也融合了城市的地理认知和历史文化记忆,记载了梧州城市风土人情和岁月变迁。梧州骑楼在百年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骑楼街道里的商店老招牌、老银号、戏院旧址、旅馆、货栈、裁缝店、鞋店、茶楼、小食店等凝聚着梧州市民强烈的感情、集体意识和文化记忆。骑楼街道里的“士燮”“三陈”“赵光”“牟子”等梧州历史名人雕像以及最近新增的有关周恩来与秘书乔装到梧州、孙中山巡视思达公医院时与毕济时和牧师理力善的合影留念、王亚樵等与梧州历史文化相关的故事性、代表性雕塑,都蕴含着深厚的梧州历史文化底蕴。骑楼经不同历史时期的累积沉淀,把过去与现在连接在一起,以一种固定形式保存下来并不断更新。正是这种特性使得骑楼街道完整而又真实地再现了梧州各个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将城市记忆固定下来,构成深厚的街道历史文化场所精神。
骑楼建筑是典型的近代商住建筑,是梧州近代商业贸易极为繁华的一个缩影。1897年梧州开埠后,骑楼街道市贾云集,鼎盛时骑楼街上有1 500余家,经济空前繁荣,梧州成为近代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骑楼街道经过百年的不断发展,拥有众多“老字号商铺”,形成浓厚的商埠文化记忆。骑楼街道中的风味小吃如纸包鸡、六堡茶、冰泉豆浆、龟苓膏、艇仔粥等,体现了梧州丰富的地方饮食文化,表达了梧州人对生活的美好回忆。骑楼街道“商业活动极为方便,商家与顾客之间容易产生温馨感、邻里感和信任感,大大丰富了骑楼商业生活和商业文化。开敞的骑楼店铺门面模糊了顾客与行人的界限,缩短了商家与消费者的距离,方便了商家与顾客的贸易往来。骑楼街道内发生的诸多生意妙招、经营奇趣成为当时梧州的商业佳话,极大地丰富了骑楼街道空间的商埠文化记忆”[8],这些都深刻地阐释了骑楼商业生活和商业文化的场所精神。
骑楼街道是梧州市民赖以生活、工作、休闲、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居民在这里聊天、纳凉、交换信息,充满浓郁的人情味。骑楼街道为行人漫步、闲逛、停留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条件。过去骑楼街道中存在的戏院、电影院、照相馆、粤剧表演等文化活动,与市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日常生活文化丰富多彩。骑楼街道时常出现捏泥人、制糖画、唱粤剧、舞龙等活动,体现着浓厚的文化内涵,构成了一幅幅民俗风景图,这些民间艺术是骑楼街道生活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结晶。骑楼街道的“一分炒两味”“艇仔粥”“埋街”“两小无猜”“梧州粤剧”等现代雕塑,呈现了当年骑楼日常生活韵味,勾起市民深深的“城市乡愁”。骑楼街道丰富的生活场景,表达着市民的日常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极具街道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场所精神。
在全球化和城镇化背景下,当今许多城市历史文化遭到破坏,城市建设出现均质化和趋同化问题,城市记忆逐渐消逝。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街道面临着被割裂、被破坏的危机,城市独有的特征和场所精神丧失。随着现代商业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梧州骑楼街道文化的原真性、商业性、整体性等方面的特性,缺乏了一些韵味,骑楼街道出现“破坏性创造”(哈维语)的痕迹,街道的场所精神开始丧失,城市文化记忆出现危机。
骑楼街道的原真性被破坏,指的是骑楼建筑在保护过程中,过于强调骑楼表面的建筑构造,而忽略了骑楼本身质朴的色调和氛围。如今的骑楼表面看起来壮观、美丽,实际上缺乏内在的“灵韵”特色。近几年,虽然当地政府遵循“守旧如旧”的原则,注重骑楼建筑原样的复原,但忽略了骑楼本身蕴含的文化内涵建设,骑楼与市民的日常生活离得越来越远。梧州骑楼表面繁荣的商贸场景,难以呈现原有的质朴氛围。当代商业发展与梧州骑楼的整体布局和风貌不相适应。骑楼街道的生活场景与各地城市场景千篇一律,缺乏耳目一新的感觉,难以达到市民日常审美体验所带来的真实性。骑楼街道的自行车、电动车、小汽车等交通工具随处可见,道路拥挤,骑楼特有的韵味难以凸显。
受现代城市文明和城市现代化的影响,骑楼繁荣的商业逃脱不了逐渐衰落的命运,众多“老字号商铺”失去了昔日的骄人风采,骑楼商埠文化记忆逐渐消逝。随着骑楼建筑的不断老化,居住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大部分居民迁出骑楼,骑楼的商住合一功能逐渐退化。当前,骑楼街道呈现了两种趋势:一种是部分骑楼改变了原有旧商业街的功能,融入了现代商业模式,各种购物中心和综合性商住楼纷纷出现在骑楼街道上而延续着原有的繁荣面貌;另一种是部分骑楼已经人去楼空,沿街单位随意搭建,破坏了骑楼的连续性,骑楼传统商业街的风貌逐渐衰退。骑楼街道“老字号商铺”招牌失去往日的风采。骑楼街道旁的商家为了提高商业宣传力度,在骑楼墙上粘贴了大大小小的海报,显得杂乱无章。随着现代商业模式的转变,骑楼街道的“龟苓膏”“六堡茶”“冰泉豆浆”“纸包鸡”“凉茶”等被包装上市,小食肆的店铺慢慢变少。过去骑楼街小商贩亲切的叫卖声已经被当代电子产品音响所取代,商家与顾客只存在买与不买的利益关系,缺乏沟通,少了人情味。
骑楼是一种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建筑形式,具有独特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部分骑楼建筑正在逐渐消失,骑楼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梧州大部分骑楼建筑由于时间久远,老旧、破损严重,其特有的建筑文化内涵、骑楼街道市井文化以及历史文化记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遗忘。每年在骑楼街道举办的宝石节、年节、旅游节等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的活动(如,骑楼情韵舞蹈、谐趣粤剧“迎花轿”、岭南名曲“荔枝颂” “梧州印象水城”“涂鸦绘骑楼”等),赢得了市民的赞赏和游客的好评,但活动持续的时间不长,难以实现人们对骑楼传统文化的认同。
街道作为骑楼空间记忆的承载者,实现着物的媒介化和媒介的物化,并经历着空间场所记忆的递变。在这一记忆递变中,人始终是骑楼空间记忆留存的关键因素,因此街道空间场所感的营造要重点考虑市民的文化认同。骑楼街道场所感的重塑,需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场所精神、人性需求和生态平衡出发,塑造温馨、亲切、适宜行走及停歇的生活空间。骑楼街道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在互动、沉浸、体验等方面下足功夫,注重对场所感的营造和骑楼记忆的活化。具体表现:一是以人为主体,营造逼真的骑楼街道空间体验情境,延续骑楼街道场所记忆;二是创新骑楼街道空间文化体验主题,焕发骑楼街道场所新活力;三是开展骑楼街道空间参与性活动,还原骑楼街道场所风貌;四是设计并创新骑楼街道空间体验产品,激发骑楼街道场所活力。
城市建筑是保存、再现和传递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街道既是承载城市历史文脉的载体,也是激发城市空间活力、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绝佳场所。街道空间场所的重塑需要多样化的感官体验和身体实践活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激发城市空间活力,唤起记忆主体的日常生活记忆,并且提升特定历史与生活情景表现的场所“可读性”。“身体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感官体验是日常生活过程中,存储与唤起城市记忆的媒介。而生活化场景所营造的亲切感受,却是人们记忆中长期感受而形成的对氛围的记忆。”[2]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体验需要处在一个真实的环境,营造逼真的街道空间场所体验情境极具现实意义。
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当地政府也十分重视对骑楼文化的保护和挖掘。以当代的人文语汇探究空间呈现的多种可能,重塑具有传承意蕴和空间体验的场所精神,实现街道应该具有独特的体验感和场所属性,并让人与之产生共鸣和对话。骑楼以建筑的形式保留在市民的记忆中。虽然骑楼建筑总体上得到了保存,但整体布局还比较乱,难以感受到应有的人文情怀。在骑楼记忆的保存中,不能只注重骑楼建筑本身的保护,还应保留最淳朴的市民生活场景。在骑楼街道空间的场景设置上可以借鉴广州骑楼的设计与规划,将骑楼划分为多种功能区:商业文化、休闲娱乐、特色小吃街、民宿住宅区等,并将中山公园、龙母庙、白云山、金龙巷等几处景点衔接起来,从而达到点、线、面为一体的骑楼街道空间体验情境。大多数的骑楼街道具有休闲、娱乐、饮食等功能,在此基础上,可以增添新的骑楼景观,适当增添一些民间工艺品的制作店铺、老字号商铺、书阁、非物质文化体验店等。这样不仅可以提升骑楼街道的形象和价值,还能唤醒传承百年的城市空间记忆和活力。骑楼街道路路相通,可以开发一条体现梧州“水文化”的水街,水街附近的骑楼街可以开设一些茶楼、粤剧馆、龙母文化馆等,让人在骑楼街道通过乘船或者在廊下行走的方式来感受骑楼的水街文化。在水街文化的打造上,可以增设文艺演出,让整条街道热闹起来,晚上营造水、光、骑楼相协调的美景,以体现出骑楼韵味。设计有趣的生活情景,让人身临其境,感受梧州人从容的水上生活姿态,从视觉和心灵上感受骑楼街道文化。
“在城市空间范畴上看,人们的活动范围基本限定在日常工作、居住场所以及两者之间的地段区域中,相同地点与事务以日为循坏周期频繁出现,有助于人们形成较为深入完整的体验与记忆。”[9]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大多都藏在街道的烟火气和人情味里,生活的原汁本味在老街小巷里交替轮播,铭刻着似水年华的温暖与怀想。作为人与人互动的重要载体和城市开放空间的骑楼街道,汇集了丰富且日常性的活动和人群。显现在人们心里的城市记忆犹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会因具体体验情境的出现而闪现、重叠、遗忘等。在骑楼记忆的保存中,不仅要注重载体的存在,而且要注意体验内容与主题的一体化。近年来,梧州开展了以“骑楼城年俗文化活动”“骑楼城水街风情秀”、 骑楼城“原味岭南·梧州记忆”等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虽然每年的文化活动都会呈现出新的花样,但在骑楼文化体验上并未得到完全诠释。因此,创新骑楼街道空间场所文化体验,应注重骑楼文脉延续,在传承历史文化、擦亮骑楼品牌中,让骑楼街道焕发新的活力。
1.骑楼建筑文化体验。骑楼街道是“活着”的城市记忆。依照“保护传承、古街复活”的原则,细致梳理骑楼街区文脉,保护街道肌理、整体风貌和文化印迹,保护历史真实的载体、历史环境及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迹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延续骑楼街道的特色和文化价值。例如,骑楼城里的金龙巷位于梧州河东老城区、北山脚下,其古宅多为清代建筑,最古老的建筑已达300余年,为梧州清代建筑保留较多的老街。其中的骑楼都是由结实的青砖层层叠起,做工精巧,岭南建筑韵味十足,为梧州不可多得的珍贵文化遗产。另外,维新里号称是梧州的“西关大屋”,是一条包含众多老建筑、体现老梧州风貌的小巷,这里保存了很多老民居,包括明清两朝梧州府衙、中共广西特委等旧址。可以说是梧州近代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当前金龙巷历史文化街区和维新里历史文化街区在2020年入选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在此基础上,可以充分挖掘群落文化,并设置体验民宿,将金龙巷、维新里住所布局仿明清时期的摆设,并通过表演来展示其中蕴含的文化,利用抖音、快手等APP直播方式进行宣传,让人们体验古朴厚重的建筑韵味。
2.骑楼民俗文化体验。“民俗不仅统一着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维系着群体或民族的文化心理。”[10]街道通过聚集的方式承载民间文化符号,形成对地方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梧州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化,包含了戏剧、音乐、舞蹈等17个项目,以及粤剧、鹿儿戏、下里歌、龙狮舞蹈、婚俗等文化,其间伴随传统卖武、说书、杂耍、唱戏、字画表演等。可以以骑楼街道为载体,结合文化艺术,充分展示梧州的民间文化,将骑楼部分街区打造成为体验民间艺术的创意区,让人们不仅在视觉上、听觉上了解岭南民间文化,还可以在参与工艺制作、学习技艺中进一步加深对岭南民间文化的理解,使骑楼街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民间文化体验街。把骑楼街道建成“休闲生活区”,感受岭南的风土人情,再现骑楼民俗生活场景。把骑楼街道建成市民的“慢调生活”区,让人们在骑楼里品味时光的缓慢停驻。这是体验生活,尤其是体验慢调生活最好的方式之一。
3.骑楼饮食文化体验。岭南人讲究饮食,购物之余乐于品尝美食。骑楼街道拥有较多“茶居”,有两层以上的茶居就是“茶楼”。骑楼底和茶楼门厅结合,形成公共空间。传统的茶楼主要是以卖茶和品茶为主,缺乏娱乐体验的活动。还原茶楼原始茶馆的空间布局,并在里面开展说书、聚会、欣赏书画、学习等活动,体验骑楼茶楼浓厚的氛围。开设茶楼体验区,向人们展示选茶、制茶、泡茶的过程,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茶文化,增加对茶文化的理解,延续岭南独有的“饮茶文化”。在骑楼街道上,人们可以通过饮食习惯、口味、用餐环境、服务态度等多方面来体验骑楼饮食文化。一碗龟苓膏、一杯冰泉豆浆、一份可口点心都蕴含丰富的地方文化。可以从制作食材、功用、故事等多个方面,深入理解每一种食品所蕴含的文化,真实感受骑楼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让游客感到舒适、安心,并在餐厅中感受到特定的场所精神和氛围。
受法国社会学者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空间生产”理论的影响,城市场所的日常生活性和社会体验备受关注。在当代语境下的城市更新,不再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宏大叙事,而是逐渐走进了城市的日常生活。打造更多沉浸式场景,增强游客互动体验,可从骑楼本身挖掘骑楼“文化的真实性”,保持原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增添人们参与性体验。保存骑楼街道记忆不仅需要政府的扶持、广大人民的参与,还需要新时代的信息技术。在骑楼街道空间的规划和改造上应该征求市民、专家的意见,通过网络征求、实践调研等多种渠道,让他们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到骑楼街道的建设和发展中,为骑楼街道文化记忆保存提供建议,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活动可以采用灵活性、自主性、参与性的方式,吸引人们加入到活动中,增加对骑楼街道空间的美好印象。
“个人情感和社会环境融合而生的记忆是阐释空间与场所意义的组成部分,也是维系个人与地方的重要纽带。”[11]骑楼街道市井文化十分丰富,其中的纳凉品茶、下棋玩牌、嬉笑玩耍、休闲购物、节庆时的舞龙舞狮等,无不与梧州市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表达着市民的情感。骑楼街道的改造要突出行人行走的人性化理念,充满休闲、旅游、表演、热卖等市民日常生活氛围。开展骑楼街道空间参与性活动,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体验,消除人们与骑楼建筑文化之间的隔阂,从而增加满足感和亲切感,将骑楼街道营造成现代市场生活和市民免费娱乐的重要场所。
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生活成为一种新的公共生活,一个以意义和体验为基础的新空间构建成为可能。数字技术嵌入街道日常生活实践的体验,能有效促进大众与城市记忆的接触、对话。因此,可利用移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虚拟性、交互性、体验性等特征,以文字、语音、图像等形式,研发介绍骑楼、美食、游玩等项目的APP,实现骑楼文化跨越时空的传播。在骑楼街道空间体验的过程中,APP设置VR实景导航功能及记录的功能,以视频、图片、文字三者合一,完美呈现骑楼街道的特性,引导人们快速找到骑楼街道的具体方位,方便体验骑楼街道文化。人们将在骑楼拍到的相片以及录制的视频上传到APP中,经过处理、拼接,将静态的骑楼建筑文化向动态的表达方式转变,让传统的骑楼文化在现代社会得以延续,让人们感受到骑楼带来的体验乐趣。多媒体技术对骑楼街道的保护不仅仅是一种模拟、展示、宣传和教育的外在手段,更是骑楼街道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方式。
另外,文化体验产品具有空间塑造的功能,是储存、提取和传播记忆的重要媒介。引入与其历史记忆和场所精神相适应的骑楼体验产品或文创产品,是对骑楼文化记忆的一种储存、提取和传播途径。设计骑楼明信片、骑楼拼贴图、骑楼书籍、骑楼模型等文创产品,是一种有效的做法。人们在拼图过程中,加深对骑楼街道的印象;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了解对骑楼街道的历史变化;从骑楼模型的搭建过程中,更能直观感受到骑楼街道文化的丰富性。
街道空间的改造与市民的文化记忆、文化认同紧密联系在一起。重塑骑楼街道空间场所精神,是人们对地方、情感、历史、文化的综合挖掘和展演,属于个体意识空间体验的策略性选择。骑楼街道记忆的活化不同于静态的记录性保护,而是注重在与人的互动中,让骑楼记忆回归大众生活,在现代重获新生以及持续其传承的生命力。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升骑楼街道空间品质、活化骑楼街道记忆、重塑场所精神是城市文旅建设的一条有效路径。通过营造逼真的骑楼街道空间体验情境、创新骑楼街道空间文化体验主题、开展骑楼街道空间参与性活动、设计并创新骑楼街道空间体验产品等具体途径,能够激发骑楼街道空间的活力和生命力,唤醒骑楼记忆,提升受众参与度,实现骑楼街道的长足发展。当然,重塑骑楼街道空间场所精神,需要放在特定的历史与地域中人的空间体验行为上,真正让骑楼街道回归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