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擘画“一融双高”新篇章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

2023-02-11 01:37翁琳源
中国军转民 2023年11期
关键词:政治功能高校党建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各高校紧密围绕“确保党的领导在学校全面发挥作用”,不断聚焦中心工作,持续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丰富党建活动载体,高效提升了党建工作的水平。但是,目前高校党建“一融双高”工作开展仍然存在许多现实问题,为使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开展,文章深入探索了当前高校党建“一融双高”工作开展路径,旨在为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源动力。

【关键词】一融双高∣高校党建∣教师党支部建设∣政治功能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高校发挥社会职能与教育功能的集中体现。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作为国家战略规划与执行的人才驱动器,高校需要基于立德树人和创新驱动的时代使命,不斷推动内外部各要素的建设以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1]。党建工作作为高校完善自我建设、校准发展方向、优化发展路径的重要措施,是推动高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联合颁布《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提出“新时代高校党建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推动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融双高”强调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进而促使高校高质量发展,是对高校党建工作如何链接高校教育工作,链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工作的根本指导与深度阐释。鉴于此,高校需要以“一融双高”为目标统领,探索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2]。

一、“一融双高”推动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高校兼具政治和教育的双重属性。高校因其在办学、治校的过程中有较强的自主性,在如何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等问题上,高校教师党支部能否发挥其政治功能,直接影响着高校党建工作水平,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建强基层党组织,严格教育管理党员,全面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师党支部作为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党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团结凝聚教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强化教师党支部政治功能,提高组织教师、宣传教师、服务教师、凝聚教师的能力,能够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整体提升、全面过硬[3]。

(二)提高高校教师党员政治素养

高校具有相对自由的选人、用人的权利,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提升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高素质教师队伍对大学建设的重要性,总书记指出,“一个高水平的队伍必须具备优秀的政治素质、卓越的业务能力和高超的人才培养水平[4-5]。必须紧紧抓住教师党支部这个关键,切实加强教师党支部政治的效用,使其真正发挥作用,成为推动党员教育的机构、凝聚人心的核心和战胜困难的坚实防线,是优化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民办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以及教师育人质量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

(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高校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关键力量,其作用在于推动党的政策路线的贯彻和党的教育任务的履行[7]。发挥好高校教师党支部政治功能,一方面能够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党关于高校教育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确保高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引导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引导,确保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执行和落实[8]。

二、高校党建“一融双高”工作开展的现实问题

(一)实际融合的“内功”落后于框架建设的“外功”

从内涵来看,“融”是指高校“党建工作”与“教育事业”两方面的融合,是指学校党的政治理论学习、党内制度建设、党建活动举措等多方面与学校的课程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等人才培养教育体系的有机融合。基于现状的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党建工作与教育事业的“融合”已完成了基础的组织框架,并作出了相应的制度设计。部分高校制定出台了管理制度,以明确的条文制度将二者融合的工作规划与目标等方面的内容列入高校的办学章程;以高校基层党支部团队为依托,规范高校思政教育、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相关工作,初步搭建了高校党建与教育事业相融合的框架,为二者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但是,整体上看,高校党建与教育事业的“融合”机制仍然存在着不够健全、不够聚焦、不够具体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第一,“高校党建、教育事业”融合“两层皮”[9]。主要是指高校虽然搭建了党建与教育事业融合的基础框架,但是在实际的“融合工作”过程中,二者存在“两层皮”现象。未能实现深度融合。例如,大部分高校虽然开展了教师党建、学生党建等方面的工作,但是,教师党建与教师专业课程教学、科研工作,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等方面缺乏深层次的融合。教师党建工作局限于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思想政治主题类的培训与学习活动,缺少与教师个人素养成长、专业能力提升和事业长期发展的全面衔接与深度融合,教师获得感不强,积极性不高,也就难以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率先垂范作用。

第二,“宏观指导,微观操作”衔接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高校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缺乏具体行动方案”。高校党建与教育事业在宏观上,能够通过顶层设计规划指导高校党建与教育事业融合工作,但是,在具体行动方面,缺乏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的高校党建与教育事业融合的统筹安排。也就是指,目前高校针对学校党建工作如何与教育事业相融合,助力学科专业、课程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缺乏阶段性、系统性的行动方案。而且,学校相关领导者、决策者以及执行者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重视教育、科研等业务性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党建的“统领性”作用重视不够的问题,进而影响了二者深度融合措施的有效落地。

第三,“反馈优化、检查监督”配套体系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对于高校而言,党建与教育事业的融合是需要落在实处的,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讨论、优化与总结的,从而才能够发挥作用。但是,当前阶段,高校在党建与教育事业融合方面缺乏反馈、反思、讨论、监督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制度、组织框架与具体的行动措施,而是仅仅开展了党建与教学、科研等环节融合的“面上”工作,缺乏第三方的主体对党建与教育事业融合工作进行监督、观察、记录、分析与评价,从而也就难以通过外部视角发现二者融合行动存在的问题,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及融合效率的提升,更不利于党建与教育事业融合助力高校办学质量提升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党建的“带动”效应发挥还不明显

高校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过程中,在党建与教育教学两项高校的核心工作在高度融合的基础上,需要发挥党建工作引领与带动教育教学工作作用,才能够实现相应的目标。但是,实际中,很多高校虽然通过党建对专业建设、课程设计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要求,但是,在具体的“带动”效益方面,未能切实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尽管不少高校组织党员教师参加思政、党务、法治等方面的党建教育活动,教授了相关的知识,而这一党建工作的开展在培养全体师生思政素养、法治思维、党务知识等综合素质方面,缺乏如何将这些知识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相融合的创新,仍然延续传统的思政教育、法治教育的方式,从而影响了最终效果,未能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带动”效应。同时,高校党建工作者少有站在“统领性”视角,聚焦于人才培养、学科发展领域教育教学工作的优化展开深入研究,使得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未能与党建工作有机嵌合,而这一原因也在于:多数高校对党建工作的价值缺少落地意识,缺乏深耕动力。而是仅仅将其作为宏观的思想指导,未能对党建工作如何引领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爱国教育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价值展开深入探究。

三、“一融双高”背景下推动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鉴于高校党建工作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融双高”现实问題的讨论,为有效发挥党建的积极作用,助力高校办学质量、育人质量等方面的提升,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好“一融双高”关。

强化规划指导,健全高校“党建+教育”“一融双高”机制。健全的机制是前提,也是基础,是系统规划与指导高校“党建工作”与“教育事业”如何融合,党建工作如何引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方面,联合主体,组建“新团队”。健全“权责分明、角色明确”的高校“党建+教育一融双高”管理的组织主体体系。相比于传统的高校领导层、基层党组织等主体,在新时代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需要纳入领导层、思政教育工作者、教师、学生、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界定不同主体在高校党建与教育事业深度融合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角色与责任[10]。例如,高校领导层是统筹与整合资源,设计与全面规划高校党建与教育相融合的角色,通过制度、环境、组织框架、顶层设计、行动方案的系统设计推动高校“一融双高”保障机制建设;企业与社会组织,承担着提供人才、场地等多方面资源支持与服务的角色,为高校党建工作、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学校需要针对不同主体的角色定位制定权责分明的学校管理制度,引导高校领导层、党员、教师等相关主体立足角色,参与到高校的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中去,为高校推动基层党组织迸发新活力提供助力。

另一方面,三方并行,解决“旧问题”。通过宏观规划引领,微观方案执行,配套体系协助,以积极推进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与党支部党建工作联动机制的建设,促使党建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解决“两层皮”、缺乏微观操作方案、配套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在联动机制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聚焦于“一融双高”视角,从高校党建与教育融合的工作推进、工作过程性监督考核与评价、反馈等方面的机制建设着手,以制度建设为前提,以微观的行动方案为依托,制定统筹性的“规章制度”与具体性的“行动方案”,详细规划高校党建工作与教育工作的融合领域、工作团队、工作目标、行动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从而规范引领高校党建与教育融合的工作。例如,在完善高校党建与教育工作的考核监督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学校可将其视为联动机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将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教育、课程思政等多方面的有机融合工作及成效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由党支部工作人员联合高校思政、德育等方面的工作人员,组成评价主体,制定评价制度,以制度促使评价主体根据要求对高校党建与思政、爱国教育等方面有机融合的实际工作进展、成效进行评价与分析,指出高校党建与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在评价—反馈—调整—再评价的过程中,促使教师能够更高效率调整党建工作及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一融双高”的目标。

四、结语

在“一融双高”建设背景之下,党中央多次召开高等院校党建会议,提出要以党建为引领,切实做好党建工作的行动自觉,建构健全的协同育人体系。这种新的党建与业务发展相融合的模式对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统领我国高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的必然方向。“一融双高”,将高校党建与教育事业融为一体,犹如双擎共鸣,以高质量党建为主引擎,推动高质量教育发展之舟破浪前行。高校需要以宏观规划为指导,以顶层设计为纲,立足“党建+教育”联合之基石,以“党建+教育”活动为依托,以擎画“一融双高”新篇章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虹,王鹤桦,焦红见.高校基层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的探索[J].文教资料,2022(13):78-81.

[2]任帅,崔希芳,李政龙.高校党建引领学科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J].时代报告,2022(05):55-57.

[3]丘文苑.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活力,2022,(04):67-69.

[4]陈玉秀.广东省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胜任力模型建构与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21.

[5]邢悦婷,邓淑华.高校教职工党支部党建工作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8):38-39.

[6]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7]詹周达,徐淑琳.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遵循J北京教育(德育),2022,(01):61-65.

[8]周家伟,李慧萍.新时代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08):53-55.

[9]娄晓敏.新时代高校党建与思政课程的融合路径研究[J].人大建设,2022(04):46-48.

[10]严佩升,徐忠彪,李应芸.高校党建与人才培养的融合途径探究[J].才智,2021(15):13-15.

(作者简介:翁琳源,硕士研究生,讲师,长安大学,汽车学院党委秘书、机关党支部书记,研究方向:高校管理、党建)

猜你喜欢
政治功能高校党建
亚里士多德的中产阶级政治功能思想及其发展
全媒体视阈下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党建工作有效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研究
试析目前政治工作的激励功能弱化的原因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