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武器装备综合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2023-02-11 23:08魏鹏程王璐贾乐跃
中国军转民 2023年11期
关键词:武器装备新时期建设

魏鹏程 王璐 贾乐跃

【摘要】国内武器装备品类繁多,部队实战化训练已经成为常态,武器装备保障的时效性也成为关注的重点,过去武器装备保障局限明显,在新的时期下建设武器装备综合保障体系,已经是势在必行。本文基于此,围绕武器装备综合保障体系建设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具体建设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武器装备∣综合保障体系∣建设

现代科技的不断成熟,也使得武器装备发展日新月异,与此同时武器装备系统复杂程度也大大增加,从而也就提出了更高的保障需求,建设综合保障体系以满足武器装备的保障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综合来看,武器装备综合保障涵盖了设备研发、检修维护、人员培养、技术保障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分别对应平时检修训练和战时作战训练两个场景。武器装备保障体系的强度,直接取决于其研制时期的整体设计水平,但也不能缺少综合保障体系的支持作用。

一、武器装备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保障性设计落实不足

保障性设计是武器装备研制时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当前由于缺少可行办法和规范程序的支持作用,使得武器装备保障性设计在分析、辩证、检验及评估等环节相关问题无法解决,导致保障性设计落后于型号研制工作,相应的保障资源开发也未能得到跟进,无法体现在武器装备设计中,研究院作为武器研发主体,也因此难以规范、全面的开展武器综合保障作业。

(二)人才队伍建设落后

武器装备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得其保障需求也大额增加,对人才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由于武器装备保障有一定的技术门槛,而现阶段军地双方在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缺少激励政策来保障该方面人才开展相关研究,致使武器装备保障性管理表现出明显的人才队伍乏力的问题,不足以支持现阶段武器装备保障工作的展开[1]。对此,研究院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激励更多的人员参与到武器装备保障工作中来。

(三)保障模式有待完善

部队在武器装备保障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但目前依然有一部分部队无法独立完成训练、维护、保养等方面保障工作,其各级保障机构尚不具备保障能力,加上部队人员流动方面的因素,使得研究院每年都耗費大量精力来提供武器装备保障方面的培训、指导工作。对于这种工作机制上的缺陷,研究院应当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形成军民一体化的保障模式,统筹协调保障资源,推动军地的融合、协调发展。

二、新时期武器装备综合保障体系建设措施

(一)转换理念,构建系统化综合保障工作机制

形成“用户至上”“全寿命周期”“基于性能的保障”“大数据精确保障”“军民一体化维修保障”等先进保障理念体系,从组织管理、资源规划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综合保障的顶层设计,推动综合保障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国家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武器装备全生命周期综合保障方面,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规定,对综合保障的工作程序、流程、分工及总体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明确,院属的各个单位也先后构建了相应的武器装备综合保障管理办法[2]。研究院基于武器装备全生命周期综合保障要求,将会在后续实践中进行跟进落实,找出其中需要补充的实施方法和工作要求,以全生命周期综合保障为核心,对其中内容进行细化和完善,形成完备的、行之有效的综合保障机制,全力保证武器装备综合保障工作的展开。

(二)深入改革,建立专业化装备综合保障机构

武器装备保障专业性要求较强,要从武器装备综合保障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专业化的武器装备综合保障机构,扩大武器装备保障的型号范围,突破以往单一型号保障的局限性,改变以往武器产品研制、生产、售后等工作均需要依赖设计师队伍的局面,提高武器装备保障人员的规范性和专业性,深入支持武器装备综合保障工作的持续展开,提高武器保障的效率、效果和质量。选择富有保障工作经验的设计、维护、调动等方面人员,组建职业化保障队伍,发挥各专业人才优势,适应武器装备不同方面的保障需要,推动武器保障工作的常态化、高质量展开。

(三)完善设计,体现研制过程中的保障性要求

型号研制作为武器研发的基础工作,是综合保障体系构建的根本所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对保障性方面要求进行综合的考虑,实施充分的分析、辩证和检验。武器装备全生命周期保障相对复杂,应当进行全面的统筹协调,从立项之初就着手开展保障性方面的论证工作,实施保障性设计的时候,则要围绕保障性设计,对有关标准、步骤、细则及办法进行研究,到了转阶段时,安排专家实施综合性的评估工作,并在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环节,将检验、巡视、考评等制度落实到装备保障工作中去,以确保有关保障措施的有效落地。保障性设计得到通过后,安排专业人员对保障性设计进行进一步的技术性探讨,包括测试性标准规范、维修性标准规范、保障性有关指标的评估和检验、军方维修性作业安排、维修级别及方式方法、综合保障可行性评估等方面内容[3]。同时,保障人员也要将一线部队和机关所提出的保障意见,连同武器系统的数据一并反馈给武器研发设计人员,使得武器装备设计能够获得最为初始、系统、直接的数据,以便于在后续装备升级或更新迭代中进行改进和优化。

(四)加强沟通,注重装备综合保障信息化建设

部队是武器装备的使用者,应与部队在装备综合保障方面,建立长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实现双方信息的互通,实现部队和工业方对武器系统数据上的共享,及保障意见上的相互反馈。以深入走访、现场调研、巡检寻修、部队沟通等方式,指导部队在武器使用维护方面的武器,提出其在装备保障方面的技术和质量问题,本着用户至上的理念,充分了解部队所提出的改进意见,为部队在装备保障方面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信息化社会下,武器装备综合保障也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开展武器系统数据采集、故障监测等方面的工作,将会直接提高武器在保养、维修及解决范围性质量问题等方面工作的效率。武器装备通过临时抢修、维护保养、专项维修等保障行为后,会将武器装备的基本情况及技术变更等方面的内容,在数据包中予以更新,实现对武器装备的动态监管作用。批产型号武器装备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售后动作有闭环管理的要求,对此要进行全方位的落实,收集并管理售后行为所产生的相关数据,在全套数据信息内容的支持下,通过信息技术的数据分析等功能进行科学决策。作战部队作为武器使用者,应为其提供系统数据、远程故障监测、武器定期检测、技术资料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技术支持,促使装备综合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具备网络化、智能化、数据化等科技属性。

(五)注重协作,加强军民融合双方保障机制建设

军民融合综合保障体系涉及到保障工作开展的具体形式和管理办法,对此要由军民双方共同进行研究和探索,明确综合保障工作的具体管理要求,规范其具体实施流程,进一步协调细化居民双方在保障任务方面的工作原则、责任分配、质量管理体系、知识产权要求、技术支持体系等内容。建立具有秩序性、协调性、规范性的综合保障工作细则、实施规范和相关制度,为武器保障工作的有序展开提供制度支持和法律指导作用。考虑现阶段部队对武器装备提出了多维度的保障需求,在原有24小时响应机制的基础上,逐渐转变为靠前保障模式、区域化联合保障模式,保证保障效率。以“通用仪器仪表市场采购,专用仪器仪表军地两方共享,特殊仪器仪表应专业化”这一原则为根本,深入推进军民协作,实现综合保障资源的共享应用,借助于作战部队、部队维修机构及承担制造单位在保障资源方面的有利地位,立足于部队基层维修、临时抢修、制造单位靠前保障、返厂维修等多种模式,实现降低保障成本,提高保障质量和效率的目的,促使综合保障工作在资源优势集中的情况下,能够保质保量保效率的完成[4]。

(六)高度重视,推进装备综合保障共性技术研究

装备综合保障离不开共性基础技术的支持作用,深化此方面技术研究,实施RCMA分析、基于LRU的BIT设计优化、保障性协同设计及参数整理与分析等保障性技術方面的研究工作,深化对IETM等保障性工具的应用,并在武器装备型号研制作业中进行予以实践。部队就现役武器装备所提出的保障性要求和意见,要根据具体型号进行优化设计,解决部队在综合保障方面所面临的痛点。短时间无法得到解决的根源性问题,要参考部队用户的改进要求,在后续研制中对该问题立项,并在产品更迭中对这一问题予以解决[5]。

(七)系统策划,发挥市场化用户培训体系的作用

以武器装备综合保障为核心,构建市场化用户培训体系,深入挖掘部队在装备保障培训方面的需求,凭借研制单位在技术方面的优势作用,根据不同武器装备特点,制定满足部队多维度保障需求的全寿命周期培训策划案,充分考虑部队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培训规程和标准化教学课件以及菜单式的培训科目,提供系统性、定制性的一站式培训解决方案,涵盖武器装备保障基础理论知识、扩展性技术支持、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2016年前后,研究院相关研发承制单位就对火箭军所组织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内容涵盖武器装备保障方方面面,培训人次达到1300余,可见以承制单位为依托,对装备保障人才进行培训,已经是部队保障性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机制。

三、结束语

综合保障对保证武器装备正常性能的发挥、功能的实现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综合保障体系作为开展保障工作的重要基础,其建立、维护及保持工作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同时综合保障也离不开研发生产体系的支持,两者应相互促进和结合,才能在新时期下保证武器装备综合保障体系的顺利建立,实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子龙,赵磊,陈本军,刘钊,高王升. 武器装备智能化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 航天工业管理,2022,(07):41-45.

[2]苗壮,王一波,王楠楠. 武器装备体系保障能力单元构建方法研究[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21,45(02):223-229.

[3]高子龙,刘丽龙,隋大鹏,曹杰,黄晨晨. 新形势下武器装备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 舰船电子工程,2020,40(10):5-7+37.

[4]陈锋,张子骏,洪东跑. 武器装备综合保障模式及发展探索[J]. 航天工业管理,2020,(08):50-55.

[5]赖志峰,赵英俊. 武器装备技术保障信息系统[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2):256.

(作者简介:魏鹏程,本科,助理会计师;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装甲装备车辆质量监督和试验评价等方向研究;工作单位:陆军装备部驻包头地区第一军事代表室)

猜你喜欢
武器装备新时期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武器装备的全系统全寿命管理方法
民企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策略选择
武器装备作战运用数据安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