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传宝,王成城
“三生空间”视角下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白传宝,王成城
(安徽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基于“三生空间”理念,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各城市的“三生空间”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测算,并引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因子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015—2019年间,安徽省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发展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层级分化严重,各城市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明显。安徽省各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各城市“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度除合肥处于勉强协调状态,其他各城市均处于轻微失调和中度失调状态。通过影响安徽省城市综合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子诊断结果可以看出,主要障碍因素为道路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多数指标分布在生产和生活空间,表明生产和生活空间是影响安徽省城市综合承载力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城市综合承载力;“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度;障碍度诊断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生空间”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实现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1]。因此,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寻找实现健康“三生空间”发展的最优条件,达到最适宜的城市综合承载力状态,对于保证城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承载力”一词最早出自生态学。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起初从水资源等单一要素承载力开始,逐渐发展到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等综合承载力方面[2];研究对象主要以城市、城市群和省域为主,并对相关资源环境型城市、沿海城市群等特殊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研究;研究方法多从不同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就薄弱指标给出建议,从而促进城市承载力达到协调状态,保证城市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以及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的总体要求,国内学者基于人地关系协调理论提出了“三生”空间概念并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于“三生空间”的理论框架、分类体系,以具体城市为载体对“三生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等方面[3],研究区域以东部发达省份居多。
安徽省地理位置优越,自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经济发展势头较好。近年来,安徽省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是安徽省与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且安徽省内部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市之间发展的差异大,影响区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结合已有研究,从“三生空间”视角出发,结合安徽省现实状况构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引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因子进行分析,以期为安徽省各市“三生空间”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国土空间规划》中指出,国土空间包括生产、生态、生活空间三部分。根据“三生空间”的功能和要求,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和可量化性的原则,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安徽省现实情况,从中选取与安徽省发展密切相关,出现频率较高且符合“三生空间”要求的20个指标来构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生产空间承载力体现效率和集约等7个相关指标;生活空间承载力体现宜居和便利等7个相关指标;生态空间承载力体现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空气质量情况的6个指标。主要数据来源为《安徽省统计年鉴》(2016—2019)、安徽省各市统计年鉴、统计公报(2016—2019)等。
1.2.1 熵值法确定权重
由于城市综合承载力包含多项指标,熵值法可以按照评价指标的原始信息来确定指标权重,是较为客观的多指标评价方法[4]。本研究采取熵值法来对各指标权重进行测算(表1),熵值法较为成熟,在此不对其计算过程进行详细解释。
表1 基于“三生空间”的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1.2.2 城市综合承载力
通过加权求和的方法对目标城市综合承载力(UCCC)进行测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为第个子系统中第个指标的标准化的值,W为第个子系统中第个指标的权重,W为子系统的权重。
1.2.3 耦合协调度
“耦合”源自于物理学概念,可以反映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的状况。因此,借鉴李宗阳[5]等研究成果,分析安徽省城市综合承载力中三个子系统的耦合程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分别为城市综合承载力的中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3个子系统承载力。其中,为耦合度,取值范围为(0, 1)。由于耦合度只能反映子系统之间交互的程度,不能反映协调发展水平,因此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来评价城市综合承载力中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为城市综合承载力3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为各子系统的权重,本研究认为生产、生活、生态承载力同等重要,因此1/3。耦合协调度的取值范围(0, 1),趋向于1,则代表耦合协调度越高,反之耦合协调度越低。借鉴廖重斌[6]的研究成果,将耦合协调度划分为10个等级,各等级分别代表安徽省各市“三生空间”承载力的耦合协调程度。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引入障碍度模型,用来诊断影响安徽省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目标的障碍因子[7]。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F为因子贡献度,W为某项指标的权重,V为指标偏离度,X为指标标准化后的值,M表示单项指标障碍度。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安徽省各城市综合承载力得分,见表3。
通过对表3相关数据可以看出,2015—2019年间安徽省各城市综合承载力有较为明显的分级,存在着城市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但5年来发展较为平稳,没有较大的起伏。在安徽省16个城市中,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安庆、阜阳的城市综合承载力较高,其余城市的城市综合承载力较低。从空间布局上看,合肥市是安徽省城市承载力最高的地区,位于安徽省中部,是安徽省的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较高的地区分布在长江沿岸的皖东地区和淮河沿岸地区,较低的城市分布在皖南和皖北地区。
表3 2015—2019年安徽省各城市综合承载力
合肥市和芜湖市城市综合承载力较高,位于第一梯队。合肥市作为安徽的省会,各项指标都与安徽省其他的城市拉开了明显的差距,这与安徽省集中力量发展省会城市的政策有关,合肥市人均GDP较高,第三产业发达,R&D经费内部支出大幅高于省内其他城市,城市发展较好,城镇化率较高,各项基础设施较完善,合肥市作为科教文卫中心,医疗、教育和绿化能够满足城市内大部分人群的需求,生产、生活和生态承载力都远远高于安徽省其他城市。芜湖市凭借较高的得分在城市综合承载力方面位于安徽省第二,芜湖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地理位置优越,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安徽省除合肥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和领先地位,芜湖市在人均GDP、R&D经费内部支出、城镇化率、教育医疗、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发展较好;合肥和芜湖在安徽省可以凭借较高的城市综合承载力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蚌埠、马鞍山、安庆、阜阳位于第二梯队,蚌埠市位于皖北,是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工业基础雄厚,科教资源仅次于合肥;马鞍山境内是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地,毗邻长江,靠近南京,位置优越,近年来在南京“都市圈”概念的提出下,主动拥抱南京发展,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好,马鞍山在GDP、第三产业、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生产承载力方面得分较高,各项基础设施也较好,但是在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较少,与马鞍山较高的经济实力不相符,也不能满足人均需求,生态空间承载力较低,且马鞍山由于工业基础雄厚,造成了单位GDP能耗较高,与近年来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理念不符。从表3可以看出,蚌埠和马鞍山城市综合承载力差距较小,5年来,蚌埠城市综合承载力发展有下降的趋势,但各种基础资源较好,在各项指标数据方面仍然有细微的优势,马鞍山5年来发展势头良好,除去2018年有波动的趋势,其余仍保持上升趋势,这和马鞍山近年来主动拥抱南京“都市圈”密切相关,可以预测,未来马鞍山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发展将会超越蚌埠。安庆历史文化悠久,毗邻长江,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通过工业绿色转型,转型的过程带来痛点,造成安庆市生产空间承载力较低,但是安庆在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承载力得分方面仍然较高。阜阳作为皖北人口大市,全年常住人口在安徽省16市中位于首位,由于长期人口众多,阜阳在城镇化率、道路面积、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和卫生机构床位数等生活空间承载力方面指标评价得分较高。
滁州、宿州、淮南、铜陵、淮北、宣城、亳州、黄山、六安和池州等10个城市的城市综合承载力位于安徽省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第三梯队。黄山、宣城由于全年常住人口较少,人均GDP较高,且域内工业薄弱,单位GDP能耗较低,在生产空间承载力方面评价较高。淮北、滁州、淮南在生活空间承载力较高,表现在城镇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基础设施方面评价较高。值得注意的是,滁州临近南京,是安徽省发展的黄金地带,通过表3和图1的计算数据可以看出,滁州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滁州和马鞍山有共同的政策优势,承接长三角转移,主动拥抱南京“都市圈”,未来,滁州的城市综合承载力发展有巨大的潜力。六安、淮南靠近合肥,是合肥“都市圈”的重要辐射点,但是合肥的辐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六安、淮南的城市综合承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铜陵2019年GDP增速为负值,在安徽省16个市中尚属首例,铜陵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型和资源型城市,如今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要求,进行经济转型,面临和多数资源型城市一样的转型困难状况,但工业基础雄厚,地理位置优越,未来积极寻求经济转型,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表2、表4的相关数据,安徽省各城市承载力耦合协调度仅合肥处于勉强协调状态,其他城市基本处于轻度失调和中度失调状态,5年来总体变化较小,可以看出,安徽省各城市“三生空间”的发展处于不均衡的状态。
表4 2015—2019年安徽省各城市“三生空间”承载力耦合协调度
总体来看,安徽省16个城市中,合肥承载力耦合协调度处于勉强协调的状态,芜湖、蚌埠、马鞍山、安庆、阜阳的承载力耦合协调度处于轻度失调的状态,滁州、宿州、铜陵、淮南、淮北、宣城、亳州、六安、黄山、池州处于中度失调的状态。合肥市安徽省的省会城市,与城市综合承载力排名相同,合肥市生产、生活和生态承载力相对协调,各项指标对比省内其他城市都拉开了较大的差距。在轻度失调的5个城市中,芜湖的生产和生活承载力较高,但是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加造成城镇污水的增加,芜湖城市污水处理厂并没有及时进行处理,集中处理率得分较低;此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没有跟上扩张的城市面积,两者导致芜湖市生态承载力的得分较低。蚌埠生产、生活和生态承载力没有特别的短板,总体得分相对较少。马鞍山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生产空间承载力较好,但是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跟上,工业基础较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造成了马鞍山市生活和生态空间承载力相对较低。安庆和阜阳作为安徽省的老牌城市,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生活空间承载力较好,但是安庆由于近年来经济转型、阜阳经济总量较好,人口较多,人均较少,造成两个城市生产空间承载力相对较低;同时,阜阳处于皖北地区,水资源相对较少,人均日生活用水量较少,且PM2.5浓度较高,阜阳和安庆的生态空间承载力得分较低。在中度失调的10个城市中,滁州、宿州、铜陵、淮南处于中度失调和轻度失调的过渡状态。在铜陵、淮南、淮北这几个资源型城市中,纷纷面临着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困难,生产空间承载力成为了当前城市承载力发展的弱项;其余城市普遍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发展缓慢,生产空间承载力相对较低。
通过对2015—2019年安徽省各城市的城市综合承载力主要障碍因子及障碍度计算结果可以发现,X(道路面积)和X(建设用地面积)一直是阻碍城市综合承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X(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X(人均GDP)、X(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X(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R&D经费内部支出)、X(人口密度)、X(城镇化率)、X(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也是影响城市综合承载力发展的几个重要障碍因子。其中,X(人均GDP)、X(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X(R&D经费内部支出)属于生产空间承载力,以效率性指标为主,说明安徽省各城市的发展较不平衡;X(人口密度)、X(城镇化率)、X(道路面积)、X(公共图书馆藏书量)、X(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属于生活空间承载力,集中于宜居性和便利性指标,说明生活空间承载力的宜居性和便利性还有待提高;X(建设用地面积)属于生态空间承载力,也是主要影响因素。通过5年间障碍度因子的变化可以看出,2015—2017年,影响城市综合承载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存在于生活和生态空间承载力中,生产空间承载力的相关障碍因子影响较弱;在2018—2019年间,主要障碍因子仍然为X(道路面积)和X(建设用地面积),但是生产空间承载力障碍因子的影响比例明显增多,这说明两年间安徽省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发展,但是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较为严重,成为掣肘城市空间承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1)2015—2019年间,安徽省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发展没有明显变化,但层级分化严重,各城市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明显。合肥城市综合承载力与其他城市拉开了明显差距,城市综合承载力较高的地区分布在长江沿岸的皖东地区和淮河沿岸地区,城市综合承载力较低的地区分布在皖南和皖北地区。
2)安徽省各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各城市“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度除合肥处于勉强协调状态,其他各城市处于轻微失调和中度失调状态。
3)通过影响安徽省城市综合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子诊断结果可以看出,主要障碍因素为道路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多数指标分布在生产和生活空间。
1)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安徽省强省会战略政策下,合肥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且与其他城市拉开了明显差距,合肥在保证自身实力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城市发展。芜湖地处长江中下游,地理位置优越,以合肥和芜湖为节点,充分发挥“皖江城市带”的区位优势,带动安徽省城市协调发展。同时,安徽省各城市要主动对接长三角城市群,芜湖、马鞍山、滁州与南京接壤,是南京“都市圈”的重要辐射点,主动建立交通优势加强与南京“都市圈”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转变发展理念,发挥城市自身特点。在安徽省的中等城市中,阜阳、蚌埠作为安徽重要的交通枢纽点,可以以交通枢纽为发展点,构建多层次发展体系,其中,皖北城市群人口众多,但是区位优势不明显,亳州、宿州等城市可以利用好阜阳、蚌埠重要交通枢纽的优势,将人口资源的优势发展出来。淮北、淮南、铜陵、安庆等曾经重要的资源型城市,目前陷入资源转型困难,应加快资源型城市向多元型城市转变,建立高质量、可持续的产业体系。在黄山、池州、宣城等经济发展较落后城市,政府应予以重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为当地发展引入新的人才,且当地自然环境优越,多发展旅游业,加大对于旅游业的宣传,以此带动当地发展。
3)生活承载力较低的城市,是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各项基础设施没有及时跟进,无法满足市民需求。对此,应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各项基础设施的便利性和宜居性。针对生态空间承载力较低的城市,应该对水资源、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重视对当地工业的污染排放。
[1] 喻淞瀚,蔡海生,张学玲,等.基于“三生”协调的渝水区乡村空间格局优化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21(8):92-101.
[2] 欧惠,戴文远,黄万里,等.基于“三生空间”的福建省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J].生态科学,2020(3):71-79.
[3] 刘涛,侯兰功.2000—2018年成都平原国土空间格局演化及驱动力研究——基于“三生”空间多功能视角[J].西南农业学报,2021,34(9):2004-2013.
[4] 欧向军,甄峰,秦永东,等.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8(5): 993-1002.
[5] 李宗阳,张雪唱,刘永萍.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承载力评价及驱动因素的分析——以新疆为例[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6(6):783-791.
[6]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76-82.
[7] 李文正,刘宇峰,张晓露,等.陕西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及障碍因子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9,26(6): 280-289.
Research on Urban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Taking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BAI Chuanbao, WANG Chencheng
(School of Management,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9, China)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pace”,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is constructed from three aspects: production space, living space and ecological space. The urban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space” in Anhui Province are calculated and the coupled coordination model and obstacle factor are used for analy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From 2015 to 2019,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in Anhui Province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but the level differentiation was severe, and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cities was obvious. The unbala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Anhui Province is relatively serious.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space” in each city, except Hefei, is in a barely coordinated state, a slight and moderate imbalance. From the diagnosis results of the main obstacl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cities in Anhui Province,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main obstacle factors are road area and construction land area. Most indicator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production space and living space, indicating that production space and living space are the main constrai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urban carrying capacity of Anhui Province.
city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Spac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bstacle degree diagnosis.
10.3969/j.issn.1673-2065.2023.01.006
白传宝,男,安徽六安人,硕士研究生;
王成城,男,安徽淮南人,副教授,博士。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gxyq ZD2017008)
F290
A
1673-2065(2023)01-0029-07
2022-04-04
(责任编校:李建明 英文校对:李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