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工法”条件下综采工作面复合顶板沿空留巷矿压规律研究

2023-02-10 07:07常昭昭
煤矿现代化 2023年1期
关键词:空留巷矿压工法

常昭昭

(陕西双龙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黄陵 727306)

0 引言

沿空留巷实际上是一种固定的支护回采巷道,多被应用在矿山开采的相关工作之中,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整体的施工效果与质量[1]。在综采工作中,部分复合顶板的设计与布置一般会使用传统的方式,预留出单向的巷道,结合开采矿的发育状况,逐渐作出对应的调整,以此来确保最终施工的效果[2]。这种施工方式虽然可以完成预期的开采目标,但是对于沿空留巷矿压的变化控制能力较弱,也极容易导致矿压变化不规律,影响矿内施工安全。因此,结合110工法,针对综采工作面复合顶板沿空留巷矿压规律进行研究与分析[3]。

110工法可以简单概括为1个工作面、1条巷道和0个煤柱,主要利用跳采的方式,将施工的平衡性逐渐扩大,最大程度避免采空区侧矿体的回采动压。降低整体的影响面积,确保施工的稳定与安全[4]。将110工法应用在矿压规律的研究工作之中,可以更好地将施工区域进行均等划分,同时,沿空留巷对施工资源进行最大限度回收,避免矿产资源丢失[5]。过程中可以采用顶板定向切缝技术,110工法中NPR恒阻大变形锚索支护技术等对采矿区域进行定性的探索、施工,逐步获取矿压的变化数值及信息,实现规律总结、验证,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应用提供借鉴[6]。

1 实验概况及准备布设

本次主要是结合110工法,对综采工作面复合顶板沿空留巷矿压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为确保测试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选择较为真实的测试环境。以双龙煤矿201综采工作面作为主要的目标对象,将二盘区首采工作面作为测定的核心点,该工作面实际上位于二盘区大巷的北侧,处于井田的边界位置,这部分的矿产区域目前并未开采,测定出回采工作面的实际埋深为330~190 m[7]。地面与回采用面之间的标高设定为+1 020~+1 170 m以内。该项工程共布置了3条沿空留巷道,2条运输进风巷以及1条边缘回风巷[8]。为提升矿压规律的研究精准度,可以先对辅助运输两侧的边缘巷道标定,同时进行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边缘巷道采掘结构图示

根据图1,可以完成对边缘巷道采掘结构的设计与构建。随后,在标定的环境下,划定此时有效巷道的整体长度为1 910 m,可采长度为1 760 m,为提升整体的采掘效果,布设巷道为菱形或者矩形,与主运输顺槽形成关联,搭接辅助顺槽为承接面,顶板沿空留巷的回风巷规格为5.0 m×2.9 m,利用锚索的形式关联支护结构,同时调整矿区支护切眼的规格为7.0 m×2.9 m[9]。该工程的预设施工周期为1 a,开采矿区主要是以细粒砂岩为主,测定的厚度一般为3.25~6.65 m之间,内部存在石英、长石等,质地坚硬,普氏系数为2~4,种类较多,至此完成对工程概况的简述及测试环境的布置。

2 实验过程

在对综采工作面复合顶板沿空留巷矿压规律分析研究之前,需要先进行采掘节点的布设。针对于矿区节点的布设,一般是采用分散模式的,尽量扩大实际的监控区域,确保采掘位置的动态变化,便于实时数据的采集和信息的获取。将201充填工作面后方搭建一个辅助液压支架,测定随工作面推进变化产生的动态化规律,承压支架上布置3台KJ216-F型顶板压力监测分站,此时,将各个区域的监测节点与其形成关联,完成支架的编号,营造局域监测网。在日常的工作之中,一旦综采工作面出现异常,表明矿区的压力出现变化,利用节点获取实时数值,并构建采掘节点的布设结构,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采掘节点布设位置图示

根据图2,可以完成对采掘节点布设位置的设计与调整。结合110工法,在运输巷侧向增设1号支架,为了提升整体的矿压规律监测精度,还需要以此增设3号前架、3号后架、15号后架、24号前架、40号前架以及44号后架等,根据复合顶板沿空留巷外部压力的变化情况,采用在线传输的监测方式,将节点获取的数据逐一汇总整合,传输至KJ216-F型顶板压力监测分站,存储在线测量系统之中。但这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为降低矿压规律监测范围,需要定期调整复合顶板的沿空留巷覆盖面积,并利用监测节点,测定出瞬时阻力,为后续对矿压规律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在完成对采掘节点的布设之后,结合矿区的施工标准,进行矿压指标数据、信息的基础观测。通常情况下,针对于不同的矿区,一般会选择配比指数较高的充填材料对矿区空置区域进行填充,以此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稳定与安全。利用扫描仪器,对矿区的不同位置进行扫描,同时将获取的数值信息汇总整合。

采用横向掘进的方式,在矿区两侧的边缘位置加置承压顶板,与后方的沿空留巷形成关联空间。但是这部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矿区的采场受到外部压力较大,这也就极容易导致顶板压力随之增加,对采掘推进的面积以及空间形成变化,根据顶板的移动规律以及受力特征,测定出矿区的支护阻力,结合110工法,布设一个工作面和一个传输信道,进行多方向测算,具体见表1:

表1 矿区支护阻力测算表

根据表1,可以完成对矿区支护阻力的测算与分析。与此同时,在标定的范围之内,利用膏体充填开采与普通综采工作面,加强对采空区顶板以及沿空留巷控制,尽量将压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随着工作面不断回采,设定一个悬臂梁的辅助结构,当长度达到一定值后,测定此时的矿压数据、信息,如果超出合理的范围,极容易出现周期性断裂、垮落等问题,加大巷道变形的程度,增加矿区的压力。

在基础支护结构中,对承压点和顶板沿空留巷进行重力支撑,利用U型钢设计可伸缩支架,结合110工法,支护结构中核心的工作面、巷道以及煤柱作为测定标准,确保此时矿体的受力状态保持平衡,但是前后受力的结构存在差异,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110工法下顶板承压支架受力情况图示

根据图3,可完成对顶板沿空留巷承压支架受力情况的分析与研究。此时,可以测定出顶板的承压情况,并计算出荷载值,具体如公式1所示:

式中:H为顶板实时荷载值;β为承压倾斜距离;a为弯折空间;i为伸缩次数;q为顶板的水平回转压缩;ζ为顶板厚度。通过上述计算,最终可以得出实际的顶板实时荷载值。根据顶板荷载力的变化情况,设定沿空留巷的空间。当顶板支架受到水平运动的影响时,对应的回转区域也会逐渐向矿区的采空位置倾斜,在支架的辅助作用下,结合矿压的变化情况,设定支架的伸缩距离,具体见表2:

表2 110工法承压支架伸缩距离设定表

根据表2,可以完成对110工法下承压支架伸缩距离的设定与调整。利用U型钢支架,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下,尽量阻挡矿区或者矿洞对应的外部压力,避免对矿压规律的测定结果造成影响。以此为基础,在矿区的综采工作面复合顶板沿空留巷安装承压锚索,与煤柱形成水平关联,大致为3个位置:弧形帮侧、巷道中部以及采空区测,设定4个测试周期,每3天为1个周期,计算出每一个周期锚索的受力值,具体如公式2所示:

式中:Y为锚索受力值;n为位移距离;x1为最大移近量;x2为最小移近量;r为叠加应力。通过上述计算,最终可以得出实际的锚索受力值。在不同的阶段中,锚索的受力值也会发生对应的变化,煤柱的高度也需要作出调整。此时,结合前期留巷、后期留巷观测获取的数据,进行矿压的比照分析,具体见表3:

表3 前期留巷、后期留巷数据表

根据表3,可以完成对前期留巷、后期留巷数据的分析与了解。将测试的矿区前后期矿压数值进行汇总,并设定3个测试阶段,每一个阶段矿区均存在压力变化,根据综采工作面位移距离的变化,计算测定出3个阶段的挡矸压力值,具体如公式(3)所示:

式中:U为挡矸压力值,C为移位侧向距离,R1表示承压移位量,R2表示动态化移位量,表示巷帮回转距离。通过上述计算,最终可以得出实际的挡矸压力值。结合挡矸压力值在3个矿采区域的变化情况,结合110工法,总结矿压的变化规律。

3 测试结果分析

结合上述测定,最终可以得出实际的测试结果,具体见表4:

表4 测试结果比照分析表

根据表4,可以完成对测试结果的分析,针对于挡矸压力值的变化情况,以图示的形式研究,具体如图4所示:

图4 矿压变化规律分析曲线图示

根据图4,可以完成对测试结果的分析:经过3个阶段的测试与验证,可以得知矿压的变化与综采工作面的间距存在直接联系,随着综采工作面距离的不断增加,挡矸压力的变化值也会随之增加,反之,如果综采工作面距离减少,挡矸压力的变化值也会随之降低,总体呈现出正比例的矿压变化规律。

4 结束语

由于传统的综采工法不能明确沿空留巷矿压的变化规律,因此本文对“110工法”条件下综采工作面复合顶板沿空留巷矿压规律展开研究。

1)110工法可以从整体上对顶板沿空留的变动情况进行测定,针对获取的数值、信息,在标定的留巷期内,计算出矿压的相关数值,并对存在的变化规律进行总结。

2)110工法自带的支护模式,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矿采工作整体的效率,缩小矿压规律的变化误差,进一步确保测定结果的精准、可靠,为后续的工程处理奠定基础条件。

3)在110工法的辅助之下,经过对挡矸压力值变化情况的测定以及顶板巷道的移位间距,能够得知矿压的实时变化与移位间距存在正向的关联;综采工作面扩大,顶板沿空留巷的移位间距也随之增大,此时的挡矸压力的变化值也会随之增加;反之,综采工作面缩小,顶板沿空留巷的移位间距也随之减小,此时的挡矸压力的变化值也会随之下降,致使矿压出现正向的变化规律。

猜你喜欢
空留巷矿压工法
沉井压沉工法施工技术
勘 误
煤矿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应用研究
厚煤层条件下沿空巷道不同充填体宽度围岩变形分析
MJS工法与冻结法结合加固区温度场研究
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影响因素分析
工作面过空巷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架适应性分析
沿空留巷巷旁支护方式研究
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坚硬顶板沿空留巷巷旁支护技术研究